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地在民间使用大麻治疗呕吐、疼痛已有许多年,但因长期滥用产生的依耐性限制其医用价值。1960年,证实大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9-tetrahydro-cannabinol,△^9-THC),具有高亲脂性,故推测其作用的发挥与干扰细胞膜功能有关。1988年大麻素合成成功,经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证实体内存在高亲和力的、特异性膜结合位  相似文献   

2.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特别在镇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多种类型的大麻素受体参与调节疼痛.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外周、脊髓、脑内等多个水平均对疼痛有调制作用.因此对其镇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辟缓解疼痛的新道路.本文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大麻在东西方不同文化中作为药物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20多年前,各国学者发现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随后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表明,激活该系统可以明显缓解炎症痛、神经病理痛等慢性痛,相关药物也已经处于临床实验阶段。此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调节食欲、缓解多发性硬化症(mutiple sclerosis,MS)患者难治的痉挛症状方面也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其与惊厥、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等疾病相关。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巨大潜在临床价值有待人们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4.
陈佳  李国扬  张晓云 《新医学》2014,(3):186-190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CHF患者(CHF组)260例,有共同心血管疾病但从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p-CHF组)130例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130名。心功能评价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M型超声测量患者LVEF、心排出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径(LVSD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EA)及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水平。结果 CHF组AEA、2-AG、脑利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p-CHF组(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浆AEA、2-AG水平在NHYA I级患者中最低,在NYHA IV级患者中最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浆AEA及2-AG水平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高度正相关(AEA:rs =0.84;P<0.01;2-AG:rs =0.95;P<0.01)。血浆AEA及2-AG水平均与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呈正相关(rAEA =0.83,P<0.01;r2-AG=0.97;P<0.01)。血浆AEA水平与LVEF、心排出量、LVEDD及LVSDD均呈相关关系,其中与LVEF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63(P<0.01);血浆2-AG亦与上述各指标呈现良好相关性,其中与LVEF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73(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EA及2-AG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以2-AG浓度升高明显;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EA及2-AG浓度与患者心功能呈正相关;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有望成为心力衰竭药物干预新靶点,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大麻素2受体(CB2)表达,探讨电针镇痛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CCI假手术组(n=10);CCI对照组(n=10);CCI假电针组(n=10);CCI电针组(n=10).所有大鼠均在术前、术后第9、11、13、15、16d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6d,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CB2受体蛋白表达.结果:CCI对照组、CCI假电针组和CCI电针组大鼠在治疗前机械性痛阈较术前明显下降,与同一时间段CCI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d,CCI电针组机械性痛阈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P<0.05);CCI电针组与CCI假电针组和CCI对照组比较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CB2的表达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观察到电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CI模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是本研究结果未能提示其镇痛机制有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CB2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源性大麻素2-AG对脊髓背角浅层伤害性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选用5~6周雄性SD大鼠,麻醉后用人工脑脊液快速灌注心脏,取出脊髓腰膨大段,制备保留后根的脊髓旁矢状位切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脊髓背角II层胶状质神经元,脊髓后根电刺激诱发初级传入和记录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后电位。在脊髓切片上灌流2-AG,观察其对Aδ和C纤维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 EPSPs)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 IPSPs)的影响。结果:2-AG显著抑制Aδ和C纤维介导的e IPSPs的幅度(P<0.01),而对e EPSPs无明显影响。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可抑制脊髓背角浅层Aδ和C纤维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发挥去抑制效应,但对兴奋性突触传递影响不大,提示内源性大麻素可能参与抑制性脊髓回路功能降低导致的中枢敏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麻素2型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受体)主要分布于外周,其镇痛效应没有中枢的精神作用,是镇痛治疗的重要靶标.CB2受体激动剂在慢性痛,特别是炎性痛、神经病理痛中的治疗作用最近获得重视,高亲和力的CB2受体外源性配体被逐步研发.本文就CB2受体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介绍,为CB2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大麻素HU210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发的焦虑、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对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 VLO)锥体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利用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 CPN)结扎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von Frey纤毛检测小鼠的触诱发痛,利用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来评估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利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VLO中锥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CPN结扎小鼠在术后第7天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PWT)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术后第35天;CPN结扎后第13天,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时间百分比显著减少,在强迫游泳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增加;CPN结扎后第13天,腹腔注射20μg/kg HU210或VLO定位注射200 ng HU210都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时间百分比,并显著减少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CPN结扎后第13天,小鼠VLO中锥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降低,腹腔注射20μg/kg HU210能够显著增加锥体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结论:外源性大麻素HU210可能通过增加VLO中锥体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在大鼠胰腺的表达,了解CB1在肥胖大鼠胰腺表达量的改变。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20周,制备肥胖大鼠(HF)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NC)。取两组大鼠胰腺,免疫组化法检测CB1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CB1 mRNA表达。结果 CB1在胰腺存在,HF组胰腺CB1蛋白及CB1 mRNA表达均高于NC组。结论 CB1在大鼠胰腺有表达,且在肥胖大鼠胰腺的表达量增加。肥胖时胰岛细胞CB1表达增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四氢大麻酚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它通过结合CB1和CB2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而发挥作用。Anandamide是一种内源性四氢大麻酚,它主要通过作用于外周CBl受体来降低疼痛。它在体内会被脂肪酸氨基水解酶(FAAH)降解,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如布洛芬能够抑制FAAH的活性,因此NSAID可以调节anandamide的外周镇痛作用。但是关于大麻与NSAID在外周的协同作用的报道较少。