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合并妊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CIS)。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 3级 :CINⅠ、CINⅡ、CINⅢ。目前 ,妊娠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定义目前尚未统一。一般来说 ,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合并妊娠 ,是指妊娠期间发现的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Sood等[1] 提出 ,妊娠相关性宫颈癌 (cervicalcancersassociatedwithpregnancy)的概念 ,是指孕期、产时和产后 6个月内发现的宫颈癌。因为产后 6个月内被诊断的宫颈癌不可能都是分娩后新发生的癌 ,所以大多数学者同意将产…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病理过程。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指妊娠期间发现的CIN,也有学者认为妊娠期间至产后42天发现的CIN均属于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妊娠妇女中宫颈细胞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指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宫颈癌曾经一度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 ,由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 ,目前浸润性宫颈癌已经相对少见 ,其死亡率也已下降 ,退居卵巢癌之后。但是 ,仅单纯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尚不足以预防宫颈癌。要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必须及时清除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近年来 ,由于感染HPV的原因 ,年轻妇女CIN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美国病理学会的报告表明 ,每年超过 1百万的妇女患CINⅠ ,5 0万妇女患CINⅡ ,Ⅲ。治疗CIN的方法有观察 (随诊 )、局部切除、…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步演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CIN Ⅰ为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为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Ⅲ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首要因素.有性活动的女性宫颈HPV感染非常常见,一般情况下仅引起良性的临床病变,80% ~ 90%为一过性感染,可以在两年内被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自动清除.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一些国家已报道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这依赖于宫颈防癌筛查的规范和广泛应用,从而癌前病变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1/5,据一些地区资料发病率甚至有所增长,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连续性发展的宫颈癌前病变的统称,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包括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其诊断和治疗已形成规范并被广泛接受,以下就其临床诊治中的问题及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在子宫颈病变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世界每年约有近50万妇女罹患宫颈癌,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对于官颈癌前病变——官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lx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恶性病变的治疗,一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如何更好地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癌前病变,以及如何在现有方法基础上更好地治疗已发生的、正在进展的或复发的宫颈病变,依然是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大量的病因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至关重要的因素,超过2/3的宫颈癌与HPV16或18感染相关。这些事实提示我们,针对HPV的治疗将对CIN及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CIN的发生和进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的过程。大量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CIN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测序技术的进步,阴道微生物与HPV在CIN和宫颈癌的协同作用逐渐被认识。而寻找和探索对CIN进展有判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预警CIN的进展已经成为目前宫颈病变研究的一大热点。综述与CIN进展有关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标志物等,以期预警CIN的进展,正确分流及规范管理CIN。  相似文献   

8.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CIN的发生和进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的过程。大量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CIN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测序技术的进步,阴道微生物与HPV在CIN和宫颈癌的协同作用逐渐被认识。而寻找和探索对CIN进展有判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预警CIN的进展已经成为目前宫颈病变研究的一大热点。综述与CIN进展有关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标志物等,以期预警CIN的进展,正确分流及规范管理CIN。  相似文献   

9.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随着宫颈癌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筛查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筛查目标已转变为早期检出高级别CIN并行阻断性治疗。在CIN治疗策略的原则中,首要目的应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CIN的诊断仍依靠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这三阶梯技术("three step"technique)。治疗方面,推荐期待治疗作为CINⅠ女性的标准治疗。对于CINⅡ与CINⅢ,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激光锥切是推荐的治疗方法。术后主要通过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低至中度疾病残留及复发风险患者进行随访,对高度疾病残留及复发风险患者,推荐阴道镜随诊。现拟从CIN的诊断、转归、治疗、CIN合并妊娠、CIN治疗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60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电子阴道镜对6051例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1511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结果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96例,包括CINⅠ543例、CINⅡ100例、CINⅢ53例,宫颈癌24例,活检CIN检出率46.06%。CIN发病年龄在20~39岁之间的病例占87.50%。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为30~49岁,占宫颈癌总数的95.83%。宫颈轻度糜烂患者占发生CIN总数的30.17%,其中CINⅡ、CINⅢ分别占30.00%和37.74%,宫颈光滑者占CIN总数的8.33%。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方便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n neoplasia,CIN)、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危型HPV感染常引起下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CINⅠ的发生。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年轻患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CIN是预防宫颈癌的最佳途径。有研究认为,细胞角蛋白17(CK17)是宫颈干细胞的标记物,反映了一种细胞化生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现象。CK8、CK17表达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程度及宫颈癌有关,分析CK8、CK17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高危患者的指标。P16INK4a异常甲基化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在晚期及恶性程度较高的组织中,其活性明显增强。综述细胞角蛋白与P16INK4a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及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普查工作的不断开展,普查人群年龄构成比的变化以及与HPV等病毒有关的生殖道湿疣发病率急剧上升,以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1]。宫颈癌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这为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对CI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108例(CIN Ⅰ 39例、CINⅡ37例、CINⅢ32例),宫颈癌组24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共165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CINⅡ、CINⅢ和...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病因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较长的可逆性的癌前病变期,是可通过医学干预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和推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而对癌前病变的管理及干预是阻止浸润癌发生的重要环节。结合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2013年颁布的《2012年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全球共识指南》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方式进行解读。新版指南更清晰提出各级别CIN的分层处理及CIN治疗后的联合随访的价值,对指导临床规范化处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并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妇科诊治、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病变患者共92例,根据宫颈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正常组(3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30例)和宫颈癌组(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EK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EK在正常组、高级别CIN组和宫颈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56.7%和68.8%,其中宫颈癌组MEK阳性表达率最高,分别高于高级别CIN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CIN组MEK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P=0.003)。MEK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宫颈癌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宫颈癌临床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MEK转导通路可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统计分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98例无锡市锡山区9个乡镇筛查出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统计分析本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高危型HPV亚型分布情况。结果 298例宫颈癌及宫颈病变中有220例单一型高危型HPV感染,其中前三位亚型感染为16型、58型,52型和33型并列第三,18型排名第六位,无59型感染。CINⅠ级病变中最多感染为四重感染,CINⅡ级病变最多为三重感染,CINⅢ及宫颈癌均最多为双重感染,且各仅有1例。结论 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均以单一型感染为主,且随着病变的程度加重,单一型感染呈上升趋势;多重感染并不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的数量无关。  相似文献   

18.
24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有较长的、可逆的癌前病变期,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到癌一般需8-10年,若能早诊、早治,则可阻断癌变.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颈管内膜刮取术(en-docervical curettage,ECC)及阴道镜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常用的方法.我院对宫颈病变患者行HPV-DNA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颈管内膜刮取术及阴道镜宫颈活检,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现将1995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以冀了解近年CIN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动向.  相似文献   

19.
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激活的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及电泳-银染法,对36例宫颈浸润癌及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以吸光度(A)值判断端粒酶活性.同时测定11例正常宫颈、6例慢性宫颈炎症及8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作为对照.结果CIN、宫颈癌及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值分别为0.398±0.293、1.580±0.819和0.050±0.012,3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端粒酶活性高低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组织学类型、分期、体积大小无关.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发生在宫颈癌病变的早期,可能成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引起的,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其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从CIN发展为宫颈癌需要较长的时间。在CIN的进展过程中,许多基因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CIN和宫颈癌的组织中存在着一些表达异常的生物学标记物,这些生物学标记物与前驱病变级别和肿瘤是否发生转移相关,将这些基因作为CIN进展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进行检测,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综述CIN研究的前沿性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