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飞行员脑应激疲劳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空战使飞行员脑应激疲劳成为突出问题并严重影响飞行任务的完成,已引起航空医学的关注。1 飞行员脑应激疲劳的概念及机制1.1 概念 疲劳是机体各系统出现功能性障碍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反映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恶劣的神经一精神刺激可造成神经系统疲劳,而且这种表现可能是最早和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飞行员(尤其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疲劳有  相似文献   

3.
因偏头痛住院的飞行人员,过去常规行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 activity mapping,BEAM)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 TCD)的出现,提供了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各血管血流参数。我们对41例偏头痛的飞行人员作BEAM的同时,又作TCD检查,对偏头痛作出诊断和评估,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将脑电地形图描记术用于招飞体检的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将招飞体检中查出的12例脑电图异常者再查脑电地形图,并对照两种检查结果各频段的变化。结果脑电地形图各导联及各频域的参考功率最大值表现的异常与脑电图完全一致,对局限性异常的定位敏感;其功率谱图便于对两侧对称性评估;各频段功率值左右不对称;但不能表现出具体诱发阶段的异常。结论脑电地形图与脑电图相辅相成,前者更直观。但脑电地形图对癫痫的特异性诊断远不如脑电图,不利于诊断癫痫。记录时不能减少导联。  相似文献   

5.
笔者设计研制了一种佩带在飞行员身上的可在飞行中动态记录飞行员电生理信号的便携式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可记录飞行中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脑电图(EEG)、眼震电图(ENG)、皮肤温度(DT)、耳脉搏(OP)和呼吸信号的便携式记录器,并且它还包括三个内置的正交安放的加速度传感器,故所有记录的信号与飞行员身体实际承受的加速度有关联。该记录器尺寸为80mm×60mm×25mm(相当于烟盒大小),重量仅为100g,用2支AAA型1.5V碱性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13h以上;第二部分是地面的用于信号分析的计算机系统。由数据传输器和一台微机(PC486以上)组成,可对飞行中记录的生理、物理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包括ECG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能耗水平分析等。该记录装置已经过离心机的高G值试验,结果表明高至+10G的测量都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6.
1 脑功能的研究概况 脑生物电是评价脑功能的客观指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均对脑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60~70年代,美国的Sem-jacobsen(1960);Sqaire(1964);Brown和Harword(1974),Sterman等人,以及国内赵国忠等  相似文献   

7.
飞行员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脑血流量的变化李英秋关键词(KEYWORDS)三硝酸甘油酯(Glyceryltrinitrate)脑超声描记术(Echoencephalography)血流速度(Bloodflowvelocity)健康状况(Healthstat...  相似文献   

8.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检查是招飞体检中筛查癫痫的有效工具,也是评估脑功能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2004~2007年.我们在招收民航飞行员的体检中对180人做了EEG、BEAM检查.本文旨在介绍应用BEAM分析技术对受检人员的脑功能做出评估,为今后招飞体检中EEG、BEAM检查,提供BEAM的应用方法和评估脑功能的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1.1 事故过程 某飞行员,32岁。在一次飞行时,因 飞机进入蟪旋而跳伞。弹射出舱的瞬间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左膝关节着地,局部软组织损伤出血,额、面部擦伤。1.2 临床资料 跳伞后11天来我院检查,自述既往身体健康,无头部外伤及抽搐病史,历次检查脑电图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实施加压供氧时飞行员脑血流的变化。方法选健康飞行员50名,着高空代偿服、密闭头盔,以适当的余压值在地面进行加压呼吸试验,以脑血流图判断脑部供血状况。结果加压呼吸中呼吸频率加快,脑部血流供应障碍,加压值越高,时间越长,影响越大。结论加压供氧时严重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脑血流图可作为加压呼吸锻炼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飞行员服用短效催眠药扎来普隆诱导午睡的效果及对其地面抗荷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名健康疗养期间的飞行员为试验对象,分为扎来普隆组和安慰剂组(n=20).于午餐后1 h分别单剂量口服药物或安慰剂15 mg,睡眠2~2.5 h,用药3 h后进行主观睡眠质量和嗜睡感自评,以及地面抗荷能力测评.后者的评价指标包括L-1抗荷动作小腿、大腿和腹部肌力,心率(HR),肱动脉收缩压(SBP)和G(+Gs)值.进行服药前后对比分析以及扎来普隆组与安慰剂组同对比分析.结果 扎来普隆组服药后的主观睡眠质量(5.30±0.69分)较服药前(4.75±0.88分)明显提高(t=2.02,P<0.05);觉醒后两组间的主观嗜睡感无明显差异.扎来普隆组服药前后及扎来普隆与安慰剂两组问的地面抗荷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受试对象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剂量服用15 mg扎来普隆可改善飞行员的午睡质量,用药3h后对飞行员的地面抗荷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服用三唑仑对汽车兵夜间睡眠质量和次日汽车驾驶能力的影响,为今后在飞行人员中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60名男性汽车兵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三唑仑组(各组n=30).