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Guindon研究小组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麻素受体在成年大鼠脑组织中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CB2受体在成年大鼠脑组织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打下基础。方法:用兔抗鼠CB1、CB2受体特异性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主要部位两种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CB1受体阳性细胞在脑组织有广泛大量的分布,大脑皮质、胼胝体、海马、基底核区及小脑浦肯野细胞层、脑桥等区域均有较明显表达。CB2受体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部位与CB1受体表达基本一致,少数区域如胼胝体、小脑白质阳性细胞数相差较大,CB2受体明显多于CB1受体的表达。结论:大麻素CB1、CB2受体在成年大鼠脑组织均广泛分布,并在多数部位表达情况一致,少数部位存在表达程度差异,提示其在神经系统中参与了某些生理及病理作用。 关键词 CB1受体;CB2受体;大麻素;脑组织;大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麻素受体1( CB1)和受体2(CB2)在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 3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B1和CB2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炎症(G)评分和纤维化(S)评分.结果 模型对照组、模型秋水仙碱组及正常对照组肝组织G评分及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41,P=0.00;F=99.18,P=0.00),且模型对照组肝组织G评分及S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秋水仙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模型对照组、模型秋水仙碱组肝组织及正常对照组CB1和CB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7,P=0.00;F=36.99,P=0.00),且模型对照组肝组织CB1和CB2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秋水仙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中CB1、CB2、G和S评分四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且随着G、S评分的不断增加,CB1和CB2评分逐渐增加.结论 CB1和CB2在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强,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四次后以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缩爪反射潜伏期(PWL)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1)电针治疗后大鼠PWL延长,电针+AM251组的电针镇痛效果显著弱于电针组(P<0.01);(2)电针+AM251组较电针组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与假模型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Western blot结果与FQ-PCR结果一致:电针+AM251组较电针组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与假模型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251能够翻转电针后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的高表达,减弱电针镇痛作用,提示CB1受体可能参与电针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2(CB2受体)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中CB2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CB2受体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中均有表达;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中CB2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CB2受体表达水平随组织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均<0.01)。结论 CB2受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升高水平随病变组织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CB2受体可能在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逐级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麻酚CB1受体拮抗剂对疼痛和神经脱髓鞘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大麻本身是一种成瘾性毒品,但体内却存在其特异性受体,表明它和阿片一样是人体固有的化学调节物质。很多报道都显示大麻酚受体拮抗剂具有治疗慢性痛的功效。但有关大麻受体拮抗剂在治疗过程中的其他潜在功效却无人报道。Milano-Bicocca大学的Barbara Costa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观察了重复使用选择性大麻酚CB1受体拮抗剂SR141716在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模型大鼠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对体外培养中脑腹侧被盖(VTA)区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并探讨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药物治疗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TA脑区星形胶质细胞,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大麻素受体1(CB1R)的表达。将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培养基中只加入0.2%DMSO),HU210组(培养基中加入3μM HU210),HU210+AM281组(培养基同时加入3μM HU210及3μM AM281)和HU210+Riluzole组(培养基同时加入3μM HU210及3μM Riluzole),各组4孔。干预30 min后,采用谷氨酸检测试剂盒观察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中谷氨酸浓度。再培养VTA脑区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培养基中只加入0.2%DMSO)和Riluzole组(培养基中加入3μM Riluzole),干预30 min后,利用Western Blot印迹分析Riluzole干预后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内有广泛CB1R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HU210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的释放显著增加(P<0.01),HU210+AM281组及HU210+Riluzol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的释放较HU210组均显著降低(P<0.01);且HU210+Riluzol组星形胶质细胞的GLT-1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HU210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CB1R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Riluzole可能通过升高星形胶质细胞的GLT-1的表达,逆转HU210所致的谷氨酸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与右美托咪定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并了解其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120只6周雌性SD大鼠,在七氟烷麻醉下于胫骨注入大鼠乳腺癌MRMT-1细胞(1×105)建立骨癌痛模型,运用放射线和HE染色法判断骨癌形成。注入MRMT-1后第10天,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WIN 55,212-2(W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W组(n=40)分为对照组和WIN 55,212-2的1μg、3μg、10μg和30μg组。D组(n=32)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的3μg、10μg、30μg组。通过von Frey纤维细丝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观察鞘内注WIN 55,212-2和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用等辐射分析法(n=32)分析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 放射线、病理学结果表明注入MRMT-1肿瘤细胞后成功建立骨癌模型,注入肿瘤细胞后大鼠MWT明显减小,产生骨癌疼痛(机械性痛觉超敏)。与对照组相比,WIN 55,212-2和右美托咪定能剂量依赖性的增加MWT(P 0. 05),而等辐射分析法显示两种药物是相加作用。结论 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与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大鼠骨癌痛,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是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既往的研究显示,大鼠外周神经受损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糖皮质受体(GR)和大麻素1受体(CB1R)的表达同时上调。然而,关于神经损伤后脊髓中GR和CB1R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近日美国的科研人员运用大鼠CCI模型检验了神经损伤导致的脊髓CB1R表达上调是否会受脊髓GR的调节。该模型是根据Bennett和Xie的方法松散地结扎坐骨神经制成的,给每只CCI大鼠鞘内植入注射导管,GR拮抗剂RU38486、GR同义和反义寡核苷酸经溶解稀释注射入导管。另外还要在CCI和假手术大鼠身上实施肾上腺切除术。Western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I诱…  相似文献   

20.
<正>1.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现状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一种慢性疾病,然而当前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因此,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新的治疗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的重中之重。2.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疼痛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由大麻素受体、相应的内源性配体以及与之相关的酶组成。目前已发现2种大麻素受体,它们分别是大麻素受体1(CB1R)和大麻素受体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