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术前及术后护理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的相关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共34例。结果:采用Sedinger's技术,股动脉插管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中肝素化,术前及术后给予对症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栓塞术前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心理,并说明栓塞术的配合和注意事项,使病人树立信心,消除压力,配合治疗。术前1天做好皮肤准备,由股动脉插管,各大腿和会阴部皮肤,按医嘱给药,术前禁食水。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除神经外科的常规观察外,包括病人的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活动、有无癫痫发作、穿刺部位出血、穿刺侧足背动脉波动及肢体循环等。维持血压于正常水平或稍低于栓塞前的基础血压。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栓塞拔管后局部压迫15分钟至无出血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术后用沙袋压迫6小时,术后24小时卧床。术后剧烈头痛对症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观察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发现一侧偏瘫、失语,甚至意识不清,考虑急性脑梗死的可能,予扩血管和扩容治疗。术后观察病人意识和血压变化。出院前向病人和家属做好宣教,出院后病人应避免精神刺激,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血压变化,13个月复查,随诊。如因病情需要继续服药时,向病人交代服药时间、剂量以及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需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破裂临床上常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血肿为主要表现,病人通常以无明显诱因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为主诉入院,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动脉瘤均可迅速查出病因,包括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指向。并且神经介入技术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对病人全身影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1],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的发展,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因较传统开颅夹闭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2013-01-12收治26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规范性护理措施。方法对53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近年来在该疾病方面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及理论,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术中并发脑梗死2例,术后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先进的护理技术及理论,做好系统性与规范性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保证动脉瘤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4-03—2016-06收治的2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16)采用神经外科专科护理,试验组(n=120)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夹闭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95例,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使术者在最短时间清除血肿,夹闭瘤颈。结果 95例中,2例术后CT复查示颅内出血,再次开颅手术清除血肿;5例术中发生再次破裂出血,经两组血液回收机吸引回收自体血,保证术野清晰,找到破裂的血管,进行完全夹闭,并将自体回收的血液过滤、清洗后,给患者输入;其余术后均经CT复查安返专科监护室。结论 需急诊手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多继发脑疝,病死率很高,需要争分夺秒紧急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室配合至关重要;术者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和手术室护士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6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例因血管痉挛致脑梗死,1例再次出血死亡,1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2例恢复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围手术期积极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0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89例颅内动脉瘤,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是配合术者完成栓塞手术;术后主要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处理。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不同环节护理目标不一样,应针对对围手术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结果36例中,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3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1例死亡,其余3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采用翼点小骨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116例,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并讨论其防治方法。方法对184例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包括动脉瘤破裂出血6例,血管内栓塞6例,脑积水21例,其它并发症3例。其中死亡5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破裂出血和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要积极防治,熟悉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解剖特点,掌握栓塞技巧和手术操作要求,早期引流蛛网膜下腔积血,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破裂42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首位原因,其破裂出血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为提高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救治水平,笔者将破裂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通常以单个动脉瘤多见,而颅内多发动脉瘤(MLA)是指颅内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7.5%~37.7%,是一类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高峰年龄30~60岁,多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46例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手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随时帮助患者渊整心理状态。结果44例进行栓塞治疗的患者无1例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另2例因家庭经济原闪,而放弃手术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耐心认真的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牛,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在破裂出血急性期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超早期(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51例急诊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合Raymond分级标准,对术中及术后栓塞情况进行分析,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基础,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RaymondⅠ级栓塞35例,Ⅱ级及Ⅲ级栓塞分别有10例、6例,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3例,予以快速填塞弹簧圈等急救措施后完全栓塞;4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给予替罗非班溶栓等措施后血流恢复。患者预后情况用GOS评分进行评估,其中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死亡患者数量分别为36例、8例、4例、3例,死亡率为5.88%,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急诊超早期对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栓塞方法治疗,可以减少动脉瘤二次破裂出血的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用开颅手术方法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1999年2月至2002年4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1例.动脉瘤的直径平均为12 mm.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脑血管造影复查,动脉瘤均完全消失,无动脉瘤残留.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无手术合并症和术后死亡.结论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动脉瘤残留或再通者建议行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行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应用替罗非班对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血栓的治疗效果,包括血栓是否溶...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于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其发生破裂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尤其是再次破裂病死率极高,对患者危害极大。传统外科给予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恢复慢、并有一定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轻微、疗效确切以及并发症少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近5 a来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肿瘤[1],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中年人常见。由于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增加,出血后病死率高,手术不但能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而且手术能解决动脉瘤破裂再出血造成的脑损害,对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很有必要性。因此现将动脉瘤围手术期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作用下,动脉壁内弹力层破坏导致颅内动脉壁向外病理性膨出形成的瘤样结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显微外科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随着介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为主流治疗方法,相较显微外科夹闭,适应范围广、创伤小、恢复迅速,但仍然存在围术期血栓的可能。本文就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术期血栓形成机制、预防和无创监测做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