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探索硼镁石粉、氯烟复合物在湖区现场的杀螺效果。方法采用硼镁石粉80g/m2与氯烟复合物0.8g/m2喷洒,氯烟复合物0.8mg/L浸杀,同时以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清水作空白对照。结果硼镁石粉、氯烟复合物10月份杀螺效果不如氯硝柳胺。5月份3种杀螺药物的杀螺效果相近,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硼镁石粉、氯烟复合物杀螺效果及稳定性受季节及环境影响因素较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大。春季灭螺使用硼镁石粉喷洒和氯烟复合物浸杀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杀虫丁对山丘地区残存钉螺的杀螺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杀和喷洒方法,与氯硝柳胺灭螺效果进行比较,并设清水对照组,观察不同浓度的钉螺死亡率。结果室內浸杀杀虫丁2.0mg/L48h钉螺死亡率为99%,氯硝柳胺2h 1.0mg/L、2.0mg/L和48h各浓度组钉螺死亡率均达99%以上,两种药物浸杀灭螺效果除2.0mg/L组浸杀48h差异无显著性(x~2=0.00005,P>0.25)外,其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室内喷洒杀虫丁和氯硝柳胺24h和48h各浓度组钉螺死亡率均达99%以上,两种药物的喷洒灭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杀虫丁具有较好的抑制钉螺爬动作用。结论杀虫丁的灭螺效果喷洒优于浸杀。建议浸杀灭螺浓度应大于2.0mg/L,喷洒剂量为2g/m~2。  相似文献   

3.
烟氯复合物和硼镁石粉现场灭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扩大现场试验 ,掌握烟氯复合物和硼镁石粉的现场灭螺效果。方法 采用浸杀法、喷洒法和撒粉法进行现场灭螺试验。结果 采用烟氯复合物 0 .8m g/ L 和氯硝柳胺 2 m g/ L 平行比较灭螺 ,浸杀法 3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91.5 7%和 92 .38% ;喷洒法 3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90 .0 2 %和 90 .5 6 %。采用硼镁石粉 80 g/ m2撒粉 ,雨天和晴天撒粉 ,3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76 .10 %和 93.0 0 %。结论 采用烟氯复合物 0 .8m g/ L 以及氯硝柳胺 2 mg/ L 进行浸杀和喷洒灭螺 ,其灭螺效果基本一致 ,但烟氯复合物灭螺的用量比氯硝柳胺减少了 6 0 .0 0 %。硼镁石粉具有杀灭钉螺的作用。晴天撒粉比雨天撒粉灭螺效果要好 ,半年后灭螺效果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硼镁石粉杀灭钉螺效果和现场推广应用前景,了解其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撒粉法进行实验室和不同类型现场杀螺试验,用斑马鱼进行急性鱼毒试验.结果硼镁石粉在实验室撒粉施药后3、7、15 d的LC5.分别为228.19、34.89、12.47 g/m2,显示该药具有明确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江滩地区200 g/m2的杀螺效果较好,180 d钉螺校正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达100.0%;山丘地区200 g/m2 210 d活螺密度下降96.1%;沿海高沙土地区灭螺效果较差,80 g/m2几乎无杀螺效果,200 g/m2钉螺死亡率也很低.现场观察发现硼镁石粉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毒害加重;同时,施用硼镁石粉后土壤碱性明显增加,且随剂量增加而碱性增加.急性鱼毒显示48、72、96 h LC50分别为964.32、633.66、523.74 mg/L.结论硼镁石粉现场杀螺作用缓慢,用量大,对鱼类安全,对植物及土壤有损害.硼镁石粉中有杀螺作用的成分亟待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5.
