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影像学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128层螺旋CT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在多个系统病变的诊断方面显示出来优势[1]。笔者通过分析我院7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树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542-154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直接深静脉造影,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3D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 3D成像可准确、立体、直观的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侧支循环的情况及周围毗邻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术技术方法成熟完善,三维重建图像清晰,该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明确,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377例行双髋关节螺旋CT扫描,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机经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并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髋臼指数(AI)和头臼关系行三维直观显示和相关数据测量.结果 377例患儿FNA均加大.最大90°,最小39.5°,平均43.73°±12.08°.AI均有不同程度加大,平均为35.3°±9.6°.髋臼壁不同程度发育不良与术中所见符合.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案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骨盆结构比较复杂,常规X线平片可显示较明显的骨折,但对骨折的程度、关节脱位情况,特别是对骨折部位的立体空间的详细观察、骨折部位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指导手术入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骨盆骨折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并进行三维与多平面重建,探讨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肿块48例,GElightspeed16层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法(VR)。结果4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18.23±5.2HU,21.24±7.24HU和25.65±9.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3.22±8.7HU,22.33±5.5HU和35.36±15.0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HU,乳腺癌△CT值>35HU。三维重建28例乳腺癌病例。48例乳腺肿块中,28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4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二维、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性,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VCT)三维重组技术,即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使用VCT对48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在GE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图像重组进而观察损伤细节,同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MPR、MIP及VR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骨折的细节.同时VR重组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骨盆骨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论 VCT三维重组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是复杂性骨盆骨折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钱绍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116-2117
肋骨骨折常表现为患处疼痛,重者存在反常呼吸、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快速准确诊断对于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肋骨骨折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由于组织重叠,普通X平片漏诊率高,多层螺旋CT技术可以进行多种重建后处理,从多种角度观察病变,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1,2].本文通过普通X平片和多层螺旋CT技术对照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多模式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与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方法 收集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影像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螺旋CT的优势.结果 X线平片2例无法明确诊断,分型错误8例,螺旋CT三维重建组诊断及分型均正确.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提供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更全面精确的信息,对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62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及螺旋CT表现,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骨折中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62例共计78个椎体骨折,其中单个椎体骨折者46例,多个椎体骨折者17例(2个椎体骨折例13,3个椎体骨折例2例).与手术诊断情况进行诊断符合情况分析发现X线平片诊断腰椎骨折31例,诊断符合率为61.29%(38/62);多层CT螺旋诊断腰椎骨折50例,诊断符合率达96.77%(60/6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55,P<0.05).结论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各有优缺点,X线检查普及性较高,但是诊断准确性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非常清晰地显示骨折情况,为临床医师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的选择和术后随访、疗效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复杂髋臼骨折的MPR、SSD、VR表现。结果:MPR、SSD、VR均显示了36例复杂髋臼骨折及16例股骨头脱位,MPR、SSD、VR还分别显示了骨盆其他骨骨折51、43、46处,MPR及VR显示了SSD没显示的髋关节内碎骨片1例。MPR在显示髋臼骨折线的方向、数量上较SSD、VR理想,SSD、VR图像立体感强,空间位置明确,对复杂髋臼骨折的分类及判断股骨头脱位的方向和距离较MPR好。结论:多层螺旋CT3D图像结合MPR及横断面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复杂髋臼骨折及关节脱位的空间位置,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影像学检查所得的影像信息,了解其对骨盆骨折的形态、部位、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骨盆骨折52例,年龄19~62岁。