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2005-01~2009-06对12例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修复,以重建足跟部负重部位的感觉及功能。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跟骨、跟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6cm×12cm~13cm×17cm。结果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足底移植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未见磨损溃疡发生,感觉及行走功能良好,供皮区植皮全部成活。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足跟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感觉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足底内侧顺行皮瓣转移修复足跟区缺损12例患者(12足),采用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法进行治疗。结果创面以局部皮瓣加皮片移植加以修复,术后恢复疗好,无溃疡发生。结论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区,足底前负重区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总结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范围以及如何提高该皮瓣的成活率、修复质量。方法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皮肤缺损共16例,行小隐静脉结扎2例;小隐静脉吻合14例。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2年,足跟处皮瓣无摩烂,负重良好。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治疗治疗足跟部皮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供区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胡政权  李治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53-1454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皮瓣外观、功能较好,皮瓣供区组织损伤轻。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对供区破坏小,受损区重建满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是皮肤损伤的主要类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修复治疗该类损伤的方法[1]。本研究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中吻合带蒂皮瓣和显微镜下缝线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后者较前者对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978年Tayllor[1]报道了以旋髂浅动脉为蒂设计游离髂骨皮瓣。旋髂浅动脉主要供应髂腹股沟皮肤,位置浅,该部位皮肤皮下脂肪少,部位隐蔽。穿支皮瓣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外形美观,供区破坏损伤小,可设计成分叶皮瓣或复合皮瓣[2,3]。游离嵌合骨皮瓣使用同一血管蒂,镶嵌容易,外形美观,设计简便,供区创伤小,是治疗骨缺损、骨不连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02~2011-03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与传统的修复方法 进行比较,探讨该肌皮瓣在足跟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19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跟踪随访,术后12个月评定足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结果 19例足拇展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个月至36个月,足跟的外形好,皮瓣颜色正常、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有弹性,无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治疗后皮瓣感觉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71,P<0.05).2组治疗后足跟整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73,P<0.05).足拇展肌肌皮瓣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小腿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足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底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一种理想的选择,皮瓣供区损伤小,能够完全恢复足跟负重区的感觉功能,足跟的外观和运动功能恢复理想,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小腿外侧皮肤质地优良,厚度、色泽与手背较为接近,是理想的用于手背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供区,但是传统的小腿外侧皮瓣需牺牲腓动脉,切取困难。有学者运用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游离移植[1-2],虽然设计灵活,不牺牲主干血管,但是却存在单一穿支供血范围有限的问题,多用于中小创面修复。我科设计游离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1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13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系选用非负重供区,其组织结构与足跟近似,满足负重行走和感觉的功能需要。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对足部负重、感觉及外观影响很小,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毕智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1003-1003
四肢创伤后所致创面的修复是一种尽量保全肢体完整与功能的技术 ,现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带蒂岛状皮瓣移植3例 :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同侧足跟部皮肤缺损1例 ;足心岛状肌皮瓣修复同侧足跟部皮肤缺损1例 ;旋髂浅动脉皮肤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例。前2例成活 ,后1例缺血坏死。1 2交叉皮瓣移植共3例 :锁骨下皮瓣移植修复对侧手指撕脱创面1例 ;腹壁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例 ;交腿皮瓣修复对侧皮肤缺损1例。3例均成活 ,后1例于皮瓣成活后在近2年时间内又逐渐吸收。1 3邻近皮瓣 :运用同侧指腹“V—Y”推移皮瓣…  相似文献   

11.
<正>严重创伤后所致的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皮肤坏死后创面形成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创面内常伴有骨骼、肌腱的裸露,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骨骼、肌腱的坏死及感染,给临床处理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通常需要及时移植皮瓣来修复创面。髂腹股沟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应用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1,2]。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由于血管细,变异较大,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3,4],但是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一期就可以完成手术,无需二次手术断蒂,修复后皮瓣外形好,而且对供区破坏小,切口可直接缝合,一般不需植皮闭合。笔者所在科2008-07~2010-06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采取带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皮瓣移位修复。方法对18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带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皮瓣移位修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5年,18例皮瓣全部存活,3例皮瓣远侧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皮瓣无磨损及溃烂,色泽、质地、厚薄与足底足跟组织相似,神经感觉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处于足部非负重区,组织与足底、足跟相似,切取操作简单,切取后对足部负重及外观影响很小,不须2次手术,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3.
足跟部是人体主要负重及行走部位,局部血液循环差,一旦发生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溃疡,创面修复较为困难。我院于1988~1989年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外侧弧型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足跟部的溃疡或缺损,传统的方法是进行皮片的游离移植或腹部皮管转移修复,由于局部血运差,皮管转移步骤多,往往导致手术失败,Shanchan 1979年首次报告应用内侧蹠底皮瓣修复足跟部的溃疡和缺损;我院1982年作了三例,效果满意。方法根据足跟部缺损的范围,用美蓝在蹠弓区描绘出略大于缺损范围的切口模式,并注意到以蹠底内侧动脉为轴心,皮瓣的蒂部体表标志是内踝和足跟连线的中点。手术先在内踝后方切开皮肤及屈肌支持带,暴露胫后动脉、静脉及神经,跟踪追行,切断拇展肌,即可找到足底内  相似文献   

15.
<正>颌面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修复的外观要求高,软组织损伤严重、创面不规则等特点。皮瓣修复对这类外伤要注重受区外观的修复,同时要考虑到减少对供区功能和形态的损伤[1,2]。因此在皮瓣供区选取、一期整形等方面难度很大。2008-01—2012-05笔者所在医院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的游离上臂内侧皮穿支皮瓣[3]修复外伤致颌面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联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植皮修复全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叶平  邵新中  曲宪芳 《河北医药》2005,27(10):752-752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植皮联合应用修复全足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植皮治疗全足皮肤缺损7例。结果 7例联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植皮全部成活,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全足皮肤缺损应用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植皮的移植有效解决了全足皮缺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及其腓侧皮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第一跖背动脉及其腓侧皮支为蒂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手背处的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应用2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弹性好,外观接近健手。受区皮肤感觉恢复好,对供足无明显影响。结论第一跖背动脉及其腓侧皮支为蒂的的游离皮瓣为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坏死的较好方法,尤其适用于手指掌侧的伴有血运障碍的半环形的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侧表皮部分坏死。9例患者出院时创面均愈合,感染控制无复发,无溃疡及压疮形成。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均满意,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与跟骨间贴附良好,患者无前足底部及足趾发麻,神经感觉良好。结论由于足底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血供丰富,有益于足跟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为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肢体高能量损伤逐渐增多,且多伴随皮肤软组织缺损,难以直接缝合,传统行长期换药,待创面肉芽新鲜后行游离皮片或皮瓣移植闭合创面,技术要求较高,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且并发症多若皮瓣修复失败,后果难以接受。1976年Barrer等报道,用扩张器扩张皮肤重建皮肤缺损后,研究及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皮肤缺损,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和临床应用[1-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皮肤牵张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t0年11月—2012年10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2h~7d。创面均伴骨及肌腱外露,创面缺损范围10cm×8cm~30cm×15cm。手术切取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与胫前或胫后动静脉吻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清除坏死组织换药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皮区及皮瓣移植区均一期愈合。术后所有病例随访2月一2年,皮瓣质地柔软,色泽好,11例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无局部溃疡。结论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血管蒂口径粗,切取范围大,皮瓣成活率高,对供区功能影响小,是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