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5~2013年宜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13年宜州市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乙肝个案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宜州市共报告乙肝病例4 147例,年均发病率为71.77/10万,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集中在15~4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8.39%(3 251/4 14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6.05%(2 739/4 147)。庆远镇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宜州市乙肝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应实施综合性防控措施,尤其要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高发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乙肝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医学动物防制》2016,(5)
目的分析安顺市2005-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特征,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顺市2005-2014年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全市乙肝发病15 981例,死亡8例,年均发病率为66.3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3/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5%。其中,西秀区发病率最高,关岭县发病率最低;发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男性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20.3,P<0.001);20~29岁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高91.16%(χ~2=1 313.6,P<0.001);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依然是安顺市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成年易感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成为目前防治乙肝的又一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南昌市2005-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全国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南昌市2005-2011年乙肝疫情数据,进行乙肝的流行特征和趋势分析。结果南昌市2005-2011年7年间累计报告38 401例乙肝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29.93/10万;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南昌市9区县均有报告病例,进贤县、西湖区、青山湖区发病率位居前三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15~49岁占发病总数的80.3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 146.30,P<0.001),男女发病比为3.121;职业构成以农民(38.35%)和工人(13.43%)为主;乙肝发病未见明显下降趋势(趋势χ2=3.84,P=0.05)。结论 2005-2011年南昌市乙肝发病率上下波动,且发病率相对处于较高水平,故仍需加强乙肝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加强青壮年及农民群体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聊城市2004-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下一步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分析聊城市2004—2011年乙肝发病资料,用动态数列分析其发病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并描述乙肝的流行特征.结果2004-2011年聊城市共报告乙肝发病19189例,年均发病率42.06/10万,男性发病率(51.15/10万)高于女性(31.81/10万);总体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峰聚集在20~24岁年龄段,但10~25岁年龄组呈显著下降趋势,40-65岁年龄组发病则逐年上升;农民、学生、工人占总发病人数的83.8%,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发病构成顺位上升明显.结论男性青壮年、农民、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乙肝发病重点人群,应在提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兰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影响因素及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制定今后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兰山区1995~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南医学研究》2017,(19)
目的分析津南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津南区2011—201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津南区累计报告乙肝病例550例,平均发病率17.24/10万。男性发病率(22.02/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11.31/10万)。2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2.35/10万)低于2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20.37/10万)。结论 2011—2015年津南区乙肝发病趋势平稳,防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群分布上呈现了一定特征,这提示今后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加强成人疫苗的推广工作,特别是加强农村地区的乙肝防治宣教工作,进一步降低全区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唐山市200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控制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唐山市2005-2009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33 468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2.44/10万,病死率为0.01%。甲肝呈稳中略降,乙肝和丙肝有上升的趋势,0~9岁年龄组发病显著下降。结论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甲肝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的发病率。在使用疫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山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3年昆山市网络直报系统中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选用SPSS17.0。结果 2004-2013年昆山市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4 159例,年均发病率为26.67/10万,其发病率及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所占的比例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主要的类型是乙肝占总数的68.74%,其构成比在逐年升高,近几年除甲肝外,其余几种类型的肝炎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丙肝在春夏季发病高于秋冬季(χ2=8.74,P0.05),戊肝在冬春季发病较高(χ2=34.99,P0.01),其余类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城区年平均发病率高于乡镇(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25~44岁为高发年龄组,而发病率最高的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职业以工人与农民为主。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相关肝炎疫苗在儿童以及普通人群中的接种,强化疾病监测,加大对群众尤其是城区流动人口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1990~2005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海南省1990~200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1990~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5年海南省共计报告甲肝病人153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01/10万,1991年发病率最高(20.82/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5.66/10万),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点出现。各市县均有病例发生,发病率最高为陵水县(36.2/10万),最低为白沙县(3.46/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春夏为季节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5~9岁组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约为2:1。结论海南省存在甲肝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应采取在适龄儿童及高危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病毒型肝炎在新疆巴州的流行特征,制定切实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州2007年~2011年病毒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出现一次高峰、以2007年发病率最高,每年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份,年龄以25~40岁为主,工人、农民、干部和学生发病较多,男女之比1:0.74。结论:应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对易感人群进行甲、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等措施可切断传播途径,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2.
