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多见为阴虚,气虚及气阴两虚.肾小球疾病中存在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并且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1].本文就隐匿性肾炎气阴虚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糖尿病组81例与健康对照组20例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按中医辨证将糖尿病患分为阴虚热盛组和气阴两虚组。结果:气阴两虚组患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或P<0.01),气阴两虚组脂质代谢紊乱最为严重。阴虚热盛组除TG、apoA1、apo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或P<0.01)外,其余指标均无显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中医体质角度调治隐匿性肾炎的优势。[方法]对就诊的隐匿性肾炎患者从中医体质角度进行辨证调治,举例验证疗效。[结果 ]接受中医体质调治的隐匿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尿检结果好转。[结论 ]从中医体质角度对隐匿性肾炎进行辨证调治,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与临床病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接受肾活栓的361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资料。结果在各种病理分型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硬化性肾炎和新月体肾炎;主证分型肺肾气虚组与脾肾气虚证组两组间病理类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气阴两虚证组中较重的病理类型所占比例较大;瘀血及湿浊证组与湿热证组比较,其较重的病理类型比例较大;肺肾气虚证组与其他证型组相比,其发病年龄轻、病程短、血肌酐水平低;气阴两虚证组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较肺肾气虚证组和脾肾气虚证组低;肝肾阴虚证组血压较肺肾气虚证组和脾肾气虚证组的血压高;各主证间尿蛋白及尿隐血无显著差异;湿热证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较非湿热证组患者高;瘀血证组患者与非瘀血证组患者相比较,年龄高,病程长,肌酐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证侯,提示在治疗中应该注意把握的要点;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我们除了应该掌握其肾功能状态、病理类型等数据外,如能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就能更好地从整体水平上把握病情,使患者最大限度地缓解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是中国临床理论的基础。本文对89例心肌炎患者的中医辩证与心电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便为中图临床诊治提供客观指标。现将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医临床、牛津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08例,根据临床症候进行传统中医辨证,收集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等资料,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牛津病理关系。结果 108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型分为脾肾气虚36例(33.3%)、气阴两虚证40例(37.0%)、肝肾阴虚症25例(23.1%),脾肾阳虚证7例(6.5%)。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证以肉眼血尿多见,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以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多见。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患者Lee氏分级较轻,以Ⅲ级为主(61.1%和67.5%);肝肾阴虚分级较重,以Ⅲ~Ⅳ级为主(92.0%);脾肾阳虚Lee氏分级最重,以Ⅳ~Ⅴ级为主(100%)。辨证分型与Lee氏分级显著相关(r=0.28,P<0.01)。内皮细胞增生(E)在气阴两虚证(20.0%)、脾肾阳虚证(28.6%)所占比例高于脾肾气虚证(2.8%)、肝肾阴虚证(8.0%);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T2)在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高(100%),其次为肝肾阴虚证(64.0%),脾肾气虚证(25.0%)与气阴两虚症(30.0%)所占比例较低。脾肾阳虚证的牛津病理总积分最高为(12.57±2.51)分,其次为肝肾阴虚证(7.72±4.88)分,脾肾气虚证(4.05±3.79)分与气阴两虚证(5.08±3.91)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牛津病理总积分显著相关(r=0.470,P<0.01)。脾肾阳虚证出现肾小球硬化的比例显著高于气阴两虚证(P<0.05);气阴两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新月体出现的比例显著高于脾肾气虚证。结论 IgA肾病中医证型与牛津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病变程度显著相关,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对预测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期辨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寻求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肾病的较佳模式,观察了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西医分期和中医辨证情况。结果:248例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87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者62例,占71.26%,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有133例,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证者103例,占77.44%,终末期糖尿病有28例,中医辨证为阳衰湿浊瘀阻证者24例,占85.71%,占85.71%。提示: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中,早期,临床期和终末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143例老年人糖尿病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按中医辨证属性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热盛及阴阳两虚3型。按其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3方面。观察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老年人糖尿病3型辨证,反映了不同的病理演变过程,其病位在肾,肾阴虚为基本病机;揭示老年人糖尿病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对于弥补四诊的不足及指导其预防和治疗,能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伤发热是由于人体的气血阴精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 ,有时偶见高热 ,也有不少患者仅仅是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体温并不升高。笔者多年来在中医辨证治疗内伤发热中积累了一些体会 ,现介绍于下。1 气阴两虚 ,虚火内炽型  此证患者多为素体气阴不足 ,或久病伤阴 ,阴阳失于平行 ,以致虚火内炽 ,周期性低热缠绵不解。治疗以调阴阳、补气阴为主 ,佐以清透虚热 ,处方立足于祛邪而不伤正 ,补正而不留邪的原则 ,使阴平阳秘 ,自然热退病愈。  例 1 :黄×× ,女 ,42岁 ,干部。患者反复低热一月余 ,在多家医院治疗未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81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清  陈海平  张启东 《中国医刊》2003,38(11):39-41
