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的腭裂患者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腭裂患者67例进行检查术前、术后测听力比较,16例没有进行语音训练及30例进行规范性语音训练比较。结果腭裂患者术后听力下降6例,16例语音训练不规范,影响语言障碍康复,30例经过语音训练语言障碍康复。结论对腭裂患者语言障碍应重视其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腭裂术后患者接受语音训练的最佳时机 ,研究语音训练介入时机对语音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对 5 6例接受腭裂修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 1,2 ,3周、术后 1个月鼻音化率的比较研究 ,并对其中 14例患者在术后 1个月进行早期语音训练 ,通过与未接受语音训练组的对比研究 ,找出语音训练的最佳时机。结果 腭裂术前与术后 1,2 ,3周鼻音化率的均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腭裂术前与术后 1个月鼻音化率的均值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腭裂术后 1个月接受语音训练组与未接受语音训练组比较 ,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腭裂术后 1个月内进行语音训练对腭裂语音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接受腭裂手术 1个月后 ,腭部肌肉运动、腭咽结构及功能渐渐恢复 ,在此期间进行语音训练对改善腭裂术后腭裂语音功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腭裂患者术后采取语言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40例腭裂患者术后给予系统的语言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价.结果 训练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较训练前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腭裂术后患者采用语言训练能明显地改善患者语言状况.  相似文献   

4.
腭裂手术300例术后语音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明明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116-117
1986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行腭裂手术300例,术后给予语音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腭裂手术患者300例,男245例,女55例;年龄4~18岁,10岁以上40例.单纯腭裂31例,唇裂合并腭裂269例.均采用不同方法施行了语音训练.经追踪随访2年,在取得各种训练类型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个体强化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大龄腭裂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评定手术改善发音的治疗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2000-01/2004-06收治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2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修复组,术后发音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的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腭裂手术后病人大多存在明显的语音缺陷 ,严重地影响病人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术后的语音训练不到位。我科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 72例腭裂病人 ,修复术后均进行了严格的早期语音训练 ,效果良好。现将语音训练的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2例腭裂病人 ,男 48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的 19岁 ,最小的 3岁 ;3岁~ 9岁 5 6例 ,10岁~ 19岁 16例 ;单纯腭裂 8例 ,腭裂合并唇裂者 6 4例 ,均于 1岁以内完成唇裂修补术。其中 ,不完全腭裂 42例 ,完全性腭裂 30例 ,均采用不同方法施行了语音训练。2 …  相似文献   

7.
腭裂患者术后语言障碍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腭裂患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腭裂患67例进行检查术前,术后测听力比较,16例没有进行语音训练及30例进行规范性语音训练比较,结果:腭裂缝术后听力下降6例,16例语音训练不规范,影响语言障碍康复,30例经过语音训练语言障碍康复,结论:对腭裂患语言障碍应重视其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语音矫正操录音带,语音跟读录音带训练法对先天性腭裂修补术后患者语音康复的作用。方法4~29岁腭裂修补术后患者132例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又依患者年龄段及腭裂程度分为4~14岁组,15~29岁组,Ⅰ,Ⅱ,Ⅲ度腭裂组。实验组应用语音训练录音带训练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语音康复训练法,两组训练均于术后4周开始,训练时间为20周,对患者语音功能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实验组良好率和平均康复时间为81.4%和(65±10)d,对照组良好率和平均康复时间为59.7%和(101±18)d。实验组中4~14岁组良好率为89.8%,15~29岁组为61.9%;Ⅰ,Ⅱ,Ⅲ度腭裂组良好率分别为66.7%,73.7%,89.7%。结论语音训练录音带训练法能促进腭裂患者语音功能恢复,且年龄越小,腭裂类型越重,语音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9.
背景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现代概念,腭裂修复应在语音发育开始前即出生后9~12个月左右进行,但由于诸多因素延误了就诊和手术时机,仍存在一些大于8岁而未手术的腭裂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发音功能及腭部外形得以改善显得更为重要. 目的探讨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 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颌面外科. 对象选择2000-01/2003-1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收治大龄腭裂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8~20岁,平均13.8岁;双侧完全性腭裂3例,单侧完全性腭裂12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 方法全部腭裂均采用常规的两瓣后推术和蒂在上的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30 d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内,麦克风距受试者唇10 cm,由医生领读,患者随读,录音.由5名从事语音病理研究的医师进行主观判听. 主要结局观察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 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前过重鼻音、鼻漏气4级患者24例,术后过重鼻音、鼻漏气1级患者3例,2级患者7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8例. 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0.
背景: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现代概念,腭裂修复应在语音发育开始前即出生后9~12个月左右进行,但由于诸多因素延误了就诊和手术时机,仍存在一些大于8岁而未手术的腭裂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发音功能及腭部外形得以改善显得更为重要。目的:探讨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颌面外科。对象:选择2000—01/2003-1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收治大龄腭裂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8~20岁,平均13.8岁;双侧完全性腭裂3例,单侧完全性腭裂12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方法:全部腭裂均采用常规的两瓣后推术和蒂在上的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30d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内,麦克风距受试者唇10cm,由医生领读,患者随读,录音。由5名从事语音病理研究的医师进行主观判听。主要结局观察: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刨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前过重鼻音、鼻漏气4级患者24例,术后过重鼻音、鼻漏气1级患者3例,2级患者7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8例。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鼻咽镜对腭裂术后语音功能障碍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的观察,指导患者进行语音训练.方法 对15例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患者进行电子鼻咽镜检查,对患者发不同辅音时腭咽闭合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其腭咽闭合特点指导患者的语音训练.结果 15例患者通过鼻咽镜指导进行语音训练,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平均40%提高到训练后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咽镜可以反映患者发音时的腭咽闭合状况,根据患者发不同辅音及元音时的腭咽闭合状况可以用来指导患者的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12.
20%~50%腭裂术后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障碍,在语音训练基础上加口腔内毫针点刺方法,治疗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15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3例。  相似文献   

