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CIN和早期浸润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高危型HPV检测者,其中HPV阳性患者及部分阴性患者有可疑病变者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865例受检者中,高危型HPV阳性者213例,阳性率24.62%,高危型HPV感染在35岁以下和35岁以上两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阴道镜活检391例,病理结果CINⅠ56例,CINⅡ36例,CINⅢ6例,早期浸润癌3例。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感染高危型HPV的比率分别为73.21%、88.89%和100%,各级宫颈病变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上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80例妇女行宫颈病变筛查。TCT细胞学检测、Hybrid CaptureⅡ(HC-Ⅱ)检测HPVDNA两者中任一项检测阳性者进一步行阴道镜及活检。结果 HPV阳性334例,感染率为16.87%,宫颈病变99例,不同宫颈病变中,HPV阳性率分别为CINⅠ81.25%,(13/16),CINⅡ85.71%,(30/35),CINⅢ95.23%,(40/42),浸润癌83.34%(5/6)(P<0.05),以30岁以上女性病变为主90.91%(90/99)(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HC-Ⅱ检测HPV阳性率升高,HC-Ⅱ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EEP活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多点活检较细胞学检查结果低诊且HPV检测阳性的患者34 例,行LEEP活检术,对比研究TCT、LEEP活检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4例患者LEEP活检结果:炎症4例,CINⅠ 6例,CINⅡ 11例.CINⅢ 10例,AC 2例,SC 1例.LEEP 与TCT 检查结果符合率:LSIL62.5%,HSIL 93.75%.各型CIN 的高危型HPV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CINⅠ 2例,33.33%, CINⅡ 8例, 72.73%, CIN Ⅲ 9例, 90.00%, 癌共3例, 100.00%.结论:当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与TCT不符时,行LEEP活检术,可提高CIN及早期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在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颈薄基细胞学检查(TCT)报告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TCT报告为宫颈ASCUS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并在其指导下行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最后分析之间关系。结果:82例ASCUS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者32例(39.0%),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Ⅰ)者12例(14.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者34例(41.5%),早期浸润癌者4例(4.9%)。其中宫颈炎症中HPV感染阳性者8例,占25%;CINⅠ中HPV感染阳性者为11例,占91.7%;CINⅡ~Ⅲ及早期浸润癌,全部有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00%。结论:宫颈ASCUS患者应高度警惕宫颈癌前病变的存在,HPV分型检测可以作为其分流手段,这对ASCUS的进一步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7 098例在妇科进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检查的患者,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分型测定,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并分析。结果行LCT检查的7 098例妇女中,868例表现为LCT结果异常,873例表现为HR-HPV阳性,随着LCT结果宫颈异常程度的增加,HR-HPV感染率明显增加;868例异常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浸润癌者HPV感染76例(100%),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者HPV感染57例(98.3%),CINⅡ者感染89例(81.7%),CINⅠ者感染186例(73.2%);浸润癌中LCT和HPV均阳性者占97.4%,CINⅢ中占91.4%,CINⅡ中占81.7%,CINⅠ中占72.8%。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LCT结合HPV检查指导阴道镜下活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妇产科患者800例标本,液基细胞学(TCT)初筛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细胞学异常者或TCT正常,HR-HPV DNA阳性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病变。所有标本采用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 800例样本经TCT检测正常者698例,ASCUS 18例,ASCUS-H 20例,LSIL 52例,HSIL 12例。102例细胞学异常者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证实炎症57例,CINⅠ 14例,CINⅡ 16例,CINⅢ10例,浸润癌2例,湿疣3例。杂交捕获法检测HPV DNA发现HPV感染率分别为:正常或炎症22.8%,CINⅠ14.3%,CINⅡ31.3%,CINⅢ60.0%,浸润癌100.0%,湿疣33.3%。50例TCT正常,HR-HPV DNA阳性患者病理检测显示炎症40例,CINⅠ 7例,CINⅡ 3例。结论 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HR-HPV检测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临床价值及术后随访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宫颈门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2患者113例,均行宫颈LEEP治疗,切除术后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并利用HPV及阴道镜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54例,级别下降者34例,级别上升者25例。其中级别上升者有8例为宫颈早期浸润癌,术前高危型HPV感染102例,其中单独感染68例,复合感染34例。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85.29%、12月转阴率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宫颈管搔刮发现病变残留占40%。结论 LEEP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安全经济有效,但由于宫颈病变的多灶性,术后可采用高危型HPV监测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尽早发现病变残留和(或)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13种基因型,为早期诊断HPV感染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Q PCR方法检测67例HPV感染患者高危型HPV基因型.[结果]67例患者中HPV基因型单一感染型者为14例(20.9%),多种HPV基因型混合感染型者为12例(17.9%),高危型HPV基因型在各种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38.8%,其在CINⅠ中的阳性率为5.1%(2/39),CINⅡ为66.7%(8/12),CINⅢ和宫颈癌中表达阳性率均为100.0%(10/10,6/6).[结论]HPV亚型检测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和病情判断,多重HPV感染及类别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476例患者进行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结果 1476例患者中HPV感染阳性例数为654例,占44.31%,平均年龄为36.57岁;阴性例数为822例,占55.69%,平均年龄为36.48岁.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HPV高危型阳性患者中,病理诊断宫颈炎占35.7%(444/124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占84.3%(70/83);CIN Ⅱ级占90.0%(54/60);CIN Ⅲ级占95.8%(69/72);早期浸润癌为100%(17/17).结论 在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中,联合进行细胞学、高危型HPV-(第2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和PCR HPV-DNA方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方法选取在门诊妇科要求宫颈癌筛查的患者2660例,同时行HPV-DNA检测和TCT检查,其中任何一项阳性者行阴道镜组织学活检.结果2660例检查者,TCT阳性135例,HPV阳性344例.TCT和HPV均为阳性者为49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12.9%和2.8%.TCT(+)13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Ⅰ~Ⅲ53例,2例鳞状细胞癌.HPV(+)34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CINⅠ~Ⅲ181例,鳞状细胞癌1例,TCT(+)和HPV(+)共49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Ⅰ~Ⅲ42例,有2例鳞状细胞癌,活检异常率分别为40.7%、52.9%和89.8%.结论 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HPV DNA)及组织学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进行的1 827例宫颈癌筛查的已婚女性进行TCT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 DNA检测,对TCT或HPV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确诊标准与TCT及HPV DN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27例中TCT阳性者226(12.37%)例;HPV DNA检测高危阳性者193例(10.56%);宫颈活检CINⅠ43例,CINⅡ27例,CINⅢ12例,SCC 15例。