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韩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69-137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效果和体会。方法:本组共5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护理方面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熟练。结果:5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12个月,神经功能评定,均有2~3级恢复,术后2个月均能坐起活动。结论:认真学习椎弓根固定器械的特点,熟练地掌握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特点,更好地配合术者进行手术,控制手术时间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1992~200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7例,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采用AESCULAP的MACS 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2例颈椎损伤患者均因呼吸衰竭在1年内死亡;1例T12/L1损伤患者因褥疮感染于2年后死亡;2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2例胸腰段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年后复查脊髓神经损伤程度由原来B级恢复至C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发生脊柱骨折,容易造成脊髓损伤;对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争取早日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3.
Qian BP  Qiu Y  Wang B  Yu Y  Zhu Z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893-289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15例AS脊柱骨折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9—73岁(平均49.8岁),AS病程10~45年(平均24.6年)。颈椎骨折6例,2例采用保守治疗;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2例,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1例,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1例。胸腰椎骨折9例,7例伴胸腰椎后凸畸形,Cobb角46.106°,平均为64°。胸腰椎骨折采用3种术式:(1)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内固定植骨融合3例;(2)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2例;(3)前后路联合手术(一期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多节段V形截骨、内固定植骨融合,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结果6例颈椎骨折,3例为经椎间隙的骨折,3例为邻近终板的椎体发生水平骨折。2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1例不全性瘫痪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末次随访时在步行器的帮助下能独立行走,4例采用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末次随访时固定节段骨性融合。9例胸腰椎骨折,3例为邻近终板的椎体发生水平骨折;6例为经椎间隙骨折后假关节形成。7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后Cobb角22—42°(平均26°),平均纠正38°;末次随访Cobb角24—44°(平均28°),丢失2°,末次随访时X片均提示相邻椎体间已骨性融合。结论对于不稳定性AS颈椎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应积极手术治疗,前/后路手术能有效重建稳定性及实现骨折愈合。对于无胸腰椎后凸畸形AS胸腰椎骨折/假关节,可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AS骨折/假关节伴胸腰椎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纠正畸形的同时,可促进骨折/假关节的融合;若后路截骨术后椎间隙张开,导致显著的前柱缺损,须行补充性前路植骨融合,以支撑前柱、避免矫形失败。  相似文献   

4.
5.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应力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48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并且在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记录,最终分析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表现。结果在接受调查的48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中,手术成功的有46例,占总人数的95.8%,其中,有2例由于手术中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占总人数的4.2%。随后院方需要对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观察和记录,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其中5例患者由于术后引发呼吸衰竭造成死亡,4例患者因为术后发生褥疮感染的情况,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背痛腰痛的情况。院方对于发生褥疮感染和背痛腰痛的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及止痛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经过临床治疗和跟踪观察能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死亡率比较高,主要治疗方式还需要以手术为主,但是患者家属在术后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才能够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情况,以此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常见的脊柱手术原因,以便风湿科医师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普及患者教育。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骨科住院并接受脊柱手术的79例AS患者的住院资料,其中男72例,女7例,根据患者手术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部位以颈椎居多,为59例(74.7%),其他依次为胸腰椎、胸椎、颈胸椎及腰椎。常见的AS脊柱手术原因为骨折、脱位等不稳定因素(53.2%),其中骨折患者27例,多数为创伤所致,其次为脊髓或神经根压迫(34.1%),正畸(12.7%)并不是主要的手术原因。颈椎手术以颈椎病(25例)最多见,其次为颈椎骨折(22例),以颈7椎体骨折最多(8例),因颈椎脱位而手术的病例居第3位(10例)。颈椎手术中寰枢椎病变较常见(13例),主要病因为脱位、半脱位或不稳定,其次为骨折,寰枢椎手术患者的年龄及病程小于其他部位的颈椎手术患者。胸腰椎手术以胸腰椎后凸正畸手术最常见(10例),其次是骨折(6例),多发生于胸11~12椎体。根据入院时间将接受脊柱手术的AS患者按年份进行统计,2007—2008年最多为34例,2009—2010年为26例,2011—2013年7月仅19例,接受手术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 AS脊柱手术节段以颈椎为主,寰枢椎病变并不少见。AS脊柱手术的原因以骨折等脊柱不稳定病变和压迫症状为主,创伤因素也占相当比例。