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血管炎、血小板及凝血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血小板、抗凝及降低免疫性血管炎炎症反应的机理。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断F1+2,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并设立正常、模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Annexin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以及凝血酶原片断F1+2活性也有明显增高。丹参酮Ⅱ。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为931.33±254.19×10^9/L vs 544.00±83.8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nexin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以及凝血酶原片断F1+2活性也明显降低,分别为22.55±6.00%VS12.27±6.25%、215.93±66.04pmol/LVS148.69±14.40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除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稍弱外,其他作用两种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活性及凝血活性从而降低免疫性血管炎的炎症反应,减轻血管的病理损害,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斌  黄羽 《广西医学》2009,31(11):1677-167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36例恶性肿瘤Ⅰ、Ⅱ期44例(A组),Ⅲ、Ⅳ期92例(B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组血小板。结果B组血小板增多发生率51.09%,高于A组的18.18%、健康对照组的6.00%,B组血小板计数为(279.17±78.94)×10^9/L,较A组的(196.91±83.08)×10^9/L及健康对照组的(171.48±57.33)×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发展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人细小病毒B19(HPVB19)骨髓感染及对巨核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61例MDS患儿骨髓进行HPVB19DNA检测,体外培养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祖细胞(CFU-MK)。结果MDS患儿HPVB19骨髓感染组CFU-MK形成较非感染组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血小板计数MDSHPVB19骨髓感染组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PVB19感染骨髓导致CFU—MK形成减少可能是MDS患儿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60名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治疗前2级高血压组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氨氯地平治疗能使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PLT:1级组(183.3±29.8)×10^9/L比(153.3±25.7)×10^9/L(P〈0.05),2级组(224.1±33.3)×10^9/L比(184.4±33.3)×10^9/L(P〈0.05);MPv:1级组9.9±1.5比8.1±0.9fL(P〈0.05),2级组13.1±1.6比9.7±1.1 fL(P〈0.05);PDW:1级组15.0±1.4比13.2±1.4fL(P〈0.05),2级组16.4±1.1比14.1±1.2fL(P〈0.05):PCT:1级组0.20%±0.03%比0.18%±0.02%(P〈0.05),2级组0.21%±0.03%比0.19%±0.03%(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能降低血小板4项参数,改善血压升高所致的前血栓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乳酸/血清胆碱酯酶(LAC/PCHE)的比值预测重症患者颓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入住我院ICU患者的24h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血清胆碱酯酶指标。按APACHE Ⅱ分值分组,比较各组间血乳酸、血清胆碱酯酶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LAC/PCHE比值在APACHE Ⅱ评分10~20分组(1.29±1.60)×10^3显著高于小于10分组(0.26±0.29)×10^3(P〈0.05);21~30分组(441±5.76)×10^3显著高于10~20分组(1.29±1.60)×10^3(P〈0.05);而APACHEⅡ评分〉30分组(21.28±20.16)×10^3明显高出20~30分组(4.41±5.76)×1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LAC/PCHE比值有显著相关性(r=0.793,P〈0.01)。结论LAC/PCHE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LAC/PCHE比值随APACHEⅡ评分同时升高,LAC/PCHE比值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较为简便,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补血和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普通药物。每周观察巨和粒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连续观察3周。结果:化疗结束后A组血小板计数[(42.00±12.29)×10^9/L]明显低于化疗前[(192.00±73.56)×10^9/L](P〈0.05),B组血小板计数[(44.58±11.74)×10^9/L]亦明显低于化疗前[(203.37±75.28)×10^9/L(P〈0.05)。A组治疗1周和2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42.11%、100.00%)均明显高于B组(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数值的变化对各型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诊断价值;外周血RP与骨髓中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噻唑橙作为RNA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含有RNA的RP,并计算RP(%)及RP绝对值。[结果]正常对照组:RP(8.6±2.5)%,RP绝对值为(17.1±6.5)×10^9/L。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RP(%)高于正常组,而RP绝对值低于正常组(P〈0.01),在不同MK增生级别的ITP患者中,RP(%),RP绝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P(%)及绝对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急性白血病患者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其RP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上述疾病患者,经治疗有效者RP(%)恢复正常,而治疗无效或欠佳者,则RP(%)基本无变化。[结论]外周血RP测定,有助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治疗监控。外周血RP与骨髓中MK增生的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徐文艳  任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00-100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血液科2003—2007年住院患者,符合急性ITP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6~50岁,病程平均4.5天,临床表现均有皮肤瘀点瘀斑,注射部位出血不止,鼻出血23例,牙龈出血15例,消化道出血5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PLT〈50×10^9/L,其中PLT〈10×10^9/L28例,最少4×10^9/L。