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牛艳霞何柯  乔言平 《现代护理》2006,12(30):2916-29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护士拔针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26例输液患者分为3指按压组、2指按压组和拇指按压组。比较各组局部疼痛、瘀血的发生情况。结果3指按压组、2指按压组的局部疼痛、瘀血发生率大大低于拇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3指按压组效果最佳。结论输液后护士采用3指按压法、2指按压法拔针按压,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疼痛、瘀血的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护士拔针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26例输液患者分为3指按压组、2指按压组和拇指按压组.比较各组局部疼痛、瘀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3指按压组、2指按压组的局部疼痛、瘀血发生率大大低于拇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3指按压组效果最佳.结论 输液后护士采用3指按压法、2指按压法拔针按压,可显著降低患者局部疼痛、瘀血的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0—3岁进行肢体静脉输液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采用传统的食指、中指按压棉签法,观察组(n=80)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拇指按压法按压针眼5~7min,皮下淤血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2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1);拔针后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能有效减少小儿拔针后针眼再次出血与皮下淤血,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要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有效的按压针眼方法.方法 将在本院门诊儿童输液室进行肢体静脉输液的0.1~3.0岁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指、中指)按压棉签法.比较2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持续按压5~7 min后,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应用拇指按压输液贴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其疼痛,避免患儿皮下淤血的情况,增加可供选择的静脉穿刺点,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发病突然,疼痛剧烈。1984年以来,我院采用拇指碾转按摩法代替药物止痛治疗30例,收到明显止痛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确诊为肾、输尿管结石所致的绞痛后,嘱病人俯卧床上,医生站在病人患侧腰旁,以右手拇指按压脊椎横突旁脊肋角向下,寻找疼痛过敏点(明显压痛)。找到疼痛过敏点后,以辗转法,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并拢,用力按摩疼痛过敏点。5~10分钟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一种新的肌肉注射方法-拇指按压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病人的痛感反应作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拇指按压肌注法比传统的肌注法的痛感反应明显降低。从疼痛的门控理论来看,压力刺激突触在脊髓的某些感觉神经末梢,抑制了痛觉神经元信号的传入,使痛感反应降低,可见,拇指按压肌注法取代传统的肌注法比较,可明显减轻肌注引起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7.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指在掌指关节处拇指屈指肌腱膨大和腱鞘增厚引起拇指屈伸运动障碍并伴有疼痛的一种组织退行性病变。当肌腱勉强通过鞘管时,可产生弹响,并呈扳机样运动,故又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严重时不能运动。早期屈指腱鞘炎采用鞘内注射确有很好疗效,但对于晚期狭窄性腱鞘炎患则疗效不佳。此类患以往改用小针刀松解术或外科手术松解,创伤较大,费用升高。并且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在临床实践中。作发现运用鞘内注射加注射针松解术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疗效优于单纯鞘内注射术,现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一种新的肌肉注射方法--拇指按压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病人的痛感反应作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拇指按压肌注法比传统的肌注法的痛感反应明显降低.从疼痛的门控理论来看,压力刺激突触在脊髓的某些感觉神经末稍,抑制了痛觉神经元信号的传入,使痛感反应降低,可见,拇指按压肌注法取代传统的肌注法比较,可明显减轻肌注引起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消除或减轻皮肤过敏试验给病人带来的医源性疼痛 ,笔者介绍一种抗生素无痛皮试法。1 方法1.1 操作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固定在受试者前臂内关穴上 ,其余各指握住病人前臂背面下 1/3端 ,拇指由轻到重进行按摩 ,约 1分钟患者感酸、麻、胀痛时 ,拇指立即下压内关穴 ,常规消毒 ,进行皮内注射 ,拔针后 ,继续按压内关穴半分钟。1.2 疗效判断标准 按“口述量尺法”制定疗效判断标准。显效 :无疼痛 ;有效 :轻度疼痛 ;无效 :明显疼痛。作者单位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袁海兰、张淑红 )山东省肿瘤医院 (牛风环 )邮  编  2 …  相似文献   

