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58例抑郁症共病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共病组)和60例单纯抑郁症患者(非共病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早年创伤间卷简表(ETI-SF)评估早年创伤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运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患者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共病组相比,共病组的受教育年限(t=-2.26)、年收入(t=-3.13)均显著低于非共病组(P<0.05).共病组与非共病组ETI-SF总分(Z=-2.48)、早年躯体创伤(Z=-2.23)及早年情感创伤分量表分(Z=-5.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年创伤问卷总分(B=0.226,OR=1.774;P<0.05)、躯体创伤分(B =0.327,OR =0.893;P <0.05)、情感创伤分(B =0.469,OR=1.627;P <0.05)和HAMD总分(B =0.254,SE =0.681;P <0.001)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 结论: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患者经历较多早年创伤,其中早年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倾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双相障碍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221例双相障碍患者和154名正常对照。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评估早年创伤情况,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方式,运用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双相障碍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双相障碍患者的普通创伤(χ^2=7.161,P=0.007)、情感虐待(χ^222.079,P〈0.001)和性创伤(χ^24.603,P=0.032)3个早年创伤分量表分和总分(χ^24.067,P=0.044)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创伤和性创伤存在性别差异(χ^23.946,P=0.047;χ^216.092,P〈0.001);双相障碍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Z=-6.890,P〈0.001);情感虐待与双相障碍的发生及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相关(β=1.490,P〈0.001;β=0.739,P=0.03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有较多的早年创伤,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情感虐待可影响双相障碍的发生以及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儿童虐待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对有儿童虐待经历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ECA.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连续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34例进行测查;依据CECA.Q评定,分为虐待组(41例)和无虐待组(9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以及HAMD、EPQ、SSRS的评分。结果两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家族史、病程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虐待组、无虐待组中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者分别为80.49%、60.22%、34.15%、13.9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分高于无虐待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精神质(P)、神经质(N)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总社会支持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儿童期虐待经历的抑郁症首次发病年龄小、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自杀倾向高,具有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社会支持缺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状态-特质焦虑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23例非冠心病胸痛患者(非冠心病组)及6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早年创伤问卷简表(ETI-SF)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问卷调查并比较分析冠状动脉狭窄与ETI-SF、STAI评分的关系。结果:ETI-SF总分及普通创伤、躯体创伤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25,F=12.125,F=7.098;P均0.01);冠心病组ETI-SF总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F=0.565,F=-0.823;P均0.01);普通创伤分、躯体创伤分、情感虐待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0.588,F=0.469,F=0.436;P均0.01)。STAI中特质焦虑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0,P=0.01);冠心病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4.021,F=4.932;P0.05或P0.01)。ETI-SF评分与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r=0.38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倾向;早年创伤经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创伤类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中文版(ETI-SF)、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对2 402名上海市中心区3所学校中预初至初二的学生施测。结果:有创伤经历者有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检出率(χ~2=90.48,χ2=45.51;均P=0.00),在普通创伤得分上焦虑抑郁共存组与单纯抑郁组无差异,在其他各创伤因子上焦虑抑郁共存组得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与单纯抑郁组(P=0.00~0.0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性创伤外,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普通创伤均与焦虑/抑郁关联,标准化回归数(β)分别为0.341/0.443,0.14/0.119,0.07/0.078(P均0.01)。结论:情感和躯体上的虐待,以及丧失等普通创伤均与初中生的情绪障碍存在较大相关性,其中情感上的虐待和忽视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 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的受试者数据库(2 142 例),从中选取符合分析要求的健康对照(111 例)和精 神分裂症(82 例)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儿童期虐待问卷的数据,探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精神 分裂症的关系。并将病例组按照发病次数分组(≤2次或>2次)后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分数的比较。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儿童期虐待问卷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 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8、-10.58、-8.98、-7.39、-6.09、-7.89,均P< 0.05)。 