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的人血清1,25(OH)2D3的放射受体测定法刘怀成周学赢孟迅吾邢小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中心,北京100730)我们于198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不需高压液相层析(HPLC)的1,25(OH)2D3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孕期妇女血清1.25(OH)2D3水平及微量元素含量,探讨孕期妇女血清1.25(OH)2D3、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健康查体的孕期妇女798例,同时设正常组56例,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测定血清1.25(OH)2D3水平、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Zn、Fe、Cu、Ca、Mg、的含量。结果798名调查资料合格者中,1.25(OH)2D3水平降低者278例(34.8%),其中孕早期降低者占16.5%,孕中期降低者占33.0%,孕晚期降低者占38.7%;微量元素降低者占41.6%,其中钙缺乏37.2%,铁缺乏51.58%,锌缺乏18.4%;其中1.25(OH)2D3水平降低者孕早期占9.1%,孕中期占39.1%,孕晚期占38.2%;孕早期微量元素降低者占15.4%,其中钙缺乏5.8%,铁缺乏21.3%,锌缺乏6.8%;孕中期微量元素降低者占26.6%,其中钙缺乏41.5%,铁缺乏16.0%,锌缺乏9.8%;其孕晚期微量元素降低者占51.6%,其中钙缺乏35.2%,铁缺乏58.1%,锌缺乏20.8%。相关性分析,1.25(OH)2D3水平与Ca、Zn、Fe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8、0.5690和0.6970(P均〈0.01);血微量元素相互之间相关性分析,Ca与Zn、Fe,Zn与Fe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8、0.7120、0.5622(P〈0.05)。结论青岛市孕期妇女血清1.25(OH)2D3水平及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1.25(OH)2D3水平与Ca、Zn、Fe呈正相关,血微量元素相互之间相关性分析,Ca与Zn、Fe,Zn与Fe呈明显正相关。血清1.25(OH)2D3水平变化是孕期妇女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早期敏感指标,补充钙、锌、铁制剂干预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2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1~84)的含量,并观察了1,25(OH)2D3大剂量冲击和常规剂量每日口服对CAPD患者血清PTH(1-84)的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25(OH)2D3口服能降低CAPD患者血清PTH(1~84)纠正低钙血症,口服冲击疗法优于常规剂量口服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MCP-1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病情类型分为进展组36例和非进展组44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25-(OH)D3、MCP-1水平变化,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入院第1、3、7、14天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进展组入院第1、3、7、14天25-(OH)D3水平低于非进展组,MCP-1水平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3水平和MCP-1水平呈负相关(r=-0.834,P<0.05)。结论 血清25-(OH)D3减低、MCP-1升高对进展性脑梗死有促进作用,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因子,有助于早期识别进展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肾损害情况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相关性,评估上述指标对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血清RBP、β2-MG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伴有与不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RBP、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有肾损害患儿(P<0.05)。血清RBP、β2-MG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灵敏度分别为65.38%、84.62%,特异性分别为77.66%、80.85%,截断值分别为≥27.10 mg/L、≥7.35 mg/L。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RBP、β2-MG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具有较高临床检测价值,而25-(OH)D3与病情关系不大,检测价值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2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1~84)的含量,并观察了1,25(OH)2D3大剂量冲击和常规剂量每日口服对CAPD患者血清PTH(1~84)的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25(OH)2D3口服能降低CAPD患者血清PTH(1~84),纠正低钙血症,口服冲击疗法优于常规剂量口服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受体(VDR)在1,25(OH)2D3及其类似物调节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确HOS-8603细胞中是否有VDR表达;瞬时转染VDR报告基因技术观察HOS-8603细胞中VDR的功能活性;并进一步利用稳定表达VDR反义mRNA的细胞株VDRas3细胞研究VDR被阻断后细胞增殖以及基因转录的变化。结果:HOS-8603细胞有VDR表达,此内源性VDR具有激素依赖性的转录激活活性。在内源性VDR被阻断后,1,25(OH)2D3及其类似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VDR的靶基因p21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均明显减弱。结论:1,25(OH)2D3及其类似物对HOS-86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是由VDR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9.
