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良恶性卵巢肿瘤MRI表现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彪 《广西医学》2003,25(4):537-539
目的:分析和总结良恶性卵巢肿瘤在MRI的表现,提出良恶性卵巢肿瘤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27例在平扫后加增强扫描,6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32例卵巢肿瘤的MRI征象经统计学检验,良恶性有显差别包括:肿瘤的质地(囊性或实性),肿块均质性,囊壁结节的数目,位置,壁结节均质性,囊壁或囊内分隔厚薄规则度,强化方式及程度,而肿瘤体积的大小、形态、T1及T2信号强度和分隔征等方面良恶性肿瘤差异无显性意义。(2)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形态,恶性组:速升-缓降型;良性组:缓升-缓降型;恶性组峰值信号高于良性,到达峰值时间较良性早。结论:(1)良性卵巢肿瘤以囊性为多,囊壁结节少且位于囊内,质地均匀,囊壁或囊内分隔厚薄均匀,多均匀强化。恶性卵巢肿瘤多为囊实性和实性,囊壁结节多发且可从囊内突出囊外,坏死多见,囊壁后囊内分隔厚薄不均,多为不均匀强化。(2)良恶性卵巢肿瘤的MRI动态增强曲线形态特征不同,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及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50例.采用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序列(LAVA)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病灶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5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病灶形态特征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1,31.3,P<0.05).病灶形态特征诊断的敏感性91.7%(22/24),特异性84.6%(22/26),准确性88.0%(44/5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的敏感性92.3%(24/ 26),特异性73.1%(19/26),准确性86.0% (43/50);二者相结合的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100.0%(24/24),特异性94.4%, (24/26),准确性96.0%(48/50).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能够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两者的结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76例乳腺疾病患者入组,对入组患者的76枚乳腺内病变均行DCE-MRI和SWI检查,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结果;同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结果76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确诊35例(46.05%)为良性肿瘤,41例(53.95%)为恶性肿瘤。DCE-MRI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7%、92.68%、90.79%、91.18%和90.48%均显著高于SWI检查的68.57%、70.73%、69.74%、66.67%和72.50%,P<0.05,且DCE-MRI诊断的kappa值为0.814,大于SWI诊断的Kappa值0.392。结论DCE-MRI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较高,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SWI诊断相比DCE-MRI诊断无显著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收集在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61例,全部病例均行磁共振平扫、DCE扫描。 DCE用Fischer法评分及用BI-RADS法分级后判断良恶性,以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平扫加DCE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61例患者中,恶性40例,良性21例,平扫加DCE的诊断敏感性87.5%,特异性85.7%,准确率86.6%。结论磁共振平扫加DCE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的68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良性肿瘤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获得以下参数:DWI相关(囊性和实性部分的ADC值)、DCE-MRI相关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体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及时间-信号曲线(TIC)特征,进行计数和分析,评价DWI和DCE-MRI单独以及联合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DWI和DCE-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7.06%)和准确度(97.06%)高于DWI(82.35%,88.97%)、DCE-MRI(80.88%,89.71%)(P<0.05);而DWI(95.59%)和DCE-MRI(98.53%)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联合DCE-MRI可提高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0例乳腺疾病患者(共57个病灶)分别进行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病灶强化的形态学特征,测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类型、峰值时间和早期增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对乳腺癌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9.7%,准确度为71.9%。良、恶性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7.9%,准确度为89.5%;良、恶性病灶的峰值时间及早期增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7.5%和75.0%,特异度分别为87.9%和84.8%,准确度分别为87.7%和80.7%。