氯硝柳胺悬浮剂大山区杀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25%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在云南大山区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浸杀和喷洒法杀螺实验,比较SCN和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WPN)的杀螺效果.结果室内浸杀:WPN 0.15 mg/L(有效浓度0.075 mg/L)浸杀24 h无明显杀螺作用(与清水对照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SCN 0.27 mg/L(有效浓度0.067 mg/L)浸杀24h钉螺死亡率为33.33%,有明显杀螺作用.WPN 0.84 mg/L(有效浓度0.42 mg/L)和SCN 1.50mg/L(有效浓度0.38 mg/L)浸杀24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室内喷洒:SCN 2.0 g/m2和WPN 2.0 g/m2杀螺效果相近(P>0.05).现场浸杀:SCN 2.0 mg/L浸杀24 h对螺袋内钉螺杀螺率和浸杀72 h对沟内钉螺杀螺率优于WPN 2.0 mg/L.现场喷洒:SCN 2.0 g/m2和WPN 2.0 g/m2杀螺效果相近(X2 3d=6.9×10-4,P>0.05;X2 15d=9.8×10-5,P>0.05).结论SCN 2.0 mg/L浸杀和2.0 g/m2喷洒均有较好的杀螺效果,是一种高效、溶解度高的杀螺新剂型.  相似文献   

6.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螺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5,他引:5  
目的 评价 2 5 %氯硝柳胺悬浮剂 ( SCN)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及现场浸杀和喷洒法进行 SCN杀螺试验 ,同时以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 WPN)和清水做对照试验。结果 室内浸杀 :SCN2 4h L C50 为 0 .0 474m g/ L;WPN L C50 为 0 .0 947mg/ L;二者间杀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室内喷洒 :用 SCN 0 .2 5、0 .5 0、1.0 0、2 .0 0 g/ ( L· m2 )各浓度组杀螺率均高于对应的 WPN各浓度组的杀螺率。现场浸杀 :用 SCN 2 mg/ L (有效浓度 0 .5 mg/ L ) ,对投放的螺袋内钉螺和沟内泥土中筛取钉螺的杀螺率均高于 WPN 2 mg/ L (有效浓度 1.0 mg/ L )浸杀。现场喷洒也同样显示 2 g/ ( L· m2 ) SCN杀螺率高于 2 g/ ( L· m2 ) WPN的杀螺率。结论 2 mg/ L或 2 g/ ( L· m2 ) SCN浸杀或喷洒 ,其杀螺率高于 2 mg/ L或 2 g/ ( L· m2 ) WPN ;SCN是一种高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新剂型 ;建议在进一步扩大试验的基础上 ,进行现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杀虫丁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探索有效灭螺剂量及影响灭螺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以杀虫丁为实验组、氯硝柳胺为实验对照组、清水为空白对照组,捕捉野外钉螺在室内进行浸杀和喷洒实验,并选择有螺滩地进行现场浸杀和喷洒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下钉螺校正死亡率.结果室内浸杀杀虫丁1.0mg/L浓度组浸杀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54.55%,显著低于同浓度的氯硝柳胺组(P<0.01);室内喷洒杀虫丁1.0g/m2浓度组喷洒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0.0%,杀螺效果也不及氯硝柳胺(P<0.05);现场浸杀杀虫丁杀螺效果与室内相似,但现场喷洒1.0g/m2浓度组15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达77.10%,与氯硝柳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25g/m2浓度组钉螺校正死亡率高于相应的氯硝柳胺组.杀虫丁杀螺效果受温度和作用时间影响较明显,但杀虫丁具有较强抑制钉螺爬动作用.结论杀虫丁适合现场喷洒灭螺,浓度以1.0~1.25g/m2、气温在25℃为宜.  相似文献   

8.
