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定量CT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定量CT骨密度测量(Q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影像资料较完整的200例25-88岁的患者进行腰1、2、3椎体松质骨的骨密度测量并与同性别、年龄的正常年青人及对应年龄正常矿物质含量的曲线相比较。其中58例病人同时进行了腰3/4、4/5、腰5/骶1椎间盘CT扫描。结果 骨密度有轻度减低者65例,明显减低者51例,显著减低者35例,从CT定位片上见68例患者腰椎体前上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影像,28例腰椎体骨质增生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结论 影响骨质密度测定与病变的年龄、性别及女性患者是否绝经、腰椎体是否有压缩或骨折有关,QCT可敏感的测量松质骨和密质骨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2.
侯雪  王晨  张勇  王玲  程晓光 《重庆医学》2016,(30):4190-4192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 (QCT )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医院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114例女性患者,年龄55~87岁。将原始图像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软件,分别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由2名诊断医师于L4椎体水平轴位CT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CSA)与平均CT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与腰椎QCT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侧别间腰部椎后肌群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平均CT值与腰椎定量CT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与腰椎QCT骨密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部椎后伸肌群肌量减少可能是腰椎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评价腰部椎后伸肌群变化时,测量其肌肉密度相比横截面积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测量中老年患者的骨质密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男女各100例年龄在55~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椎体扫描,采用飞利浦内置软件进行T12~L5椎体、肌肉、脂肪的CT值测定得出骨密度测量数值,结果骨质密度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该测量方法简单、安全、准确性较高,检测结果对临床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老年人腰椎椎体松质骨CT值测量方法和范围,为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 102例6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先行DEXA测量腰椎(L1~L4)和髋部骨密度(BMD)值,然后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每例均取腰3椎体椎弓根层面松质骨按9区法和1区法测量CT值。以DEXA测量BMD值为基础,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CT值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性,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测量指标参考值。结果根据WHO诊断标准,该组病例男性、女性DEXA测量骨密度值均在正常范围内;9区法测量男性、女性CT值为:男性165.4±26.7HU,女性157.7±28.9HU;1区法男性、女性CT值为:男性169.6±27.2HU,女性163.4±29.3HU;两种测量方法CT值均数和标准差无统计学差异。决定采用1区法数据,腰3椎体椎弓根层面松质骨CT值下限为男性124.9HU,女性115.2HU。结论腰椎椎体松质骨的CT值测量是对腰椎骨质密度改变较为敏感的方法,确定健康老年人群腰椎椎体松质骨CT值范围,有望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有力的依据。建议男性CT值<120.0HU,女性<110.0HU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受检者腰椎椎体内不同感兴趣区(ROI)的骨密度差异和L1~3椎体在不同年龄段间的骨密度差异,来完善能谱CT定量钙(水)密度技术在腰椎测量方面的方法,并了解各腰椎椎体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差异。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腰椎CT能谱GSI扫描的男性237例,按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6组。由两位放射医师分别测量L1~3椎体上中下3个层面的钙(水)密度,应用方差分析组内差异;同时分别计算L1~3椎在不同年龄段的平均值,应用方差分析每个年龄段各椎体骨密度的组间差异。结果 L1~3椎体上中下3个层面骨密度分别为(mg/mL):L1:54.94±8.82,58.22±6.19,59.92±5.78;L2:55.38±7.67,56.66±8.48,60.23±6.80;L3:54.67±7.69,55.89±5.78,58.75±4.83;每个椎体内3个层面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腰椎最上层面密度最低。50~59岁和60~69岁年龄段L3椎体骨密度(54.26±6.14) mg/mL,(45.2±9.88) mg/mL低于L1、2椎体骨密度为(57.24±6.93)mg/mL,(48.16±10.36)mg/mL,L2为(55.82±7.65)mg/mL,(47.81±10.23)mg/mL,70~79岁L1~3椎各椎体骨密度均略有回升。结论腰椎椎体内骨密度存在区域性差异,L3椎体可以作为老年骨质疏松筛查的首选椎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男性腰椎骨密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分析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状况,为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记录1410名健康男性(年龄20-79岁)第1-4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各年龄段的骨密度T值、低骨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采用SPSS 16.0软件比较各年龄段间的差异性。结果男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20-〈30岁,峰值为(0.0983±0.6863),随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50岁以后下降明显,70-79岁年龄段有反弹趋势,60岁以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腰椎骨密度逐渐下降,尤其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定量CT(QCT)对腰椎的骨密度进行无创性测量,查找出发生椎体压缩性改变时QCT测量骨密度值范围,从而指导临床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应用西门子CT的骨密度测量软件及体模,对60岁以上女性存在自发性压缩性骨折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统计出骨密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体重<40kg组,通过定量CT(QCT)所测出的平均骨密度数值为16.9±15.2mg/ml.体重>40kg组,通过定量CT(QCT)所测出的平均骨密度数值为27.7±13.3mg/ml.结论 骨质疏松是引起椎体自发性压缩性改变的主要因素,而体重越大椎体越容易发生自发性压缩性改变.所以60岁以上女性,应注重骨密度检查,提早预防因骨质疏松而导致椎体压缩性改变和脊柱畸形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CT值、有效原子系数(Z Effective)(以下简称“Z值”)对骨密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员212例,均行腰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detector spectral CT,DLCT)扫描,分别测量腰1~3椎体骨松质CT值、Z值及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tomography,QCT)骨密度,计算出各自的平均值作为研究数值。1、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椎体CT值、Z值与QCT骨密度相关性。2、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椎体CT值、Z值及2项指标联合对骨密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1、椎体CT值、Z值与QCT骨密度均具有很强相关性,椎体CT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0.987,P<0.001,Z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0.965, P<0.001。2、评估骨密度正常: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7)=椎体CT值(0.997)>Z值(0.992);评估骨质疏松: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0)>椎体CT值(0.988)>Z值(0.981)。评估骨密...  相似文献   

9.
