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及相关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药残留为代表的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是影响中药质量及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综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概况、中药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手段的国内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相关差异,简单论述中药农药残留面临的问题、发展的趋势与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典》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污染情况,并且不断加深相关品种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典》自2000年版起制定了部分品种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并逐步增加品种数目及控制指标,至《中国药典》2020年版提出针对所有植物类药材及饮片的33种禁用农药残留限量要求,进一步全方位加强中药安全性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中药中有害残留物的监控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中药安全性问题之一.随着《中国药典》检测与标准体系的不断制订和完善,我国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状况已逐渐改善.本文通过总结标准研究制订及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外相关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标准和限量,为进一步提高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控制水平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静 《天津药学》2023,(4):73-78
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已受到广泛关注,严重影响中药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中药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三方面。本文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分别对其毒理研究、现行标准、检验检测手段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为中药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是影响中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药中铅、镉、砷、汞、铜的方法,介绍了试验条件的准备、样品前处理及检测过程中对操作的具体要求、主要注意事项等,以期为中药中重金属残留研究及<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韩颂  梁静  于喜水 《黑龙江医药》2009,22(3):273-274
目的:对五个苦参主产地的药材的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进行对比考察。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对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进行考察。结果:重金属不超过百万分之二十;本品含铅、汞、砷、镉、铜应分别小于或等于5.0、0.2、2.0、0.3、6.0ppm;农药残留量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小于或等于0.1ppm。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品标准》2013,14(1):51-51
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和安排,经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方法、限度值以及重点品种进行试验研究,拟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药的安全性指标控制项目,尤其是加强对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人体长期过量摄入残留农药、重金属和生物毒素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中药材和其制剂质量标准中有害残留物的最大限量制定是构成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外研究报道的有关农药残留、重金属和黄曲霉毒素的毒理学相关实验数据和国内外药品标准,分析有关标准中有害残留物理论最大限量计算方法,模拟计算其最大限量理论值,并将其与中外药品标准中已有最大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影响限量确定的因素,阐明了标准中有害残留物最大限量制定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制约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瓶颈",指出发展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是提高中药质量、保证中药安全性的关键,论述控制中药材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可采取的栽培管理措施,为促进中药材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仔细研读,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和专业知识,对新版药典的改进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新版药典大幅增加了收载品种、增加了安全性检验的方法、加强了检验新技术的应用并且更加注重药品质量的总体控制,但也存在着含量测定的比例仍然偏低、含量测定成分的选择不够科学、含量测定和鉴别重复、药材和其对应饮片的含量测定标准不一致、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量检查有待改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来自东北三省31个不同产区北五味子中有害重金属和禁用农药的分布和残留情况。方法: 应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北五味子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对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同时采用QuEChERS法提取农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对31个产区各10批北五味子中30种禁用农药[《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2341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新增第五法药材及饮片(植物类)中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进行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31个产区各10批北五味子样品中均未检出30种禁用农药;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范围为,铅0.03~0.40 mg·kg-1;镉0.01~0.06 mg·kg-1;砷0.04~0.20 mg·kg-1;汞0.003~0.02 mg·kg-1;铜3~6 mg·kg-1结论: 药材中5种有害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限定值的三分之一,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且所有检测药材中均未检出30种禁用农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浮小麦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建立测定浮小麦中棉籽糖及葡萄糖的HPLC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方法检测浮小麦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选用PhenomenexLunaNH,柱,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柱温为30℃,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池温度为40℃,测定两种糖的含量。结果:药材中含有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和铅、镉、砷、汞、铜等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量较低。棉籽糖在2.35-46.92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0%(RSD=2.0%);葡萄糖在12.30—123.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8%(RSD=1.6%)。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耐用性好,为确保药材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杜雪  郭美玲  刘洋  徐飞 《中国药事》2018,32(10):1354-1361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人参、白茅根、白头翁、苍术、大黄、骨碎补、苦参、龙胆、红参、肉苁蓉10种中药材及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500批中药材及饮片中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样品中镍、铬、钡3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考察,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品种8种元素测定值与来源(野外采集、基地种植与市售饮片)及产地无明显相关性。500批样本测定结果显示:铅、镉、砷、汞、铜元素总超标率分别为6.60%、25.20%、1.00%、0.00%、0.40%;元素残留量与药材品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镉元素在白头翁、苍术、骨碎补、龙胆药材中容易蓄积,而铅元素易在白头翁药材中蓄积残留,导致残留量较高。大黄、白头翁、龙胆中钡元素、镍元素、铬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汞均未超出0.2 mg·kg-1;除5批样本外,砷均未超出2 mg·kg-1;除2批样本外,铜均未超出20 mg·kg-1,表明上述10种中药材及饮片中砷、汞、铜元素残留方面的安全隐患较低。结论:有必要对中药材及饮片中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加以监管,以保证中药的品质和临床用药安全。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为中药材及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中药材种植病虫害发生特点、农药残留污染现状进行综述汇总,旨在掌握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而为中药材中农药监测和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查阅近5年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组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筛查与日常监测情况,整理不同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污染现状等。结果与结论: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检出率高但残留量较低。现有登记农药种类远不能满足实际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需求,部分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农药滥用情况。建议应关注部分药材中植物生长素的使用情况,采用风险评估方法为标准制定和监管提供有力证据;同时,研究低毒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从源头上避免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何首乌饮片(包括生品和制品)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残留状况,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对外源性物质可能引起的何首乌药用安全风险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检测何首乌中187种农药的残留量(包括33种禁用农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同时采用危害指数法及暴露边界比法对何首乌中检出的有害残留物进行风险评估。结果:53批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33种禁用农药均未检出,检出的其他农药有多菌灵、啶虫脒及吡唑醚菌酯,检出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重金属检测中均未检出Hg,Pb、Cd、As、Cu的检出值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923规定限度。通过危害指数法对何首乌中检出的农药和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风险商远小于1。结论:何首乌中外源性有害残留所引起的药用风险很低,尤其并未检出可致肝损伤的外源性有害指标,初步表明何首乌肝损伤与外源性污染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23种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有机氯农药残留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983年我国宣布禁止使用六六六 (hexachlorocy clohexane ,BHC)、滴滴涕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 ane,DDT) ,但由于BHC ,DDT及五氯硝基苯 (penta chloronitrobenzene ,PCNB)在历史上曾广泛使用 ,而且半衰期特别长 ,目前仍是国内外监控的主要对象。国家标准局 1995年颁布的《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中规定了人参及其制品中BHC ,DDT和PCNB的限量标准和测定方法 ,但其标准过于严格 ,…  相似文献   

18.
李薇  肖翔林  吴文如 《中国药房》2007,18(12):954-957
目的探讨药用动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促进中药材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近10余年来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药用动植物富集重金属作用的利与弊。结果有许多临床常用的中药材的原植物或原动物对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超富集作用或者是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耐受性。结论在今后的GAP关键技术的研究中要注意考查药材对重金属的生理特性,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策略,确保中药材生产的优质高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药饮片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残留状况。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探索性研究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山药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脱硫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68批样品中检出11批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检出1批使用了脱硫剂;37批样品中检出2批汞元素超标;38批样品中检出5批含有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残留(涕灭威砜、3-羟基克百威、甲拌磷砜、氟虫腈、杀虫脒),检出15批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结论:山药饮片中外源性有害物质以二氧化硫和农药残留为主,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监管,建议完善现行质量标准对农药残留进行限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枸杞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与道地性的相关性,并首次提出一种用于道地药材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性策略.方法:该策略涵盖样品收集、分析测定、多元统计分析、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5个步骤.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对结果进行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P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