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50例作对照。结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腹式子宫切除及韧带悬吊术对术后阴道穹隆脱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观察组施行改良腹式子宫切除及韧带悬吊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损伤、术后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延长5min,差异显著(P〈0.05);出血量、手术损伤、术后情况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2年,仅2例发生阴道穹隆Ⅰ度脱垂,其余398例随访至今,阴道穹隆及膀胱POP-Q分期均为0期,术前不适症状于术后均消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改良腹式子宫切除及韧带悬吊术可有效防治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6例需要切除子宫的非脱垂子宫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阴式切除术组(n=54例)和腹式手术组(n=52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阴式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点,其手术方法可以提高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4.
王月芳  陈钢 《西南军医》2009,11(3):419-4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随机抽取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115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IS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与TL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4月~2010年12月1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者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37例及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0例,收集数据,分析3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CISH组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早,下床活动早,术后疼痛轻,术后体温恢复正常快,术后住院时间短,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SH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最常施行的一种手术,按手术范围可分为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子宫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可避免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子宫切除术的弊端,具有减少手术步骤,减少创伤,对性机能影响小等优点。我院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全切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优点、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同期3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0例改良阴式全切者,无中转开腹、无盆腔脏器损伤,无1例发生术后尿潴留;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阴式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经腹组。结论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瘢痕、费用低等优点,是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经腹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榕娟  除颖  余燕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1009-1011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选择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78例为阴式组,同期的非脱垂子宫开腹手术83例为腹式组。对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腹式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式手术组(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推广改良式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以我院自2007-12~2010-06,100例非脱垂子宫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行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全切术。结果: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切口疼痛,无腹壁瘢痕。结论:作为微创手术的改良式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后穹隆悬挂术在腹式子宫全切术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穹隆悬挂术阻止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的优越性。方法:88例需进行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悬挂组46例,传统子宫切除组42例,用改良Ostrzenski氏法行子宫切除术中后穹隆悬挂,随访1-2.5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更年期症状的出现等无显著性差异,但悬挂组术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质量明显好于传统组(P<0.01)。结论:腹式子宫切除中重造后穹隆及阴道穹隆悬挂能极大改变传统子宫切除术弊端,简便有效地阻止术后阴道残端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72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75例开腹子宫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液日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输液日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进传统的子宫全切、保险受术者健康,提供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108例有子宫全切指征的病人实行筋膜下脱袖式子宫全切术,受取从子宫AV血管结扎线结上宫颈肌层上方锐性剥下宫颈筋膜,至宫颈外口平面环行切开,切除子宫及颈管腺体。结果 本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少,损伤小,病人恢复快。结论 凡有子宫全切指征的良性病例均可采用术式,除有上述优点外,术中由于子宫骶骨韧带和主韧带来损伤,不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确诊为早期宫颈癌并分别行腹腔镜及开腹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淋巴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采用腹腔镜下手术为腹腔镜组,46例采用开腹手术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旁及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切除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相比开腹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快及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0.037,P均〈0.05);而淋巴结切除数、切除范围(宫旁、阴道)、盆腔引流量、术后尿管拔除时间这几个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8、0.105、0.097、0.551、0.74,P均〉0.05)。较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分别为37.0%和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而脏器损伤、大出血、淋巴囊肿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82、0.453、0.332,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淋巴清扫术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并具备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因此,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淋巴清扫术是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106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结果:10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6~135 min,术中出血110~300 mL,术后4~6 d出院.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于大部分原不宜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或无法行腹腔镜子宫切除而需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董欣  杨威威  刘晓艳 《武警医学》2017,28(2):124-127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08至2016-08诊断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全子宫切除手术(全子宫组)与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次全子宫组),各60例。两组年龄、病程、子宫大小、肌瘤数目及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率差异。分别于术前与术后3、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变化。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次全子宫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全子宫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率也低于全子宫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次全手术组血清E2、FSH、LH水平与术前比较波动不明显,全子宫组术后3个月,血清E2下降,FSH、LH水平轻度升高,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但不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子宫手术组患者性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次全子宫组,其中,以性交痛、性欲满意度、阴道润滑度指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肌瘤经腹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子宫全切除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将75例剖宫产术中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组(n=40例)及对照组(n=35例),治疗方法分别选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及传统的宫腔填纱、结扎子宫动脉和子宫切除术,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产褥病率也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中全部止血成功,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而对照组有5例因止血失败而行子宫切除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既能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由严重产后出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又能有效地保留子宫,且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新术式。方法 对 6 8例如孕 3个月以上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腹小切口子宫粉碎切除术 ,与同期随机选择的 5 0例经传统术式行子宫切除术者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经腹小切口子宫粉碎性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术后病率、术后腹胀率 ,术后排气时间及伤口愈合和术后病人自觉症状方面等均无任何差异性。结论 采用小切口子宫粉碎切除术进行大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 ,是一种相对安全性高 ,创伤性小 ,并发症少 ,且符合微创要求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89例子宫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阴式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经腹子宫切除(腹式组)92例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用止痛药例数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短(P<0.01),而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