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蟾素联合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近期疗效。方法将4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加TACE)21例,对照组(单纯TACE)22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无效,分别6、9、3例和3、5、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77%)显著优于对照组(51.37%)(P〈0.05),两组治疗后AFP比治疗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华蟾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对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多柔比星载药微球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9例无手术切除指征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DCB TACE)60例和对照组(cTACE)69例。观察组给予装载50 mg多柔比星的载药微球(直径150~400μm)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装载40~60 mg多柔比星的5~10 ml传统碘化油混合乳剂TACE治疗。两周进行一次治疗,3个月后观察肿瘤疾病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1%(P<0.001)。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和存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柔比星载药微球可显著延长肝癌进展期、不良反应轻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DOX-AM)进行体内肝动脉栓塞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华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动脉造影后超选择至肝动脉分支,实验组行DOX-AM肝动脉化疗栓塞,两个对照组分别行碘油多柔比星(DOX-lipiodol)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单纯多柔比星(DOX)肝动脉灌注;定时取实验动物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关统计处理。栓塞前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DOX-AM与单纯DOX溶液灌注和DOX-lipiodol栓塞相比,在血浆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最大血药浓度和平均滞留时间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肝组织学检查证实DOX-AM栓塞后阻塞在血管内并停留一定时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显示栓塞效果可靠,组织学检查显示对肝脏的副作用按碘油多柔比星栓塞、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及单纯DOX肝动脉灌注的顺序下降。结论DOX-AM在肝脏行动脉栓塞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显著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对肝脏的副作用小于碘油多柔比星肝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4.
5.
肝动脉栓塞用顺铂白蛋白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正交设计筛选乳化热固化法制备顺铂白蛋白微球的最佳工艺,并对影响微球粒径大小和体外释药速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该微球粒径范围为50.8~256μm。平均粒径为148.46μm,药物含量为51.16%(W/W)。兔肝动脉栓塞后,与对照组相比铂的分布半衰期延长336%,消除半衰期延长123%,体内最高血浓仅为对照组的30%。肝组织顺铂量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药物量明显降低(P<0.05),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表明顺铂白蛋白微球体外累积溶出百分率与兔体内药物吸收分数呈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靶向给药系统—顺铂肝动脉栓塞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改良的油/油(o/o)溶媒蒸发法制备的顺铂-乙基纤维素非生物降解微球作为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新剂型。试用 TLC 和 UV 比值(A_(301nm)/A_(247nm)结合,301nm 处的吸光度进行了药物含量及体外稳定性的检测。兔肝动脉灌注顺铂微球后血清铂浓度的上升与下降速度均较灌注顺铂溶液缓慢,兔灌注顺铂微球后,组织铂含量较低,衰减速度也较慢。对原发性肝癌病人用顺铂微球和临床常规栓塞治疗的比较表明,疗效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顺铂壳聚糖微球犬肝动脉栓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顺铂壳聚糖微球经犬肝动脉栓塞后体内药动学过程、靶向特征及栓塞效果,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经肝动脉给药材24h,栓塞组肝组织顺铂浓度为顺铂溶液组的2.92倍,而其血浓峰值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溶液组。血管造影显示,微球栓塞后肝脏外周血管明显减少,病理切片可见栓塞部位组织坏死。微球栓塞后GPT,GOT及ALP有一过性升高,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微球临床初步应用效果较好。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的微球是一种良好的癌症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8.