精神分裂症组发作次数≤2次组与发作次数>2次组的儿童期虐待问卷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情感虐待、 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9,13.22,7.77,8.60,12.59,9.33, 均P< 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儿童期虐待问卷的分数值高于正常人群,并且发作次数多的虐 待问卷分数高,提示成年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儿童期受虐待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人格障碍倾向者的童年创伤经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格障碍和童年创伤经历的相互关系,探索与人格障碍关系比较密切的童年创伤经历。方法 在1402例咨客中,对其中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4+)筛查阳性的987例人格障碍高危人群进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的评分,并利用SAS(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典型相关分析的男女结果有所差异,男性组第1、2对典型变量(相关系数:0.4528和0.2568)、女性组第1对典型变量(相关系数:0.4395)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被试人格障碍的典型变量W1主要由反社会型和分裂型决定,创伤经历的典型变量V1主要由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决定;女性被试人格障碍的典型变量W1主要由反社会型和边缘型决定,创伤经历的典型变量V1主要由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决定。结论 男性被试童年时期的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经历对其成年后反社会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影响较明显。女性被试童年时期的情感虐待和性虐待的经历对其成年后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童年期受虐经历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述情障碍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对109例SFD患者进行评定;以CTQ-SF得分均数为界,将SFD患者分为CTQ-SF高分组与低分组,分析CTQ-SF得分与CERQ-C、BDI、TAS的关系。结果:分别有48例及61例患者归入CTQ-SF高分组与低分组。与CTQ-SF低分组比较,CTQ-SF高分组在CERQ-C中积极重新评价因子分偏低,灾难化、责难他人因子及不适应性策略总分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DI总分及TASII因子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RQ-C中的不适应性策略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r=0.414,0.217;P0.05或P0.01)。BDI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r=0.220,0.230,0.204,0.281,0.298;P0.05或P0.01);TAS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及躯体忽视因子呈正相关(r=0.188,0.254;P均0.05)。结论:童年期受虐经历与SFD患者认知情绪调节、抑郁情绪及述情障碍有较密切的关系。童年期受虐越严重,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越差,更易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与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应对策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差异。方法:对14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评定。结果:有自杀意念抑郁症发作患者BDI总分、婚姻家庭应激及社会生活应激分及CERQ-C适应性策略与不适应性策略总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P<0.05或P<0.01)。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总分与工作学习应激、婚姻家庭应激、社会生活应激及CERQ-C不适应性策略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9,0.470,0.341,0.303,P<0.05或P<0.01);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总分仅与婚姻家庭应激呈显著正相关(r=0.361,P<0.01)。结论:有自杀意念较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经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存在更严重的抑郁情绪,较多地采用认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以及贝克抑郁量表(BDI)对湖南省某高校4 3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伴儿童期创伤组述情障碍与抑郁得分显著高于不伴儿童期创伤组(t=15.48,P0.001;t=12.82,P0.001)。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维度与述情障碍总分及各维度、抑郁之间显著正相关(P均0.05)。述情障碍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06%。儿童期创伤中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可以直接预测抑郁(β=0.229,0.123,0.082;P0.001),也可以通过述情障碍间接预测抑郁(β=0.178,0.094,0.035;P0.001)。结论:大学生述情障碍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症状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儿童期虐待、冲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对1 864名服刑人员应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进行评估,对筛选出的BPD患者应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63名服刑人员符合BPD;其中90人有自杀意念(SIOSS≥12分)。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儿童期情感忽视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效应,并通过无计划冲动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效应;儿童期情感虐待通过注意力冲动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效应。结论:BPD患者自杀意念的形成与儿童期虐待、冲动性的部分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综合医院具有自杀倾向患者的特征,并分析此类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住院患者中具有自杀倾向的病例共680例,根据是否发生自杀行为分为自杀倾向组(有自杀倾向无自杀行为,527例)和自杀行为组(有自杀倾向亦有自杀行为,153例).收集他们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入院科室、自杀诱因、自杀方式、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及显著的精神症状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倾向组主要为女性[66.6%(351例)]、已婚[77.4%(458例)]、心理科[74.4%(392例)]、抑郁症[66.2%(349例)].