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脊柱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在不同类型瘤周组织中的侵袭距离,为两者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将7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与10例脊柱脊索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按瘤周组织类型的不同,分为骨皮质组、软骨组、骨松质组、肌肉组、脂肪组和瘢痕组,分别测量各组标本肉眼边界(MSM)、组织学边界(HLM)与分子边界(MCM),并进行各边界组内比较和MSM.HLM、MSM-MCM组间比较.结果 除骨皮质组与软骨组外,其余4组边界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骨松质组、脂肪组、肌肉组和瘢痕组MSM-HLM,MSM-MCM差值显著大于软骨组和(或)骨皮质组同一种差值(P<0.05),边界差值的最大值分别为11.68 mm,8.64 mm,13.08 mm和9.98 mm.结论 脊椎可被视为一个解剖间室,对局限于该间室的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应首选全椎切除;在瘤周松质骨、椎旁肌肉和脂肪组织内行广泛性切除时,切除范围应达到肿瘤肉眼所见范围外1.3 cm,1.5 cm和1.0 cm;重视首次手术切除彻底性,复发再手术时,瘤旁瘢痕切除范围至少应达到肉眼所见范围外1.0 cm.  相似文献   

2.
背景:脊柱结核是骨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老年性脊柱结核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甚至伴发骨质疏松。而结核病是否会引起患者骨量减低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和健康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分析比较,探讨脊柱结核与骨量减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10例脊柱结核患者和98例健康正常人。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腰椎(L3-L4)及左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角、整体髋的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TX)。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结核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整体髋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脊柱结核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在骨生化指标方面,脊柱结核组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脊柱结核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整体髋骨密度与CTX水平呈负相关(P〈O.05)。结论:脊柱结核可能会导致骨量减少,其发生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促进骨吸收有关;骨质疏松预防性治疗可减少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 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前后柱软骨组织学和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有无差异及其对脊柱侧凸发生、进展的影响。方法:26例11~16岁AI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2例行前路松解术或前路矫形内固定术;B组14例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术。A组取胸弯上端椎、顶椎和下端椎椎体生长板,B组取下关节突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其软骨细胞的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指数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指数。采用组织学分级作为生长潜能的指标,PCNA指数和PARP指数分别代表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作为软骨内成骨活跃度的指标。结果:A组AIS患者前柱椎体生长板组织学分级、增殖-肥大层软骨细胞的增殖指数(PCNA)和凋亡指数(PARP)均明显高于B组AIS患者后柱下关节突软骨.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同年龄段AIS患者脊柱前、后柱生长潜能和软骨内成骨活跃程度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前柱生长过快、后柱生长缓慢,从而可能对脊柱侧凸的发生和进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湖南省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42例(病例组)及志愿者64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对象VDR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并进行VDR基因分型。结果:VDR—FF、VDR—Ff与VDR—ff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4.29%、35.71%、50%和23.45%、54.69%、21.86%;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VDR—ff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3.571(P〈0.05).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561~8.167。结论:VDR基因FokⅠ酶切值点多念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VDR—ff基因型可能是其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腰骶段和胸腰椎结合患者188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47例。A组实施病灶前路清除手术、植骨融合术及前路内固定手术;B组实施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植骨融合术及病灶前路清除手术;C组实施病灶侧前方清除手术、植骨融合术及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D组实施病灶后路清除手术、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及植骨融合术。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A组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47.5±11.8)%明显低于B、C、D组的(61.5±18.6)%、(58.7±15.9)%和(59.9±17.4)%(P〈0.05);A组矫正角度丢失率(64.8±19.3)%明显高于B、C、D组的(53.6±15.6)%、(56.9±11.8)%和(54.9±5.4)%(P〈0.05)。结论治疗脊柱结核要依据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同的术式,从而将病灶清除、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临床证明同前路固定手术方式相比,采用后路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大、小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的CT形态学特点。方法对45例肾下型AAA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并测定AAA形态学指标。