分别用多体位数字化摄影(DR)、螺旋CT检查。结果: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获得的影像能充分显示骨盆骨折的形态、类型、部位以及对骨片移动的方向、距离有量化的分析:骨盆正位对简单的骨盆骨折有意义;骨盆出入口位对骨盆环、髋臼前后柱骨折及骶髂关节情况有意义;闭孔、髂骨斜位对髋臼前后壁骨折有意义;CT及三维重建则对复杂的骨盆骨折、盆腔损伤出血及并发症有意义。结论:影像学各项检查对骨盆骨折的诊断有不同的价值,合理应用各种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支气管纤维镜及临床、病理最终确诊为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患者,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所有数据均发送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7例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5~61岁,中位年龄47岁。CT横段位及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病变范围长,呈连续性,累及气管2例,累及主支气管4例,累及叶、段支气管达7例,管壁增厚钙化为主,管壁钙化以支气管明显,钙化主要表现为块状或长条状。气管及支气管管腔明显狭窄,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继发肺部阻塞性炎症5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通过立体、多方位观察气管及支气管情况,明确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受累范围,了解管壁、管腔情况,可为临床及放射科医生提供更多可靠信息,对准确诊断该病起至关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部分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1例肿瘤患者行盆腔多层CT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合轴扫资料,与活检病理所见对照分析。结果:与轴扫资料对比,采用后处理图像提供病变细节,增加诊断信息37例;复杂部位病变准确定位13例;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39例;无明显增加诊断信息2例。结论:盆腔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效增加和提高轴扫CT诊断信息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各向同性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先行X线检查,再采用MSCT机进行各向同性扫描,应用SSD(三维表面重建)、VR(容积再现)、MPR(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观察不同重建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DR显示肋骨骨折62处,另有5处怀疑骨折,而MSCT显示了全部38例共81处肋骨骨折。结论:MSCT扫描,具有扫描快、图像清晰的优点,结合VR、MPR等图像后处理功能可提高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DR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埘髋F1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州顾性分析68例患者共75侧髋臼骨折的X线平片、轴位cT平扫和CT三维成像资料.比较3种检查方法检测骨折线和关节内骨碎片的能力和在Letournel—Judet分型中的价值。各组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对髋臼骨折线的检出,轴位CT组(134处,97.1%)和三维CT组(138处,100%)优于x线组(99处,71.7%);对于骨折分型的价值,三维CT组(75处,100%)〉轴位CT组(69处,92.0%)〉X线组(48处,64.0%);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侧髋臼骨折合并关节内骨碎片,X线组检出19例,轴位CT组和三维CT组无漏诊。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能立体直观地观察髋臼骨折并准确进行分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SCT MPR、CPR和CTU技术诊断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例腹膜后纤维化的CT资料,分别由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RPF病变位置、边界、密度、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和强化情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组(CPR)和CT尿路造影(CTU)技术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CT平扫表现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形软组织病变,12例中7例(58.3%)包绕腹膜后大血管,6例(50%)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增强扫描示9例(75%)病变不同程度强化。结论:MSCT可显示腹膜后纤维化的特征,采用MPR和CTU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X线平片、多排(MS)CT横轴位、MSCT三维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诊断跟骨骨折价值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36例,44侧跟骨骨折患者行跟骨X线、MSCT横轴位扫描、SSD、MPR重建检查,对各种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X线发现26例,30侧跟骨骨折,图像相互重叠.难以清晰显示骨折的情况;MSCT横轴位及MPR、SSD的结合,可以立体、直观、清晰显示跟骨骨折整体情况。结论:X线平片不能满足诊断跟骨骨折的要求;MSCT横轴位、MPR、SSD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跟骨骨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不规则骨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不规则骨骨折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了46例不规则骨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图像。结果:46例中,髋骨7例、坐骨1例、耻骨4例、腕骨3例、肩胛骨7例、锁骨6例、跗骨9例、颜面骨6例和髌骨3例。X线阳性诊断率仅41.3%,可疑、假阳性及假阴性高达58.7%。结论:螺旋CT的MPVR及SSD三维重建技术对不规则骨骨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组(MPR)重建技术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诊断中的征象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6例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M SC T表现。结果肠套叠类型:回-回型6例,回-回-结型1例,回-结型9例。影像表现:所有16例M SC T横轴面图像结合M PR图像均显示“靶征”或“同心圆征”,“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征”12例,“血管卷入征”8例;M SC T检出原发病灶12例。病理结果:肠壁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例,肠重复畸形2例,淋巴瘤1例,小肠息肉3例,克罗恩病1例,回肠末端狭窄2例,腹部手术后应激性肠套1例。结论M SC T薄层图像对儿童继发性肠套叠及其原发病变有较高的检出及定性能力,结合M PR 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入部位及诱发病因,对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