文题释义: 1,25(OH)2D3:维生素D3是胆固醇的衍生物,其活性形式有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两种,其中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更高。体内的维生素D3无生物活性,它首先在肝脏被25-羟化酶催化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25(OH)D3,然后在肾近端小管1α-羟化酶的催化下生成活性更高的1,25(OH)2D3,1,25(OH)2D3在肾脏具有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尿钙、磷排出量减少等方面作用。MicroRNA-130b: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RNA,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或者CDS序列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其中MicroRNA-130b与多脏器的多种病变有关,在糖尿病的进程中MicroRNA-130b与早期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以及肾脏损害严重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标志。 背景:1,25(OH)2D3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目的:探索1,25(OH)2D3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MicroRNA-130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作用。 方法: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后2组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即1,25(OH)2D3,活性维生素D3) 0.03 μg/(kg • d)治疗、花生油对照处理。37 d后采集标本,以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RT-PCR检测MicroRNA-130b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对大鼠肾脏形态结构及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及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MicroRNA-130b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明显高于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P < 0.01);②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及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大鼠肾脏组织结构紊乱及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P < 0.01);③结果说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icroRNA-130b表达水平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肾脏组织结构紊乱及纤维化程度严重;1,25(OH)2D3可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icroRNA-130b的表达水平,同时还可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水平,改善肾脏组织结构紊乱及纤维化程度。ORCID: 0000-0002-5676-5016(刘玥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TI-RADS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0 023名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I-RADS分类标准将无甲状腺结节设为对照组,TI-RADS 3类及以下者设为良性组,TI-RADS 4类及以上者设为低度恶性组。比较三组临床资料,分析25(OH)D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结果 10 023名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者中无甲状腺结节6228名,TI-RADS3类及以下者3222名,TI-RADS 4类及以上者573名。三组年龄、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LDL-C)、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与FT3呈正相关(r=0.129,P<0.05),与TSH、Tg-Ab、TPO-Ab呈负相关(r=-0.076、-0.091、-0.0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5(OH)D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此外,25(OH)D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的保护因素,TC是低度恶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随着TI-RADS严重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水平的血清25(OH)D水平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静 《医学信息》2022,(21):81-83,9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92例HBV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25(OH)D3含量与HBV DNA载量检测,比较两组血清25(OH)D3含量、不同临床期患者血清25(OH)D3含量和HBV DNA载量、不同血清25(OH)D3含量患者HBV DNA载量表达阴性率和不同水平HBV DNA载量阳性率比例,并采用血清25(OH)D3含量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血清25(OH)D3含量均高于无症状携带、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HBV DNA载量高于无症状携带、慢性乙肝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血清25(OH)D3含量≥30 ng/ml患者HBV DNA载量阴性率高于血清25(OH)D3含量20~29.90 ng/ml、≤19.9 ng/ml患者,且HBV DNA载量<103 IU/ml阳性率占比高于20~29.90 ng/ml和≤19.9 ng/ml组(P<0.05);HBV DNA载量103~105 IU/ml阳性率占比小于20~29.90 ng/ml和≤19.9 ng/ml患者,但20~29.90 ng/ml和≤19.9 ng/ml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载量>105 IU/ml阳性率占比低于20~29.90 ng/ml和≤19.9 ng/ml患者,且20~29.90 ng/ml患者低于≤19.9 ng/ml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V感染患者血清25(OH)D3含量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0.429,P=0.015)。结论 HBV感染患者血清25(OH)D3含量较低,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25(OH)D3含量和HBV DNA载量存在差异,其中HBV DNA载量随病情发展逐渐升高,且血清25(OH)D3含量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将218例T2DM患者中存在骨质疏松者纳入观察组(n=80),骨量减少者纳入对照组A(n=50),无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者纳入对照组B(n=88),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62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3、hs-CRP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总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根据血清25(OH)D3水平将观察组受试者分为25(OH)D3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对比三组的血清hs-CRP及骨代谢指标,分析血清25 (OH) D3、hs-CRP、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25 (OH) D3、BGP、T-P1NP水平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健康组,观察组血清hs-CRP、β-CTX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 <0.05);25(OH) D3水平严重缺乏组血清hs-CRP、β-CTX高于25(OH)D3缺乏组、不足组,而血清BGP、T-P1NP水平低于25(OH) D3缺乏组、不足组(P <0.05),25(OH) D3缺乏组、不足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3与其BGP、T-P1NP呈正相关,而与hs-CRP、β-CTX呈负相关,hs-CRP与BGP、T-P1NP呈负相关,与β-CTX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25 (OH) D3、hs-CRP参与T2DM发生与发展,能敏感地反映早期骨代谢情况,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5(OH)D3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检测并比较血糖(FBG)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25(OH)D3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G(t=5.572,P=0.037)、HDLC(t=5.548,P=0.037)、HbA1c(t=6.627,P=0.012)、25(OH)D3(t=9.738,P=0.000)等临床生化资料比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5(OH)D3的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25(OH)D3与T2DM病程(r=0.163,P=0.027)、TC(r=0.170,P=0.025)、HDLC(r=0.177,P=0.023)、LDLC(r=0.185,P=0.015)具有高度相关性;偏相关显示,25(OH)D3与TC、HDLC、LDLC具有相关性。