虽然接受脊柱手术的AS患者正逐年减少,但风湿科医师仍需加强对AS患者的早期诊疗及规范患者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脊柱骨折脱位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53~68岁,平均58岁.损伤部位:C5.6前纵韧带断裂2例,C3前脱位Ⅰ度并颈髓损伤2例,C4椎板骨折并C3前脱位Ⅰ度及颈髓损伤1例,C5椎板骨折并颈髓损伤2例,L2椎体脱位并神经根损伤1例,颈髓损伤均为中央型损伤.Frank分级B~D.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1992年5月~1993年2月收治了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病理骨折患者;均具有十分相似的临床表现;产生骨折的机理可能是由于脊柱的僵硬使其失去了正常对抗各种外力的生理保护机能,而驼背畸形更使胸腰段脊柱成为各种应力集中点,长期的慢性应力使该处发生疲劳性骨折;分析了不能作出早期诊断的原因,通过3例的不同术式比较,指出前后路同时植骨融合和利用坚强的内固定进行矫形是最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 )合并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3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行手术治疗,其中AS合并颈椎损伤14例,合并胸腰椎骨折19例,AS合并颈椎骨折者,入院后即行Halo-vest固定于平衡体位,在Halo-vest保护下行颈椎前路或后路减压融合为手术,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维持患者平衡体位,在清醒麻醉下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手术,经过10~43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1周,3,6,12个月X线片、CT,局部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是否存在松动断裂现象,矫正角度有无丢失以及脊髓神经恢复情况( Frankel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6例脊髓损伤者,除1例无明显恢复外,神经功能均有恢复,33例患者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角度丢失,2例患者遗留胸背部疼痛( VAS评分2分),给予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行手术治疗是治疗AS合并脊柱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多种影像学特征及损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7例明确强脊炎患者合并脊柱骨折病人的影像检查和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颈椎骨折3例,胸腰段骨折14例,其中剪力骨折3例,应力骨折13例,胸腰段多发压缩骨折1例,贯通三枉骨折15例,累及椎体32个,椎间关节38处,合并脊髓损伤5例。结论AS患者脊柱骨折通常表现为累及三柱的贯通骨折,其中应力骨折最为多见,影像学检查是发现病变的主要手段,MRI检查对显示脊髓损伤及椎体终板病变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AF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AF钉内固定及椎板减压,进行回顾分析和疗效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平均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椎体高度的96%,Cobb’s角由术前平均27°矫正到术后5°,椎管狭窄指数术前平均值为1.98±0.10,术后平均值为0.72±0.07。结论AF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单个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单个胸腰椎爆裂骨折37例.结果35例得到平均12个月的随访,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8°纠正到术后10°,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0%恢复到术后平均90%,31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单个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短,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及减压目的,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AF系统治疗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奉组病例手术均成功,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无脑脊液漏.经过6~10个月随访,术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95.21±2.53)%.椎体后缘高度为(96.32±1.52)%.术后脊椎后凸Cobb's角为7.51°±2.37°.术后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通过1~7 a的随访,观察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在随访期间,52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和医源性神经损伤.椎体前高度完全恢复21例,其余恢复在89%以上,椎体后高度恢复达92%以上,Cobb角均在9°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为86.5%.结论SF内固定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内固定器,适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胸椎骨折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例误诊的强直性脊柱炎胸椎陈旧合并新鲜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CT、MR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经会诊后,多数专家考虑为化脓性脊椎炎或是脊柱结核,术中证实为陈旧骨折并椎旁血肿机化。结论:椎体骨折诊断有疑难情况时,除了鉴别化脓性脊椎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外,还应考虑血肿机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14例RA和120例AS采用迷走神经微创术进行治疗,术前对心脏进行保护性治疗,术后对症治疗。结果114例RA患者治愈33例,显效61例,有效20例;120例AS患者治愈86例,显效2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迷走神经微创术治疗RA及AS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联合MTX7.5mg,;对照组服MTX。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25%),有效16例(50%),改善7例(22%);对照组显效9例(28%),有效17例(53%),改善5例(16%),两组比较(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次,占13%;对照组15例次,占47%。[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4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行后路常规椎弓根内固定,骨折复位后椎管减压,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s角改变.结果术前平均椎体前缘高度为47.8%,术后平均椎体高度为94.9%,术前cobb's角平均27.2°,术后平均4.3°.结论作者认为AF系统固定可靠,又具有良好的撑开作用,对有骨折突入椎管内的爆裂型骨折,骨折块还纳复位以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抗扭转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