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总神经损伤是下肢最常见的神经损伤,因为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处位置最表浅,很容易受到外力而致伤.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足下垂,有些患者可伴有小腿外侧和足背侧皮肤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2.
李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5):69-71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解剖学的特点及病理生物学改变.方法 对34例腓总神经卡压伤患者的诊治作一回顾性总结.结果 夹板、石膏及牵引不当是致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肌腓骨上管处的解剖特点是其受损伤的解剖学基础.腓总神经损伤与受压的力量及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及时调整外固定,解除腓总神经压迫,避免造成腓总神经卡压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LFPEMF)刺激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对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30),模型组(n=30),治疗组(n=30)。治疗组予LFPEMF刺激,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同治疗组一样置于无电磁圈的载物台,不做LFPEMF刺激,治疗前后对患肢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测定,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0只兔受损腓神经组织中的NT-3和NGF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及治疗组腓总神经钳夹后MCV、CMAP波幅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经过3w治疗,治疗组的患肢MCV和CMAP波幅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NT-3和NGF在治疗组腓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 LFPEMF刺激治疗能够加快受损神经修复,刺激内源性NT-3和NGF分泌,对腓总神经损伤的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电针加康复治疗腓总神经损伤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损伤后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χ~2= 14.27,P<0.01。结论电针加康复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6.
60例糖尿病患者的腓总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生神经病的电生理改变特征。在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神经病学太或体征的29例为A组,无神经病学症呈体征的31例为B组。C组为正常对照。在三组中测定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率(MCV),远端潜伏期(DPL),从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时限、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A组与B、C组分别对比,A组MCV减慢(72%),DPL延长(55%),CMAP波幅降低(34%)、时限延长(5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行神经减压手术,常规手术10例,微创手术5例。结果术前12例肌力下降的病人术后肌力恢复优良率为75%;术前肌肉萎缩明显者,术后肌力恢复欠佳。疼痛9例,术后有效率缓解88.9%;术前感觉减退6例,术后感觉恢复率83.3%。结论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早期进行神经减压手术,病人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踝关节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9-01-2014-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41例。保守治疗19例,包括石膏或制具固定、按摩推拿、针灸等促神经恢复药物等和肌力训练。2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传统手术治疗15例,显微手术治疗7例,在探查原因后做出适当的处理,如松解紧张的筋膜、肌腱,刮除骨痂,将腓总神经从卡压处松解,并仔细观察神经受损程度,对于一些神经增粗、变细、外膜增厚、神经表面毛细血管消失或模糊者切开神经外膜。结果 41例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54±2.54)个月。保守治疗疼痛有效率为89.47%,传统手术组为86.67%,微创手术组为100.0%。3组优良率未见明显差异,选择哪种方式实施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结论对于症状相对较轻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给予保守治疗有显著疗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恢复良好,而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副损伤,简便易行。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对治疗踝关节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分级、FMA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FMA评分(26.03±5.90)较对照组高(16.03±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高(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6)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有男26例,女16例,左踝关节17例,右踝关节25例,年龄22~61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所有患者均有踝关节疼痛的症状,日常行走以及活动受到限制,关节呈现肿胀,需要实施全踝关节置换手术。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所有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正常人的速度明显减慢,支配的肌纤维产生震颤等症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纳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6-05—2018-04治疗的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质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优质组较对照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护理前2组负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较对照组负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情况改善更显著(P0.05)。优质组足下垂、足内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减少足下垂、足内畸形等并发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薄艳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69-70
腓总神经由L4~S3组成,在股部下1/3自坐骨神经分出,在腓骨头处转向前方分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再分成腓浅及腓深神经,前者支配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后者支配胫骨前肌、长伸肌、短伸肌和趾短伸肌,使足背屈、外展及内收、伸趾。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处最易受损,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可因外伤或牵拉受损。 相似文献
13.
夏丽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0)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整理我科19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损伤原因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解除致伤原因、功能锻炼和对症处理后,19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症状在4~36 d消失,平均(16.4±6.7)d ,出院随访3~19个月,无足下垂或足内翻等畸形发生。结论腓总神经损伤虽然属整体神经非离断性损伤,若术中或术后重视程度不足,腓总神经损伤后极易引起失神经功能障碍,确诊患者应立即解除病因并给予对症处理措施,改善微循环和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下肢肌肉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过程,讨论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足下垂等腓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在给予营养神经及指导其功能锻炼1~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对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腓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成因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5—07~2006-07收治的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8例获明确诊断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优4例,良3例,差1例。结论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很常见,采取针对易发因素的预防措施对避免此病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腓总神经医源性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成因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5-07~2006-07收治的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8例获明确诊断后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优4例,良3例,差1例. 结论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很常见,采取针对易发因素的预防措施对避免此病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腓总神经膝返支损伤临床报道较少,膝返支是感觉支,损伤后对关节功能影响有限,不能引起病人及医务人员对它的重视。我们2007年至今临床观察发现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病人,男5例女1例,左膝周伤4例,右膝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腓神经移植面神经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House-Brackman面瘫分级方法,2例面瘫分级为Ⅳ级的无法保留面神经的听神经瘤患者,先行肿瘤全切除,随后立即行面神经重建术。取腓神经作为神经供体,暴露内听道内面神经残端及颅内最粗的副神经,将腓神经置于面-副神经之间行神经端-端吻合。结果 施行颅内面神经重建的2例患者,手术后面瘫程度改善,预后良好,术后1年随访,面瘫分级分别达到Ⅲ级和Ⅳ级。结论 面神经重建可与听神经瘤切除术同期完成,为恢复面神经运动功能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联合电针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腓总神经麻痹患者,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和电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用徒手肌力法(MMT)和神经功能愈合标准评分法(MCRR标准)对下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T评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5.00%,对照组为6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疗联合电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腓总神经麻痹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腓神经移植面神经重建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House-Brackman面瘫分级方法,2例面瘫分级为Ⅳ级的无法保留面神经的听神经瘤患,先行肿瘤全切除,随后立即行面神经重建术。取腓神经作为神经供体,暴露内听道内面神经残端及颅内最粗的副神经,将腓神经置于面-副神经之间行神经端合。结果:施行颅内面神经重建的2例患,手术后面瘫程度改善,预后良好,术后1年随访,面瘫分级分别达到Ⅲ级和Ⅳ级。结论:面神经重建可与听神经瘤切除术同期完成,为恢复面神经运动功能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