茂名市2003~2005年乙脑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茂名市2003~2005年乙脑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资料. 结果 2003~2005年茂名市共发生乙脑病例144例,死亡12例.2003年出现爆发,发现105例,2004及2005年呈散发状况.病例地区分布较为平均,男女比例为1.9:1,最小发病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15岁,以3~6岁为多见,占64.58%.免疫史不祥及空白的为111例,占77.10%.5~6月份发病人数为142例,占98.61%. 结论茂名市乙脑流行季节为5~6月份,以3~6岁儿童为主,应急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可达到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淮安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淮安市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感染途径和主要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65例新发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本次发病前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可能感染因素和导致发病的其他可能因素。结果:日常生活中通过共用日常用品、性接触等,接受不规范医疗或美容服务的操作或不规范有偿供血等途径可能导致乙肝感染。小年龄组发病可能与其母亲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关,大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是我市今后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规范医疗服务等操作,加强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抓好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逐步推广对大年龄组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以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锦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锦州市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监测医院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结果:2005~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5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结论:0~19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与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20岁以上年龄组乙肝病人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感染机会多有关,应在大年龄组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及时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掌握2005—2021年渭南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的防控提供科学意见和建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丙肝病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和年份的丙肝发病率进行比较,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丙肝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渭南市丙肝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从2005年的2.65/10万上升至2015年的20.63/10万再下降至2021年的13.96/10万。2005—2021年不同年份丙肝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558.131,P<0.001);男女性丙肝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2013年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不同性别丙肝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2,P<0.001);随年龄增加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人群;丙肝发病率排前三的职业依次为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构成比>80%;各县市区均有丙肝病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州区、临渭区、华阴市、潼关县、澄城县。结论 渭南市丙肝发病有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1991~199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分析青海省卫生防疫站蔡得清为了摸清肝炎在我省的流行规律,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防治肝炎提供依据,现将青海省1991~1995年肝大疫情资料分析如下:流行概况1991~1995年全省共报告肝炎病例2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盘县2012-2013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以盘县麻疹监测系统数据为研究依据,对盘县2012-2013年麻疹发病情况、时间与地区分布情况、人群众分布情况以及发病与疫苗接种关系、流行病学展开分析讨论.结果:本次麻疹疫情波及盘县19个乡镇,发病呈散在分布,无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发病最小年龄4月龄,最大年龄34岁,其中8月龄至1岁15例,占51.7%;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儿童是患病主要人群.结论:本次流行未出现二代病例和造成本地区的暴发,得益于近年来全县麻疹疫苗高免疫水平,目前盘县还应进一步加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充分发挥医疗门诊前哨监测作用,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邯郸县2005-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和探讨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为本地区乙肝防制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邯郸县2005-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邯郸县报告乙肝病例1 250例,平均发病率50.2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0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8∶1,男性高于女性(P<0.001);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15岁儿童较少,以青壮年为主,20~30岁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2.64%。结论邯郸县乡镇间乙肝发病率差异较大,以20~30岁青壮年最多,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首针全程接种并同时开展>15岁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可有效降低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89至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1989至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989至2009年乙肝发病率为32.17/10万,发病率从1989年的46.94/10万上升至1991年最高的114.79/10万,然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至最低(4.11/10万);乙肝发病率常住人口高于暂住人口;发病人群以20~29岁为主,男女比例为2.55∶1;发病人群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两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1.66%。结论:深圳市福田区1989至2009年乙肝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下一步应继续采取措施,控制乙肝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oxPro、Excel等软件对某部2000-2009年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为1 808例,总体发病情况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病毒性肝炎仍高居每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的首位;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5.64%,乙型肝炎占62.61%,丙型肝炎占11.23%,戊型肝炎占2.10%,未分型肝炎占18.42%;发病时间全年均有发生,以5~9月份较多,占总发病数量的49.9%。男性多于女性,战士、干部为发病主体,分别为46.85%、35.23%。甲、乙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年龄组,丙型肝炎主要发生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戊型肝炎35岁以下和55岁以上年龄组相对较多。结论病毒性肝炎仍是危害广大官兵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应予以高度重视,需采取综合措施,以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