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新都区5060名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的体质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并研究开发出中医体质辨识问卷调查手机APP.结果 本调查研究显示,平和质2760名(54.55%);8种偏颇体质2300名(45.45%).偏颇体质患者中痰湿质862名(17.04%)、阴虚质406名(8.02%)、阳虚质367名(7.25%)和湿热质303名(5.99%)为此次调查老年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不同体质老年人群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常见慢性病人群体质类型构成不同(P<0.001).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成都市新都区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特点和分布规律及5种常见慢性病人群体质类型构成.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使其改善偏颇体质,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辨识是"治未病"工作重要的实践方法.我们对150例亚健康人进行了体质辨析,并对145例偏颇体质进行短期健康调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显效36例,有效70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3.1%.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程家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老年人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29.65%,8种偏颇体质占70.35%。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程家桥社区老年人口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干预调理对气虚质体质老年人的影响。方法:纳入98例气虚质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气虚质体质中医综合调理。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的气虚质转化分的变化及体质转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全体受试者的气虚质转化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且女性受试者干预前后的转化分差值明显高于男性(P0.01)。干预后,98例受试者中仍有91例维持气虚质,6例改善为"基本是",1例改善为"否";男性、女性两组的体质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虚质老年人的中医综合干预调理具有一定效果,可明显改善气虚质老年人的体质偏颇情况,且女性的干预效果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分析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健康体检结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300例老年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作为本次临床分析的主要依据,并对300例老年体检居民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根据辨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参加体检的300例老年居民有265例出现超重,肥胖比例为88.33%;且肥胖的部位多为腹部,受检人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异常检出率较高;本社区有八成以上的老人检测出高血压,三成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男性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本社区阴虚质体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血瘀质、比例最少的体质为平和质,人数仅为11例,比例仅为3.66%,女女性患气虚质高于男性.结论:老年人各项慢性病的高发与肥胖有关,平和体质的比例甚小,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更加大对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下的健康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且中医体质辨识为痰湿体质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下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下的健康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压、血脂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征,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列入社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并参加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647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分析,并对不同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偏颇体质(68.38%)明显高于平和体质(31.62%),偏颇体质以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高血压患者痰湿质所占比例显示男性高于女性;阳虚质所占比例显示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偏颇体质特点是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男性与女性比较,痰湿质与阳虚质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通过了解其体质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干预在防治老年高血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广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 对6 525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2 635例)、痰湿质(2 029例)、阳虚质(1 556例)、气郁质(1 308例)、湿热质(778例)、瘀血质(551例)、平和质(474例)、阴虚质(443例)、特禀质(23例).广州地区个体体质分布前5位:痰湿质(806例)、气虚兼痰湿质(787例)、气虚质(665例)、阳虚质(577例)、气郁兼气虚质(554例).结论 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医体质辨识资料,探讨日照市体检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并提出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沈阳瑞康健康管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瑞康中医体质辨识判定软件3.0和4.0对3146位体检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根据标准化的九种中医体质量表,3130例中单一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1404例、阳虚质532例、湿热质261例、气虚质229例、痰湿质182例、阴虚质172例、血瘀质165例、气郁质133例、特禀质52例;单一体质1027例,占32.8%,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2103例,占67.2%;阳虚兼气虚质121例(3.9%),阳虚兼血瘀质84例(2.7%),湿热兼痰湿质75例(2.4%)。结论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兼夹体质中两种体质兼夹还有一定倾向性,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中小学生中医体质进行调查,了解该社区学生体质状况,为中医参与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辖区内中小学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1)中小学生以平和质为主(64.71%),男生平和质比例比女生高(67.09%和62.18%),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和质呈下降趋势(78.21%、63.25%、46.24%)。(2)特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是中小学生各年龄段主要的偏廉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和质呈减少趋势,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呈增多趋势。(3)平和质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减少,痰湿质和阴虚质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中小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与成人不同,在进行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根据中小学生体质特点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临床,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街镇25个村居委会55岁以上常住人口,筛查老年抑郁症,再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辨证分型,考察其中医体质类型、证型、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抽样4 600例,回收有效问卷4 047份,筛查出抑郁症患者519例,其体质类型以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最多,分别是122、99、99例,此3类体质占抑郁症总数的61.66%,其次是平和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分别为94、37、26、18、17、7例。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型最多,为141例,其次是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分别是132、77、59例。结论老年抑郁症多为"情志之郁,因郁而病",初起以气滞气郁为主,多为实证,久则由实转虚,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广州地区诊断为FD的326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调查,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6例广州地区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气滞证占41.71%、肝胃不和证占26.07%、脾胃湿热证占11.96%、脾胃虚寒证占11.04%、寒热错杂证占9.20%,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发病平均年龄和在广州居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西医亚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分布具有地域性,与居住广州年限、性别、年龄、西医亚型、Hp感染状况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梳理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数据统计,通过对中药养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阐述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结果]中药养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源流与发展萌芽于先秦,初成于秦汉,丰富于晋唐,渐趋完善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于近现代进入改革和创新时期。中药养生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初用于临床,开中药养生文化之先河;魏晋至隋唐时期,佛道及民间各流派的养生理论和经验使其内容进一步充实;宋金元时期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明清时期医家不仅整理、继承前代既有成果,更形成众多独特理论;现其已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中的重要部分。[结论]各时期的中药养生文化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为中医药养生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冠心病有其自身特点,心血管系统增龄性改变明显,并存疾病多,以及肝肾功能减退,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别于其他冠心病患者。文章从老年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探讨西医诊治冠心病的若干问题,分析诸多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利与弊。同时,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证中,提出从肾、从虚论治冠心病,以心与肾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的理、法、方、药,以此为据,确定"以补为主,补中寓通"为冠心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论述了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胚胎着床之间的关系.概述了与ER相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子宫内膜的状态、相关激素与受体和相关细胞因子,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机制,并综述了中医药改善ER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疗效显著,但尚缺少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性临床研究,相关的基础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6.
廖雅琪  王燕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469-1473
以实证研究方法,较详细研究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从内涵视角,将学校办学特色体现概括为:逐步自主、科学定位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崇尚经典,学以致用的院校文化特色;医师、教师"双师"师资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全国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2002至2013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库,针对中医类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断增长,但中医执业资格占比仍有待提高,医院床位数和人员配比较低.结论 中医药人力资源是保障中医药服务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其培养的研究与规划,关系到中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中药产业链试论中药材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药产业已形成了包括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材种植、中药生产和中药销售的完整中药产业链,中药材生产在中药产业链中发挥着其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从中药产业链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中药材生产在中药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整个中药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众多疾病都有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倍受关注,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中医证候与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70例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症状、理化检查等进行调查,按中医证候归类统计。结果:共调查样本170例,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传统的消渴病辨证不同,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及瘀血证为主。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为制定出因质制宜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