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乳头肌收缩运动与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关系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TDI)分别对23例HCM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组者左室乳头肌电-机械收缩时间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LVOT梗阻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VSA、VSP相比,HCM患者VSA、Vsp明显减小;与正常组TQ-SA、TQ-SP和Inter-△TQ-S比较,HCM患者TQ-SA、TQ-SP和Inter-△TQ-S明显延长(P均<0.01):HCM组VSA、YSA、TQ-SA、TQ-SP和Inter-△TQ-S与LVOT压差(△P)均具有良好相关性,其中,Inter-△TQ-S与△P的相关性最好(P<0.01).结论:左室乳头肌电-机械收缩运动不同步是HCM患者LVOT梗阻的主要机制,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作用形成LVOT梗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心肌运动指数(MPI)与心肌速度梯度(MVG)联合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TDI)分别对23例HCM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者左室舒张功能进行分析,并计算出MPI和MVG.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MPI明显增大(P<0.01)、左室后壁舒张早期MVG明显降低(P<0.01). 结论:MPI与MVG评估HCM患者左室功能,不但能反映HCM患者左室整体功能,而且能定量评估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厚性心肌病梗阻程度与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肥厚性心肌病患者51例,梗阻型28例,非梗阻型23例,体表心电图分别测定QTd及校正后QT间期(QTc),动态心电图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及程度,多谱勒超声测定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并比较二组间差异.结果:肥厚梗阻与非梗阻型心肌病静息时QTd分别为(61.2=23.1)ms和(47.0±18.6)ms(P<0.05),QTc分别为(60.2±24.1)ms和(4 7.2±21.6)ms(P<0.05),发生Lowns2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71.5%和21.7%(P<0.001),LVOTG分别为(70.1±23.8)mmHg和(13.2±5.8)mmHg(1 mmHg=0.133 kPa)(P<0.001);梗阻型心肌病LVOTG与QTc呈正相关(r=0.48,P<0.05),24 h室性早搏次数与QTc亦有良好相关性(r=0.51,P<0.01).结论:肥厚性心肌病随左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加重,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定量组织速度(QTVI)及应变显像技术(S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室间隔非对称性HCM患者30例,根据左室流出道压差分为梗阻型及非梗阻型两组,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取标准的心尖四腔切面,分别测量室间隔与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沿心脏长轴方向上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峰值应变(εet),并将病变组和正常组的室壁Vs、εet与相应室壁厚度作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同一室壁Vs从基底段到心尖段呈显著下降趋势。HCM两组收缩期Vs各节段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5),中间段Vs与心尖和基底段Vs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HCM两组间Vs亦无显著性差异;②正常组各节段εe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CM两组各节段εe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室间隔中段εet最低(P<0.001)。HCM两组间εet未见显著性差异;③正常对照组和病变组的Vs与室壁厚度相关性差(r=0.23),εet(绝对值)与室壁厚度高度负相关(r=-0.83)。结论:超声组织速度及应变显像技术均能敏感检测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组织应变显像较组织速度显像更能真实反映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 79例HCM患者分别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 ,对照分析危险与非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左心室肥厚程度、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与舒张功能情况。结果 危险与非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间的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0 .0 5 ) ,梗塞型的危险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多于非梗塞型 (χ2 =4.2 0 ,P <0 .0 5 )。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流出道梗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法技术定量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肌灌注及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冠心病行CABG手术治疗患者23例,于术前1周、术后10d(10.12±2.96)行超声心动图,分析其前间壁、后壁基底段、中间段心肌等76个节段术前后的运动变化情况,用DTI测量各指标(见数据采集),并用二维超声检查测得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得到心肌核素评分指数,并与之比较.结果 术后LVEF较前提高,病变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均较运动正常心肌节段明显减低,部分心肌节段Vs与术前相比增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二尖瓣环各位点DTI参数的均值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BG术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即有恢复.DTI指标能够敏感、直观、定量地显示冠心病局部血流改变导致的心肌收缩功能变化,尤其是Vs、S-VTI值能够更敏感的反应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检测36例HC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心肌,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HCM组Vs、Ve、Ve/Va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而Va与正常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HCM组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动力状态,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收缩功能及主动松弛功能均较对照组减低。QTVI技术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期应变(ε)、应变率(SR)的改变.方法:选取20例室间隔肥厚的HCM患者和20例年龄配对的健康志愿者,在VVI模式下,分别取心尖四腔、三腔和二腔切面,分析左室18个室壁节段的ε和SR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结果:对照组左室心肌收缩期SR值为(-1.06±0.09)/s,HCM组为(-0.74±0.16)/s,HCM组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SR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各节段收缩期SR减低不仅仅限于肥厚部位,也存在于非肥厚部位.结论: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期ε和SR明显低于对照组,HCM患者收缩期ε和SR的减低不仅限于肥厚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脉冲多普勒(PW)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TDI及PW对25例HCM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组者心室间收缩同步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CM组收缩达峰时间(Ts)明显延迟(P<0.001),PW测定的主、肺动脉射血前期时间差明显延长(P<0.001).结论 TDI能观察到心室电-机械耦联情况,与PW结合可综合评价左右心室间收缩运动的失同步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记录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SL)、径向应变(SR)和周向应变(SC).