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揿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周期30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I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常规针刺联合揿针及艾司唑仑片均可降低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ISI评分,提高睡眠质量,但针刺联合揿针的疗效更优。此外,针刺联合揿针还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节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102例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进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变化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帕金森评定第二分量表(UPDRSⅡ)与第三分量表(UPDRSⅢ)评分变化、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6.08%VS82.35%),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SAS与SDS评分、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SAS与SDS评分、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PSQI评分、SAS与SD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状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焦虑抑郁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SQI总分、焦虑抑郁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何雷 《光明中医》2023,(15):2998-3001
目的 观察电针四神聪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及认知损害的影响。方法 研究共纳入72例慢性失眠患者,针刺组及假针刺组各36例。针刺组予电针四神聪治疗,假针刺组采用安慰针具模拟电针操作。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Epworth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估。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PSQI、ESS、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MoCA-B评分升高(P<0.05),假针刺组MoCA-B评分未见改善(P>0.05);针刺组除SAS、SDS评分(P>0.05)外,其余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 电针四神聪对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及认知损害有正向调节作用,可协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对失眠患者PSQI、SAS和SD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配合针刺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组(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辨证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后,配合肝经俞募穴(肝俞、期门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常规针刺:1次/d,5次/周;刺络放血拔罐法:2次/周,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选用PSQI、SAS、SDS作为观测指标。结果:两组疗后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PSQI、SAS、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配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肯定,较单纯针刺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化痰法治疗青中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青中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7例和西药对照组45例,分别采用中药养阴清热化痰组方和阿普唑仑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SQI、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中药治疗组改善睡眠质量总有效率为85%,阿普唑仑组为76%,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改善抑郁症状疗效优于阿普唑仑组(P<0.05),而改善焦虑症状疗效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阴清热化痰治法能显著改善青中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伴随的抑郁、焦虑症状,总体疗效优于阿普唑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盐酸曲唑酮片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曲唑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疗法联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刘春霞  许超  折盼 《四川中医》2022,(6):135-138
目的:探究柴胡细辛汤结合针刺对脑震荡遗留头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05例脑震荡遗留头痛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9月~2021年3月收治,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干预,并采取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细辛汤及针刺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分级变化、中医证候(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对照组(83.02%)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分级情况、中医证候(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等)积分、量表评分(SAS及SDS、PSQI及SF-36)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等)积分、量表评分(SAS及SDS、PSQI及SF-36)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等)积分、量表评分(SAS及SDS、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痰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痰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泻土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泻土化瘀方1剂/d,针刺治疗1次/d,每针刺5天休息2天。对照组睡前服用艾司唑仑片,1~2 mg/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同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7.59%(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量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5个因子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能改善痰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1.
司维 《北京中医药》2010,29(6):429-430
目的 观察中药自拟方治疗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128例轻、中度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根据自愿进行分组,其中中药治疗观察组(治疗组)66例,西药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采用焦虑白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改善轻中度失眠患者睡眠障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AS及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自拟方治疗失眠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效果优于单纯西药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SQI、IS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7.5%(3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失眠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揿针治疗心肾不交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揿针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的差异,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SAS、SDS、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SAS、SDS、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揿针手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从肝论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疏肝解郁、活血安神"针刺,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睡眠日记、匹兹堡睡眠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记录并观察每例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SAS和SDS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解郁、活血安神"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肯定,其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观察动静调神综合疗法联合网络版认知行为疗法(CCBT-I)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CCBT-I作为基础治疗,在此基础 上,观察组给予动静调神综合疗法(由针灸调神和动静调神两部分组成)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疗程为 4 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 并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 4 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6.67%(26/30),对照组为 70.00% (21/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睡眠质量方面,治疗后, 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PSQI评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焦虑、抑郁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SAS和SDS 评分的下降作用均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静调神综合疗法联合CCBT-I 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失眠,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联合枣安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加枣安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逍遥散加减结合枣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及失眠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减、枣安胶囊可有效改善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96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程度变化。结果:96例失眠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灸治疗失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及抑郁程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文琼梅  文琪  李薇 《陕西中医》2024,(2):270-273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效率、血清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失眠患者112例,按照均等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为94.64%,对照组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SI、PSQI、SAS、SDS评分及血清N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能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及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和焦虑状态。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状态,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足底按摩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志国  蔡恒  李小龙  律东 《中国针灸》2008,28(6):411-413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足底按摩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把5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口服阿普唑仑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腹部穴位为主及足底按摩治疗,腹部穴取中脘、关元、气海等为主;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评定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8.46%,2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间治疗后PSQI各因子、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腹针为主结合足底按摩能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