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口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控制时间、肺内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为73.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控制时间、肺内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经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阿奇霉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收治时间在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间,根据随机抽签法平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接受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3%;且前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实施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阿奇霉素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增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66例,将66例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加上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在组采取在常规肺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分析总结优异的治疗方法。结果:表1结果显示,对照治愈患儿13例(39.39%)远远少于观察组19例(57.56%),无效的患儿中对照组高达9例(27.27%),观察组仅2例(6.0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洪一鸣 《当代医学》2011,17(29):136-136
目的 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被随机分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组(观察组,n=3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后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止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可观察到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RP值以及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3.65±5.24)mg/L、(9.25±2.35)d、(7.34±1.68)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CRP值和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28.65±10.32)mg/L、(12.34±2.22)d、(11.25±2.3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具有突出疗效,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钠及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三科收治的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联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连续治疗10 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2%(47/51),高于对照组的84.3%(42/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L-6、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钠及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维生素D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哮喘症状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日间评分、夜间评分]、肺功能[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的83.61%;治疗后观察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日间评分、夜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凝血指标对比,研究组患儿AT水平高于对照组,TT、PT、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参数对比,研究组患儿MPV、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对比,研究组患儿CRP、IL-8、IL-6、TNF-α等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中使用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儿疾病恢复,联合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平喘,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连用8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治愈2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30例,治愈2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干湿性啰音消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佐治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经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佐治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66-6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方法纳入本次总计32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确诊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听诊结果提示肺部存在湿啰音,均伴有咳嗽、发热和咳痰等症状,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同时使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低于观察组的97.5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高于观察组(5.63%)(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反应影响继续用药,随访记录显示各项不良反应均于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咳嗽(4.63±0.68)d、发热(5.02±0.28)d和肺部湿啰音(7.89±1.39)d均长于观察组咳嗽(2.73±0.48)d、发热(3.12±0.68)d和肺部湿啰音(4.35±1.64)d(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总体效果优于使用红霉素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璐  董淮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0):1383-138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分析,以及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92例KD患儿,其中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观察组,无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进行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降钙素原(PCT)、血红蛋白(Hb)、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等的检测和分析。按照KD患儿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分成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筛选出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2例KD患儿中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8例(52.2%)。观察组CRP、ESR、PCT、IgG以及C3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性别、发热时间、Hb、ESR、肺炎支原体感染、丙种球蛋白无反应与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P<0.0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发热时间≥7d(OR=3.229,P<0.01)、Hb<100g/L(OR=2.114, 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OR=3.356, P<0.01)、丙种球蛋白无反应(OR=3.655, P<0.01)。结论KD的诱因之一可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KD患儿的CRP、ESR、PCT、IgG以及C3呈正相关。发热时间≥7d、血红蛋白<100g/L、支原体感染及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是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在临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5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Α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对TNF-α、IL-6和IL-10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几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19.24±7.74)、(44.91±18.76)和(15.78±6.54)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观察组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31.16±10.54)、(78.44±22.58)、(21.67±9.80)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血清和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与支原体肺炎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水平可为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白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70例,其中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30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40例为对照组,另选择35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IL-4及IFN-γ水平。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儿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为42.9%。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IL-4水平均显著升高,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IL-4水平更高,IFN-γ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4及IFN-γ水平为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支原体感染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两者均为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蛋白球G、免疫蛋白球A和免疫蛋白球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在早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9例住院合并SIRS的AP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5 mg/(kg·d)×3 d的甲泼尼龙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治疗3 d、5 d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评价疗效,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器官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 d、治疗5 d时的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CR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3 d时的APACHEⅡ评分[(5.02±0.97)分vs(6.41±1.17)分]、SIRS评分[(1.74±0.29)分vs(2.24±0.32)分]和CRP水平[(162.9±27.2)mg/dL vs(192.4±36.9)mg/dL]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5 d时的APACHEⅡ评分[(4.33±0.96)分vs(5.24±1.03)分]、SIRS评分[(1.32±0.24)分vs(1.75±0.30)分]、CRP水平[(83.6±17.2)mg/dL vs(142.8±27.4)mg/dL]比较,观察组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器官衰竭发生率为7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6.67%,对照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能快速控制AP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中性粒细胞CD64对儿童脓毒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时间段健康儿童4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PCT及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的差异,并与对照组受检者进行比较,观察其诊断效力.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的CRP[(21.4±6.5)mg/L vs(6.6±2.3)mg/L]、PCT[(11.9±3.6)μg/L vs(0.5±0.2)μg/L]及中性粒细胞CD64[(66.7±18.4)MFI vs(24.5±6.2)MFI]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13.6±4.2)mg/L vs(21.4±6.5)mg/L]、PCT[(4.8±1.7)μg/L vs(11.9±3.6)μg/L]及中性粒细胞CD64[(39.8±15.6)MFI vs(66.7±18.4)MFI]水平比较,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感染标志物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效力,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达95.6%、97.8%、97.7%、95.7及96.7%.结论 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均存在CRP、PCT及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内一科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8.69±3.94)mg/L、(14.28±5.86)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52±8.33)mg/L、(20.65±7.26)mg/L,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肝病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62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维生素D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分别为(37.24±12.74)ng/L、(29.45±7.18)ng/L、(5.39±1.46)mg/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的(65.39±18.37)ng/L、(44.22±16.01)ng/L及(8.67±2.34)mg/L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及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调节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0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疗程5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并比较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Alb分别为(35.7±2.6) g/L、(32.4±2.8) g/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CRP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7±4.5) mg/L、(12.4±2.1)分和(31.6±9.8) mg/L、(14.3±2.5)分,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为(9.6±1.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1±2.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应用于结肠癌术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