结果 HCM组心肌整体SL、SR及SC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M组所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S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大多数节段的SR降低,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个别节段的SC降低,心尖水平所有节段的SC及SR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HCM患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收缩功能均降低,以长轴功能减弱明显,局部心肌SL、SR及SC的变化可反映心肌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较早期即已有左室重量数增大,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PWT)、相对室壁厚度(RWT)的增加,且与下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左室的几何形状及重量发生改变,即产生了左室重构。LVMI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相关性好(P〈0.05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与左室肥厚(LVH)、左室收缩功能异常(LVSD)的关系。方法:将7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左室收缩功能情况及有尢LVH分为4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无LVH者(A组)22例。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存在LVH者(B组)24例,左室壁运动指数(LWMI)1.9~1.3者(C组)13例。LWMI〈1.2者(D组)17例,检测其脑钠肽前体浓度。选择15例超声心动检查正常者作为对照(E组)。结果:血浆脑钠肽前体浓度,C组、D组与A、B、E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C组与D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只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肥厚不影响血清脑钠肽前体浓度,发生LVSD时血浆脑钠肽前体浓度随之升高。因此,血浆脑钠肽前体可以成为明确高血压患者是否出现LVSD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心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方法]选择超声心动图检出的左心室假腱索(LVFT)的健康人60例(左室假腱索组),随机选取无左心室假腱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结果]左室假腱索组60例中有45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75%,对照组60例中12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45例发生室早的假腱索中,横型的左室假腱索者30例,发生率为66.7%,纵型的左室假腱索者15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室假腱索是健康人室早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假腱索横型者室早发生率较纵型者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位移(MAD),探讨其在评估肥厚性重构所致的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6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50%)的各类心肌肥厚(左室壁厚度≥12 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 Sonos iE33超声仪进行检查,先通过M型超声计算出相对室壁厚度(RWT),然后取心尖四腔观分别采集二维和实时三维全容积(RT3D)图像。应用QLAB6.2在机量化分析软件分别获取MAD相关参数(包括二尖瓣环中点位移和左室长轴缩短率)和经RT3D图像测得左室射血分数(RT3D-LVEF);计算三维心肌重构指标,包括左室舒末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心肌肥厚患者中RWT<0.45且LVMI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归入肥厚正常几何构型组(HNG组),其余归入肥厚重构组(HR组);以46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HNG组、HR组和正常对照组的RT3D-LVEF均在正常范围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的MAD各值和LVEDVI均显著低于HNG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向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LVH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内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20周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0.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心率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1)氯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LVH患者的血压、逆转LVH;(2)氯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3)氯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8例同龄健康人的心脏结构及左室收缩功能。发现高血压组较对照组主动脉内径(AOD)、左房径(LAD)、左室心肌质量(LVM)增加;Ⅲ期高血压组每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增加,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下降(P均<0.05),而Ⅰ、Ⅱ期高血压组无明显变化。提示随病情加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房颤伴不同心室率对常规超声方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录阵发性房颤患者30例,分别于房颤发作时和窦性心律时行心脏超声检查,存储3—10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测量各腔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左房增大;单个患者,房颤伴不同心室率时经胸超声双平面Simpson’s法测得的LVEF变化范围可达12%~40%,合并心衰时。LVEF受影响更大。随心室率由慢到快,测得的LVEF呈类“ ”型曲线,最接近窦律下测得的LVEF的RR间期范围是806~1010(910±72)ms(对应的心室率74~59次/min),而心脏每搏输出量随RR间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颤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时不仅要考虑到其基础心脏状态,选择合适的心率范围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重构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珐: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226例原发性高血压与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测定。结果: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血压(BP)轻、中度升高.收缩功能正常。向心性肥厚组:BP最高,收缩功能处于亚临床状态,心肌收缩性明显受损。离心性肥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mFS最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结论:不同左室构型的高血压心功能改变不同.治疗、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KD)左室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KD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所有患者的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并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整体射血分数值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患者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KD患者二维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与三维测量值呈中等程度相关.KD患者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呈方向不同的波形,其排列紊乱、不规则,到达最小容积的时间较离散.结论 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作为评价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KD)左室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KD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所有患者的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并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整体射血分数值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患者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KD患者二维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与三维测量值呈中等程度相关。KD患者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呈方向不同的波形,其排列紊乱、不规则,到达最小容积的时间较离散。结论 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作为评价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