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常见病,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老年患病率高.肺源性心脏病在冬季及早春季易急性发作,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诱因.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工作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肺部病变过程的主肺动脉直径变化。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0例慢性肺疾病的 患者以及9例无肺疾病的对照组患者。其中肺部病变患者分为单纯慢性肺部疾病组3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组 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组43例。肺部CT检测患者的主肺动脉直径,分析比较4组的主肺动脉直径变化。 结果:Spearman分析示肺部病变的进展与主肺动脉直径(r=0.78,P<0.001)呈强正相关。平均主肺动脉直径慢性肺源 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组>单纯慢性肺部疾病组>无肺疾病的对照组(P<0.05)。取主肺动脉直 径>29 mm时判定肺源性心脏病,灵敏度92.3%,特异度58.5%。结论:主肺动脉直径可反映慢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进 展情况,并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收缩压的评价效果。方法对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运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三尖瓣反流跨瓣压差、肺动脉收缩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肺心病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肺动脉收缩压能够客观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我院对6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实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何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08-100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情观察及其排痰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众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患者经排痰护理后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其排痰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其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B型钠尿肽、心室结构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隆治疗组(n=35)和常规治疗组(n=35),两组均予以常规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脉隆注射液100mg/(kg.d)入液静点,治疗14d后观察患者血清BNP水平,心室结构及肺动脉压变化。结果心脉隆治疗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心室结构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提示心脉隆注射液有益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现将我院67例慢性肺心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尤其夜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0.
刘云  宋德花  王学娣  张巍 《中外医疗》2009,28(33):137-13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尤其是夜间,病情易多变。本文通过对261例肺心病病人的夜间护理及观察,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若能及时防治,并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疾病进展,可提高生活质量。现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谢晓辉 《医学综述》2008,14(23):3658-3660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5.69,P<0.05)。而且治疗组在降低肺动脉压、改善高黏滞血症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己酮可可碱可用于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高血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大多数患者年纪大、病程长、预后差。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肝肿大,胃肠道淤血,全身水肿。加强对肺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胸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的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负担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大,进而发生右心衰竭,通常简称肺心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夜间,护理观察更为重要。笔者根据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夜间临床观察,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瘸,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较高,病情复杂多变,尤其是夜间子夜时分,肺心病患者病情加重者较多。因此夜间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肺心病发展后果严重,给护理造成困难.除了在感染时采取积极的治疗,如给予足量、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祛痰、解瘟、平喘、合理用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外,加强护理是不容忽视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通过33例肺心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姜桂芹 《中外医疗》2009,28(8):128-12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肺心病发展后果严重,给护理造成困难。除了在感染时采取积极的治疗,如给予足量、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祛痰、解痉、平喘、合理用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外,加强护理是不容忽视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通过158例肺心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原发性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在病程的一定阶段发生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改变不属于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常见于各种栓子引起的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症.  相似文献   

20.
据CMJ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甄国华医师的研究表明,一氧化碳(CO)气体分子有抑制肺动脉高压发病的作用。同一氧化氮(NO)类似,CO也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气体小分子,尽管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肺泡缺氧,进而引起肺血管收缩和血管重构,是发生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缺氧大鼠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研究,发现机体自身产生的CO对缺氧导致的肺血管重构有抑制作用。使用促进CO产生的试剂可以部分地防止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为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