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 6月 1 2日至 1 1月 1 8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共确诊 1 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 (其中 3例实验室分离到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 ,病例的年龄在 9月龄~ 2 1岁 ,其中≤ 6岁的 1 6例 ,占 84 % ,所有病例均未免疫或全程免疫。 7月 3 0日海地也报告 1例实验室确诊的脊髓灰质炎Ⅰ型病例 ,2岁 ,未全程免疫。尽管加强病例的主动搜索 ,至今未发现新的病例。造成这次暴发的病毒很不寻常 ,因为这种病毒衍生自口服脊灰活疫苗 (OPV) ,与原代OPV株有 97%的基因同源性 (通常疫苗衍生分离株与原代疫苗株的同源性 >99.5% ) ,并且看来已恢…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 1999~ 2 0 0 1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病毒 5 3株 ,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5 3例AFP病例分布在全省 8个地区 (州、市 ,下同 )的 31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3岁儿童 4 8例 ,占 90 .6 % ;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 38例 ,占 71.7%。其特点是 :全省 9个地区中 8个有病例 ,病例呈散在分布 ;分离出的脊灰疫苗病毒以Ⅱ型为主 (32例 ,占 6 0 .4 % ) ,3年分离的Ⅱ型脊灰疫苗病毒数均超过本年Ⅰ型和Ⅲ型的总和 ;病例中零剂次免疫儿童发病 6 0d后仍残留麻痹的占 82 .4 % ;8例高度怀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均为 <3岁儿童 ;免疫史为零剂次和 1剂次 ;麻痹时伴发热 ,为不对称麻痹 ,发病 6 0d随访仍残留麻痹并有肌肉萎缩。提示贵州省AFP病例中检出脊灰疫苗病毒的病例 ,集中在 <3岁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因此要高度重视VAPP病例 ,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覆盖率 ,巩固AFP病例监测质量是保持无脊灰状态、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和防止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首例疫苗相关Ⅰ型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患儿的发病及诊治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实验室检测结果,伤残残留及等级鉴定,补偿政策落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室分离与定型为Ⅰ型,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为脊灰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调查显示鄞州区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为99.71%,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接种率为0.87%;主动搜索未发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接种门诊接种实施规范。结论该病人感染系口服脊灰疫苗株病毒所致;鄞州区IPV接种服务有待提高;预防接种单位对接种脊灰疫苗尤其是首次接种者需行肛周脓肿检查,以筛查特殊人群;卫生部门应当主动应对VAPP病例的发生,确保常规免疫工作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洲区和西太平洋区已证实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 ,欧洲区自报告最后 1例脊灰也已 3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显示 :全球已阻断了脊灰Ⅱ型野病毒的循环。AFP病例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的 4个主要措施之一 ,其余 3个是 :口服脊灰疫苗 (OPV)的常规接种率达到并保持一个高水平 ;开展国家免疫日活动 (NIDs)以迅速降低脊灰病毒的循环 ;开展“扫荡”式免疫活动以消除脊灰病毒的宿主。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指标有两个 :①非脊灰AFP病例的报告发病率 (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1997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29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确诊病例。1997年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92%,7天内及时送检率达98.58%。在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未分离到脊灰病毒;而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分离率,由1995年的7.69%提高到1997年的12.90%。AFP病例接触者的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5.35%,从中分离到脊灰病毒3株,均均为脊灰病毒疫苗株,其中Ⅰ型1株,Ⅲ型2株;分离出NPEV的38例,分离率为6..28%。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发现脊髓灰质炎Ⅰ型野病毒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在全国已经连续 5年多未发现脊髓灰质炎 (脊灰 )本土野病毒病例以后 ,1999年 10月在青海省卫生防疫站送检的脊灰毒株中 ,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灰实验室检定 ,发现了脊灰Ⅰ型野病毒。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明 ,该毒株不同于我国1994年以前流行的野病毒 ,也不同于青海省以往(1993年 )流行的野病毒。资料证实 ,此株野病毒的发现 ,并非是由于 1994年以来我国监测系统不敏感 ,以致对境内循环的病毒漏检所致。众所周知 ,自1994年以来 ,我国每年约报告 50 0 0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 ,每年约有 1万份以上的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陕西省2003-2008年检出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监测的敏感性。方法对PV阳性的AFP病例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疫苗变异PV采用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结果陕西省2003-2008年共检出PV 29株,分离到的PV以Ⅱ型为主(15株),超过Ⅰ型和Ⅲ型之和;AFP病例集中在≤2岁儿童(75.86%),以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所占比例较大(51.72%);麻痹部位主要为单下肢、双下肢和四肢;型内鉴定14株为疫苗变异PV,基因序列测定均未达到VDPV(1%)的诊断标准;疫苗变异PV的病例中7例为未全程免疫,9例为0~2岁儿童。结论维持无脊灰阶段,存在着VDPV和发生循环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s)爆发流行的可能,保持高水平的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免疫覆盖率,高质量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学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湖南省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收集<15岁AFP病例粪便标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与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5年共检测1 103例AFP病例粪便标本(2 185份),EV分离阳性27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疫苗相关脊灰病毒112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6例,疫苗相关脊灰病毒与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混合4例,NPEV 154例。