联合动态增强各项标准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7.9%,准确度为91.2%。结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峰值时间及早期增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增强的形态特征,可对大部分病变作出定性诊断,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丹丹  赵文俊  高毅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2):2270-2272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诊断证实的96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DCE-MRI诊断结果,分析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良恶性卵巢肿瘤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R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病变的MR动态增强扫描表现,评价动态增强扫描MR在乳腺占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良性病变共41个(纤维腺瘤26例,乳腺囊性增生2例,乳腺囊肿13例),恶性病变共62个(导管原位癌6例,侵袭性导管癌37例,侵袭性小叶癌19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强化、星芒状强化及环状强化.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缘光滑整齐的均匀强化,16例显示内部无强化的分隔.动态增强MR对恶性乳腺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7.8%,准确性为89.3%.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扫描MR具有高敏感性和准确性,在良恶病变鉴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术前均行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容量转移常数)、K_(ep)(速率常数)、V_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性肿瘤组K~(trans)、K_(ep)、V_e平均值分别为(0.134±0.121)min~(-1)、(0.273±0.137)min~(-1)、(0.633±0.096);乳腺恶性肿瘤组K~(trans)、K_(ep)、V_e平均值分别为(0.339±0.128)min~(-1)、(0.515±0.169)min~(-1)、(0.680±0.116)。K~(trans)、K_(ep)在良、恶性肿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_e在良、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大约登指数确定最佳诊断界值,K~(trans)、K_(e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17%、93.83%;94.56%、85.71%和0.929、0.902。结论定量参数K~(trans)、K_(ep)可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且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MRI信号表现及强化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5例,总结其临床特点、病变形态、MRI信号表现和强化特征。结果5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均为单侧,右侧3例,左侧2例。5例均为囊实混杂成分,实性成分为主。MRI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呈乳头状或梳状明显强化,自边缘向中心扩散,延迟时相病变持续强化,强化范围扩大,总体上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征。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MRI强化形式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可提高对此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MRI、病理特征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择6例确诊为SST的临床病理和MRI资料,分析SST的MRI特征与病理结果。结果 MRI检查6例均为单发,右侧4例,左侧2例。最大径4.2-7.8cm。肿块呈卵圆形4例,分叶形2例。6例均有包膜,呈囊实性肿块。4例T2WI呈"湖岛征"。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呈快进慢出,向心性强化;动脉期肿块周缘呈乳头状、梳状显著强化(5例);部分T2WI高信号区在延迟期可强化(6例)。病理检查6例均见到假小叶结构、印戒细胞、致密胶原纤维、疏松水肿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结论 SST大多有较特征性的MRI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结合临床,一般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软组织肿瘤160例的MRI资料,男98例,女62例;年龄3~75岁,平均32岁;临床均以软组织肿胀、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为主要征象。采用Phlips Gyroscan Intera 15Tmaster MR机,表面线圈、E线圈、C1线圈,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引,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及增强扫描,160例软组织肿瘤中,良性120例,其中脂肪瘤30例,肌肉血管瘤25例。腱鞘巨细胞瘤30例,神经源性肿瘤20例。硬纤维瘤15例;软组织恶性肿瘤40例,其中脂肪肉瘤1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1例,平滑肌肉瘤6例,纤维肉瘤3例,淋巴瘤2例,黑色素瘤2例。结果良性肿瘤直径为1-16cm,边缘光滑、规则,信号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或不强化;恶性肿瘤直径5~12cm,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信号不均匀,累及周围结构,强化明显且不均匀。