以直径5cm为界,将患者分为大、小AAA两组,比较两组AAA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形态学差异,分析瘤体大小与其他形态学特点的相关性。结果大AAA患者(n=25)收缩压小于小AAA(n=20)(P〈0.05),吸烟比例大于小AAA(P〈0.05)。大AAA瘤体长度、近远端瘤颈直径、后壁血栓分布几率及瘤壁钙化积分大于小AAA(P〈0.05)。AAA瘤体长度与近端瘤颈角度(r=0.418,P〈0.01)及近端瘤颈直径呈正相关(r=0.411,P〈0.01),与入口角度(r=-0.478,P〈0.01)及近端瘤颈长度呈负相关(r=-0.562,P%0.01)。结论肾下型AAA的瘤体大小与其他形态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顶椎终板软骨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2例AIS患者,每例在前路手术时截取顶椎终板软骨1份,每份标本均包含凸侧与凹侧。切片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凸侧与凹侧的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累积光密度(IOD),并计算这4个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E染色显示终板软骨有类似四肢长骨骺板样软骨内成骨组织形态.与凹侧比较凸侧显示了更强的软骨细胞活性。凸侧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前三者的IOD值均明显大于凹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凸侧Ⅱ型胶原表达的IOD值与凹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个因子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0.91(P〈0.05),IOD之间为0.64~0.98(P〈0.05),均呈正性相关。结论:AIS患者顶椎凸侧与凹侧终板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及SOX9、L—SOX5、SOX6和Ⅱ型胶原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其可能是脊柱不同部位间机械应力差异下的继发性变化:4个因子的共表达异常触发AIS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8.
Gu YT  Jia LS  Chen TY  Qi J  Wang J  Cui SF  Li X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27-1131
目的 本研究在活体山羊颈椎上从椎间支撑能力、二期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组织学方面比较三面皮质骨、Harms椎间融合器(cage)、Carboncage及自行所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at typ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HCIFC)的术后效果。方法 取32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第1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第2组Harmscage;第3组Carboncage;第4组HCIFC。分别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术后共观察12周并测量平均椎间高度(DSH)、椎间角(IVA)及前凸角(LA),处死后进行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评估。结果 术后1周方盒形HCIFC、Carbon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要显著大于垂直圆柱体Harmscage和三面皮质骨组(P〈0.05);术后12周时3个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显著高于三面皮质骨组(P〈0.05)。垂直圆柱体Harmscage轴向旋转和侧屈时平均刚度显著大于其他组(P〈0.001),轴向旋转时的最大活动度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三面皮质骨组相比,3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略好。结论HCIFC的椎间支撑能力、生物力学性能及椎间融合效果均适合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内固定术29例;对照组:应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26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不融合、纠正后凸畸形度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术治疗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有效防止手术后畸形再发生,矫正后凸畸形彻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脊柱侧凸手术后的神经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统计脊柱侧凸手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373例脊柱侧凸患者按应用植入物与否分别统计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将应用植入物的脊柱侧凸患者1286例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因学分类、是否伴有后凸畸形、不同的手术入路、不同的Cobb角分段、初次及翻修手术和不同的侧凸类型分别统计神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373例脊柱侧凸患者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89%,重度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0.51%,轻度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38%。植入物应用与否其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应用植入物者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94%,重度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0.54%,轻度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40%。(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06%,低于先天性脊柱侧凸组的3.41%(P〈0.05);后凸型脊柱侧凸组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后凸型脊柱侧凸组,分别为3.69%和1.35%(P〈0.05);前后路联合手术组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一前路组和单一后路组,分别为3.45%、1.02%和1.32%,后路手术组与前后路联合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90°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3.82%,高于Cobb角〈90°组的1.46%(P〈0.05);翻修手术组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初次手术组,分别为5.97%和1.72%(P〈0.05);不同年龄段分组、不同侧凸类型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后凸型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入路治疗脊柱侧凸、Cobb角≥90°的脊柱侧凸、翻修手术的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