试验第1日8:30和14:30各完成1次考核场汽车驾驶任务,在夜间0:00两组分别服用药物(三唑仑0.25 mg或安慰剂)后睡眠5.5 h,于次日7:00、10:00、13:00和16:00(用药后7~16 h)完成4次相同的驾驶任务,测定指标包括:主观睡眠质量、斯坦福嗜睡量表和自认疲劳分级量表评分,考核场汽车驾驶成绩,视听反应能力和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结果 与安慰剂组相比,三唑仑组的主观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而汽车驾驶成绩、视听反应能力和闪光融合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常规单剂量服用三唑仑具有提高汽车兵睡眠质量的效果,用药7 h后对汽车驾驶能力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患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飞行人员进行胃排空功能检测。 方法 采用双核素标记试餐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SPECT)技术 ,对 5 4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飞行员(其中包括类溃疡型 2 3例 ,运动障碍型 2 6例 ,返流型 5例 )和 6 4例健康飞行员进行胃排空测定 ,求出各自全胃半排空时间 (T1 /2 ) ,近端胃半排空时间 (PT1 /2 ) ,固体食物开始排空前的延迟时间 (T1 )及其异常的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NU D组飞行员液体 T1 /2 延长 ,与 3型 NU D间均无明显关系 ;固体 T1 /2 明显延长 ,异常发生率 72 .2 % ,与运动障碍型 NUD和返流型 NU D呈正相关 (r=0 .81和 0 .78,P<0 .0 5 ) ;PT1 /2 与类溃疡型 NUD呈正相关 (r=0 .75 ,P<0 .0 5 ) ;T1 异常发生率 88.9% ,其中38.2 %延迟 ,与运动障碍型 NU D呈正相关 (r=0 .78,P<0 .0 5 ) ,另 6 1.8% T1 消失 ,与类溃疡型 NU D呈负相关 (r=- 0 .6 7,P<0 .0 5 )。 结论  NUD飞行员多有固体食物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14.
战斗机飞行员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战斗机飞行员脑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 试验对象分为3组:战斗机飞行员组(40名)、运输机飞行员组(30名)和健康对照组(30名),分别用2 MHz多普勒探头检测颅内各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结果 战斗机飞行员组与其他两组比较,颅内动脉各期血流速度呈对称性增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和眼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明显.搏动指数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运输机飞行员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期血流速度差异不显著.结论 战斗机飞行员颅脑动脉高血流流速是一种代偿性生理变化,在飞行鉴定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飞行员临时停飞心理学指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述和分析与飞行员临时停飞相关的心理学指征的研究概况. 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研究报告和专著. 资料引用相关文献41篇.资料综合从飞行事故中的心理因素、飞行员临时停飞心理学指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3个方面进行综合.结论 实施飞行员心理学临时停飞对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飞行员的临时停飞心理学指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无症状性脑梗死(ACI)飞行人员的短期预后.方法 随访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诊断为ACI的22例飞行人员,观察ACI病灶的数量、急性症状性脑血管事件及任何原因停飞的发生情况,比较病灶增加者与未增加者ACI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22例ACI飞行人员随访6~42(14.18±8.55)个月,其中6例(18.18%)复查后病灶增多.所有随访人员均无神经功能缺损事件发生,3例非ACI原因停止飞行.病灶增加者与未增加者的年龄、飞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飞行人员ACI病灶数目会增多,可能与年龄、飞行时间等有关,其远期对飞行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EEG复杂度和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2)的变化特征,为低氧适应性训练效果评价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对32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15 d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拟高度3500 m),1次/d,每次25 min.于训练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在模拟7500 m高空环境下的EEG、SaO2、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并对受试者低氧训练前后的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受试者在模拟7500 m高空环境下的EEG复杂度较训练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模拟3500 m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提高机体高空缺氧耐力水平,EEG复杂度和SaO2可作为评价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定量生理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effect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complexity and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SaO2) of high performance fighter pilots. Methods Thirty-two pilot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undertook