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其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大,合并症多,治疗比较棘手,病死率较高,传染性强,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常为暴发感染,常引起局部流行。兹将我院1986年6月至1992年6月确诊的12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昱  陈奇 《临床医学》1992,12(6):246-247
鼠伤寒沙门氏菌对婴幼儿及抵抗力低下者侵袭力强,传染性强,并可广泛存在于动物、人类及土壤、尘埃中,不易彻底被消灭,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入院病人易造成院内继发感染播散,此病可表现为发热、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重症病人可有多种严重并发症。现将我科收治的41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41例为入院后经大便培养诊断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其中因发热、腹泻入院,经大便培养阳性者视为原发性,占34%。在医  相似文献   

3.
王晶 《临床医学》1996,16(8):20-21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多见婴幼儿。本文收集我院1988年~1990年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4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4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均经粪及血培养确诊。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2天~4岁。<30天18例,<1岁16例,>1岁10例。入院前病程1~18天不等。病前元诱因发病19例,不洁饮食致病者15例。有腹泻接触史6例,集体发病7例。 1.2 临床表现 诊断分型:胃肠型15例,菌痢型19例,败血型10例。发烧38例,恶心40例,呕吐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男,1岁,以低热2d(37.6℃左右),高热1d(38.1~39.6℃),咳嗽、拒食、咽部红肿为主诉就诊,t39.1℃,听诊有支气管罗音,胸片提示为支气管肺炎,血WBC14.4×109/L,N0.61,L0.39,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儿科,住院后给新青霉素及病毒唑治疗,2d后患儿体温逐渐下降,食欲明显增加,开始和同病室的小朋友玩耍。第3天16:00,t37.5℃,但出现大便次数增多3~7次/d,为稀糊样便,大便常规:偶见脓细胞。疑为饮食不洁或者食物变质引起,给补充电解质并加用庆大霉素,第4天患儿诉肚子疼,大便每天15次以上,为稀水样便,大便培养加药敏,大便常规结果为脓细胞()…  相似文献   

5.
6.
医院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中发生的感染。这种感染是医护人员十分棘手的问题,亦是当前住院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我院1988年小儿科1936名出院患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现1、2月份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了暴发流行(主要是婴儿室内)。本文针对1、2月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进行剖析,对采取的防治措施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7.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常造成院内感染。本院1997~2001年收治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24例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 ,女7例 ,发病年龄18d~5岁 ,其中~1岁12例 ,~3岁8例 ,~5岁4例。3岁以内的病人占83.33 % ,四季均有发病。1.2临床表现均有腹泻 ,其中粘液或脓血便16例 ,水样或蛋花汤样便5例 ,多样性、易变压性大便3例 ;都伴有发热 ,热程3~7d,热型多不规则 ;呕吐20例 ,腹胀5例 ,咳嗽3例。此外 ,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1.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18例 ,中…  相似文献   

8.
9.
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发现,不少抗菌制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TM)感染治疗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极易发生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因而大大限制了这些药物的广泛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是治疗 STM 感染时比较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是 STM 对它有无耐药性及它在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都比较少。为此,本实验测定了丁胺卡那霉素对48株 STM 和10株其它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材料和方法1、菌种:均系近两年内由腹泻小儿粪便中分离经血清学鉴定后保存于半固体琼脂。2、培养基及药敏用纸片:用 Muller-Hi-nton 肉汤及琼脂培养基,药敏纸片为直径6mm,含丁胺卡那霉素30微克。  相似文献   

10.
1990~ 1991年 ,我们收治鼠伤寒沙门菌感染 30例 ,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最小者产后 2天 ,最大 70岁 ,其中新生儿 9例 ,1岁以内 14例 ,6 0岁以上 2例。男 2 2例 ,女 8例。四季均有发病 ,以肠道感染收住院者 (饮食型 )多集中于 7~ 9月份 ,院内感染者 (生活接触型 )集中于 12月至翌年 3月。病例均经大便和 (或 )血培养阳性证实。1.2 临床表现 均有发热 ,80 %以上体温 38~ 39℃ ,个别达40℃ ,热程 1周左右 ,亦有持续 2周以上者。热型大多数不规则 ,亦可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均有腹泻 ,每日数次至 2 0余次 ,大便性…  相似文献   

11.
季钢  程功 《临床医学》1995,15(4):13-14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是人类沙门氏菌属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新生儿易感性高,起病急,病情重笃。我院从1989年10月~1992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1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7例中男11例,女6例;日龄3天内发病2例,~14天12例,>14天3例;院内发病13例,院外收治4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14例;出生体重<2500g2例,≥2500g15例;顺产9例,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细菌室 1997年 2月至 1998年 10月间 ,从医院感染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的 6 9株鼠伤寒沙门菌 ,按K B法对其进行亚胺培南等 15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结果 :6 9株医院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对复方磺胺甲唑、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和诺氟沙星均严重耐药 ;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氨苄西林 舒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等耐药较轻 ,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对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应严格按照药敏结果用药 ,同时对可疑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应进行检测 ;对于产ESBLs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或头孢哌酮 舒巴坦等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1例心脏移植术患者后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护理。通过粪培养确诊,给予相应防止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及时得到控制,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外环境中的存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干燥布片上28天仍有存活,在含水布片上仍可生长繁殖。胃液在pH2时,对该菌有良好杀菌作用,pH值大干3.5,杀菌作用消失。加热至65℃经5分钟,或煮沸20秒,或以消毒剂作用10~120秒,可使该菌杀灭指数达6.0。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0月3日、5田水西镇郭家新屋廖秀英70大寿及珠册乡郭家张冬英60大寿。儿女为母亲祝寿备买了一盒鹭锦面包店生日蛋糕,因食用该店生日蛋糕造成27人食物中毒,未吃生日蛋糕者未发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中毒经过10月2日、4日,二起分别在不同日期而同一鹭锦面包店各买了一盒生日蛋糕(该蛋糕无生产日期和商标),准备次日为母亲祝寿。于10月3日、5日分别用完晚餐食用,食用后对人发病,共调查祝寿吃酒45人,发病27例,占60%,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分别占40.74%、59.26%,年龄最大70岁,最小的1岁。临床表现潜伏期4~6小时…  相似文献   

