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根据颅内动脉瘤的特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30例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加强监护,重点注意股动脉穿刺点的处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30例病人均成功行介入栓塞术,术后2周左右出院,26例无神经功能障碍,3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结论完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监护,注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及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组织血流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81例颅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前后脑组织血流量(CBF)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阻断颅内动脉瘤时及术后观察组CBF均低于对照组,且2组阻断颅内动脉瘤时、术后CBF均较术前有所变化,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22.50%(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组织血流量影响小,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2010-10—2014-10在我院及湘雅医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各随机纳入100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远期疗效,比较2组疗效。结果介入组患者全部成功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动脉瘤致密性栓塞89枚,瘤颈残留18枚,部分栓塞4枚。回访结果显示,介入手术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开颅手术组,预后不良率和致残率则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介入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成功率高,手术并发症低,介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0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89例颅内动脉瘤,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是配合术者完成栓塞手术;术后主要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处理。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不同环节护理目标不一样,应针对对围手术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2—2018-02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中心接受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治疗的32例复杂动脉瘤患者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3d动脉瘤破裂死亡,28例均无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血流导向装置介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是一项新技术,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提高了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各60例;记录术前相关影响因素及术后恢复情况,分析比较性别、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动脉瘤长轴与颈宽比(AR)、高血压及高血糖等术前影响因素对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的影响。结果年龄是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60岁以上患者预后明显差于60岁以下患者(P0.05);Fisher分级中Ⅰ、Ⅱ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Ⅲ、Ⅳ级患者(P0.05);Hunt-Hess分级越高,预后效果越差,但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瘤的部位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动脉瘤长颈和瘤颈比值(AR)对介入栓塞术组影响较大(P0.05),随着AR值增大采用介入栓塞术的疗效明显好转(P0.05);高血压及高血糖对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影响较小(P0.05);不同年龄对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时间的耐受能力不同,导致其预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是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和血管介入栓塞术术后疗效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146例,针对手术相关并发症,采取准确的评估,密切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病人中,4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2例血栓栓塞、2例支架移位、5例脑血管痉挛、2例穿刺部位出血症状均得以控制,康复出院。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6例65岁以上老年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病例分析,探讨术前、术中及术后影响预后的一些经验体会,希望从中找出一些提高手术成功率、尽量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水解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6例年龄〉65岁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栓塞成功,5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5例出现低钠血症,2例出现左心功能不全,2例出现交通性脑积水。结论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1~83岁,平均62岁.术前诊断均经CT,MRI或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在静脉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水解弹簧圈栓塞术.结果 本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均取得成功.1例患者在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经及时恰当处理后缓解.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恢复快的治疗方法.良好规范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患者介入手术干预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性SSAH患者178例,病情严重程度按Hunt-Hess分级法,将手术干预时间分为A组(≤3 d),B组(3~14 d)和C组(〉14 d),分析术前分级,手术时间、年龄、动脉瘤部位及栓塞方式等因素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感染、术中血栓形成、动脉夹层、栓子事件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等)的联系。结果 Hunt-Hess4级、辅助栓塞和非W illis环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分级更轻的患者;年龄、性别和介入手术干预时间不对并发症的发生构成影响。结论介入干预颅内动脉瘤SSAH,条件许可时应及早进行。需特别重视需要应用辅助栓塞技术的病例以及W illis环以外的颅内动脉瘤,应对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2—2011-02收治的2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中出现再破裂出血患者的防治方法。结果在手术操作中,再破裂出血患者行快速栓塞术,10例即时行开颅清除血肿术,6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4例行腰大池外引流术。术后9例恢复良好,6例出现轻度的瘫痪,2例重残,3例死亡。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中,规范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出血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对出血并发症患者及时、有效地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的特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29例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加强监护,重点注意股动脉穿刺点的处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29例病人均成功置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术后2周左右出院,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积水,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完善GDC栓塞治疗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监护,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及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GDC)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前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栓塞效果满意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合并有颅内肿瘤的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合并有颅内肿瘤的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行介入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中13例患者行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结果 15例患者介入栓塞手术顺利,未见明显介入相关并发症;患者介入栓塞后,肿瘤切除顺利; 3例患者出现开颅手术相关并发症,但与介入手术无关。对13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动脉瘤栓塞完全,未出现介入和开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有颅内肿瘤的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例选择、治疗时机、方法 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分析3年来我院27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脑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16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前交通动脉瘤中栓塞成功13例,死亡1例;后交通动脉瘤中栓塞成功9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选择病例,恰当治疗时间,良好的手术技巧和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32例患者,将微导管超选送至动脉瘤囊内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必要时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前与患者交流,介入栓塞前、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相应处理.结果 32例患者在护理配合下,均栓塞成功,28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46例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手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随时帮助患者渊整心理状态。结果44例进行栓塞治疗的患者无1例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另2例因家庭经济原闪,而放弃手术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耐心认真的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牛,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正血管内栓塞是当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手段,且在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但采用该种方法治疗,应严格依照载瘤动脉情况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为进一步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选取我院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结果36例中,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3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1例死亡,其余3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云浮市人民医院因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23例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致密栓塞19例(82.61%),4例(17.39%)瘤颈残余。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均通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4.35%)术中发生载瘤动脉狭窄闭塞,置入支架后载瘤动脉恢复通畅。术后6~30个月DSA随访均无再出血。1例(4.35%)瘤颈残余患者1年后出现瘤颈部动脉瘤复发,给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23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分共21例,2分有2例。结论介入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