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百会穴久留针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卒中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个组别,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百会穴艾灸、普通针刺和久留针三种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和BDNF水平变化,记录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BDNF含量、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三组患者BDNF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C组和A组、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PHQ-9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疗效比较,C组优于A、B两组。结论:百会穴久留针与传统艾灸、普通针刺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卒中后抑郁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水平,从而减轻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脑针刺法治疗轻中度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轻中度P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益脑针刺法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脑针刺法可有效改善轻中度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醒脑通督"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脑通督"针法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优于传统取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滋肾益髓针法联合眼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MoCA评分和MMSE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08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眼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益髓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评分.结果: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得生丸联合原络通经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瘀阻脑络证的临床疗效及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将114例患者以诊疗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多奈哌齐片,10 mg/次,1次/d。对照组采用原络通经针法,1次/d,6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卒中得生丸,10 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价认知功能,进行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瘀阻脑络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听觉P300电位检测;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MMSE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o CA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ADL高于对照组,NIHSS和瘀阻脑络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N2和P3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卒中得生丸联合原络通经针法能进一步改善PSCI瘀阻脑络证患者认识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给与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72.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积分和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能够达到达明元神、平衡阴阳、冲和气血、畅达经络的效果,从而纾解患者的郁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百会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剌百会穴疗法与口服西药安拿芬尼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HRSD)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于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有较好疗效;针刺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率较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组方用药规律及潜在机制。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9月13日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文献为数据源,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置信度最高的药对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结果 筛选符合条件处方51首,药物120味,总用药频次565次;主要药物为石菖蒲、川芎、远志、甘草、丹参、当归、茯苓、地龙、郁金、黄芪等,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石菖蒲-郁金;Cytoscape 3.7.0软件筛选石菖蒲-郁金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核心靶点12个;对核心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8条生物过程条目,24条通路。结论 益气活血、开窍醒神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主要方法,核心药对为石菖蒲-郁金,潜在机制涉及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能量代谢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开窍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予以吞咽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通络开窍针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FSS检查口腔期、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法在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2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两组均使用氟西汀进行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AMD评分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法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针法是一种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益肾醒脑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赵建新  马文香 《河北中医》2000,22(11):844-846
  相似文献   

13.
李亦文  张兆娟 《光明中医》2013,28(3):462-463
王法德主任认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脑,亦涉及肝、肾、心、脾等诸脏;肾精亏虚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肾精亏损、脏腑虚衰以致痰瘀内生,痹阻脑窍是其发生、发展的共性机制,痰浊、瘀血既是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治疗本病以补肾、化瘀、涤痰为基本的治疗大法。临床根据患者肾虚、血瘀、痰阻三方面孰轻孰重、哪方面为主,确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石学敏院士在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调神"思想和临证经验.石学敏院士认为脑主神明,并根据中风病的病机提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机为"脑髓空虚,神机失用",治以益精填髓,调神益智.治疗重点在于"调神",分醒神(内关、水沟、三阴交、太冲、丰隆),养神(百会、四神聪、神门、四白、风池、完骨、天柱)两部分取穴,具有严格的手法量学标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卒中患者中发病率可高达47%,这既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现综述了近10年来卒中后抑郁的特色针刺疗法,包括醒脑开窍针法、通督调神针法、通督治郁针法、四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方法:对以百会穴为主要刺激点、针灸或针灸为主作为治疗方法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百会穴单穴及配伍腧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频次,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结果:常用的配穴依次为神门、印堂、太冲、内关、神庭、三阴交、四神聪、足三里;配穴以督脉、肝经、心经为主,其中头面颈项最多,下、上肢部其次;不同穴位配伍存在临床效应特异性。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主要采用百会配伍督脉、肝经、心经穴位,并根据症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观察百会穴长留针法与普通留针法对颈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设长留针组和普通留针组各80例,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总体疗效评定标准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减分率比较,长留针组作用更佳;总体疗效比较,百会穴长留针组总有效率为95.0%,普通留针组为92.4%。结论: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比普通留针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有更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早期的轻度认知损害易进展为痴呆,严重影响预后。本文梳理针刺、灸法、耳穴、井穴和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法治疗PSCI的研究,发现通过改善脑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结构、促进神经生物因子分泌、增加脑区功能连接等作用,中医外治法在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精神行为症状、睡眠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此类研究存在诊断不明确、方法学欠严谨、缺少核心处方、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发表欠规范等问题,未来有必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研究,提高中医外治法的证据等级,并应用代谢组学、功能影像等技术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头部矩阵针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部矩阵针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头针疗法进行对照,研究头部矩阵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特点。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部矩阵针法(治疗组)30例与传统头针疗法(对照组)30例。治疗48次后,观察比较两组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疗效与病程、性别、病性的关系、HAMD和SDS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下降;治疗组对照组性别、病性间的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头部矩阵针法对于中风后抑郁症有着肯定的疗效,并且优于传统头针疗法,早期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HAMA、HAMD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93.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5%);治疗后治疗组PSQI量表中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治疗组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12周后随访,治疗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远期疗效佳。结论 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