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倍油镜与相差显微镜分辨尿红细胞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健康人群调查中呈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者约为2%,肾小球肾炎病人呈现血尿而不伴红细胞管型或蛋白尿者可占21%,因此,血尿来源的研究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近年的研究工作表明尿中红细胞形态可反映血尿的来源。我室以相差显微镜清晰观察到尿中红细胞形态,经肾穿刺病理检查等手段证实,其区分血尿来源的可靠性达92%。我室又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表面更微  相似文献   

2.
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血尿是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之一,是肾小球病理炎症活动的外在表现,治疗后易反复发作。大量血尿易在肾小管形成红细胞管型,可刺激小管引起变性、坏死,约30%的患者在20年内发展为肾衰竭。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常见临床表现为肾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目前对其所致蛋白尿的治疗报道较多,但对血尿的针对性治疗报道较少。笔者临床应用来氟米特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血尿,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血尿患者的诊疗方面,鉴别是肾小球性血尿或非肾小球性血尿时,红细胞管型及是否合并蛋白尿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微量血尿的诊断十分困难,往往对侵入性检查施行到哪个部位合适,很难判断。 Birch和Fairley报道,应用相差显微镜(PCM)进行观察,非肾小球性血尿其红细胞形态。大小均一,近乎于末梢血红细胞;肾小球肾炎的血尿中红细胞大小明显不等,有形态不规整的突起和细胞碎片,血红蛋白丢失等等,从整体来看非均匀一致。 在扫描电镜(SEM)下见到正常红细胞为双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炎综合征,原称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以青、中年最多,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为高.本病病期较长,临床表现典型者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等,轻者可仅有少量蛋白尿或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贫血、严重高血压,并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 Ig A肾病的病理学与临床特点。方法 :对 5 6例 Ig A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 ,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青少年组患者以镜下血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次为蛋白尿 ,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较少 ,病理表现以肾小球轻微病变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 ;成人组以蛋白尿、镜下血尿和 /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性系膜增殖、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 ,可见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管萎缩。结论 :Ig 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关系。方法:用干化学法检测肾小球性疾病组和非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离心尿液的隐血程度和未离心并冰冻处理的尿液的隐血程度,通过不同隐血程度所对应的血红蛋白浓度算出游离血红蛋白的比例。对两组值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为0.54±0.31,非肾小球性疾病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为0.03±0.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发现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31诊断肾小球性疾病的符合率为97.5%;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13诊断非肾小球性疾病的符合率为100%。结论:用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可作为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指标之一。能否用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31作为判定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界限和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13作为判定非肾小球血尿的界限有待进一步大批量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血尿     
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在临床上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指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有血尿和(或)蛋白尿,而无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肾功能检查正常。无症状血尿是一组以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叫隐匿性肾炎血尿型或单纯性血尿、孤立性血尿。1临床表现本病患者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样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如发生于中老年人,应同时考虑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疾病等情况。患者无临床症状体征,只是偶然发现肉眼血尿或于体检时发现有镜下血尿,持续或反复发作,并…  相似文献   

8.
刘锐 《中国医刊》2003,38(3):12-14
血尿是内科疾病常见的症状 ,可见于泌尿系统疾病 ,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现就引起血尿的内科常见疾病介绍如下。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发病机理引起的病理类型各异、临床表现又常有重叠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具备以下特点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 (以白蛋白为主 )伴管型尿和 (或 )肾小球源性血尿 ;②肾外表现为高血压及水肿 ;③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先于并重于肾小管功能障碍。1 1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为一组综合征 ,多有前驱感染史 ,于感染后 7~ 2 0天发病 ,临床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为主要表现 ,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多数…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血尿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 ,特别是儿童多见 ,其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形式亦不相同 ,诊断困难。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 ,约 98%由泌尿系本身疾病引起 ,包括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两大类。仅 2 %由全身或泌尿系邻近器官病变所致[1] 。本文仅对泌尿系本身引起的一些血尿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述 ,以提高对血尿诊断的认识。1 血尿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单纯性血尿亦称无症状血尿 (Asymptomatichematuri a) [2 ] ,系指临床以镜下血尿 (离心尿RBC >3个 /HP)或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 ,不伴有明显水肿和高血压 ,无或伴轻微蛋白尿 (定性 <2 +,…  相似文献   