自杀行为组中,男性和女性的自杀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P=0.014),选择跳楼方式的男性较多,药物及割脉方式的女性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住重症医学科(OR=7.844,95%CI:2.240~27.475,P=0.001)、婚恋受挫(OR=3.646,95%CI:1.217~10.917,P=0.021),肿瘤(OR=4.620,95%CI:1.552~13.755,P=0.006),双相情感障碍(OR=3.734,95%CI:1.157~12.052,P=0.028)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中,入住重症医学科、双相情感障碍、肿瘤、婚恋挫折是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而且两性的自杀方式有所不同,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大五人格特质、童年期创伤、生活事件等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127例有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组)和44例无自杀意念(无自杀意念组)的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及18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童年期创伤问卷-简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和生活事件单位(life event unit,LEU)分别评估被试的人格特质、童年期创伤经历和生活事件。结果 NEO-FFI中,有、无自杀意念组的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42.87±8.04 vs. 37.98±8.42 vs. 30.16±6.25),外向性(31.02±6.32 vs. 34.11±6.83 vs. 40.29±5.37)、宜人性(38.60±5.92 vs. 40.36±6.49 vs. 44.79±4.68)和责任感(38.98±7.16 vs. 40.89±6.6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患者共1478例,收集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信息,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确定诊断,其中116例被诊断为双相Ⅰ型。此116例患者采用MINI中自杀模块界定自杀风险,比较有、无自杀风险两组之间特征有无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有自杀风险组发作频繁、更多伴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及精神病性症状、周期性或季节性、起病有诱因、更多次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病性症状(OR=6.127)、伴有自杀观念(OR=3.940)及频繁发作(OR=3.283)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高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观念及频繁发作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1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评分分为A、B组,其中A组为伴随自杀意念,B组为不伴随自杀意念,另选取80例体检正常的青少年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结果 (1)A组白细胞介素-6、CC趋化因子配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高于B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2)抑郁症病程、精神病家族史、近期与父母关系、IL-1β水平与BSI-CV评分均为影响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表现为血清炎症因子的上升,这类患者出现自杀倾向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文化智商问卷(CIQ)进行调查。根据童年创伤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童年创伤和文化智商的关联。结果:忽视组与忽视+虐待组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文化智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童年创伤组的患者(P均<0.05)。情感忽视与文化智商量表总分、认知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3、-0.3);躯体忽视与元认知因子得分、行为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2、-0.2)。结论: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精神障碍患者相比,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低。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此类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有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儿童期受虐对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 方法:12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儿童虐待定义分为受虐组44例,非受虐组76例;以10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严重度;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认识功能;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对患者儿童期受虐史进行测评. 结果:与非受虐组相比,受虐组以女性较多,首次发病年龄较小,有偶者较少,单亲家庭、慢性病程及有自杀倾向较多;HAMD总分、焦虎/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因子评分均较非受虐组显著为高(P<0.05或P<0.01).受虐组WMS中倒数、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联想学习、触觉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及记忆商数得分显著低于非受虐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PRCA中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虐待总分与HAND总分及多个因子分、WMS总分及多个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 结论:有儿童期受虐史的抑郁症患者,其临床症状、记忆力损害较无儿童期受虐史的患者严重;临床症状的严重度与儿童期虐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社区干预对有早期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社区干预对有早期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的防控效果.方法 将100例有早期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社区干预和常规服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服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2组HAMD总分在治疗前后有较显著差异(P<0.01).结论 社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有早期自杀倾向患者的自杀率及缓解抑郁症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自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389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杀组171例,非自杀组218例.对两组间的一般情况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青少年儿童抑郁症伴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自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和比较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各80例,选取8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自编早年分离经历调查问卷对3组进行调查. 结果:抑郁症组有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比率(x2分别=5.01,11.02)、在分离期间与父母相距省外的比率(x2分别=8.17,15.07)及对分离经历的负面评价(x2分别=12.57,9.99)均高于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抑郁症组早年与父母分离后的养育人与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11.91,10.90;P均<0.05). 结论:早年与父母分离的经历可能是成年后患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