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将自体输血等多种节血措施综合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实验组)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包括术前及体外循环转机前采集自体血贮存以术后回输;回输剩余机血;术前、术中应用药物保护血液提高凝血功能等.同期选择30例异体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异体输血量及术后纵隔引流量等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PLT、Hb、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而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采用自体输血等多种综合节血措施,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或不输异体血,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引起的传播疾病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预存式和血液等容稀释式自体血输血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未输自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Hb、PLT、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用异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小时的Hb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库血量、术后引流量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术后24小时PLT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血回输,安全可靠,可明显减少输异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手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将自体输血等多种节血措施综合应用于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手术,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对30例进行ECC心脏手术患者(实验组)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包括术前及ECC前采集自体血贮存术后回输、回输剩余机血、术前和术中应用药物保护血液提高凝血功能等。同期选择30例异体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异体输血量及术后纵隔引流量等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Plt、Hb和Hct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采用自体输血等多种综合节血措施,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或不输异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3000P型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It)、凝血活酶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m)、术后24小时引流量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所有的回收血经过血液回收机处理后共获得洗涤后浓缩红细胞为36400ml。手术前后患者RBC、APTT无明显变化(P〉0.05),Hb、Hct低于术前(P〈0.05),但也都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PIt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WBC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引流量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有患者在回输血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输血反应。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减少输血费用,避免血液传播疾病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血象及凝血象的变化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未行异体输血但在术中施行回收式自体输血术的68例失血量较多的住院外科手术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及术后24h血象及凝血象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24h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及凝血酶时间(TT)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观察到严重的自发出血、术后大出血及手术切口渗血等凝血系统功能异常情况。结论回收式白体输血可以节约血源,避免输血传播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血和异体血回输前后静脉血的红细胞数量和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54例肝脾破裂出血等突发性腹腔内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7例,A组输入自体血,B组输入异体血,分别检测血液回输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FF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rr)。结果①未输自体血或异体血前,两组患者的Hb、RBC、Hct、PLT、FIB明显降低(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②回输自体血或异体血后,A,B两组患者的RBC、Hct有一定增高(P〈0.05),PT、APTT、TT进一步延长,PLT和FIB进一步降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血和异体血回输的效果相似,两者均能提高RBC和Hct,回输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我院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术中应用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725例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回收、回输血液量、术后输注异体血以及治愈情况。比较其中未输异体血的140例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术前、术后1d和术后5d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经血液回收机回收血液总量1501920ml,平均每例2072ml。725例患者中,死亡7例术后,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1d与术前比较RBC、Hb、Hct、PLT、WBC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5d与术前各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以减少异体血的输注,缓解血源紧张,降低输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在抢救大出血时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疗法对非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病人血液保护的效果。②方法40例择期行OPCAB病人,随机分成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联合组)和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对照组),联合组病人麻醉诱导后从动脉采血(采血量8~12mL/kg),同时从静脉输入胶体液加晶体液(V:V=1:1)。两组病人用血液回收机回收的术中出血,术中或术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均回输体内。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将术前采集的自体血回输体内。监测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前及术后24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24h出血量及输异体血的量。③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hHb、Hct、PLT、出血量、术后输异体血的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81~9.878,P〈0.05、0.01)。④结论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能降低OPCAB病人异体血的输注,降低术中及术后输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急症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急症颅脑手术患者256例。分别于术前、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Y)、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观察自体血回输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规的影响。结果术前与回输前、回输前与术毕患者PT、AprlT、P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回输前、回输前与术毕患者Hb和H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症颅脑手术患者中积极开展自体血回收可以提升Hb值,增加HCT。但是PT、APTY较术前、回输前均有延长,血小板也有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与异体输血的经验,以及预存自体血和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8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输血情况,其中,预存自体血回输组(A组)62例,术中自体血回输组(B组)76例,未作自体输血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C组)50例。结果:A组、B组术后分别有64.5%(40/62)和61.8%(47/76)无需输异体血而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明显多于C组(P〈0.05),A组、B组异体血用量也明显少于C组(P〈0.05)。A组采血前、后血液指标无显著差异,B组术后1天患者RBC、Hb、HCT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但无失血反应,术后1周恢复正常。电解质术前、术后无异常。术中回输血经光镜观察回收处理后红细胞形态正常、无碎片。回收血培养均呈阴性。结论: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经济、副反应较少的高质量输血,能使绝大多数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避免输异体血,方法简便、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范琦慧  张伟峰  严海雅 《浙江医学》2010,32(10):1506-1508
目的 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对前置胎盘患者分娩前后RBC、Hb、HCT和PLT的影响,并观察术中出血量及出血并发症,探讨在前置胎盘患者中应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共30例,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输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予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成分输血,对照组不进行自体输血,观察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学指标(RBC、Hb、HCT和PLT)的变化、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血中RBC、Hb、HC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Hb含量的术前术后变化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异体输血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容血液稀释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可减少产科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预贮式自体输血 (PredepositAutotransfu sion ,PAT)和异体输血 (homologousbloodtransfusion ,HBT)在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严格筛选 2 4例患者 ,分为两组 ,其中PAT1 0例 ,HBT1 4例 .比较两组间术后 1 2h内的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HCT)、中心静脉压 (CVP)、输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异 .结果 :两组对比 ,术前RBC ,Hb,HCT ,WBC ,PLT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1 2h内Hb ,HCT ,CVP ,输血量及胸腔引流量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中 ,PAT与HBT在血液学和血液动力学方面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3.