13.
组织补片应用在修复腭裂软组织缺损中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凤伟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07-908
目的总结组织补片应用在修复腭裂软组织缺损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腭裂患者采用口腔组织补片植入腭裂修复术后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要点。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7例患者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鼻咽显微镜检查可见口腔组织补片全部成活。结论口腔组织补片的植入,保证软腭延长的效果,有利于恢复语音功能。手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和术后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影响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的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因素。方法 按语音清晰度评测结果对29例腭裂术后患者分组,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在父母文化水平、生活地区以及是否经常纠正患者发音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同父母文化水平、生活地区及是否经常受到语音纠正有明显相关性。住院时加强有关腭裂发音知识的健康教育,组织患儿及父母参加专门的语音训练班,建立家庭-训练班-医院三位一体的训练体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语音纠正模式。  相似文献   

15.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恢复的效果,离正常发音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对于腭裂的修复方法,以及术后的语音训练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992年以来开始对部分腭裂患者采用改进的单侧瓣法修复,同时配合语音训练,所有患者均达到一期愈合,无复裂发生,语音均有明显改善,78%语音接近正常。改进的单侧瓣手术适用于大部分腭裂患者,对患者语音的恢复与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晓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90-4090
目的 观察语音矫正操录音带,语音跟读录音带训练法对先天性腭裂修补术后患者语音康复的作用。方法 4~29岁腭裂修补术后患者132例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又依患者年龄段及腭裂程度分为4~14岁组,15~29岁组,Ⅰ,Ⅱ,Ⅲ度腭裂组。实验组应用语音训练录音带训练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语音康复训练法,两组训练均于术后4周开始,训练时间为20周,对患者语音功能进行等级评定。结果 实验组良好率和平均康复时间为81.4%和(65&;#177;10)d,对照组良好率和平均康复时间为59.7%和(101&;#177;18)d。实验组中4~14岁组良好率为89.8%,15~29岁组为61.9%;Ⅰ,Ⅱ,Ⅲ度腭裂组良好率分别为66.7%,73.7%,89.7%。结论 语音训练录音带训练法能促进腭裂患者语音功能恢复,且年龄越小,腭裂类型越重,语音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17.
腭裂修复术后566例语音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月以来,我们对566例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系统的语音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6例,男299例,女267例;4~26岁,平均8.21岁,其中4~7岁304例,7~12岁190例,12~26岁72例.均为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良好患者.经筛选无智障者,其中18例有轻度耳聋,语音训练在术后6周进行,分别于语音训练前后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进行测试,并经相同的两位语音治疗师审听后,计算出语音清晰度的百分比,进而对患者语音训练前后的发音情况做比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行腭裂手术280例,经筛查均为无智障者,对280例病人进行术后语音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腭裂手术后病人280例,男240例,女40例;年龄4岁~16岁;单纯腭裂120例,唇裂合并腭裂160例;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唇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训练方法。方法分析92 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和85 例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双唇音构音障碍的特点;再各选择20 例有双唇音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语音训练。结果FAD患者中/p/置换成/b/占同类患者有双唇音构音错误总人数的78.8%,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中/b/脱落和置换分别占30.2%和60.4%。经过语音训练,两类患者双唇音构音错误的个数显著减少(P<0.001)。结论双唇音构音障碍在FAD患者中主要为/p/音的不送气化,在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中主要表现为/b/音的脱落和置换;语音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贾丽琴  赵岳 《天津护理》2009,17(3):176-177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修复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据文献报道,腭裂术后恢复了正常的腭咽功能,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障碍,在接受传统腭裂矫治术后的原发性腭裂患者中发生率4.5%-39%^[1],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此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已被公认为腭裂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