10.
创可贴拇指按压法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可贴拇指按压法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针眼的按压止血效果。方法将8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针眼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创可贴拇指按压针眼法。比较两组平均按压止血时间及淤血、血肿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按压止血时间、淤血、血肿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创可贴拇指按压法用于穿刺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按压时间短,止血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穿刺针眼的按压止血。  相似文献   

11.
无偿献血静脉采血拔针按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静脉采血拔针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0位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人,观察组采用献血者大拇指按压法,对照组采用四指按压法,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的疼痛感、皮下瘀血均少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无偿献血者静脉采血拔针时直接由献血者的大拇指按压可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保护献血者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轻肌肉注射时的疼痛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的追求。方法比较维生素B1和B12注射液分开注射和混合注射两种方法,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主诉等,优选出对患者痛苦最小的注射方式。结果分开组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有3例,而混合组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有11例。结论通过两种注射方法对疼痛影响的观察,认为分开注射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推荐使用分开注射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手背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输液结束后拔针和按压时,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观察组采取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及指压棉签头按压法是静脉输液后理想的拔针及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喷雾式消毒方法在对安瓿制剂进行消毒时微粒污染的状况与传统消毒方法比较有无差异。方法:设1个实验组、2个对照组,每组20支10 ml注射用水样本。实验组是砂轮割锯安瓿颈后用喷雾式消毒方法消毒瓿颈,然后徒手掰断安瓿,用空针抽吸瓿内溶液注入试管内进行离心、检验;对照1组是砂轮割锯安瓿颈后用传统消毒方法消毒瓿颈,同样掰断安瓿,检验方法同前;对照2组是砂轮割锯安瓿颈后不消毒瓿颈,直接掰断安瓿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同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1组比较,在微粒数量及微粒直径方面,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1组分别和对照2组比较,在微粒数量及微粒直径方面,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于安瓿消毒时,在控制微粒污染方面,喷雾式消毒方法与传统消毒方法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砂轮割锯安瓿颈后不消毒、直接掰断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其药液中的微粒数明显超过经过消毒的药液中的微粒数,此行为应严格禁止。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 将6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0例,分别采用交换式按压(传统按压法)和非交换式按压(小鱼际肌直接按压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疼痛、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等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小鱼际肌直接按压优于传统的按压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后两种不同拔针后按压方法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00例需进行静脉采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0例。实验组采用大面积按压方法,即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拢伸直与静脉横向按压针眼。对照组采用小面积按压法,即拔针后单指横向按压针眼。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面积按压法能使静脉采血者血管得到有效的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PICC操作时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原因,总结正位方法。方法:69例患者接受PICC操作时,9例发生导管头端异位至颈内静脉,在超生动态监控下为患者分别采用术中转头压肩、无菌纱布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深吸气并憋气法等纠正导管头端位置。结果:正位均获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操作发生导管异位现象时要积极探查异位位置,采取及时、正确的正位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use of epidura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back pain whose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suggest a diagnosis of a lumbar disk lesion.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included recurrent episodes of buttock and hip pain that previously responded well to lumbar manipulation. On this occasion, the pain had become so severe that the patient could not tolerate manipulation. The patient's pain was relieved by administering an epidural injection of 50 cc of 0.5% procaine through the sacral hiatus. This injection has two relev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hysical therapy profession. First, it offers a nonsurgical treatment for a lumbar disk lesion when physical therapy has been ineffective or is impractical. Second, in an appropriate clinical setting, the epidural injection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more clearly the causes of back pain.  相似文献   

19.
朱红 《齐鲁护理杂志》2003,9(8):575-576
目的探讨按压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以减轻局部疼痛和血肿或瘀斑的发生.方法观察组110例用新方法按压献血者的静脉穿刺部位,并与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方法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及血肿或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穿刺部位用正确的方法和力度按压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及皮肤血肿或瘀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是否应按压10 min对患者皮下出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62例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以自身肚脐为界,划分为右侧(试验侧)和左侧(对照侧).右侧试验侧注射后不按压,左侧对照侧注射后常规按压10~15 min,患者均使用相同的注射方法总共完成264例次(每人注射次数为3~7次)注射后,评价左右两侧皮下淤血程度及淤血出现的时间.结果:试验侧注射后的皮下出血程度低于对照侧(P<0.05),注射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出现时间的早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不按压比按压10 min以上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患者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