目的 研究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LGN)患者发病特点及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方法  81例LGN患者分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和血尿蛋白尿三组 ,对其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GN的发病年龄较轻 ,上呼吸道感染是重要诱因 ,尤其有肉眼血尿者更为明显 (65.5% )。无肉眼血尿者多因腰酸乏力或常规体检发现尿检异常。病理表现以轻度系膜增生为主。血尿蛋白尿组病理改变相对较重 ,其肾间质灶状纤维化高于其他两组病例 ,统计学差异显著 (P <0 .0 5)。肉眼血尿组以IgA沉积为主 ,免疫病理诊断为IgA肾病者 88.2 % ,与其他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LGN临床过程隐匿 ,易被忽略漏诊 ,蛋白尿可能是从临床角度判断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阴阳平衡液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和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方法 182例慢支和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均阴阳平衡液为主要预防药物,预防用药时间每年不少于50天,连续2年以上,用药方法用患者自调法;而对照组则采用相应的西医治疗。对阴阳平衡液的作用机制和长期毒性也进行了动物试验。结果 以阴阳平衡液预防慢支的显效率为52.62%,总有效率为90.63%,阴阳平衡液加必可酮预防哮喘的显效率为86.67%,均优于单纯以西药预防的效果(P<0.05);慢支和哮喘以阴阳平衡液预防治疗后,肺功能发生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此变化。试验研究显示阴阳平衡液可增高6-Keto-PGF1α/TXB2值,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阴阳平衡液为高效低毒制剂,阴阳平衡液单用或联合西医对防治慢支和哮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阴中求阳"是在补阳药中佐以滋阴药,目的是补阴生阳,适用于阳损及阴。"阳中求阴"是在补阴药中,佐以温阳药,适用于阴损及阳。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分析阴阳和矛盾的概念、特点、属性,来认识阴阳和矛盾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阴阳不是矛盾,亦不属于矛盾,二者属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概念,它们的关系属于不同领域概念的相互渗透与交叉。  相似文献   

14.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法则,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二阴二阳和三阴三阳同样根植于阴阳,来自于同一生命本源—气。二阴二阳是根据"一分为二"在阴阳的基础上分出的四象,适合于诠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应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三阴三阳,则是根据"一分为三"演化出来的对阴阳更加精细的量化,更适合于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无论"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都只是一种量化阴阳的方式,构建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阐述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阴阳的二分和三分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阴阳"根本上的对立统一属性是永远不变的,以不变求万变,方是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5.
肿瘤内伏而潜藏,其性属阴;浸润和转移,其性属阳。在阴阳隔绝的前提下,阴寒内积固而不散,阳邪外扩而逐渐传遍,同时阳气不能制约阴形,产生痰结、湿聚、瘀血等有形实邪。治疗肿瘤应依其阴阳属性,配伍体阴而用阳之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清热解毒、攻毒散结之药,清在外之热毒,开阳气之通路。同时,运用半夏秫米汤,以半夏宣通阴阳,引阳入阴,发挥阳气气化作用。诸药相合,破阴通阳,引阳入阴,才可内化寒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乾坤坎离卦象入手,提出"立极阴阳"理论,认为坎离中立极之阴阳为纲纪。并通过分析"立极阴阳"与扶阳学派的核心思想,认为"立极阴阳"是构成了扶阳学派的理论支点。此理论的提出,对我们准确把握扶阳学派之理论体系,以及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从新的视角对阴阳学说的内涵进行分析,揭示阴阳学说的物质性、不定义性、矛盾性、示象性。中医学的发展从最初的起源到后世的昌盛,无时无刻不包含着阴阳学说的特质,中医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学说,但又不注重它的物质性,更注重的是物质运动中所反映的功能和应象,试图用哲学的阴阳观来否定中医的物质性和试图用科学的物质观来研究阴阳的应象观都是片面的,试图用西医的物质性、定量性来否定中医的理性思维、逻辑推论和精确分析也是不科学的。总结中医学走过的道路,以期对现在中医的发展方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平衡阴阳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雌雄激素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月经周期节律演变和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用阴阳失衡来阐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女性周期节律失序导致高雄、低雌激素血症内分泌失调的机制;并遵循《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的宗旨,说明"阴平阳秘"可使PCOS患者达到阴阳平衡及升雌降雄,最终恢复月经周期自然节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从阴阳失调辨治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副作用小、消除症状快、临床疗效好等优势。失眠的病因病机:眠为阴,醒为阳,阳气重则醒,阴气重则眠,正常的睡眠是阴阳运行平衡的结果,心肾不交、脾胃不和、肝失疏泄、肺失宣降等导致阴阳的失调而引起失眠。无论病因虚实,均致阴阳失调,才是失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阴阳学说为依规,参阅历代中医典籍中有关肺阴、肺阳的论述,从肺阴,肺阳的基本概念,生理作用,病理变化及临床的脉证并治等方面,较全面地阐发和讨论了肺阴、肺阳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