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农民。因全身起风团、时发时退、轻度瘙痒4年,近2周持续高热(T38℃~39℃),咽喉疼痛,皮疹增多伴乏力而以感染性荨麻疹收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胸背部、四肢突然出现大量红色风团,伴有瘙痒。在当地医院以“急性荨麻疹”注射葡萄糖酸钙和扑尔敏针剂,3天后缓解。此后每年6月~8月照射太阳光后,面部、颈胸部、两前臂、手背等暴露部位皮肤发红。曾以“慢性荨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皮肤科,200090麻疹”服用息斯敏、酮替芬,症状无改善,皮疹无好转。体检:T39℃,P90次/min,R20次/min,BP16/11kPa。…  相似文献   

2.
例1 男,55岁。因阴茎及右腹股沟起皮疹半年,于2004年10月25日来我院住院治疗。半年前患者有非婚性接触史,曾患过尖锐湿疣。半年来,首先见右腹股沟处出现黑褐色绿豆大小赘生物,  相似文献   

3.
我科在对疑似麻风病患者检查鉴定时,遇到1例似麻风样皮损的结节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主因全身皮损拦瘙痒1周,加重伴发热3d,于2012年1月7日就诊,患者1周前左前臂、额部起红色小丘疹,自觉瘙痒,不痛,当时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主因面颊、躯干及四肢皮疹,无自觉症状1月,于2004年2月就诊我科。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且出现结节和斑块,阴茎出现破溃、疼痛,遂来我科就诊。自发病以来饮食、二便正常。既往病史无特  相似文献   

6.
例1.女,4岁.4个月前下肢患疖肿后随之于面、臀、肘、膝起淡红及紫红色斑,并渐扩展至掌、跺、足背、足新边缘及指趾伸侧.日晒或活动时红斑加重,不痒.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4岁.于1991年4月因咽痛,发热伴全身大小不等的风团样损害,在当地乡村卫生院检查,诊断为感冒和尊麻疹,给予青霉素及中药治疗,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患者男,20岁。14岁起四肢近端肌力下降,伴面部红斑。1年后大腿出现疼痛性结节,伴吞吐咽困难。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小叶性脂膜炎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经参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静脉滴性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肌炎及脂膜炎病情均缓解,提示脂腊炎可能是炎症性肌病的一个皮肤特征。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50岁,因面、颈、胸部 V字区弥漫性红斑 9个月,四肢肌痛、肌无力 6个月,于 2000年 5月 23日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前 9个月日晒后,头、颈、胸部 V字区及双上肢暴露部位出现红斑,并自觉双上肢酸痛,于当地诊为日光性皮炎,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日光照射后加重。在就诊过程中体检发现颈两侧淋巴结增大,偶 痛,抗生素治疗后淋巴结稍缩小。入院前 6个月,患者逐渐出现四肢肌肉酸痛无力,举臂、下蹲困难,并逐渐加重。入院前 3个月,出现抬头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在当地以多发神经根炎予地塞米松治疗 3周后,四肢肌无力略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3岁。因双小腿紫癜发热伴双眼睑浮肿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近膝关节处出现簇集性碎米粒至绿豆大紫癜,不痒,体温38.8℃,伴双眼睑浮肿,无关节痛、脱发、雷诺现象及面部蝶形红斑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双眼睑浮肿,颈、双腋窝可扪及黄豆至蚕豆大小淋巴结,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界不大,心律78次,心尖部可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不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科情况:双小腿特别是踝关节处皮肤见碎米粒至绿豆大的…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3岁。因"全身皮肤红斑丘疹1个月,加重4天"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耳部出现红斑,未予重视,后皮疹稍有增多,当地医院间断使用地塞米松10 mg/d静滴1周,效果不佳,4天前双手背、肩背部及四肢出现红斑丘疹,数量明显增多、加重,诉肩背部皮疹无自觉症状,手背、下肢皮疹有疼痛感,无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无咳嗽咳痰等症状,尤畏光、乏力、肌肉疼痛,无吞咽、抬举、下蹲困难。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常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增大,一般诊断不难。但对于首发表现以皮肤结节、斑块、溃疡为主者临床罕见,较易误诊。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0岁。因头皮反复发作风团伴疼痛半年,于2006年5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反复出现核桃至鸡蛋大风团,呈肤色或淡红色,界清;每天发作一二次,时间不定.皮损在0.5~1h内均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自觉有明显的烧灼样疼痛,无痒感,未诊治。头颅CT检查无异常。平素体健,无过敏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未见皮损,皮肤划痕征阴性。治疗:给予西替利嗪10mg/d,治疗2d后好转,随访2个月.用药期间皮损无发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2岁,躯干四肢褐色斑逐渐增多20余年,伴面部阵发性潮红、胸闷、气急、胃痛1年余而于1985年5月20日就诊.  相似文献   