16.
程书权  张继芳 《临床荟萃》1996,11(18):829-830
1991年9月11~12日,某病员食堂和传染病房发生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感染流行,26人罹病,经大便培养证实,其临床特征与以往显著不同。 1 临床资料 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62岁,其中20~41岁80.7%,3~9岁11.5%。肝炎患者16例,食堂职工及家属9例,陪护1例。首例于早餐后1小时突现寒颤高热,T 39.6℃,双颞部疼痛难忍,12小时后开始腹痛腹泻,粘液便带少许脓血,10次/日,后转为黄色稀水样,轻度下坠。下午陪护者亦患病。当日住在这个病区的41例肝炎患者中又有15例先后发病,散布于不同病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此后方见腹泻。经流行病学调查追溯至病员食堂,发现7名炊管人员已全部先期患病,其中2例住院,5例仍坚持工作,2  相似文献   

17.
我院小儿科于1999年10月收住1例初诊为发热腹泻患儿,入院后从粪便中分离出发酵乳糖不产生硫化氢的非典型鼠伤寒沙门菌。此后半月内小儿科1个月~3岁住院婴幼儿10例发病,且均为非肠道病入院。入院后2~4 d开始腹泻,粪便培养和药敏结果均与初发病例相同。 一、培养鉴定新鲜粘液便接种SS平板,37℃温育24 h生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菌落。克氏双糖底层及斜面均产酸,不产硫化氢,不产气。生化反应:O-F试验为F型,乳糖采用单糖发酵管24 h内均为阳性,动力、硝酸盐还原、麦芽糖、甘露醇、木糖、山梨醇、赖氨酸、鸟氨酸、MR均为阳性。氧化酶、吲哚、尿素、V-P试验、枸橼酸盐、蔗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茅醇、阿拉伯糖、鼠李糖、明胶、葡萄糖酸盐均为阴性。 二、血清学试验沙门菌属抗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AF-O+++,O4+++,Hi+++,H1,2+++,盐水对照(-)。 三、返祖试验将11株分离菌分别接种到半固体琼脂上,37℃培养18~24 h,连续传代5次进行返祖试验,11株菌返祖后再做系统生化反应,结果乳糖仍为阳性,克氏双糖底层产酸不产气,斜面产碱变红,硫化氢阳性,其他生化反应则与返祖前一致。 四、药敏试验(K-B法) 纸片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同时用标准菌株(大肠杆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作质控,以保证药敏结果的可靠性。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均耐药;环丙沙星、氟哌酸敏感。 五、讨论发酵乳糖的鼠伤寒沙门菌不易见到,分离到该菌株后又发生了由该病菌引发的院内感染。 本次引发院内感染的原因是由于初发患儿的排泄物污染了室内环境和洗手间环境,致使后来入院者10例继发感染本菌。因此,对医院内感染要高度重视,对易感者应尽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严格进行环境消毒,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向辉 《医学临床研究》1989,6(4):201-202
1986年10月我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16例新生儿暴发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男12例、女4例;年龄2~5天,平均2.7天;足月儿13例、早产儿1例、双胎2例;胃肠型4例、败血症型12例。均为牛乳喂养。 症状:16例均有面色苍灰、嗜睡、反应差、吸吮力低下、腹泻及发热。腹泻每日5~20次,持续20~40天,初期脓血便,极期绿色粘液水样便。后期为黄色伴奶片水样便,恢复期黄色婴儿型便,大部分患儿在病程中间歇性出现乳白色胶冻状便。粪有奇臭味。2例高烧40℃以上,14例体温38~39℃,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院1989年6月至1990年9月间收治的9例经细菌学确诊的鼠伤寒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对鼠伤寒的病原学、早期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加以论述。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1月3例,~6月1例,~12月3例,~4岁2例。最小16天,最大4岁。城市患儿7例。农村患儿2例。3例在同一婴儿室发病,2例因其他疾患在住院期间发病(曾有与确诊的鼠伤寒患儿接触史1例)。发病时间:6月份3例,7月份3例,8月份2例,9月份1例。二、临床表现:见表1。三、并发症:见表2。四、粪检查结果:见表3。  相似文献   

20.
我院小儿科于 1 999年 1 0月收住 1例初诊为发热腹泻患儿 ,入院后从粪便中分离出发酵乳糖不产生硫化氢的非典型鼠伤寒沙门菌。此后半月内小儿科 1个月~ 3岁住院婴幼儿 1 0例发病 ,且均为非肠道病入院。入院后 2~ 4d开始腹泻 ,粪便培养和药敏结果均与初发病例相同。一、培养鉴定 新鲜粘液便接种 SS平板 ,37℃温育 2 4 h生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菌落。克氏双糖底层及斜面均产酸 ,不产硫化氢 ,不产气。生化反应 :O- F试验为 F型 ,乳糖采用单糖发酵管 2 4 h内均为阳性 ,动力、硝酸盐还原、麦芽糖、甘露醇、木糖、山梨醇、赖氨酸、鸟氨酸、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