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科学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肥胖等级、血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胃俞、阿是穴等腧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TG、TC、LDL-C均明显降低, (P<0.05,P<0.01);治疗组HDL-C含量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以调节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中TC、TG、LDL-C、HDL-C的含量,且可以明显升高HDL-C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变化,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BMI的影响。方法: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胃俞等腧穴。结果: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降低BMI,且作用优于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3.
Yang JJ  Xing HJ  Wang SJ  Xiao HL  Li M  Li Q 《针刺研究》2010,35(6):453-45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减肥,连续51 d。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胃俞等腧穴,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共3个疗程。患者称重后,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Lep)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体重、BMI、血清Le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体重分别在第1疗程、第3疗程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BMI在各个疗程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Lep含量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体重及BMI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重、BMI、血清Lep含量,且作用优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代谢综合征(MS)脂代谢紊乱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调节M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依纳入标准选择76例MS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40 d后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MI、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BMI、TC、LDL-C、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干预MS,可显著降低TG、TC、LDL-C水平,改善HDL-C水平,提示针刺干预具有调节MS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60例予揿针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TC、TG、LDL-C均降低(P0.01),HDL-C升高(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TC、TG、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5,P0.01),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F%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揿针、常规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较好治疗作用,而揿针起效更快,作用持久,综合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消浊”法,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的变化;还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及其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与健康组比较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FBG、INS、TC、TG、LDL-C亦明显下降(P<0.01,P<0.05),ISI、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调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异常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瘦素(LEP)的影响。方法 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血清LEP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LEP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LE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LEP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佩连麻黄方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的方法,治疗组联合使用佩连麻黄方(佩兰25g,黄连20g,麻黄7g),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体重、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WHR下降均不明显。治疗后2组患者TC、T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LDL-C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佩连麻黄方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在降低体重、BMI和改善血脂状况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降脂方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降脂方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28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中医症候评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的影响情况。结果: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BMI指数、中医症候量表、TC、TG、LDL-C、HDL-C、Lep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iponect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降脂方治疗肝郁脾虚证所致单纯性肥胖具有较好疗效,主要体现在减低BMI指数、降低血TC、TG、LDL-C、Leptin;升高HDL-C方面。  相似文献   

10.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消浊"法,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变化;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及其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FBG、INS、TC、TG、LDLC亦明显下降(P<0.01,P<0.05),ISI、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调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异常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穴位埋线组中途脱落1例,最终纳入穴位埋线组29例,常规针刺组30例。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脐周下脂肪厚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体重对生活品质的影响量表(IWQOL-Lite)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BMI、腰围、臀围、脐周下脂肪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穴位埋线组BMI、腰围均小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臀围及脐周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穴位埋线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WQOL-Lit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穴位埋线组IWQOL-Lite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显著降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的BMI和血脂水平,缩小其腰、臀围,减少腹内脂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与单纯饮食调整结合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科学地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应。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穴,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及腰臀比(WHR)的变化。结果:第1疗程后,观察组体质量及W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第2疗程后,两组体质量及W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疗程后,观察组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H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体质量及WHR均明显降低(均P0.01);体质量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降低患者体质量及WHR,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在治疗早期对体质量及WHR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腑合募配穴针刺配合自拟瘦身汤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伴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伴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和饮食干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腑合募配穴针刺配合自拟瘦身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标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脂代谢指标、内脏脂肪和胰岛内分泌系统指标的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IGT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标准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腹腔脂肪厚度、肝前脂肪厚度、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六腑合募配穴针刺配合自拟瘦身汤可显著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伴IGT患者BMI、体质量与腰围、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其机制可能与其减低内脏脂肪,调节胰岛内分泌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脂灵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饮食指导、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治疗,治疗组92例加调脂灵丸治疗;对照组92例加降脂灵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7.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C均降低(P0.05),HDL-C、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均降低(P0.05),TG、HDL-C、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LDL-C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TG、HDL-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 hPG、HbA_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脂灵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并有较好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琦 《新中医》2020,52(13):129-13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肥胖症的效果。方法:以86例脾肾阳虚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和计算2组患者的体脂百分率、肥胖度、体质量指数(BMI)、体围(腰围、臀围、大腿围、手臂围)、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减肥及降脂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体质量、体脂百分率、肥胖度、BMI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体质量、体脂百分率、肥胖度、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臀围、上臂围及大腿围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观察组腰围、臀围、上臂围及大腿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LDL-C、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C、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将温针灸应用于脾肾阳虚型肥胖症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的体质量及肥胖度、缩小体围,并可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王本玲  于娟 《吉林中医药》2010,30(9):786-788
目的:通过研究单纯性肥胖症血脂的变化,为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依据。方法:对其中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30例对照组和30例治疗组)进行血脂水平测定。采集空腹时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CHO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祛湿推拿法可以显著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血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连兰六君煎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瘦素、尿酸、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连兰六君煎口服,2组均连续干预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瘦素水平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MI及TG、LDL-C、血尿酸、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T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TC、HDL-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连兰六君煎能有效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BMI和TC、TG、LDL-C、血尿酸、瘦素水平,升高HDL-C水平,具有明显改善糖耐量减低患者脂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减肥的疗效及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原理.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针刺组)30例,单纯减肥餐组(对照组)3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体针、电针配合减肥餐;对照组为单纯减肥餐减肥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酶(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7%.说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26.7%.针刺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TC、TG、HDL-C、LDL-C的含量.结论:针刺结合减肥餐是目前有效的减肥方法,搭配科学的膳食,参与脂肪代谢为针刺减肥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对照,对两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APOB基本无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TC、TG、APO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降低血脂,并能防治高脂血症对血管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痰湿闭阻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痰湿闭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控制,治疗组针刺中极、双侧丰隆、双侧阴陵泉并温针灸双侧合谷、双侧天枢、中脘、双侧足三里,每次30 min,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肥胖度(A)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63.3%,19/30,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MI、F%、A较治疗前均下降,对照组患者BMI、F%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HO、TG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TG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CHO、TG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痰湿闭阻证单纯性肥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