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中医整体观念论治慢性肾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肾脏病于急性阶段未经控制后的慢性转归,中医从整体观点出发,认为五脏一体,天人相应,心身统一,并以此为依据,阐释与论治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2.
畅达 《山西中医》2005,21(1):43-45
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是其中最具特色者。思维的整体观使中医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中不存在障碍,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游刃有余,并且可以使中医诊治思路广阔,更准确地应对千姿百态的人和千变万化的病,在亚健康状态的诊疗中凸现优势,因此可以说中医的整个思维过程科学、严谨而不容置疑。但也存在一些困惑,诸如辨病思维与社会认知不同步,辨病系统难以适应临床需要以及无症可辨等,亟待与时俱进,发展与健全自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名医经验、科研探讨、经典回顾等三种临床较有代表性的辨证思路进行反思,就目前中医诊断学研究的相关热点如“辨病论治”、“证素”等进行讨论,认为中医临床诊病论治思维的核心应该是审察“病机”。  相似文献   

4.
周奎龙  史锁芳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85-3086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每获良效,且临床用药独具特色。周老根据其多年临证经验从中医整体观提出了虚证的新概念,指出临证应脏腑分治,特别要重视整体治疗:首先要辨明原始病变的主要脏器;二是要了解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哪几个脏腑乘侮同病;三是注意区别其因果主次和病的特异性,从而更好地从整体治疗着眼。虚证用药有温补、清养、峻补、平补之分,需注意补不可壅,温不宜燥,清不能凉,并强调了虚证当重视食养调治。  相似文献   

5.
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希忠 《河北中医》2010,32(2):207-208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笔者通过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客观地分析疾病与五行学说的关系。众多的医家多遵从从肺燥、胃热、肾虚及上、中、下三焦进行辨治的宗旨,疗效显著。现将从肝论治糖尿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思维方法加强临床疾病管理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疾病管理理念,评估专科病情后遵医嘱进行药学管理和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思维理念下的临床疾病管理策略。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情绪应对、呼吸困难管理、体力活动、环境适应、安全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思维方法加强临床疾病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医论治失眠症的临床思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患病率日趋增高,而被众多的医家所关注.然而,失眠一症,病因繁杂.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发现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内容非常丰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失眠症的证治进行了临床或理论研究,思路不尽相同,真可谓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兹根据文献所及,对各地学者研究失眠症的思路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
失眠症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其发作和周期性表现与人体阴阳气血运行及天地间五运六气流转不协调有关。将运气学说应用于临床诊治失眠症当中,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分析病因病机,药物选用则结合五运六气之流转变化,以五行生克乘侮为依据,通过其性味的选择制订更适合患者的方药组合,健运脏腑的生理功能,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丰富了临床诊治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9.
何泽民  何勇强 《中医杂志》2014,(8):640-641,644
中医辨证存在多种思维定势,表现出局部性思维、片面性思维、定向思维、惯性思维等局限性。因循守旧的思维惰性,制约辨证的客观性和创新思维,导致辨证误诊。坚持辨证论治的特色和独立性,培养综合辨证思维,奠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加强临床辨证思维训练和实践,以患者为本,活跃创新思维,才能克服思维定势对中医辨证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女性妊娠期间,阴道不时少量出血,点滴不止,或时有时无而未有小腹疼痛者称“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本证多发生于妊娠早期,这种症状若持续不止,将很快发展为腹痛、阴道大量出血、子宫口开张,造成流产。它是妊娠出血疾病中最早出现的病症,也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出血疾患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归纳整理中医分型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经验,并总结分析其临床常见证型。方法:利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检索2007年8月至2017年8月10年间国内相关文献,对各文献提出的论治经验逐一统计、分类、分析。结果:近10年来,中医主要从6大方面论治本病,分别为从肝脾相关论治、从肝脾肾同调论治、从肝风论治、从情志论治、从脾胃升降论治以及从浊毒论治。结论:从上述论治经验可归纳出肝脾不调证、脾肾阳虚证、肝风内动证、心神不养证、脾胃不和证与浊毒内蕴证六大临床常见证型,临床辨证后分别施以肝脾同调法、肝脾肾同调法、柔肝息风法、养心安神法、辛开苦降法以及化浊解毒法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证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证治情况进行整理和介绍。通过对中国知网27篇近期文献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传统按三消辩证论治;按阴阳气血失调分型论治,脏脏病机分型论治,以主要病邘分型论治等)、专方治疗以及治疗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证认识进行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必须遵从的根本原则,临床上治疗糖尿病不能拘泥于养阴清热之法,切不可仅见消渴就投以滋阴清热之品,糖尿病程长,并发症多,其病机需以整体观念动态把握,在以燥热、痰湿、瘀血标实为主要矛盾时,应先解决主要矛盾,既要辨病更要辨证。  相似文献   

13.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中医治疗等方面的运用,希望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针对内镜治疗术后不同阶段的病理过程,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进行诊治,起到减少术后急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预防胃息肉复发甚至恶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之"绝经前后诸证",其病机总以阴阳失调为主,病位主要在肾,兼及心、肝、脾等多脏,临床表现纷繁复杂,治疗上应以"调和阴阳"为法,强调整体辨证,突出个性化治疗,抓主症,审因辨机,用药上注重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方能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兼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同时,治疗中注意急则治其标,时时固护胃气,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取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讨论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以及湿热内阻型患者各30例,按辨证分型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肝肾亏虚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气滞血瘀型(60.00%)和湿热内阻型(56.67%)(P<0.05);治疗后3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P<0.01;治疗后,肝肾亏虚型Harris髋关节评分与肝肾亏虚型、湿热内阻型比较,P<0.05,肝肾亏虚型优于其他两型.结论:以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晚期肺癌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学技术、分子影像学技术等,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中医学辨证论治与精准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西医结合对晚期肺癌的诊疗需要辨证施治与精准医疗的有机结合,以达到减少误诊误治、提高精准治疗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发作性睡病是继睡眠呼吸障碍之后,引起日间过度思睡的第二大病因。它是一种终身性睡眠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目前,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尚未规范统一,运用中医辨证理论体系,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用相关中药来改善症状及减少其发作次数。通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从病名、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以及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这便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阐释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从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