56例做骨髓穿刺检查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像,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其中36例巨核细胞总数增多,20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小板计数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AP)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26例确诊为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于患儿的急性期及恢复期测定患儿的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情况,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AP急性期、AP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急性期、AP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的MPV水平为[(265.7±95.1)×10^9/L vs(255.7±83.0)×10^9/L vs(257.4±85.4)×10^9/L)],PDW[(8.09±1.07)%vs(7.16±1.34)%vs(7.62±1.49)%],PCT[(0.182±012)%vs(0.208±0.14)vs(0194±0.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患儿血小板变化不明显,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均有明显变化,提示血小板功能发生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丹参酮ⅡA配制成0.5μg/L、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的浓度,0μg/L为阴性对照。将肝细胞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中培养24h、48h、72h,采用MrITI’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相同的浓度.随着时间延长,吸光度逐渐下降,而同一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下降。相同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相同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加。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G0/G1的比例逐渐升高(2.0μg/mL、5.0μg/mL、10.0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凋亡的诱导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骨髓巨核细胞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18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1,疗程14 d或血小板〉100×109/L后停药,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并分析治疗有效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患者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CR)7例,有效(R)8例,无效(NR)3例。用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10±5.4×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最高值为116.4±82×10^9/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P〈0.01)。多数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rhTPO治疗有效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数值呈正相关(r=0.582,P=0.003)。结论 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骨髓巨核细胞数越多的患者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85例ITP患者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及骨髓巨核细胞(MK)的变化。[结果]ITP组PDW增高(16.91±1.06)1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ITP组的MPV增高(9.87±1.35)n,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MPV逐渐增高,PDW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减低没有相关性。在ITP的治疗过程中,MPV比PLT更早出现明显升高。[结论]ITP发病的免疫机制比较复杂,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对其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伴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对34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WBE〈4×10^9/L,或Hb〈100g/L,或Pt〈100×10^9/L)的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与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综合分析。结果34例SLE患者中24例(70.6%)骨髓发育不良,包括红系多核(三核或更多)10例(29.4%),巨幼样变8例(23.5%),Pelger—Hliet样畸形12例(35.3%),多核巨核细胞8例(23.5%),小型巨核细胞10例(29.4%)。结论在伴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中能观察到骨髓多系细胞发育不良,这些改变说明骨髓可能是SLE侵犯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及血小板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水平的变化。方法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0例CAP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CAP患者根据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分为继发血小板增多组(血小板计数〉300×10^9/L)40例和血小板不增多组(血小板计数≤300×10^9/L)50例。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GGT、T-AOC及血小板GGT、T.AOC的水平。结果CAP患者人院时血清GGT活性和血小板GGT活性[(45.6±25.4)U/L;(179.9±41.3)mU/10^9pit]均较对照组[(17.9±3.7)U/L;(49.5±8.0)mU/10^9pit]高;血清T—AOC入院时[(12.6±1.6)U/mL]比对照组[(17.8±2.1)U/mL]低;血小板T-AOC入院时[(61.6±21.5)mU/10^9plt]高于对照组[(48.6±9.9)mU/10^9plt];血小板T-AOC出院时[(40.7±14.2)mU/10^9plt]比入院时[(61.6±18.3)mU/10^9plt]和对照组[(48.6±9.9)mU/10^9plt]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血清T.AOC血小板增多组[(12.9±1.1)U/mL]比血小板不增多组[(12.3±1.7)U/mL]高;血小板T—AOC血小板增多组[(53.0±12.0)mU/10’plt]比血小板不增多组[(68.6±19.7)U/10^9plt]低,血清GGT血小板增多组[(52.5±31.6)U/L]比血小板不增多组[(39.7±15.8)U/L]高,血小板GGT血小板增多组[(166.4±39.3)mU/10^9plt]比血小板不增多组[(190.6±39.9)mU/10^9plt]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院时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T-AOC、GG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6(P=0.003),-0.308(P=0.002)。