15.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病。目前临床上把那些以DM典型皮损为主要表现,至少6个月或更长时间没有肌炎表现或者实验室检查如肌肉核磁共振或肌电图有轻微肌炎的患者,统称为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1]。DM皮损不仅与疾病的活动性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2]。此外,部分DM/CADM患者因肌无力、关节痛或气促、干咳等症状[3?4]就诊于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或者呼吸科[5],皮疹常被忽视。随着定量诊断和疗效评价要求的提高,临床上迫切需要可靠的评分方法对DM/CADM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完善对病情的系统评价,还能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6]。DM皮损常用的评分方法分为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主观评分包括医师总体评分(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PGA)或医师总体量表。客观评分包括DM皮损范围和严重指数(cutaneous dermatomyositis disease area and severity index,CDASI),DM皮损严重度指数(dermatomyositis skin severity index,DSSI)和皮损评分工具(cutaneous assessment tool,CAT)。介绍上述3种客观评分工具的内容、临床意义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痛,其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诸多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之一.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肿瘤均可出现荨麻疹或荨麻疹样皮损.除此之外,尚有一些皮肤综合征也可伴有荨麻疹或荨麻疹样皮损.甚至以周期复发性荨麻疹为其重要临床特征之一.由于这些皮肤综合征临床罕见,故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文章将综述包括Cryopyrin蛋白相关周期性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Schnitzler综合征、肥大细胞增生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和嗜酸性蜂窝织炎在内的常伴荨麻疹或荨麻疹样皮损的皮肤综合征,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男、24岁,浙江嘉兴人,农民。1988年9月开始有记忆力减退。11月开始面部出现红肿,发热,四肢进行性乏力,少语,头痛眼花,视力模糊。于12月14日来我院神经科诊断脑瘤?收神经科病房治疗。体检:T37.8℃,神清,口唇周及上眼睑见红斑水肿,心肺(一),肝脾未触及,四肢肌肉压痛明显,肌力差,上肢抬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因反复低热、面部红斑、脱发、肌肉疼痛,伴双上肢关节皮肤溃疡1年余,加重1周,于2006年2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患者1年前反复低热,眼睑、颜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片.头发脱落明显,全身肌肉疼痛,下蹲、起立困难,双上肢上举困难,双手握力下降,双手指有麻木、刺痛感,并双肘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面皮肤红斑,  相似文献   

19.
红皮病中有1/3为特发性,其它大部分由原先存在的原发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药疹、恶性肿瘤和先天性皮肤病继发而来。文献中报道过的以红皮病为表现的皮肌炎仅有4例,但无1例与恶性肿瘤有关。该文介绍了首例表现为红皮病的伴肿瘤性皮肌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诊治的9例以脂膜炎为皮肤表现的皮肌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结果 9例中女6例,男3例,年龄28~73岁.9例患者脂膜炎皮损均表现为触痛性斑块或结节,分别发生在臀、股、腰、背、腹、上肢和腮部,先于、晚于或与皮肌炎特征性皮损和肌肉损害同时发生,其中1例脂膜炎先于皮肌炎特征性皮损30年发生.皮损组织病理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周围及脂肪小叶和间隔内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可有脂肪细胞坏死、钙化和膜囊性改变,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管腔闭塞.脂膜炎先于皮肌炎特征性皮损发生的2例患者曾被数次误诊为狼疮性脂膜炎和深部硬斑病.多数患者对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良好,但伴脂肪膜性坏死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 皮肌炎的脂膜炎表现具有一定组织学特征,与皮肌炎典型皮损的发生可不同步,在皮肌炎典型损害前出现易被误诊,持续跟踪随访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