杀虫丁室内和现场杀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杀虫丁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探索有效灭螺剂量及影响灭螺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以杀虫丁为实验组、氯硝柳胺为实验对照组和清水为空白对照组,捕捉野外钉螺在室内进行浸杀和喷洒实验,并选择有螺滩地进行现场浸杀和喷洒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下钉螺校正死亡率.结果室内浸杀,杀虫丁1.0mg/L浓度组浸杀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54.55%,显著低于同浓度的氯硝柳胺组(P<0.01);室内喷洒,杀虫丁1.0g/m2浓度组喷洒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0.0%,杀螺效果也不及氯硝柳胺(P<0.05);现场浸杀,杀虫丁杀螺效果与室内相似,但现场喷洒1.0g/m2浓度组15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达77.10%,与氯硝柳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5g/m2浓度组钉螺校正死亡率高于相应的氯硝柳胺组.杀虫丁杀螺效果受温度和作用时间影响较明显,但杀虫丁具有较强抑制钉螺爬动作用.结论杀虫丁适合现场喷洒灭螺,浓度以1.00~1.25g/m2、气温在25C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杀虫丁和氯硝柳胺现场杀螺效果,探索有效灭螺剂量及影响灭螺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以杀虫丁为实验组、氯硝柳胺为实验对照组、清水为空白对照组,在不同类型的有螺地区进行现场浸杀和喷洒灭螺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下钉螺校正死亡率。结果现场浸杀,杀虫丁1.0mg/L浓度组浸杀48h后肋壳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2.8%,光钉螺校正死亡率为34.3%,显著低于同浓度的氯硝柳胺组(P<0.01)。现场喷洒,杀虫丁1.0g/m2、1.5g/m2、2.0g/m23个浓度组喷洒灭螺后7-30d,洲滩和河滩肋壳钉螺校正死亡率均<50.0%,杀螺效果显著低于同浓度的氯硝柳胺组(P<0.01)。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氯硝柳胺现场浸杀和喷洒灭螺效果均明显优于杀虫丁。  相似文献   

10.
硼镁石粉氯烟复合物在山丘地区的灭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硼镁石粉、氯烟复合物在山丘地区的灭螺效果。方法 采用硼镁石粉80g/m^2干撒,氯烟复合物0.8g/m^2喷洒,同时与氯硝柳胺2g/m^2喷洒和空白对照作对比。结果 硼镁石粉撒药后7d,其灭螺效果不如氯硝柳胺,但l5d及30d后其活螺密度即与氯硝柳胺差异无显著性,钉螺死亡率在30d显著高于氯硝柳胺,活螺密度持续下降。氯烟复合物灭螺效果不明显。结论 硼镁石粉灭螺效果较好,随着时间延长,其灭螺效果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杀螺效果评价的差异 ,确定其现场使用的有效剂量。方法 采用开放式浸杀法和喷洒法测试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杀螺效果 ,并以常规封闭式浸杀法和喷洒法进行比较。结果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药液 2 4 h开放式浸杀钉螺的 L C50 为 0 .6 6 18mg/L,常规封闭式浸杀钉螺的 L C50 为 0 .14 73mg/L,封闭式杀螺效果好于开放式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t= 3.371,P<0 .0 5 )。开放式浸杀时钉螺逃逸数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减少 ,当药物浓度达 4 .0 m g/L时 ,钉螺逃逸被完全抑制 ,大部分钉螺在 1h内逃逸。而开放式喷洒时 ,仅低剂量组有少量钉螺逃逸 ,开放式和封闭式喷洒杀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常规药效测试方法可能高估了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的杀螺作用 ,现行推荐剂量达不到实际需要的有效浓度。建议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现场浸杀灭螺应用剂量 (指乙醇胺盐含量 ,下同 )为 2 - 4 mg/L,喷洒灭螺的现场应用剂量为 1- 2 g/m2。若考虑复杂环境或其它因素影响 ,则尚需酌情增加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2.
