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观察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对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31例患者予局部放疗,同时应用洛屈治疗。初步研究结果示,治疗的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17例,有效率(CR PR)为8l%,效果比较显著。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患者容易耐受。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4例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疼痛,8例伴瘫痪,4例伴病理骨折,平均误诊期3.5±1.6月。x线平片对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不敏感,而同位素骨扫描及MRI均可早期探查骨转移灶。结论 为使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获得早期诊断,我们建议对中老年患者无明原因的持续性骨痛给予同位素骨扫描,在脊柱则最好行MRI检查,不管x线平片有否骨破坏。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 ,对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 3 1例患者予局部放疗 ,同时应用洛屈治疗。初步研究结果示 ,治疗的 3 1例患者中 ,完全缓解 (CR ) 8例 ,部分缓解 17例 ,有效率 (CR +PR)为 81% ,效果比较显著。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患者容易耐受。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并发骨转移的发生率为 30 %~ 70 % ,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骨痛、高钙血症及病理性骨折。目前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化疗 ,有效率达 90 %。在化疗期间对病人精心护理 ,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护理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晚期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及先进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普及,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院1990-1996年共收治恶性骨肿瘤74例,现将其中68例转移性骨肿瘤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10例。年龄30~69岁,其中≥45岁老59例,占86.8%。所有病例均经X钱片、CT、MRI或ECT证实,其中37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主要症状以局部疼痛最多见,共62例,占91%。另有30.9%(21/68)合并神经根受压征,病理性骨折占13.20(9/68),脊髓受压证占7.4%(5/68)原发肿瘤和误诊病种除2例未能明确外,原发灶依次为肺癌。肝…  相似文献   

6.
390例病理确诊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u DL  Zhang XT  Wang GH  Li FB  Hu JY 《癌症》2005,24(11):1404-1407
背景与目的:随着影像、病理等诊断技术的提高,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得到明显改善,但其临床特点复杂,少见报道。本文旨在总结分析经过病理确诊的转移性骨肿瘤病例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病理确诊的转移性骨肿瘤390例,总结转移性骨肿瘤的病史、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等临床特点。结果:390例转移性骨肿瘤中,男女比为2.12∶1,中位年龄55.7岁,41岁以上者占81.5%。原发肿瘤依次为肺癌85例(21.8%)、前列腺癌51例(13.1%)、乳腺癌29例(7.4%)、肝癌25例(6.4%)、胃肠癌22例(5.7%);来源不明占96例(24.6%)。脊柱受累占47.7%,其次为骨盆18.2%、股骨15.4%、肋骨12.6%,全身多处转移占20.5%。患者常因骨痛(53.3%)、肿物(14.1%)、病理性骨折(10.3%)、功能障碍(4.9%)甚至截瘫(2.1%)等就诊。原发瘤先被发现的占29.7%,中位转移时间为319天,70.3%的患者不能确定骨转移时间。影像学以溶骨性改变(80.7%)多见,其次为成骨性改变(10.5%)、混合型。结论: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特征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1)转移性骨肿瘤好发于41岁以上的患者;(2)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最常发生骨转移,以脊柱受累最为常见,其次为骨盆、股骨、肋骨;(3)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4)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5)原发灶不明占24%,应掌握其发病特点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测定365例恶性肿瘤患者(未出现骨转移)、176例肿瘤骨转移患者和246名健康成人的血清ALP活性.恶性肿瘤组血清ALP活性高于健康对照组,t=8.770,P<0.01;肿瘤骨转移组血清ALP活性高于前两者,t值分别为10.490和13.883,P值均<0.01.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ALP活性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骨转移后则明显升高.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血清ALP活性与肿瘤骨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定期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ALP活性,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骨转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2):953-954  相似文献   

8.