结论MRI对软组织肿瘤检查敏感性高,肿瘤的发病部位及某些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脂肪瘤及黑色素瘤的诊断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症核磁共振(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BPH的MRI表现及病理类型与尿路梗阻程度的相关关系以期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所帮助。方法: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BPH在术前均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分析其MRI信号和体积,形态及病理类型与梗阻程度的关系,结果:球形增大,尤其中后叶为主突入膀胱及平滑肌型BPH易导致完全性尿路梗阻,平滑肌型的T2信号均匀,腺体硬,易压迫后尿道,导致尿路梗阻,腺瘤型及混合型的T2高信号中,可见更高信号“星点”。结论:(1)MRI对判断肥大的前列腺形态,突入膀胱情况较好:(2)根据T2信号出现高信号的同时又出现了更高信号的“星点”状的影像,并可以推测病理类型,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in texture features 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images between breast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鼻咽癌侵犯斜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3例临床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及16例正常志愿者的斜坡MRI分为斜坡正常组、斜坡受侵组和放疗后斜坡改变组,检测各组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MRI动态增强参数包括强化百分数(SI%)、强化峰值(PV)、达峰时间(TTP)及TIC曲线类型,评价ADC值及动态增强参数在诊断斜坡受侵中的作用.结果:斜坡受侵组ADC、SI%及PV值高于放疗后斜坡改变组及斜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斜坡改变组TTP值高于斜坡受侵组及斜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坡正常组以TIC Ⅰ型曲线为主,放疗后斜坡改变组以Ⅰ型及Ⅲ型曲线为主,斜坡受侵组以Ⅳ及Ⅴ型曲线为主;诊断NPC病人斜坡受侵的最佳阈值为ADC值大于0.45×10-3mm2/s,TIC曲线Ⅳ型、Ⅴ型,强化百分数SI%> 121.1,强化峰值(PV)>1 050,达峰时间(TTP) <92.5 s;DWI(ADC值)及MRI动态增强诊断斜坡受侵能力:DCE-MRI敏感性与DWI相差不大,DCE-MRI准确性高于DWI.结论:DWI及DCE-MRI诊断鼻咽癌斜坡受侵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两者联合检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和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平扫及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所得出的信号-时间曲线信号变化及走行趋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强峰值时间前列腺癌早于前列腺增生,强化程度与强化率前列腺癌也高于前列腺增生(P〈0.05)。前列腺增生信号时间曲线类型以上升型为主,而前列腺癌以流出型为主(P〈0.01)。结论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中有较为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对兔VX2移植瘤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DCE)的成像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制成VX2移植瘤模型,应用3.0T MR对肿瘤进行DWI和DCE扫描,比较不同b值的CNR、SIR及ADC比值的差异。比较LAVA成像中各后处理参数的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参数。结果 b值取500、800、1000 mm2/s时,随着b值增加,肿瘤/瘤周CNR 显著下降(F=45.97,p<0.01),肿瘤/瘤周(F=12.02,P<0.01)、肿瘤周边/中心(F=20.52,P<0.01)的SIR显著上升。尽管各部位的ADC值随b值的增加而下降,但肿瘤/瘤周(F=0.8456,P>0.05)、肿瘤周边/中心(F=2.744,P>0.05)的ADC比值随着b值而上升。DCE中MSI和PEI图像对比度较清晰,肿瘤各部位和瘤周组织的参数差异显著,MTE和TP图像对比度差,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进行兔VX2肿瘤的DWI成像时,选择b值为1000mm2/s较为合适。在进行LAVA动态增强扫描时,宜选择MSI、PEI作为成像参数。  相似文献   

19.
垂体腺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所有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横轴、矢状及冠状面的T_1加权及T_2加权像,对怀疑微腺瘤者再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垂体大腺瘤26例,微腺瘤6例,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6%,85%(27/32)的大腺瘤在T_1 WI上为中、低信号,80%(26/32)在T_2WI呈高信号。微腺瘤信号变化及形态学改变均不明显,但行Gd-DTPA增强扫描后均可确诊。结论:MRI检查定位准确,诊断正确率高,是检查诊断垂体瘤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20.
陈希奎  唐贵超  廖林森  贺君 《河北医学》2013,19(10):1450-1453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共计40个病变椎体,31个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为部分低信号,9个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Ⅰ度7个、Ⅱ度8个、Ⅲ度15个和Ⅳ度10个。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恶性组),43个病变椎体,35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7个呈低信号,T1WI上均呈低信号;Ⅰ度20个、Ⅱ度11个、Ⅲ度7个和Ⅳ度5个。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动态对比增强Emax、ES显著高于良性组,而TTP低于正常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检查、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有利于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