结论湖南省2001~2005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但监测发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6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可能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循环和爆发。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1997年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41例,采集粪便标本238例,其中208例采集了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经接种RD和Hep-2两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在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毒13例,脊灰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混合2例,非脊灰的其它肠道病毒61例,共76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1.9%;在208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完成病毒分离工作180例,分离到脊灰病毒2例,非脊灰的其它肠道病毒74例,共76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2.2%。分离出的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作型内鉴别,均确定为脊灰疫苗相关株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国家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在检定青海省卫生防疫站送检的脊灰毒株中,发现了脊灰Ⅰ型野病毒。经调查,该毒株分离自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1名16月龄男孩,未接种过口服脊灰活疫苗(OPV)。该患儿因患单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而去诊所就医,经治医师及时作出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目标的日益临近 ,对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监测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们将山西省 1998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及监测状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 1998年全省AFP病例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旬报表。人口资料来自省统计局年报。省脊灰实验室提供病毒分离结果 ,国家脊灰实验室做毒株型内鉴别。按照WHO规定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要求 ,对 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监测、评价。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处理。2 结果 :( 1)流行特征 :1998年 137例AFP病例分布在 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分析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实验室确诊感染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型别,为河南省制定更完善的脊灰防控策略及维持"无脊灰野病毒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WHO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第4版》操作规程,使用RD和L20B两种细胞对河南省2016年AFP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逆转录PCR法进行病毒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共检测453例疑似AFP病例,其中有7例(1.55%)病例分离出10株脊灰病毒,其中Ⅰ型、Ⅲ型和Ⅰ+Ⅲ型分别为5株,3株和2株。分离到脊灰毒株与Sabin株相比,核苷酸VP1区发生0、1、2、4和6个变异的数量分别为3、1、3、2和1株。结论 2016年河南省分离出脊灰病毒均为脊灰疫苗株,毒株型别以Ⅰ型为主,VP1区核苷酸以低变异为主,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及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02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与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 0 2年全国脊髓灰质炎 (脊灰 )实验室网络采集粪便标本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 5 30 8例 ,分离到的所有毒株均做了血清定型 ,其中脊灰病毒 (PV)I型 5 5例 ,Ⅱ型 181例 ,Ⅲ型 97例 ,混合型 83例 ,脊灰与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混合 2 7例 ,PV分离率为 8 3%。分离到NPEV4 5 8例 ,分离率为 8 6 %。 2 0 0 2年 ,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脊灰实验室均通过职能考核 ,成绩合格。对 11个省级脊灰实验室还进行了现场考核 ,全部通过考核认证。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送检的 5 0 3株均做了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法型内鉴定 ,其中 4 5 1例为从AFP病例中分离到的。经检测未发现脊灰野毒株 ,PV疫苗株I型 6 4例 ,Ⅱ型 170例 ,Ⅲ型 99例 ,混合型 82例 ,Ⅰ、Ⅱ、Ⅲ型变异株分别为 3、19、5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对所有毒株 (份 )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型内鉴定 ,总计 6 0 9株 ,其中疫苗类似株(SL) 5 75株 ,占所有送检毒株的 94 4 % ;非疫苗类似株 (NSL) 3株 ,占 0 5 % ;双反应毒株 (DRV) 2 8株 ,占 4 6 %。并对 6 8例送检毒株做了VP1段的基因测序 ,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VDPV) 2株 ,分别在四川省和安徽省分离到 ,但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 1993年 - 1999年发现的 17例AFP病例的发病情况 ,麻痹后 6 0天随访情况进行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卫辉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随访表。1.2 病毒分离 由河南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2 结果2 .1 基本情况2 .1.1 病例分布  1993年 - 1999年卫辉市共报告AFP病例 17例 ,其中本市 9例 ,外市县 8例 ,年龄最大 13岁 ,最小 1岁零 2个月 ,平均年龄 4.4岁 ,病例主要集中于 6岁以下儿童 ,占病例总数的 88.2 4% ,外市县病例年龄明显大于本市 (本市病例平均年龄为 2 .6岁 ,外市县…  相似文献   

15.
