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肾上腺髓质植入蛛网膜下腔对慢性痛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将同种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异体移植入脊髓背角蛛网膜下腔,6w后进行组织学检查,并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脑脊液中嗜铬细胞释放的肾上腺素(E),同时观察移植的嗜铬细胞在1~8w内减轻痛行为的表现.结果移植6w后,嗜铬细胞浆内有明显的嗜铬颗粒,分泌的肾上腺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移植后1~8w内动物的屈关节嘶叫反应评分、关节的肿胀程度、体重的减轻程度,移植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的嗜铬细胞在蛛网膜下腔能够存活并释放肾上腺素镇痛活性物质,减轻慢性痛模型大鼠的痛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肾上腺髓质植入蛛网膜下腔对慢性痛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同种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异体移植入脊髓背角蛛网膜下腔 ,6w后进行组织学检查 ,并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脑脊液中嗜铬细胞释放的肾上腺素 (E) ,同时观察移植的嗜铬细胞在 1~ 8w内减轻痛行为的表现。结果 :移植 6w后 ,嗜铬细胞浆内有明显的嗜铬颗粒 ,分泌的肾上腺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移植后 1~ 8w内动物的屈关节嘶叫反应评分、关节的肿胀程度、体重的减轻程度 ,移植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移植的嗜铬细胞在蛛网膜下腔能够存活并释放肾上腺素镇痛活性物质 ,减轻慢性痛模型大鼠的痛表现。  相似文献   

3.
将同种大鼠的肾上腺髓质(AT组)和经单涎酸神经节苷脂(GM1)处理后的肾上腺髓质(AGT组),分别移植到帕金森氏模型大鼠的纹状体内。移植后8周将实验动物的脑组织切片,用嗜铬颗粒A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发现在移植区内有许多嗜铬阳性细胞,AGT组细胞数目明显多于AT组,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移植到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嗜铬细胞与脑细胞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进行观察。方法 :实验用Wistar大鼠 4 0只 ,注射 6羟多巴胺 ( 6 -OHDA)破坏大鼠一侧黑质纹状体系统 ,制成实验性帕金森病 (PD)动物模型。将肾上腺髓质植入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 ,移植后定期检测大鼠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 ,并用电镜观察嗜铬细胞与脑细胞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结果 :移植组大鼠的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明显改善 (P <0 0 5)。电镜观察发现嗜铬细胞与脑细胞之间形成突触结构 ,以嗜铬细胞为突触前膜的占 72 88% ;以嗜铬细胞为突触后膜的占 2 7 12 %。结论 :移植肾上腺髓质后 ,模型大鼠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明显改善 ,嗜铬细胞与宿主脑细胞之间形成突触联系 ,并以嗜铬细胞为突触前膜的为多。  相似文献   

5.
将肾上腺髓质组织块植入同种拟震颤麻痹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物成活并发挥功能,受体大鼠的不正常行为获得改善。应用诱发荧光组化技术(SPG 法)检查出植入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含儿茶酚胺。在成活的移植细胞中,有些仍保留典型的正常嗜铬细胞形态,而其他的却向着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形态变化,有的呈椭圆形甚或发出短粗的突起。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受体脑组织各部的儿茶酚胺含量,移植区脑组织的多巴胺含量很高。移植物分泌的多巴胺不间断地弥散入纹状体,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起作用。所谓“过量移植”比较常量移植更有效地校正动物的异常行为。本文结果对于将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术过渡到临床应用治疗震颤麻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17例帕金森病病人施行了脑室内和腰蛛网膜下腔同种异体胎儿黑质、肾上腺髓质移植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者12例,改善者5例。本术对患者损伤小,可同时多点移植,移植物有足够的营养及空间而存活,且移植物距纹状体近,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取生后7d、30d及成年大鼠和成年猫的肾上腺髓质,经HRP-SP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嗜铬细胞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超微结构定位。结果显示:大鼠和猫的嗜铬细胞内NSE与胺共存于嗜铬颗粒内。生后早期的大鼠,嗜铬细胞内阳性反应产物为致密核心颗粒,如同合成和贮存去甲肾上腺素的NA细胞内所含的颗粒;在成年大鼠和猫的嗜铬细胞内,绝大部分阳性颗粒呈指环状,与合成、贮存肾上腺素的A细胞内的颗粒形态相似。提示:大鼠生后早期的嗜铬细胞主要是NA细胞。随着发育,成年后则以A细胞为主。作者对新发现的NSE与胺共存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s)移植对大鼠慢性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方法:SD大鼠4组,即对照组(C组),正常大鼠;单纯CCI组,右侧坐骨神经松结扎;CCI注入APA组和APA-BCCs组,CCI模型后7 d,蛛网膜下腔分别移植500~600个APA空囊和5×106个APA微囊化BCCs。测定各组移植后7 d至42 d的触诱发痛阈值(g)和CO2激光刺激痛阈值(ms)。并取脊髓行TH、ENK、DβH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PA-BCCs组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和CO2痛阈值在移植后7-42 d均高于CCI组和APA组(P<0.01),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后的BCCs TH染色阳性,脊髓软膜可见到DβH和ENK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腔移植可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ENK和NE参与其镇痛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阻断ICOS/B7RP-1共刺激通路对慢性移植物失功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物失功的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组:A组:假手术组;B组:同基因移植组;C组:同种异体移植组(对照组);D组:抗-ICOS单抗注射组。各组动物移植后用CsA10mg/kg·d10天避免急性排斥,D组于术后10天后开始运用抗-ICOS单抗2mg/kg腹腔注射,2次/周至术后90天,分别于术后4w、8w、12w处死大鼠,处死大鼠前抽血查血肌酐,观察肾功能改变情况;取移植肾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COS蛋白和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假手术组和同基因移植组大鼠术后长期存活,两组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大鼠各时间段移植肾脏Banff评分总分较假手术组和同基因组明显增高,移植肾CAN改变明显。抗ICOS抗体干预后12周时移植肾肾小球可见轻微硬化,肾小管部分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抗ICOS抗体组大鼠移植肾中ICOS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阻断ICOS/B7RP1共刺激通路具有明显的抗移植物慢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鲜异体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 前交叉韧带 (ACL) 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差异。方法 :将 6 0只新西兰兔和 6 0只日本大耳兔分别随机分成自体骨 ACL 骨移植组、新鲜异体骨 ACL 骨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 ACL 骨移植组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周、2周、3周、4周各采血 2ml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 ,术后 4周、12周切取移植关节 ,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结果 :光镜下检查显示 ,自体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移植组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胶原排列规则 ,分化成熟。新鲜异体移植组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其IL 2水平明显高于自体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移植组且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结论 :二步冷冻减轻了同种异体骨 ACL 骨移植后排斥反应 ,移植后其组织学改变同自体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11.
冷冻保存异体神经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用-30℃保存60天的同种异体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术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检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异体神经移植与自体神经移植比较,在早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随着恢复期延长,其差异性逐渐缩小,到6个月时已无明显差别。结论:认为用冷冻保存的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髓质由嗜铬细胞(产生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嗜铬粒蛋白和神经肽)和神经节细胞组成.嗜铬细胞是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背侧神经根和其他神经突触释放的胆碱能或肽能神经递质刺激下分泌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探讨不同条件对同种异体移植神经要其支配骨骼肌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和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实验组应用环孢素A治疗,8w后行移植神经和其支配骨骼肌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新鲜的异体移植神经再生不良,骨骼肌萎缩明显,恢复最差;而应用环孢素A则最好;冷冻处理的神经移植中,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效果也优于未应用者;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新鲜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在促进神经再生的同时也促进了骨骼肌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多发生在年轻人。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约6%~10%为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及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嗜铬细胞是分泌和贮存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索)的场所。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和阵发性高血压及多个器官功能和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疼痛大鼠脊髓后角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囊组、微囊化BCC组和BCC组,每组8只。分别在3组大鼠的脊髓蛛网膜下腔植入含空囊的DMEM、微囊化BCC和单纯BCC。移植8周后,对3组大鼠行福尔马林疼痛实验;福尔马林处理后2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后角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空囊组、BCC组和微囊化BCC组大鼠痛觉行为反应和脊髓后角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依次减少(P均<0.05)。结论:BCC移植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可以抑制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的表达,微囊化BCC效果优于BCC。  相似文献   