吴伏娜  钟紫茹  韩全水  林小岚 《医学争鸣》2005,26(16):1520-1522
目的:调查深圳市正常体质量指数人群骨密度和峰值骨密度(PBD),以期为深圳地区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近5 a体检的健康成年677名,年龄20以上,男女性均以5岁一个年龄段分为14组;双能X光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结果:男性各部位PBD值出现在25~岁,女性各腰椎PBD值出现在35~岁,髋部PBD值出现在40~岁.在80~岁年龄段,男性腰椎骨密度出现高于其PBD的另一个峰值,女性骨密度自45~岁年龄段后随年龄逐年下降.结论:女性PBD形成晚于男性而接近绝经期;其骨密度自45岁年龄段迅速减低,而男性则发生在65岁年龄段;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时期提高PBD开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2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165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3椎体BMD测定并计算T值。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如以T≤-2.5SD为诊断标准则有203例。结论 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可由定量CT(QCT)测定骨密度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男性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测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测量男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4例20~74岁成年男性的腰椎和股骨颈行定量CT骨密度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年男性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峰值年龄为20~24岁,35岁以后股骨颈骨密度下降速率大于腰椎,二者累积丢失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股骨颈的骨密度的测量值较腰椎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中腰椎体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骨质疏松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收集年龄为45-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常规腰椎体CT螺旋扫描及定量CT(QCT)骨密度检查,重组腰椎间盘矢状位及轴位图像,同时使用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腰椎体平均BMD值及平均T值。结果纳入研究对象348例,平均年龄48.6岁,平均SMD值为127.4,平均T值-1.18;腰椎体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有相关性(X2=34.72,r=0.28,P0.05)。腰椎体骨密度与发生退变腰椎间盘个数有相关性(X2=49.15,r=0.35,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腰椎体骨质疏松可以促进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员骨密度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拟通过对从事高强度训练8年以上的我国男女运动员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值的测定和分析,获得我国运动员BMD的有关资料。方法(1)对象:11-60岁有8年以上运动员中的身体健康的市级专业运动员或教练员,其中男性79名,女性83名,以普通健康人群(每周运动量〈3小时)作为对照进行BMD比较。(2)方法:所有入选对象,需通过地评方式完成一份包括个中及医疗史的问卷。采用单光吸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定量CT骨密度测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敬慈  许永华  李隽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45-146,149
目的研究受检者体位、内部测量参照物区域和不同测量者对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44例经Philips64排螺旋CT全腹部检查获取的仰卧位及俯卧位扫描数据,通过其EBW工作站骨密度测量软件,分别测定L1-L5BMD(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BMD测量方法为同一测量者分别测量仰卧位及俯卧位、同一测量者在同一体位选择不同内部参考物测量区和不同测量者在同一体位选择相同内部参考物测量区。测得数据统计学处理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不同体位和不同内部参照物区域因素对BMD值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测量者对BMD值测量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测量者可影响腰椎QCTBMD值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激素性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状况。方法25例激素性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采用SPECT/CT显像系统定量CT法测定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研究组腰椎松质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患侧股骨近端松质骨密度低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结论激素性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松质骨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而骨量减少将加剧股骨头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强化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干预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65岁的210名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生活方式联合药物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措施包括有氧运动(快走或慢跑30min~1h,舒展体操10min,每周4~5次),每天补充钙尔奇D1片(含元素钙600mg,维生素D125IU);对照组对生活方式无特殊要求。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时测量腰椎(L1~4)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干预组1年后腰椎BMD有显著升高,而股骨颈BMD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均明显下降。结论强化生活方式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延缓中老年骨量减少患者的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海南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建立各年龄段BMD均值和与设备自带同性别BMD峰值比较的标准差(T-Score)均值,以及了解本地区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情况.方法 使用定量CT(QCT)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1080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进行腰椎BMD检测,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和T-Score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生率进行χ2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60~69岁、70~79岁男女间的BMD和T-Scor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BMD和T-Score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在男性和女性组中,不同年龄段及同年龄段男女之间的O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OP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27,r女=0.797).结论 男、女各年龄段的BMD和T-Score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男、女各年龄段的OP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