氯硝柳胺加地膜覆盖技术灭螺对鱼毒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加地膜覆盖灭螺技术对鱼类毒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条有螺沟渠作为试验现场,分设对照组和灭螺组。灭螺组截流后采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按2 g/m2的剂量喷洒,然后覆盖地膜(覆膜)通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灭螺措施。分别在现场和实验室观察流水及静水环境下鱼苗的死亡情况。结果在流水环境下,施药覆膜后7 d内灭螺组和对照组鱼苗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揭去地膜(揭膜)后4 d两组均未出现鱼苗死亡;覆膜后7 d内灭螺组下游50、100、150 m 3个投放点与对照组鱼苗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而揭膜后4 d内亦未发现鱼苗死亡。静水环境下灭螺组和对照组鱼苗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灭螺组灭螺后钉螺死亡率为96.77%,对照组为0(P〈0.01)。结论氯硝柳胺加地膜覆盖灭螺技术既可提高灭螺效果,又可有效避免灭螺药物对鱼类等的毒性影响,是一种适用于鱼塘等特殊环境的灭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通过现场试验获得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应用的技术指标, 为血吸虫感染高危环境应急处置提供钉螺控制新技术。 方法 方法 在扬州市邗江区 (小现场) 和仪征市 (大现场) 各选择1个环境进行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灭螺试验, 比较不同剂量、 不同时间和是否环境清障条件下的杀螺效果。 结果 结果 小现场试验显示, 30、 40、 50 g/m2 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1、 3 d和7 d后, 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4.55%、 68.41%和73.45%, 57.27%、 68.59%和80.28%, 63.49%、 77.58%和85.55%; 其中30 g/m2 与40 g/m2 剂量组在喷撒后1、 3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 喷撒后7 d钉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549, P < 0.05), 40 g/m2 与50 g/m2 剂量组喷撒后1、 3 d和7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大现场试验显示, 未清障和清障环境采用40 g/m2 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3、 7 d和15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85.29%、 83.89%、 83.41%和87.70%、 91.02%、 91.84%; 清障组喷撒后3~15 d钉螺总体死亡率为90.02%, 显著高于未清障组 (84.28%)(χ2 = 9.950, P < 0.05); 清障与未清障组喷撒15 d后活螺密度分别由19.90只/0.1 m2 和19.83只/0.1 m2 下降至0.60只/0.1 m2 和2.60只/0.1 m2 , 分别下降了96.98%和86.89%。 结论 结论 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喷撒灭螺适宜剂量为40 g/m2 , 对环境中高于50 cm的植被清障将提高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环境地膜覆盖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膜覆盖法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环境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有螺沟渠作为试验现场,分设施药覆膜组(采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按2 g/m2的剂量喷洒后覆盖地膜)、单纯覆膜组(不施药直接覆盖地膜)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灭螺措施)。于覆膜后7、10、40、60 d和90 d,分别进行灭螺效果调查,并每天测定地膜内外环境温度。结果覆膜后膜内温度显著高于膜外(t=4.12,P〈0.01);覆膜7 d后施药覆膜组和单纯覆膜组的活螺密度较实验前分别下降99.01%和67.71%,10 d后分别下降96.58%和93.06%,40 d后均可达100%。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施药覆膜、延长覆膜时间、提高膜内累积温度等均能有效提高灭螺效果。结论地膜覆盖法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短时期施药加覆膜作用强于单纯地膜覆盖,随着覆膜时间增加,单纯地膜覆盖同样具有理想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观察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江滩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方法 在江苏省扬中市选择3块有螺江滩, 采用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40 g/m2 喷撒法灭螺, 以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4 g/m2 和清水为对照进行对比观察, 统计比较 现场杀螺效果。结果 结果 喷撒7 d后,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组钉螺死亡率为85.42%, 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组为 82.35%, 清水组为2.86%。结论 结论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杀螺效果较好, 适合在江滩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山丘地区观察密达利喷洒灭螺效果及对鱼类的毒性。方法选择钉螺孳生的山丘地区苗木地为灭螺试验现场,分为密达利试验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灭螺效果;选择3口体积相同的水塘为鱼毒试验现场,分为密达利高、低浓度试验组和清水对照组进行鱼类毒性试验比较。