10.
11例肝硬化患者尸解,病理显示有肾损害者7例,占64%,光镜下均见不同程度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增多,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IgA、C_3、IgG沉积;7例肾损害者其中肾功受累6例,占85.7%;也有呈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本文探讨了肝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本病的预后取决于肝病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肾小球性血尿87例肾活检病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青少年血尿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了解血尿严重程度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例肾小球性血尿为主、无或轻微蛋白尿青少年(12~18岁)患者的血清学、免疫学指标,实行肾活检作普通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分析不同血尿程度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87例患者中IgA升高者占53%,IgG升高者占34%,IgM升高者占16%,C3降低者占5%;肾脏病理肾小球轻微改变者74例(85.1%);中度病变8例,严重病变5例,其中6例为持续肉眼血尿;肾小球系膜IgA、IgG、IgM和C3为主沉积分别为74.71%、14.94%、5.77% 和 2.29%,66%的患者同时有IgA和其他免疫成分沉积.电镜检查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内皮下、基底膜内和上皮下沉积分别为90.8%、37.9%、10.3%和1.1%,42%的病例在系膜区和其他部位均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绝大多数单纯肾小球血尿或伴轻度蛋白尿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轻微,少数患者可以出现严重肾小球硬化性改变,持续性肉眼血尿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病理改变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0g/d)患者104例,均行肾穿刺活检,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其肾脏病理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14例(13%),单纯血尿31例(30%),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59例(57%);病理表现为IgA肾病63例(60%),系膜增殖性肾炎20例(23%),轻微病变15例(14%),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6例(3%).病变偏重组以血尿并蛋白尿居多,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蛋白尿是无症状肾小球肾炎病理损伤偏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3,95%CI:0.278~0.846,P=0.008).蛋白尿程度增加,其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性亦增加.结论: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患者病理改变并非都轻,以IgA肾病多见,血尿并蛋白尿患者病理病变偏重,轻度蛋白尿也和病理损伤明显相关.及时采取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偏重病理病变并予以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认为主要是机体(特别是肾小球)对某些致病的免疫与感染反应,病变部位系肾小球损害。本病以男性患者多见,发病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腰痛”范畴。常见症状为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脂血证、肾衰毒素潴留。笔者采用健脾益。肾、益气养血之法治疗30例,收到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血尿定位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区别“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价值。方法 用UF-100全自动分析仪对241例血尿患者进行了478次新鲜尿沉渣分析。结果 203例经肾穿刺确诊为肾小球病变的患者中,尿红细胞分类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者占94.5%;38例非肾小球血尿患者均一性红细胞为主者占77.9%。结论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通过检测尿红细胞均一性和非均一性来鉴别血尿来源具有一定的过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33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进行临床与病理改变关系的分析.结果 单纯性血尿12例,单纯性蛋白尿4例,蛋白尿伴血尿17例.病理改变示IgA肾病(IgAN)15例占45.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1例占33.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7例占21.2%.蛋白尿伴血尿组中有IgAN 12例占70.6%(12/17),主要表现为中重度IgAN(Lee氏分级Ⅲ级及以上).结论 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患者肾活检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其中以IgAN及MsPGN为主.蛋白尿伴血尿组中IgAN的发生率最高,病理改变最重,大多为中重度IgAN及FSGS.肾活检时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肾小球性血尿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近5年诊治的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185例病例,分析病理类型及于临床的联系。结果:原发肾小球肾炎中,血尿主要以IgA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二者占总数的92.9%,干预治疗可使部分血尿或蛋白尿缓解。结论: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能延缓甚至防止肾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海业 《吉林医学》2011,(18):3763-3764
目的:评价尿液分析仪鉴别非肾小球性与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采用UF-100尿液分析仪对本院315例血尿住院患者进行了624次新鲜尿沉渣分析。结果:58例非肾小球血尿患者中经过114次检测,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患者占总体的77.9%;257例已确诊为肾小球血尿患者中经过510次检测,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者的患者占总体的94.5%。结论:UF-100尿液分析仪可以通过对尿红细胞的均一性与非均一性进行检测,以此鉴别血尿来源具有一定的过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珣  鹿玲  胡波  李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2):236-236,F0003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一种新标准。方法对216例已确诊的血尿患儿应用新标准进行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以往报道的其他标准相比较。结果环状 芽孢>5%且总变形红细胞>50%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灵敏度98.68%,特异度100%,明显优于其他3种诊断标准。结论环状 芽孢>5%且总变形红细胞>50%这一标准诊断肾小球性血尿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所谓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Chronic Glomorulonephrits)是指肾炎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迁延不愈超过1年以上或伴有肾功能减退音。在病理分类上包括系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根据资料统计,在我国一般以系膜增殖性肾炎最多见,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特点及临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355例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镜下血尿组、肉眼血尿组、蛋白尿组;全部病例行肾穿刺活检,分为IgA肾病组及非IgA肾病组。结果:均为青年起病,病程多在3月内,各临床组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血、尿β2微球蛋白上均无差异;IgA肾病188例,血尿明显,以Ⅱ级最多,非IgA肾病167例,以轻细膜最多,两组均为蛋白尿组病理类型偏重。结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青年发病,男性居多,IgA肾病及非IgA肾病发生比例无差异,IgA肾病血尿明显,IgA肾病及非IgA肾病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但部分病例病理表现较重,尤其伴有蛋白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