16.
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将病关节的一端及其周围受累的软组织切除,,然后将经过处理的保存的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到相应骨缺损处,重建关节并恢复其功能。1996年5~6月施行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2例,男女各1例,均为骨巨细胞瘤.1例为股骨远端,是例为肱骨近端。近期效果满意。初步体会: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既可解决填补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难题,又可使病人免于截肢致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也较好。同时,能把瘤骨段完整地予以切除,手术彻底性较好,且手术不很复杂。因此,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目前填补骨端大段骨缺损、恢复关节功能的较好方法。新鲜尸体是同种异体半关节的丰富来源,但应排除恶性肿瘤、传染病、细菌性感染、骨病、血液病等。在取尸体关节及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尸体关节骨上的肌肉、骨膜及骨髓应彻底剔除,以减少排斥反应,但关节周围的重要韧带要暂时保留下来,以便手术修补缝合;关书面需涂无菌甘油或石蜡油,以保护关节软骨的细胞活性。同时应争取在6~12h切取存库;还应在存库前及取用时作普通细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异体半关节的保藏方法很多,超低温(-70℃)冷藏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方法,它可更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固定十分重要,采用等长的骨段相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耳廓移植模型。方法:将动物分为A、B两组。每组均以10只SD大鼠为供体,10只Wistar大鼠为受体进行原位及异位移植。原位移植的静脉选择颈外静脉,动脉选择颈外动脉,动脉吻合平面选择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处;异位移植选择股动静脉。然后观察大鼠及其耳廓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两组的耳廓生存时间为5-11d,异位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最高,耳廓的生存及病理改变与原位移植无差异。结论:大鼠同种异体耳廓异位移植模型对于研究带血管的体表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排斥反应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组织学归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组织学的归宿,随访了用75%酒精保存的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后平均15年的12例患者。骨穿刺活检组织光镜下观察,见同种异体半关节术后长期在人体内可逐渐被自体骨组织替代成为活骨。临床实践证明,酒精保存的异体骨移植后无明显排斥反应,骨愈合良好,酒精保存的骨关节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  相似文献   

19.
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不用免疫抑制的条件下,开展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1)在无菌条件及无刨伤原则下切取Wistar大鼠股动脉,-10℃~-20℃保存或真空包装常温保存,16kGy ^60Coγ射线照射。(2)分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新鲜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和新鲜自体血管移植组进行血管移植。于移植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时间点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并取材作组织学检测。结果:(1)辐照处理的同种异体动脉无任何组织学结构改变,肉眼观察外形无明显变化。(2)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新鲜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和新鲜自体血管移植组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0%(27/30)、30%(9/30)和93.3%(28/30)。辐照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和新鲜自体血管移植组移植后2周移植血管内膜出现内皮细胞,移植后3个月移植血管内膜内皮细胞覆盖完整。新鲜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组移植早期有淋巴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明显血管结构破坏出现,移植血管内膜未见内皮细胞覆盖。结论辐照同种异体血管完全符合理想的血管移植物所具备的条件;在不使用任何免疫抑制的条件下,应用辐照同种异体血管进行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 淋巴细胞和ICAM-1^ 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 细胞和LFA-1^ 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