结果施药后3、7、15 d,密达利组活螺平均密度为0.49、0.42、0.17只/0.1 m^2,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组为0.90、0.60、0.15只/0.1 m^2,空白对照组为5.40、9.05、3.90只/0.1 m^2,3、7、15 d时,活螺密度下降率密达利组为85.92%、50.55%和87.93%,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组为67.03%、95.11%和91.76%,两组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药后3,7 d和15 d,密达利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76%、87.98%和94.1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组为89.70%、83.22%和94.72%,空白对照组为9.24%、9.50%和15.21%,密达利组与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达利高、低浓度试验组和清水对照组鱼类死亡率均为0。结论山丘地区旱地使用密达利在短期内具有较好的杀螺效果,对鱼类低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云南高原血吸虫流行区密达利杀螺效果和鱼毒性。方法室内采用密达利不同浓度组浸杀、喷洒灭螺,现场选鱼塘周围有钉螺孳生的各类环境灭螺,同时观察对鱼的毒性。结果室内试验设清水对照和密达利2.5、5、10、15、20、50、100g/m37个浓度组,浸杀法第7天钉螺死亡率分别为2.00%、58.00%、68.00%、66.00%、76.00%、82.00%、90.00%、96.00%,喷洒法第7天钉螺死亡率分别为2.00%、66.00%、78.00%、80.00%、84.00%、88.00%、90.00%、90.00%,密达利浸杀法和喷洒法各浓度组随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钉螺死亡率上升。现场灭螺剂量5—10g,灭螺后7、15、30d钉螺死亡率为52.28%、76.98%、71.89%,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下降了29.93%、52.37%、57.01%,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51.50%、76.72%、71.03%。室内鱼毒性试验(厂家推荐剂量2.5—5g/m2或g/m3),鱼死亡率与清水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x。=0.11,P〉0.05),现场试验鱼没有死亡,也没有其他的水生生物死亡。结论密达利灭螺能有效降低活螺密度,对鱼类等水生物安全性高,在鱼塘及周围的有螺环境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不同剂型在江滩地区的灭螺效果。 方法 选用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悬浮剂(25%悬浮剂)、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4%粉剂)等3种剂型灭螺药,在江滩有螺环境开展现场灭螺实验,比较不同剂型灭螺效果,并进行费用?效果分析。 结果 25%悬浮剂灭螺后3、7、15、30 d钉螺校正死亡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54.37%、91.70%、92.76%、79.50%和59.55%、95.93%、97.63%、94.15%,4%粉剂分别为59.10%、91.83%、95.56%、93.34%和65.03%、94.93%、97.61%、97.28%,50%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6.29%、91.68%、93.12%、81.59%和81.24%、97.02%、97.84%、95.27%。25%悬浮剂、4%粉剂和50%可湿性粉剂的灭螺成本分别为0.21、0.39元/m2 和0.23元/m2,钉螺校正死亡率每上升1%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2.68、40.63元和25.17元,活螺密度每下降1%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1.54、39.78元和23.95元。 结论 3种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剂型现场灭螺效果均较好,均可用于江滩现场灭螺。但各药物起效时间、药效特点、现场喷施方法、灭螺成本等均有不同,应根据不同环境特点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50%和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及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山丘型流行区的应用效果与成本,为该类流行区选择灭螺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月选择江西省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一片荒田为实验区,分成5个区块,设4个实验组(A1、A2、B、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其中A1组和A2组分别喷洒1 g/m2和1.5 g/m2 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B 组喷洒2 g/m2 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C组喷洒4 g/m2 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悬浮剂进行灭螺,D组不施用任何灭螺药物。灭螺前及灭螺后1、3、7、15 d,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观察药物灭螺效果;统计各项灭螺费用,计算每组1 m2灭螺成本及活螺平均密度每下降1%的成本。结果 实验组施药7 d内,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78.95%,活螺密度最低可降至0.238 8只/0.1 m2;7 d后,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94.74%,活螺密度最低可降至0.058 0只/0.1 m2;施药后1、3 d和15 d,A1、A2、B组和 C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d = 2.250、[χ2]3d = 1.779、[χ2]15d = 2.286,P均> 0.05),施药后7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d = 7.990,P = 0.046)。A1组和A2组在施药后1、3、7、15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d = 0.724、[χ2]3d = 0.584、[χ2]7d = 0.400、[χ2]15d = 0.251,P均> 0.05)。A1、A2、B组和C组平均每1 m2灭螺成本分别为0.58、0.60、0.64元和0.73元,各组活螺平均密度每下降1%的成本分别为19.29、20.44、21.68元和23.53元。结论 在山丘型流行区使用8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灭螺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