益肾活血剂合并骨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益肾活血剂合并骨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王居祥朱超林戴虹我们1995年—1997年运用益肾活血剂合并骨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符合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提高肿瘤骨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5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骨转移男性多见,原发肿瘤以肺癌(44.5%)、乳腺癌(11.0%)多见.转移部位以胸椎(51.0%)、肋骨(43.1%)、腰椎(42.3%)、骨盆(26.8%)等多见.骨转移灶多发常见(83.4%).75.2%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少数以局部肿块、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78例(22.0%)患者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82.2%).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放疗、姑息性手术、双膦酸盐类药物及止痛等综合治疗.骨痛治疗临床获益率为98.5%,影像学有效率为72.2%.中位生存期为13.9个月,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为34.9个月,肝癌骨转移为4.6个月.未合并其他部位或脏器转移者生存期长,中位生存期可达14.7个月,骨转移灶单发与多发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应争取早期诊断,其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标,以姑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1997年发现左腋下一菜花状肿块,1.5cm×2.0cm大小,无自觉症状。于1997年7月8日行肿块单纯切除,病理示汗腺癌。3d后行扩大切除术。术后60Co放疗20次,总剂量40Gy,未化疗。2001年出现双下肢酸痛,服用“去疼片”后曾一度好转。2001年10月再次出现双下肢酸痛,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everal cases of malignancy with multiple bone lesions as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Methods Forty-nine cases of malignancy with multiple bone lesions as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May 2018 to July 2019. All patients complained of "pain at the site of bone lesion" upon admission. Baseline patient information, such as age, gender, location of bone lesions, etiology, diagnosis method, time of onset was collected.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6 years old, of which 83.7% (41/49) were aged ≥50 years. The median time of onset was 2 months. Among the cases, 40 were confirmed as solid tumor bone metastasis, whereas the remaining 9 cases as hematological system tumor. Lung cancer and multiple myeloma were the main tumor types, accounting for 40.8% (20/49) and 16.3% (8/49), respectively. Other common causes were seven cases of cancer affecting the digestive system (three cases of liver cancer, three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and one case of esophageal cancer), as well as seven cases of unknown primary cancer. Half of the solid tumors had only multiple bone metastases but no other distant metastasis. Conclusion Multiple bone lesions accompanied by pain may be the firs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 various malignant tumors. The common tumor types were lung cancer, multiple myeloma, and digestive system tumor. It is more common in people aged 50 years and older. Multiple bone lesions might be the only metastasis site of some solid tumors, and its mechanism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2.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 bone metastases Overview Bone is the most common place of metastases in ad vanced malignant diseases. Constant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has resulted in prolonged survival time, and so as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osseous metastases and skelet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故明确其发生机制对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已证实肿瘤微环境在原发肿瘤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基质蛋白是骨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最新的研究发现基质蛋白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进而参与骨转移过程.本文就基质蛋白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Y  Li WF 《癌症》2003,22(11):1228-1231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其形态学及临床表现与晚期卵巢癌十分相似,常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28例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0例,原发性腹膜恶性混合苗勒氏管肿瘤8例;患者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4岁。28例中术前22例误诊,误诊率为79%;全部病例均行细胞减灭术,术后CAP方案或TP方案化疗。术后生存时间为1~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结论:应提高对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助化疗,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凝状态组和非高凝状态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凝血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1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2例(44.3%)存在高凝状态.高凝状态组患者PLT、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状态组患者肺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比例显著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这种状态,并及时干预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62例肺癌骨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62例肺癌骨转移。96.8%的患者有骨痛。63.3%的患者骨痛出现时间晚于呼吸道症状。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骨最常见(占70.1%),其次为脊柱(69.3%)和骨盆(45.2%)。骨x线片对病灶的检出率为64.3%,且以单灶为多(68.6%),平均检出病灶数为1.6±0.2个。骨核素显像的检出率为100%,且能检出多灶(占59.1%),平均检出病灶数为2.8±0.1个。骨X线片和核素显像结合应用可提高骨转移灶的定性、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规律及磁共振成像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规律及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有恶性肿瘤病史且临床可疑颅内转移的1271例患者行MRI检查,采用Philips GyroscanT5.NTMR机型,扫描序列包括平扫横断位T1加权像、FLAIR图像及增强扫描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加权像。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在547例有脑转移的患者中,393例(71.9%)原发肿瘤为肺癌;约10%的恶性肿瘤患者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脑实质内转移526例,单纯脑膜转移21例。526例脑实质转移患者中,单发脑转移164例(31.2%),多发362例(68.8%)。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扫描,脑实质内转移瘤多表现为均匀或环形强化,硬脑膜.蛛网膜转移为大脑凸面连续的、较粗的弧线状强化,但不延伸至脑沟内,软脑膜.蛛网膜转移表现为脑表面连续的、可延伸至脑沟内的细线状或结节状强化。结论 发生颅内转移的原发肿瘤中,以肺癌最常见,其次为乳腺癌和消化道来源的肿瘤。应用MRI增强扫描,可以发现颅内早期单发的以及较小的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的含量变化与骨转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检测恶性肿瘤患者70例和正常健康人30例血清OC和PTH水平。结果:OC水平骨转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非骨转移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转移组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P〈0.001),PTH水平骨转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骨转移组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P〈0.01)。骨转移组转移病灶的数量与OC、PTH的含量成正相关。结论:血清OC、PTH对骨转移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高钙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2例诊断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高钙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唑来磷酸治疗。两组均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Ca)、血磷(P)、甲状腺旁素(PTH)、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以及骨密度(BMD)的差异,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止痛效果、转移灶改善、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Ca、PTH、AKP、BGP和BMD均显著降低,而研究组的血P则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而止痛效果、转移灶改善、KP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高钙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