结论TCT联合HPV DNA检测及宫颈活检能大大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Ⅰ(DAPKⅠ)和β视黄酸受体(RARβ)甲基化情况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取宫颈炎患者48例、宫颈轻中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患者14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Ⅲ)14例,宫颈浸润性鳞癌(ICC)患者28例,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APKⅠ、RARβ甲基化情况,用HPV分型检测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在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ICC组中DAPKⅠ甲基化率分别为2.08%、14.28%、50.00%、60.71%,RARβ甲基化率分别为4.55%、7.69%、42.86%、53.57%,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3.33%,50%,71.43%和89.29%。DAPKⅠ、RARβ甲基化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和0.46。结论:DAPKⅠ、RARβ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DAPKⅠ、RARβ甲基化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检查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54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异常,或筛查正常而肉眼观察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比较LEEP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变化.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49.82%.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CINⅡ/Ⅲ级的占14.36%;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级(含原位癌)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浸润癌的占3.89%.两种方法诊断CINⅡ/Ⅲ级的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6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诊断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的最终诊断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0和0.84,均有很高的一致性;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77%,对CINⅡ/Ⅲ级的漏诊率为20.64%.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有效方法,阴道镜宫颈活检可能漏诊高级别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335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335例ASC-US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中CIN 61例,浸润癌1例。ASC-US主要分布在31~50岁年龄段,高度病变也主要在此年龄段;>30岁组和≤30岁组的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在≥CINⅡ的病变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率为60.0%(201/335),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在≥CINⅠ和≥CINⅡ病变率的比较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对ASC-US患者的处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30岁者处理需要更加积极。高危型HPV检测对ASC-US的患者可有效地进行分流监测,提高筛查效率,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临床评价及进一步处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细胞学检查为ASC的妇女386例,307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其中113例同时进行HPV-DNA检测。结果:307例ASC患者病理诊断为炎症、CINⅠ、CINⅡ、CINⅢ、SCC、湿疣的百分比分别为65.15%、11.08%、10.75%、10.10%、0.98%、1.95%。HPV检测阳性率为55.75%,HPV阳性组病理为CIN的检出率为65.08%,明显高于阴性组的36%(P<0.01)。结论:细胞学结果为ASC患者,宫颈病变占相当的比率,应高度重视,尤其是HPV阳性病例。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镜下活检是比较恰当的一种处理方式,可减少癌前病变的漏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诊断,结合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探讨泸州地区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对泸州地区1142例门诊就医和体检女性进行HPV感染定性检测和型别诊断,结果为阳性者建议做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在1142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301例,阳性率为26.36%,共检出18种基因型,高危型以HPV16、58感染为主,低危型以HPV6、11感染为主。接受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225例HPV阳性女性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癌共112例(CINⅠ28例,CINⅡ25例,CINⅢ46例,浸润癌13例)。结论:HPV分型检测联合组织学检查能及时有效地筛查宫颈疾病,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IL-2在不同宫颈病变当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1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且检测HPV DNA均为阳性,同时有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的标本159例:慢性宫颈炎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99例(CINⅠ级42例、CINⅡ27例、CINⅢ30例)以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12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和IL-2在各级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59例患者中,HPV L1阳性表达为47.80%:在慢性宫颈炎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为62.50%(30/48),CINⅠ为83.33%(35/42),CINⅡ为37.03%(10/27),CINⅢ为3.3%(1/30),SCC为0(0/12)。除了CINⅢ与S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不同宫颈病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在各种宫颈疾病组织中阳性表达为64.78%: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及SCC组中的阳性分别为83.33%(40/48)、89.30%(37/42)、62.97%(17/27)、30%(9/30)和0(0/12)。IL-2在不同宫颈病变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与IL-2的阳性表达率均随着宫颈病变的演变及发展而呈降低趋势。二者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子宫上皮内瘤变(CIN)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对于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有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宫颈石蜡组织标本166例,其中高危型HPV(+)组106例(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级20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20例、宫颈癌组26例);HPV(-)组60例(CINⅠ级35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5例)。应用SP法检测Maspin、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高危型HPV(+)组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在CINⅢ级组中的表达同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与CIN各组、慢性宫颈炎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FGF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bF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组表达率最高,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PV(-)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aspin、bF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与高危型HPV分别呈负、正相关。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P53调节通路下调Maspin的蛋白表达及上调bFGF的蛋白表达,导致CIN直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芳  王桂芝  秦文华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52-1553
目的了解平顶山矿务局妇女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平顶山矿务局妇女病普查共8338例,对其进行宫颈细胞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以上病变的共计204例,对其均进行HPV导流杂交技术检测,发现上皮内瘤变的患者86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病理确诊。结果低危型HPV感染47例,高危型HPV感染为82例,75例未查见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病变的86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47例(40例为低危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感染率4例,3例未见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18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11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原位癌6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早期浸润癌为4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