结论 25(OH)D3水平能够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疾病发展状态,在诊断及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前期与血清25(OH)D3水平的关系,为妊娠期糖尿病防治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产科初诊并进行产前检查的妇女800例,入选妊娠期糖尿病前期348例,选取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的BMI、空腹血糖、服糖后1h血糖、服糖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及25(OH)D3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前期组在BMI、空腹血糖、服糖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1);妊娠期糖尿病前期组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年龄、空腹胰岛素、服糖1h血糖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服糖1h血糖及服糖2h血糖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BMI、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25(OH)D3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前期呈负相关。结论维生素D水平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指标,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受体mRNA在肝细胞增生和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CC-T细胞,培养时添加1000nmol/L、100nmol/L、10nmol/L 1,25-(OH)2D3作用1、3、6天后,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用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1.25-(OH)2D3可以抑制维生素D3受体mRNA表达阳性的SMMC-7721细胞增生并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对维生素D3受体mRNA表达阴性的HCC-T细胞没有抑制作用。9例肝癌组织标本维生素D3受体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1,25-(OH)2D3对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械可能是通过维生素D3受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邢时龙  淦勤 《医学信息》2020,(1):101-103
目的 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变化及其与免疫抑制因子IL-10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疾病组,另外选择同期6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血清25-(OH)D3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0浓度。Spearman法分析25-(OH)D3与IL-10间的相关性。结果 疾病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13.65±7.92)ng/ml vs (26.15±8.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IL-10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89.71±26.59)ng/ml vs (26.18±8.1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可能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密切相关,与IL-10浓度呈负相关(r=-0.568,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25-(OH)D3缺乏现象,且与肿瘤进展和免疫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血清磷钙P、Ca、25(OH)D3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于新生儿娩出断脐后采集脐静脉血5ml分别检测血铅、血清磷钙、血清25(OH)D3及骨碱性磷酸酶,将新生儿以血铅值P50 64.32为界分为低铅组、高铅组,研究脐血铅对新生儿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其血清磷、钙和25(OH)D3负相关,与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高铅组与低铅组比较,血清25(OH)D3水平、血清钙几何均数水平显著降低;高铅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低铅组。讨论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干扰了新生儿骨代谢。  相似文献   

18.
张雪利 《医学信息》2019,(19):47-50
年来,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成为内分泌领域难以攻克的问题,中枢敏化及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甲基乙二醛(MGO)作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一种前体,能快速生成AGEs,可以通过蛋白转录后修饰致中枢敏化,提示MGO可能参与了PDN的发生发展。维生素D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1,25(OH)2D3是其活性形式,已有研究表明VitD3可以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对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改善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确。MGO与1,25(OH)2D3是否可能介导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机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国内外尚鲜有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就MGO及1,25(OH)2D3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血清25(OH)VitD3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67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血清25(OH)VitD3水平将其分为充足组(36例)和不足组(31例),比较两组血清IgA、IgG、IgM及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不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血清25(OH)VitD3水平,分析血清25(OH)VitD3水平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充足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不足组,血清CRP水平低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喘息症状的儿童血清25(OH)VitD3水平低于无喘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发热或咳嗽症状患儿血清25(OH)Vit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D3水平与IgA、IgG呈正相关,与CRP水平呈负相关,与IgM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25(OH)VitD3水平不足可导致儿童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反应增强,此类患儿更容易出现喘息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为参考方法,评价临床常用的索灵(DiaSorin)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对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的回收率是否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方法 参考实验室定值的DEQAS 5个水平质控品,用以评价索灵检测25(OH)D的准确度.索灵自带高低值质控品每日4次重复测试,连续5d检测用以评价索灵检测高低值25(OH)D的精密度.解放军总医院健康查体剩余血清样本810例,分别由索灵及LC-MS/MS检测25(OH)D.Passing-Bablok回归、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所有样本根据25(OH)D3及25(OH)D2占总25(OH)D的百分含量由低到高分别分组,计算各组检测偏差,分析索灵检测偏差随25(OH)D3、25(OH)D2百分含量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 索灵免疫法检测25(OH)D的精密度较好(CV<10%),检测结果与LC-MS/MS相比相关性和一致性均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检测偏差.810例样本平均检测偏差为-4.65ng/mL(-16.55%).索灵检测偏差与25(OH)D3或25(OH)D2百分含量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25(OH)D3或25(OH)D2百分含量的增加不增加索灵的检测偏差.结论 索灵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维生素D与LC-MS/MS一致性较好,该免疫法对25(OH)D3和25(OH)D2回收率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