麻醉后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术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评价麻醉后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的可行性,探讨围手术期临床输血的最佳选择方式。方法选择50例ASA分级Ⅰ-Ⅱ级、术前Hct(%)30—50和Hb(g/dl)10—16、预计术中有大出血的患者,入室在2%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咪唑安定强化麻醉或全身麻醉状态下,用等量的胶体(6%贺斯)或3倍于采血量的晶体(乳酸钠林格氏液)置换出病人自体血,于室温保存,当出血量达到血容量的15%-20%或术中活动性出血停止时输还自体血,观察Hct、Hb和Bp、HR、SpO2的变化。结果50术患者术中均未输注同型异体血,Bp、HR、SpO2均稳定在正常范围,无显著性变化;术前Hb、Hct与稀释后、自体血回输后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后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术可避免输入同型异体血,大大节约库血,缓解血源紧张的社会压力,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可作为围手术期输血的首选方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48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应用Cell—Saver自体血液回输机,收集手术野的血液,经抗凝、滤过、清洗、浓缩后回输给患者。测定手术前后将回输血前后患者血液作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检测。结果 术后24hRBc、Hb、Hct、PLT、较术前降低(P〈0.01),PT、APTT较术前延长(P〈0.01),但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内,未补充凝血因子,3例补充了异体血,所有患者无输血反应,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结论 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洗涤的红细胞能有效地补充术中失血,减少了输入异体血的并发症,并且节约了医疗费用,值得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比较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术前、术后(2小时内)、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四个时期血液RBC、HCT、HGB、PLT四项参数。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血液RBC、HCT、HG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小时内)和术后24小时自体输血组PLT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异体输血组,而术前和术后1周无差异。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能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血量,减少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损伤,减少术后出血,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储存自体血200 ~ 600 ml,分析采血前、后及输入自体血后患者血常规和血凝分析实验室数据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等.结果 采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回输血后各项指标与手术前比较除血小板、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HB、HCT、RBC低于术前(P<0.01),但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不会造成组织缺氧,避免输异体血率为47.37%(18/38);所有患者在回输血过程中无不良输血反应.结论 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可以部分解决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输血要求,减少异体血输血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稀释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心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采集自体血,并补充等量液体,然后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结束同时回输自体血。观察患者血液稀释前与手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变化及异体输血量情况。结果 3例心脏病患者术后Hb、Hct、Plt恢复良好,手术异体输血量减少。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对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染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方式对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52例,随机分为回输组26例和库血组26例。观察两组间血压、失血量、输血量、切皮后开始输血时间及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术后比较两组之间体温,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拆线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④回输组平均失血量为(1547±427)mL,库血组平均失血量为(1489±39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回输组平均输血量为(1489±396)mL,库血组平均输血量为(489±1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组切皮后开始输血时间平均为(15.3±4.9)min,库血组平均为(19.8±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组手术开始0.5h后平均收缩压(107.3±17.6)mmHg(1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64.89±7.10)mmHg,库血组手术开始0.5h后平均收缩压(97.3±16.9)mmHg,平均舒张压(60.1±9.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术后1d两组问RBC、HG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体温、下床活动时问、肠道排气时问、切口拆线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开始用血准备时间短,提高了抗休克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输卵管妊娠破裂中的应用和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银世杰  黄海清 《广西医学》2010,32(12):1481-1485
目的探讨机血直接回输对体外循环(CPB)心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机血全部直接回输;B组30例,机血全部丢弃。对比两组患者切皮前即刻(T1)、给鱼精蛋白10 min后(T2)、关胸即刻(T3)、术后4 h(T4)采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浆游离Ca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血红蛋白(Hb)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术中、术后24 h库血的用量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等临床情况。结果 PLT计数、血浆游离Ca2+、PT、APTT、TT、FIB、D-D、ACT、Hb在各时间点测定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库血用量少于B组(P〈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后直接回输机血不加重凝血功能紊乱,体外循环后采用机血直接回输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综合措施进行血液保护,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不用库血,避免输血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①术前经腔静脉放血,按10-18 mL/kg,同时经动脉供血管输注无血预充液,维持体液平衡,中度稀释血液(Hct 0.20-0.25)体外循环结束,根据动静脉压及尿量全部回输剩余机血,术后加强利尿,浓缩血液;②在预充液中均加入抑肽酶,剂量6×10^6K IU/kg;③外科手术认真止血.结果80例直视心脏手术患者,均未达到输血标准,围术期未输库血.术后48 h总引流量平均(296±58.21)mL,患者出院前3 d复查Hb均大于115 g/L,Hct大于0.40,全组病例顺利康复.结论直视心脏手术,采用综合血液保护措施,不输库血,避免输血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