樊新星  孙山 《中国药师》2011,14(5):710-713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华蟾素注射坡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文献资料,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治疗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滴注华蟾素联合TACE治疗在患者瘤体缓解率、患者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提高率均高于单纯TACE治疗。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肝癌患者有效,其效果优于对照组。受纳入文献的质量限制,结果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莪术油明胶微球用于肝动脉栓塞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 制备符合肝动脉栓塞要求的莪术油明胶微球(ZT-GMS)。方法 用正交设计优化了微球的制备工艺,对微球的制备工艺、粉体学性质、体外释药、初步稳定性和初步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 球径在40~160 μm的微球占97.16%,平均产率为89.73%,平均含药量为2.13%,平均包封率为19.36%(均以莪术醇计)。体外释药12 h达80%,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释药机理为溶蚀加扩散。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较好。肝动脉栓塞荷瘤大鼠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平均生存率显著延长(P<0.01),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1)。结论 微球的制备工艺及粒径分布较好,体外释药有明显的缓释作用,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10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作为治疗组。在给予TACE的同时行PSE:并在同期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倒患者均有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Child分级A、B、C级分别为12、7、1例。观察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及术后1个月肝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肝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对减轻术后肝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缓解脾亢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共49个癌灶,行经门静脉介入化疗(TPCE),对肿瘤行化疗栓塞术.结果 28例中成功施行经门静脉化疗栓塞术26例共46个病灶.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平均肝功能Child评分分别为(9.8±2.4)分、(9.3±2.1)分和(8.1±1.9)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AFP>400μg/L的患者比例及AFP测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综合B超和CT结果示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肿瘤病灶的完全毁损率分别为86.4%、94.9%.结论 经门静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对TACE疗效不佳的肝癌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的远期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符合条件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RT+TACE与单纯TACE相比,1年生存率RR=1.55,95%CI为[1.39,1.74],P0.000 01;2年生存率RR=1.87,95%CI为[1.52,2.29],P0.000 01;3年生存率RR=2.05,95%CI为[1.57,2.67],P0.000 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较单纯TACE治疗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乌司他丁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化疗中氧自由基、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门静脉灌注化疗(PVI)和门静脉+肝动脉灌注化疗(PVI+HAI)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PVI 15例,PVI+HAI15例)和对照组(n=25,PVI15例,PVI+HAI10例)。治疗组在化疗时连续使用乌司他丁7d,每日20万单位微泵持续滴注,检测和分析化疗前、后不同时期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结果:患者经化疗后MDA的含量增加、SOD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第5天时变化明显(P〈0.05)。患者经乌司他丁治疗后,MDA在不同时段变化不明显,但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明显降低(P〈0.01),而SOD变化不明显,ALT、AST、TBil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活性均在化疗5d后明显降低,7d后回升,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波动幅度较小。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化疗时机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来保护肝功能,同时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卵巢癌40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卵巢癌的效果。方法:将82例复发卵巢癌病人分成2组,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每个疗程给予伊立替康200mg,在化学治疗(化疗)的d1,8静脉滴注(静滴);顺铂100mg,d1~5静滴;对照组氟尿嘧啶1500mg和顺铂100mg,按常规剂量给予。观察2组卵巢癌上皮抗原(CA125)值、病灶缩小情况、生存率、不同病理类型对其敏感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CA125下降率22%,病灶缩小率28%,1年生存率70%,对照组分别为10%,7%,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较浆液性癌对伊立替康更敏感。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肠梗阻。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可成为一种有效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复发卵巢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瘤内注射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晚期肝癌患者22例,采用经皮肝瘤内注射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分析患者经皮肝瘤内注射术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情况,同时分析患者随访过程中的生存时间、肿瘤体积和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于术后6周复查,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6例,进展2例。随访发现,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7~82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55.71±13.47)个月;治疗后4例肿瘤直径缩小1~3 cm,18例肿瘤直径缩小3~5 cm;19例肝区疼痛症状获得半年以上的缓解,3例肝区疼痛症状缓解时间不足6个月。随访期间有1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经皮肝瘤内注射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可延缓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并发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3例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按是否接受TACE治疗分为TACE组(332例)和对照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结果TACE组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4%、71.7%、44.9%、24.4%,与对照组的24.7%、2.5%、0、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ACE组PVTT类型中Ⅰ型、Ⅱ型、Ⅲ、Ⅳ型各型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Ⅰ型治疗效果最好,Ⅳ型治疗无效。结论Ⅰ型、Ⅱ型、Ⅲ型PVTT适宜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瘤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149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瘤栓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治疗方法分为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71例)和单纯TACE组(78例),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生...  相似文献   

18.
叶文海  熊壮 《安徽医药》2020,41(10):1131-1134
目的 评价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传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100例接受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应用不同的栓塞剂分为DEB-TACE组(48例)和cTACE组(52例)。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疾病缓解率和控制率,分析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DEB-TACE组肿瘤控制率达95.83%,明显优于cTACE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较术前均升高,且升高幅度低于c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患者的AFP水平较术前大幅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c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腹痛、呕吐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保护患者肝功能,且其近期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明显优于cTACE,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雷替曲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在晚期大肠癌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观察组予以雷替曲塞3 mg·m-2介入下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治疗,对照组静脉输注同等剂量雷替曲塞进行化疗;2组均每4周治疗1次。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2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水平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0%和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和22%(P <0.05)。观察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17.4个月、81%和54%,对照组分别为10.2个月、58%和3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为主,恶心、腹泻、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ALT、AST、总胆红素、CEA及CA19-9水平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TACE可有效控制晚期大肠癌肝转移的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