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56例入组,脱落6例)予以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护理模式处理;对照组(58例入组,脱落4例)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运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个体与社会功能(PSP)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2周、24周、48周时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2周时,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48周时,研究组MRSS和BPRS评分同干预2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MRSS和BPRS评分较干预2周时增加(P0.05)。干预24周、48周时,两组GQOLI、PSP评分均较干预2周时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DSS评分较干预2周时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后护理工作中,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社会功能等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2组入组时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及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AQ评分研究组为(17.24±0.48),对照组为(9.56±0.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护理可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社区综合性精神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性精神康复措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接受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精神卫生服务.在入组时及随访3年间用Krawiecka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社会功能、康复状况等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问差异.结果 入组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量表评分分别为:Krawiecka[(11.36±6.08)vs(11.57±5.06)],SDSS[(7.17±1.78)vs(7.12±1.41)],MBSS[(80.86±24.17)V8(79.14±23.54)],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年末两组均分比较:Krawiecka[(5.77±5.01)vs(11.78±6.98)],SDSS[(4.91±2.16)vs(7.43±1.90)],MRSS[(51.94±28.50)vs(84.43±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实施社区综合性精神康复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随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根据存在问题和精神卫生常识掌握多少、对患者治疗态度及掌握家庭精神护理常识多少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评定BPRS、SDSS,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入组时和1a后随访结果,并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结果研究组未完成研究8例,对照组42例未完成研究,入组时BPRS、SDSS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a后随访BPRS、SD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a后坚持服药者研究组87例,对照组5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其社会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市病情稳定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结果干预3、12个月后,干预组PANSS、SDSS、M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同组入组时比较,干预组干预3、12个月后以上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是否干预、入组时PANSS评分、MRSS评分、病程4个自变量与社会功能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入组时MRSS评分对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最大。结论综合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精神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出院宣教,每个月门诊复查或电话咨询,干预组实施家庭干预指导。在出院时及第6个月末和第12个月末两组分别采用NOSI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NOSIE总积极因素分明显增高,消极因素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ADL、MRSS及SDSS总分在6个月末及12个月末分值逐步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巩固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对佛山市顺德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而对照组仅维持原来的社区随访服务。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生活质量量表和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肇事肇祸率。结果:在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BPRS评分[(32.51±4.03)和(34.18±4.46)]、SDSS评分[(7.51±2.90)和(7.99±4.16)]、MRSS评分[(56.09±20.61)和(58.74±22.30)]和FIS量表评分[(35.20±10.31)和(37.28±14.2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3.32±4.75)显著高于对照组[(12.58±4.97)(P0.05)];干预组的肇事肇祸率(12.6%)显著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肇事肇祸率,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壮阳胶囊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壮阳胶囊(研究组,100例)和联合安慰剂(对照组,100例)两组,观察时间均为8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作为疗效评价工具.结果 治疗第8周末,两组SAPS、SANS及SDSS评分均较基线降低,WCST指标中除研究组持续应答数外均获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SAPS、SANS评分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与基线比较,研究组WCST分类数较基线增加-1.2±1.9,对照组增加-0.7±1.4;研究组正确应答数增加-10.5±16.3,对照组增加-5.3±16.9;研究组错误应答数降低15.3±25.9,对照组降低7.2±23.7;研究组概念化水平百分数增加-15.1±23.0,对照组增加-9.5±26.7.研究组SDSS评分较基线降低(6.3±4.5)分,对照组降低(4.9±3.9)分.组间上述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利培酮联合壮阳胶囊比单用利培酮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根据完全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训练。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ITAQ与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ANSS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及总分、ITAQ与SDS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与同组干预前比较,以上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以上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远期康复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入选样本84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干预组接受支持性心理干预和社区日间康复干预6个月,对照组按社区常规随访6月。12个月末采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量表(MRSS)、自知力与态度问卷调查(ITAQ)、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评估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入组时PANSS、MRSS以及ITA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PANSS总分及阴性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MRSS总分及依赖性、活动能力、社交能力较对照组下降,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行为因子分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社区日间康复能更好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自知力,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对促进其康复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五行音乐疗法,观察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世卫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量量表(BREF)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BPRS和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RPS和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PS和SDSS评分分别为(23.9±4.7)分与(4.3士1.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BREF评分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103例日间康复照料机构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个体或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仅予一般的社区随访和疾病指导。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综合征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2年末进行评定。结果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患者阴性量表分降低(t=2.47,P=0.04);MRSS症状行为表现因子分明显下降(t=3.35,P=0.01),依赖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3.12,P=0.01),患者的康复状态有进步;研究组的SDS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4.52,P〈0.叭),而ITAQ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00,P=0.05),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一种社区干预方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白银市抽取20个社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生活在社区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实际完成研究的例数分别为90例和84例。对研究组给予社区管理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原有的个案管理的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月末和干预6月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SDSS、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ANSS总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的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DL的组间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DSS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个案管理比较,社区干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部分残留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现实导向训练护理方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向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用药监督,导向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现实导向训练,两组均治疗3个月。在干预前后,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及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行为表现与变化、康复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ADL、SDSS、NOSIE及IPRO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ADL、SDSS、NOSIE及IPR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行为表现,但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农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 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一般健康问卷(GHQ-28)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月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月末时,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MRSS总分及GHQ总分均下降;研究组、对照组PANSS总分减分值分别为(6.59±1.80)、(2.66±1.06),研究组减分值优于对照组(t=-11.052,P〈0.01);研究组GHQ总分(10.03±1.87)低于对照组(17.37±1.4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农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对发声困难儿童康复护理过程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8例发声困难儿童,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4例,研究组在接受标准化治疗、护理的同时通过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仅行标准化护理。记录分析2组平均练习的频率、发声质量及对治疗的感受总结。结果 2组智力发展水平评估均为中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严重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研究组平均练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88±1.22vs 1.70±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各年龄组音乐治疗时平均练习频率显著高于标准化护理患者;干预护理前2组的发声障碍水平基本一致,护理后研究组发声障碍严重程度显著降低,CAPE-V评分与pVHI总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语言障碍患儿康复护理及练习的依从性,提高平均练习频率,改善其发音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溴隐亭对重症精神疾病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心理护理的方法及重要作用。方法我院2012‐02—2014‐01精神疾病合并脑垂体瘤门诊患者56例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精神病类用药积极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间比较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伴垂体瘤患者应用溴隐亭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疗效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精神1、2科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前1月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按正常治疗出院。出院时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分。干预组出院后进行定期的电话和上门随访;对照组一般门诊随访。在3个月,6个月,1年时再分别对两组患者做PANSS、GAS、康复状态评定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测定。结果干预组PANSS、MRSS、SDSS分值逐步下降,GAS分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自觉门诊随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阳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并能增加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利培酮联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改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接受利培酮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于治疗1年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和MR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年后,两组PANSS和MR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且干预组PANSS和M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WCST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利培酮联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康复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自知力的 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2— 8 月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病区和康养病区住院的 130 例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研究组(n=65),分别实 施常规治疗护理和联合团体绘画治疗。在干预前和干预 4 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测量问卷(ITAQ)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社会功 能和对疾病的自知力情况。结果 共 125 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研究组 63 例、对照组 62 例。两组患 者干预前 PANSS 各分量表、SDSS 和 ITA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 PANSS 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患者干预后 PANSS 阴性 症状分量表、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ITAQ 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结论 团体绘画治疗有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自 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