结论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血小板活化与氧化应激有关;血小板在炎症反应过程及维持氧化抗氧化平衡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20×10^9/L的1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TPO15000u为用药组,连续用药最长14d(血小板≥50×10^9/L停用)。监测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骨髓象。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低值分别为15×10^9/L、5×10^9/L;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450×10^9/L和256×10^9/L,P〈0.001)。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d和16d(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d(P〈0.001)。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P〈0.001。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痛和头痛。用药后未见原始细胞增多者。结论rhTPO可减少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且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出血与血小板计数(BPC)的数量关系。方法232例次A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按BPC≤10×10^9/L、11×10^9/L~20×10^9/L、〉20×10^9/L分成3组。回顾性分析AL患者临床出血情况及与BPC的数量关系,以及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BPC≤10×10^9/L、11~20×10^9/L和20×10^9/L以上组出血率分别为49.19%、52.50%和32.35%,≤10×10^9/L组出血明显增加(P〈0.05)。3组均以轻度出血表现为主;总出血天数分别为232d、97d和50d;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4.05d、29.39d、24.89d(P〈0.05)。AL初发、复发难治、缓解阶段的出血率分别为53.13%、41.86%、30.34%,未增加出血危险。发热时出血危险增加。年龄〉60岁和抗真菌药物使用出血危险无增加。结论AL患者出血与血小板计数存在直接的数量关系,BPC≤10×10^9/L时,出血危险明显增加。发热是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巨核细胞(MK)成熟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5例ITP及30例非I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各亚阶段比例、胞浆颗粒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ITP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讨MK成熟程度的预后意义。结果ITP组MK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原巨、幼巨、颗粒巨明显增加,而产板巨核明显减少,血小板形成不良,与非ITP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ITP患者MK增多和正常者比减少者有更好的疗效,无论是初始治疗还是停药后的远期效果;MK胞浆颗粒越多,或伴有血小板形成趋势或有血小板形成者,较胞浆颗粒稀少或有空泡者不仅更易获得缓解、近期完全缓解率高,而且亦有更好的远期效果(P〈0.05)。结论ITP患者MK数量和成熟程度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而且还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小板(platelet,PLT)数量变化在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诱导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初诊患者49例,再诱导9例)在接受化疗后PLT水平的动态变化。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作为评估患者完全缓解的依据。分析PLT数量在化疗后回升的时间及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完全缓解的相关性。结果在骨髓恢复早期,38例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36例达完全缓解患者PLT〉20×10^9/L;而20例未达到完全缓解患者中,仅3例PLT〉20×10^9/L(P〈0.05);其中,16例达完全缓解患者PLT〉50×10^9/L,未达完全缓解组均未〉50×10^9/L(P〈0.05)。通过动态监测化疗前后PLT的变化,在骨髓功能恢复早期以及完全恢复期,完全缓解组38例患者的PLT计数均明显高于未缓解组20例患者的PLT计数(P〈0.05)。结论PLT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功能恢复和完全缓解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与心肾综合征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方法将存在心肾综合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组和标多巴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联合组)。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均有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多巴胺组((58.993±7.039)vs(59.882±7.054)vs(60.198±7.066),P〈0.05;(58.104±7.081)vs(60.399±6.936)vs(66.509±7.162),P〈0.05)],并在治疗7dg,达到显著性差异((60.198±7.066)vs(66.509±7.162),P〈0.05)]。结论对于心肾综合征患者,在标准抗心表治疗基础上,多巴胺联合丹参嗣ⅡA磺酸钠治疗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多巴胺治疗,能进一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优于有助于改善心肾功能,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差异越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0例IT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血小板生成素浓度、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比值。结果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30.65±18.34×10^9/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26.63±45.63×10^9/L(P〈0.05);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二者的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76.65±52.50pg/ml,71.62±23.03pg/ml,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中,ITP患者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分别为60.06±12.08%、27.74±9.67%、1.11±0.3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9.89±5.56%、35.87±4.07%、1.64±0.32%,P〈0.05),CD8^+T淋巴细胞为31.12±12.49%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55±4.12%,P〈0.05);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27.19±17.43%、PAIgM41.15±15.62%、PAIgA33.18±16.3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AIgG9.28±3.85%、PAIgM16.78±9.26%、PAIgA22.12±8.86%,P〈0.05)。结论血小板生成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