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通过教学评价指标来衡量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及水平,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是衡量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整改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2006年5月-2007年11月笔者对在我院实习的大专、中专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调查,并对反馈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毕业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状况,以发现临床带教工作中的现存问题,改进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332名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涉及带教老师自身素养、带教老师带教态度、病房带教安排、护生实习收获四个方面。结果: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整体满意度得分为3.74±0.53;专科护生满意度得分为3.87±0.30,本科护生满意度的得分为3.66±0.48;护生对带教老师自身素养满意度得分最高,为3.79±0.48;护生对病房的带教安排和护生实习收获满意度得分最低,分别为3.71±0.57和3.71±0.54。结论:实习护生对我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特别是在评价带教老师自身素养方面。同时,专科护生较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高。而护生在班次安排、带教计划、实习期间职业情感的培养、带教老师愿意主动教护生、带教护生采用的方式等方面满意度相对低,提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在提高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 4步法进行产科临床护理教学,并对采用PDCA循环教学法前后实习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带教老师和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及护生对科室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入科实习护生对产科满意及带教老师、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2005年采用传统教学管理的护生(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大大提高了实习护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提高了教、学、患三方满意度,显著提高了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在提高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 4步法进行产科临床护理教学,并对采用PDCA循环教学法前后实习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带教老师和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及护生对科室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入科实习护生对产科满意及带教老师、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2005年采用传统教学管理的护生(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大大提高了实习护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提高了教、学、患三方满意度,显著提高了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12月我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79名,采取PDCA循环法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比较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前后在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得分以及护生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经PDCA循环法培训后79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专业知识及技能、带教方法及技巧、授课方式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用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可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护生满意度,改善带教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敏  叶俏  洪燕 《护理学报》2009,16(18):22-24
目的 通过建立与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方法 成立临床护理实习质量管理体系,参考各种文献,自行设计4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表,在2006-2008年护理教学中,在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后对护生及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每季对带教科室进行评价.结果 护生对本院教学工作满意度提高14.29%,带教老师教学意识增强.结论 系统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能全面评价临床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竞争意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向评价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立"带教科室及老师-护生-学校"三向评价法,由护生对带教科室及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由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由带教老师对学校的护生满意度评价分数、护生综合技能考核分数以及护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分数综合所得的学校实习管理效果评价,对评价得分分别进行年度统计,分析比较实施效果。结果:经一年的三向评价法实践,我院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011年度与2010年度相比,护生对带教科室及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老师对护生的评价以及学校的实习管理评价明显提高。结论:三向评价法能加强学校对护生实习效果的管理及关注程度,充分发挥带教科室及带教老师的教学主动性,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规范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提升儿科临床护士带教质量的效果,以期促进儿科临床护士带教水平。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医院儿科临床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将2017年3—6月来我院实习的儿科临床护生5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实习培训体系培训儿科临床护理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将2018年3—6月来医院实习的儿科临床护生55名作为观察组。由同一组儿科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对观察组护生和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培训,使师生对评价体系的内容、方式、交互流程充分了解。两组护生均连续培训3个月。比较两组护生入组前、完成教学后理论知识评分,完成教学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对带教护理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护理老师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完成带教工作后,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测评和实操测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带教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均有明确的教学方法、目标,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参照评价体系的各项要求不断调整学习教学方法,促进护生和老师间目标的一致,提高带教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及护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自2002年6月开始,将PDCA循环引入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中,保证教学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结果提高了全体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生实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的基本管理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实践中应用PDCA循环是一种新的尝试,该方法有利于护生有效地自我管理及带教老师不断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比较PDCA循环法培训前后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对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后,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及技巧、授课方式方面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实践,有效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和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管理发展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22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方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对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评估临床实习教学的护理风险,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生教学风险的发生情况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生各类教学风险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90%上升至97%,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由86%上升至95%。结论 实施实习护生的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带教老师及护生的风险防御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应用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教学实施管理的效果.方法 自2004年6月开始对进入本科室护生进行评估,护士长加强管理,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专人带教,采用讲解、示范和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出科时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结果 提高了全体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生实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结论 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教学实施管理,不仅调动了临床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还提高了带教老师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实习护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管理发展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22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方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对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盘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唐珊  杨辉  石美霞  潘玮 《全科护理》2015,(9):855-85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受临床路径启发,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通过应用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实习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对教学质量及带教老师与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的实施获得了带教老师和护生的较高评价。[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明确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情境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名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境式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情境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提高师生间双方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全科护理》2010,8(4):361-361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搞好临床实习,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士的重要途径。笔者自2005年至今担任医院总带教老师,已带教护生312名,护生对科室带教反馈意见满意度高,本科室被评为先进带教科室。现将临床带教工作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对带教工作的意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问卷调查114名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并提出带教工作意见。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态度、技能操作、理论知识及自身素质4个项目满意度为72.81%~85.09%;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意见集中在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占31.33%,组织开展专科护理知识讲座占21.69%,其他意见占15.00%以下。结论:加强带教老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注重护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专科理论知识讲座、强化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临床带教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艳春  王建秀 《护理研究》2007,21(33):3091-3092
临床二级带教老师是指具有护士资格,非专职带教,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倒班的护理老师。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实行的是“一带一”跟班制,护生主要由二级带教老师指导完成工作,故二级带教老师是护生实习计划的具体执行者、落实者。二级带教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对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二级带教老师的评价达到监督、激励、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相长的目的。现将我院301名护生对临床二级带教老师评价及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方便抽样我院2006年12月的301名实习护生,其中专及大专生223人,本科生78人。1.2评价方法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