a 25 min-training (simulated hypoxia at 3500 m-oxygen concentration 13.1%) with Type DY-84 hypoxia training device once a day for 15 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 subjects were put in simulated 7500 m hypoxia condition (oxygen concentration 7.1%,ventilation volume 15L/min) and their EEG, SaO2,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level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by t-test. Results Training effec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7500m EE(G complexit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 but SaO2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Number of red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level had no obvious change (P>0.05).Conclusions The simulated 3500 m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could improve pilot's hypoxia tolerance. EEG complexity and SaO2, which are measured under simulated 7500 m hypoxia condition,would be the quantitative indice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hypoxia training for pilot.The results application would be hopefully expanded to the population who work at high altitude or in anox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飞行员的听力损失状况,探讨飞行对飞行员听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飞行员116名,男性,年龄23~56岁,飞行时间120~6000 h.根据年龄分为4组:飞行员A组61名,年龄23~29岁,平均(24.6±1.7)岁,飞行时间(354.0±200.8)h;飞行员B组20名,年龄30~39岁,平均(34.1±2.6)岁,飞行时间(1866.3±785.9)h;飞行员C组28名,年龄40~49岁,平均(44.0±2.4)岁,飞行时间(2913.6±1085.6)h;飞行员D组7名,年龄50~56岁,平均(52.6±1.9)岁,飞行时间(4528.6±799.4)h.同时选择同年龄的无噪声暴露史的74名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照A组17名;对照B组21名;对照C组24名;对照D组12名.对受试者进行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检测. 结果 ①飞行员的听力损失主要发生在3000~8000 Hz;飞行员A组和B组中,单耳高频听力损失率高于双耳;随着年龄和飞行时间的增加,飞行员双耳高频听力损失率逐渐增加,在飞行员C组中,单耳和双耳听力损失率相近;在飞行员D组中,单耳高频听力损失率为14.30%,双耳达85.70%.②飞行员组表现为以6000 Hz为中心的听力曲线切迹,在6000 Hz处听力最先下降且最显著;对照A组、B组、C组各频率听阈都在正常范围;对照D组为坡型听力曲线,在8000 Hz处听力下降最显著.③飞行员A组与对照A组纯音听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飞行员B组听阈值在4000、6000、8000 Hz频率处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3.428,P<0.05);飞行员C组听阈值在2000、3000、4000、6000、8000 Hz频率处高于对照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0~5.524,P<0.05);飞行员D组听阈值在500、1000、2000、3000、4000、6000 Hz频率处高于对照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4.121,P<0.05).④飞行员组DPOAE引出率在3000、4000、6000 Hz频率处低于对照组;随着年龄和飞行时间的增加,DPOAE引出率逐渐下降;DPOAE引出率6000 Hz处低于4000 Hz处,4000 Hz处低于3000 Hz处. 结论 长时间的飞行可损伤飞行员的听觉功能,听力损失以6000 Hz发生最早且最显著;DPOAE监测噪声性听力损失更敏感;人耳对噪声的易感性存在着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应用我国新研制的LDS-Ⅰ型动态视力仪,检测了102名飞行人员静态视力及30、45、60km/h三种不同运动速度的动态视力。结果显示,静态视力明显高于动态视力(P<0.01),静态视力与动态视力的差值,个体间差异较大。动态视力随动态机标运动速度加快而降低(P<0.05)。应用动态视效率评价了在30km/h运动速度下测得的动态视力,优秀占16.7%、良好占19.6%、中等40.2%、较差19.6%、最差3.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飞行职业对飞行员的脑动脉弹性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现役飞行员125名,平均年龄为(32.26±4.47)岁,对照组为89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为(29.80±7.58)岁。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观察受试者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流速(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及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和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以年龄为协变量,对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飞行员组的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Vd、Vm及PI与对照组同侧相比,均无差异(P〉0.05);但飞行员组的左侧大脑前动脉的RI值低于对照组人群[P=0.0464,(0.527±0.005)vs(0.542±0.006)]。结论飞行职业对飞行员的脑血流参数无明显影响,但飞行职业能提高飞行员脑血管调节能力,提高血管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