潍坊市自 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 ,已连续 11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 (脊灰)野病毒病例。现将潍坊市 1991~ 2 0 0 1年AFP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以期对今后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潍坊市卫生防疫站 1991~ 2 0 0 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1 2 方法 采集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送山东省脊灰检测实验室分别采用RD、Hep 2细胞 (1998年以前 )和RD、L2 0B(1999年以后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分离出的病毒送国家脊灰检测中心实验室鉴定。病例的诊断由山东省脊灰专家小组作出。2 结…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 1997~ 2 0 0 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共报告 119例 ,其中非AFP病例 31例 ,AFP病例 88例 ,现将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资料来自哈尔滨市及所辖 19个县 (区、市 ,下同 )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主动监测、旬报表和随访表。实验室资料由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脊髓灰质炎 (脊灰 )实验室提供。人口资料来自市统计局。按卫生部制定的AFP病例分类标准 ,由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 ,对所有AFP病例进行最后分类。1 流行病学特征  1997~ 2 0 0 0年报告的 88例AFP病例分布在 19个县 ,其中农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证实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非脊灰肠道病毒 (NPEV)病例的监测值得关注。为了解黑龙江省AFP病例中NPEV的型别和流行病学分布 ,为由NPEV引起疾病流行的实验室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黑龙江省1997~ 2 0 0 1年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NPEV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报告如下。1 病毒分离与鉴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灰病毒检验手册》推荐的标准操作规程 ,用RD、Hep 2细胞对黑龙江省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1例使用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发生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评价处置效果。方法对该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脊灰病毒分离和型内鉴定;在当地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评价和0-4岁儿童查漏补种工作。结果该例AFP病例接种第2剂bOPV后19d发病,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Ⅲ型脊灰病毒株,其VP1区发生11个(1.2%)核苷酸变异,鉴定为VDPV。经过采取脊灰疫苗查漏补种等控制措施后,未出现续发病例。结论该病例为Ⅲ型VDPV病例,及时采取查漏补种等措施有效地阻断了可能的VDPV循环。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年临床诊断脊髓灰质炎(脊灰)6例,其中因发病60天后仍残留麻痹诊断5例,失访诊断1例。6例均为2岁以下儿童;未服脊灰疫苗者2例,免疫1~2次者3例。临床诊断6例脊灰均采集了粪便标本,其中病毒分离阴性1例,脊灰Ⅰ、Ⅱ、Ⅲ型病毒各1例(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株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2例。1993~1996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在 2 0 0 1、2 0 0 2、2 0 0 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中 ,有 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 ,与脊灰疫苗 (Sabin)株相比 ,VP1 区核苷酸差异率为 0 2 2 %~ 0 99%,其中 1例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VDPV)。 8例主要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县 ,年龄主要在≤ 1岁 (7例 ) ,有明显的类似脊灰症状 ,其中 5例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儿童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 ,当地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调查 ,除 1个村为 4 0 %外 ,其余均 >80 %。表明安徽省局部地区自然环境中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的循环 ,但未在人间传播。今后仍应加强儿童OPV常规免疫 ,加强AFP病例监测 ,有计划地开展OP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