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和比较不同b值DWI和ADC图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癌疑诊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不同b值DWI检查,分析比较不同b值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35例。b=500s/mm2,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3%和70.4%;b=1000s/mm2,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77.8%、88.6%和85.2%。b=1000s/mm2时,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b=500s/mm2,其中敏感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当b=1000s/mm2时,ADC图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DWI,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当b=1000s/mm2时,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b=500s/mm2时,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患者腹腔淋巴结MRI资料,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相对信号强度(R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40例共计139枚淋巴结,良性81枚,恶性58枚。139枚淋巴结全部为DWI高信号,128枚呈ADC低信号,11枚呈等高信号;良、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分别(1.359±0.212)×10-3 mm2/s和(0.960±0.26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分别为(3.144±1.587)和(5.603±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可作为腹部淋巴结检查及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DWI与ADC值对脑肿瘤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脑肿瘤DWI与ADC值特点。结果:脑肿瘤DWI信号共有四种不同表现类型:Ⅰ型为DWI呈高信号同时伴ADC值升高(n=86);Ⅱ型为DWI呈高信号同时伴ADC值减低(n=49);Ⅲ型为DWI呈低信号同时伴ADC值升高(n=37);Ⅳ型为DWI呈混杂信号同时伴ADC值升高(n=18)。脑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ADC值间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级胶质瘤ADC值高于Ⅲ~Ⅳ级胶质瘤ADC值(P〈0.01)。结论:DWI和ADC值的测量难以区别脑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通过DWI和ADC值测量可以提供脑肿瘤的组织成分信息,有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ADC值可预测胶质瘤良、恶性级别。 相似文献
5.
DWI及动态增强MRI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硼以及动态增强MPI(DCE-Mm)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46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26例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S。分析46例病例中淋巴结的D研与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的特点,并行动态增强MRI和常规MRI增强检查,分析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MRI征象,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的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在DⅥ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恶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E值为(0.834±0.192)x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为(1.687±0.252)×100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组(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淋巴结病变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多表现为I型,而恶性淋巴结多为Ⅲ型,Ⅱ型曲线均可见于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结论D册可作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鏊别诊断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能有效地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良恶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骨病患者(良性18例,恶性29例)行DWI检查,其中36例(良性14例,恶性22例)再行DCE-MRI检查。分别于DWI和动态增强图像上测量ADC值、信号增强幅度(SEE)、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lope值),判断TIC曲线类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择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阈值,计算各参数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① 47例病例中,良恶性两组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71.15±46.96)×10-5mm2/s、(100.14±26.47)×10-5mm2/s(P<0.05);以113.3×10-5mm2/s为阈值,ADC值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性为86.4%;② 36例病例中,TIC曲线呈Ⅲ型者24例,恶性22例(91.67%),良性2例(8.33%);呈Ⅱ型者5例,Ⅰ型者7例,均为良性病变。若以Ⅲ型为恶性病变,Ⅰ、Ⅱ型均视为良性病变为诊断标准,则TIC类型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性为94.3%;③ 良恶性两组间SEE、Slope值分别为227.96±172.08、325.6±125.86(P>0.05);(0.97±0.67)%/s、(2.53±0.91)%/s(P<0.05)。Slope值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准确性为91.4%。结论 ① DCE MRI比DWI更有助于鉴别骨骼系统病变良恶性,以TIC类型准确性最高,最有价值;② 良恶性病变间ADC值有一定交叉,DCE MRI存在重叠,联合应用DCE-MRI与DWI,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女性乳腺患者行MRI—DWI(b=500、800s/mm2)检查,相同的感兴趣区(ROI)下,测量病变的ADC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b值分别取5OO、800s/mm2,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7,P〈0.001;t=6.399,P〈0.001);b-500s/mm2,最佳诊断点ADC值为1.13×10-3mm2/S ROC曲线下面积为0.90,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79.4%;b=800s/mm2,最佳诊断点ADC值为1.03×10-3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88.2%。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邱小伟司马斌赵阳袁婧赵戊辰钟方明倪文彬张秀秀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6):553-555
<正>结核杆菌感染以肺内表现为主,肺外表现中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类型之一,其中以颈部淋巴结结核(cervical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CTL)最为多见,占淋巴系统结核的80%~90%[1]。应用抗结核药物是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基本、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都能治愈[2]。晚期患者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发展成寒性脓肿,从而造成难愈性窦道或慢性溃疡。临床上应用MRI对淋巴结结核病灶治疗后动态观察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1.
