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股静脉穿刺置管用于肿瘤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100例肿瘤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为0,无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全部完成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总结护理经验: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管堵的关键。认为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确为一种既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股静脉穿刺置管用于肿瘤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致静脉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100例肿瘤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入化疗药物输入 。结果:经临床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为0,无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全部完成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总结护理经验: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管堵的关键。认为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确为一种既保证病人按时化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会引起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而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可以保证病人按疗程化疗,同时可以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出现,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向川江 《全科护理》2010,8(29):2687-2688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会引起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而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可以保证病人按疗程化疗,同时可以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出现,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中心静脉置管术用于乳腺癌化疗病人化疗,安全、方便,保留时间长,更有利于保护血管,解决了乳腺癌化疗病人多疗程的化疗。现就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应用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减少肿瘤病人化疗期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29例肿瘤病人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无1例出现血肿、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1例穿刺失败病人因血液呈高凝状态,导丝不能送入导管内,未见置管而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总结护理经验: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严格无菌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等的关键。PICC置管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同时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需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困难。据统计,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72~96h发生静脉炎者高达81.82%,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及反复刺激血管,易使血管内膜损伤〔1〕,若化疗药物不慎外漏还可引起局部皮肤、肌肉、肌腱及神经血管坏死,甚至功能障碍〔2〕。为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保护好血管,采取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并且可减少病人反复长期化疗静脉穿刺的疼痛,还可用于晚期肿瘤恶液质病人静脉营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选择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108例,男40例,女6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7.
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痛苦。方法:对78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化疗药物。结果: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静脉炎发生2例,未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结论:大剂量化疗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22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肿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并给予置管前护理、导管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除2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外,其余20例患者无发生皮肤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中心静脉置管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可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发生,减轻惠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肿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并给予置管前护理、导管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除2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外,其余20例患者无发生皮肤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中心静脉置管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可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实用意义。方法:对638例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除4例发生气胸、5例导管脱落外,其余患者无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化疗周期。结论:对肿瘤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  相似文献   

11.
山莨菪碱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艳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93-1895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自制2%山莨菪碱霜剂减轻刺激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及局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118例发生过外周静脉损伤的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于第1周期化疗或第2周期化疗前5~10min,将2%安慰剂或山莨菪碱霜剂沿静脉走向均匀地涂擦于静脉穿刺点血管近心端的皮肤上,长10cm左右,连续输注化疗药物的病人每隔12h同法外涂2%山莨菪碱霜剂或安慰剂1次,直至刺激性化疗药物输注完毕。观察病人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疼痛及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第2周期化疗时,使用2%山莨菪碱霜剂后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周期涂擦安慰剂时(P<0.01);第2周期化疗时,使用2%山莨菪碱霜剂的病人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周期涂擦安慰剂时(P<0.01)。结论2%山莨菪碱霜剂能明显减轻刺激性化疗药物输注时所致静脉炎及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不同穿刺方法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由患者根据参保类别、认识程度、地域差别等选择治疗期间所采用的输液器具,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用头皮钢针,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药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比较:A组23.33%与B组1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23.33%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5.00%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无外渗率A组91.67%,B组98.33%,C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 IC 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活血酊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用活血酊湿敷于患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酊湿敷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有效,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不同时机对导管相关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白血病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化疗前行PICC置管,研究组在化疗第2周期开始前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2周后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第2周期前行PICC置管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导管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静脉系统的保护方法.方法 选择完成6个疗程的住院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即用冷藏后海带泥外敷前臂静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对照组常规化疗,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和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发生几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冷藏海带泥外敷,能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延长血管化疗时限,保护患者化疗静脉系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老年科2012年1—3月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患者3 623例为对照组(活动前);2012年10—12月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患者3 772例为观察组(活动后)。2012年4—9月以"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发生率由18.41%降为8.85%,静脉炎发生率由6.73%降为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显著提高(P0.05)。活动后圈组成员在品管圈应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与责任荣誉6个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的发生,规范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注,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静脉留置针病人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以便为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120例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均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带肝素帽的静脉留置针;固定使用3M一次性透明敷贴。结果 本组120例病人,发生静脉炎总共17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4.16%。结果显示(1)静脉穿刺部位为近心端的静脉炎发生率为6.57%,远心端的静脉炎发生率为27.27%。(2)输入刺激性药物静脉炎发生率为32.56%,输入非刺激性药物静脉炎发生率为3.89%。(3)输入液体量>1500ml静脉炎发生率为22.72%,输入液体量<1500ml静脉炎发生率为3.70%。(4)留置时间>7天静脉炎发生率为19.14%,留置时间5~7天静脉炎发生率为15.89%,留置时间< 5天静脉炎发生率为2.56%。结论 静脉炎的发生与远端静脉穿刺、输入刺激性药物、液量大及封管药物、封管技术等有关。通过合理选择静脉、正确输入药液、选择恰当的封管液、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及健康教育可以影响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以便于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将本科室收治的15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自化疗前1d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针对患者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肿瘤科化疗药物防静脉炎的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发生静脉炎6例(8.O%),对照组24例(32.0%),两组发生率比较,χ^2=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病人发生静脉炎的因素,以便制订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165例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远端静脉穿刺、输入刺激性药物、液量大及封管药物技术等有关。结论通过合理选择静脉、正确输入药液、选择恰当的封管液、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及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进置管法与传统置管法对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方法 将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1例。实验组置管前采用肝素盐水+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浸泡导管,穿刺时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操作,观察2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44,P<0.05)。 结论 改进PICC置管法,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