淋巴结是否转移对于癌症患者的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极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仅依靠淋巴结的大小鉴别其良恶性的准确性不高,利用功能影像学方法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是当今影像学研究的热点。现就扩散加权成像、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共振成像、CT灌注成像和氢质子波谱成像等功能成像评估淋巴结状态的研究现状及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阅读有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文献资料。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的分期[2]、肝脏肿瘤、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程度以及椎体病变的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中仍有一定局限性。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将在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以及ADC值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前列腺15例、BPH32例、前列腺癌22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不同b值(b=400、500、7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癌区域、BPH及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CG)及外周带(PZ)的ADC值,并同时测量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DWI和ADC图能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和外周带;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b=7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2±0.275)×10^-3 mm^2/s;和(1.884±0.378)×10^-3 mm^2/s;BPH组中央腺体增生结节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14±0.326)×10^-3 mm^2/s和(1.816±0.473)×10^-3 mm^2/s;前列腺癌组前列腺中央腺体非癌灶区与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499±0.345)×10^-3 mm^2/s和(1.118±0.484)×10^-3 mm^2/s.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及BPH的ADC值,Pca组与正常前列腺组组间差异及Pca组与BP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09,P=0.00),正常前列腺组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及BPH的增生组织,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就诊的88例淋巴结肿大患者,随机选取88个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分别采用B型超声(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UE进行检测,将结果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对UE、B超和CDFI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UE检测采用弹性评分法评估。结果 B超对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8.4%、81.6%和82.9%;CDF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6.0%、78.9%和78.9%;UE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0%、84.2%和90.9%。与B超相比,UE法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CDFI和UE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吻合系数分别为0.580、0.619和0.723(均P<0.05)。UE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吻合度高于常规超声。结论 UE在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较B超、CDFI高,UE在单独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范围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评价近乎全身多发病变的新的影像技术,能对全身病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成像序列为STIR-EPI-DWI,可以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在抑制正常组织背景信号的基础上,凸显病变,提高病变部位特别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现对大范围DWI在淋巴结病变中的可行性、局限性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感兴趣区表观弥散系数值( ADC)与临床分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47例PC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及DWI检查,在常规MRI图像上观察前列腺病灶的位置、大小、信号及累计范围,观察病灶区DWI信号并测量ADC值。结果47例PCa患者中,29例位于外周带,14例位于中央带,4例同时累及中央带和外周带,所有病例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在相应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PCa病灶平均ADC值约为(0.97±0.33)×10-3 mm2/s,与临床分期及血清PS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0.66,P<0.05)。结论 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及血清PSA检测可以提高PCa的诊断,测量病灶的ADC值有助于对PCa的临床分期进行初步评估,进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邱小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6)
目的 探索ADC在颈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1例经病理确诊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治疗前后MRI检查的DWI及ADC的资料,依据淋巴结结核病理分期不同,分I期淋巴结结核为一组,II、III、IV期为另一组,将两组数据分别对抗结核治疗前后病变的直径大小、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例淋巴结结核患者中,MRI发现共有异常淋巴结74枚,其中左侧52枚,右侧22枚,治疗前淋巴结直径最大50.25mm,最小5.32mm,平均直径为(11.49± 5.98)mm,主要分布于颈部第II、III、IV区。抗结核治疗有效后异常淋巴结直径多数缩小,前组异常淋巴结的ADC值由1.049±0.101 x 10-3mm2/s降低至0.936±0.112 x 10-3mm2/s,P值<0.01;后组异常淋巴结的ADC值由1.085±0.126 x 10-3mm2/s降低至0.968±0.135 x 10-3mm2/s,P值<0.01,两组数据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可作为淋巴结结核抗结核治疗随访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压迫和营养减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目前能在活体上探测水分子扩散的功能影像技术,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可通过测量表观扩散系数来评价椎间盘的营养状况。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ADC值在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椎体压缩骨折85例共147节椎体,其中恶性组55例共100节椎体;良性组30例共47节;选取同一患者病变椎体附近的正常椎体组成对照组69例共69节椎体。b值为0、300s/mm2。并测量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相应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ADC值分别为:(6.95±1.97)×10-4mm2/s、(4.54±1.10)×10-4mm2/s及(1.41±0.84)×10-4mm2/s,经T检验,良恶性组间、良恶性组与对照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定量测定对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的病因有一定价值,但部分存在重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