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肌酐(Cr)外,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灌胃对大鼠血尿酸、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SD大鼠以腺嘌呤、乙胺丁醇为造模剂,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喂养3周分别观察实验第7天、实验第21天,测定大鼠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结果:祛湿化瘀通络方有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通络方。两组在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尿酸基线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2天后,治疗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降低,对照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少内生尿酸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并对中医证候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通络方。两组在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尿酸基线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2天后,治疗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少内生尿酸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三酰甘油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湿热夹瘀型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除湿化瘀方组(治疗组)和苯溴马隆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除湿化瘀方和苯溴马隆,30d为1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尿酸、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果除湿化瘀方降尿酸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中医湿热夹瘀证候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三酰甘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除湿化瘀方能降低血尿酸,改善湿热夹瘀型中医证候,并降低三酰甘油。  相似文献   

6.
渗利通络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11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恩超 《江苏中医》1998,19(8):11-13
运用渗利通络工本方结合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在113例,在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肌酐方面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77.88%。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益气化瘀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运用渗利通络基本方结合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113例,在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肌酐方面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77.88%。  相似文献   

9.
尿酸清方治疗高尿酸血症123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拟尿酸清方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对照组121例,治疗组采用尿酸清方汤剂;对照组采用别嘌吟醇片加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1个月。结果:尿酸清方组治疗有效110例,有效率为89.4%。肝功能受损人数0例,肝功能异常率为O;别嘌呤组治疗有效102例,有效率为84.3%,肝功能受损8例,肝功能异常率为6.6%。结论:血尿酸水平的降低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酸清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别嘌呤相似,但其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尿酸清方对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7,(3):308-309
目的:观察益气祛湿通络方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危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祛湿通络方中药口服,每次100ml,3次/d。治疗10周后,观察治疗前后BIM、ISI、HOMA-IR、Fins,糖、脂代谢指标及中医症候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BIM、ISI、HOMA-IR、Fins、FPG、P2hPG、HbA1c、TG、TC、LDL-C、HDL-C方面及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祛湿通络方能明显缓解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祛湿化瘀方改善脂肪肝大鼠游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探讨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运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7周起,21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祛湿化瘀方高、低剂量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4周。观察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肝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脂联素(ADP)、肝组织脂联素受体(AdipoR2)、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A)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祛湿化瘀方高、低剂量组的肝组织TG、FFA含量、FAS、ACCase和Malonyl-CoA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AdipoR2、AMPK、血清ADP含量显著升高,并呈量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祛湿化瘀方对"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有显著的干预效应,其对脂联素及其受体的作用是该方降低肝组织FFA从而减轻肝脏脂质沉积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补肾通络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络丸)5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甲氨蝶呤片)5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并对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晨僵、握力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等级、晨僵时间、两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ESR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并优于昔布胶囊及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3.
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湿性AMD患者共90例109眼,患者口服凉血化瘀方治疗后连续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2、3、6个月观察平均视力情况及眼底平均出血、渗出、累积损害面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视力提高25眼(22.94%),稳定74眼(67.89%),降低10眼(9.17%);治疗6个月后视力提高32眼(29.36%),稳定60眼(55.05%),降低17眼(15.6%)。治疗3、6个月后患者眼底出血面积、渗出面积和累积损害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AMD患者在6个月观察期内具有一定提高视力的作用,能使眼底出血、渗出和累积损害情况稳定,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是治疗湿性AMD患者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娴娴  孙维峰  徐伟  王天 《中医杂志》2011,52(22):1925-1927
目的观察泄浊除痹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脱落7例,剔除1例)随机分成泄浊除痹方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泄浊除痹方组口服泄浊除痹方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仅进行临床观察。两组均观察20天,于观察前后检测血尿酸,采集患者中医临床四诊资料进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泄浊除痹方组与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泄浊除痹方组痰涎、神疲乏力、四肢沉重、小便黄赤、大便稀溏等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小便清长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患者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除痹方对高尿酸血症痰湿阻滞患者相关中医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宇杰 《中医杂志》2011,52(14):1213-1216
目的观察补肺通络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甲氨蝶呤基础上口服补肺通络丸,对照组继续单用甲氨蝶呤,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高分辨率CT(HRCT)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HRCT评分较治疗前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的TLC、DLCO、HR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补肺通络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ILD能明显改善肺功能,缩小肺间质病变面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顾左宁  高坤  仲昱  许陵冬  孙伟 《中医杂志》2011,52(1):42-44,53
目的观察保元通络方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3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保元通络方,连续观察8周,每4周收集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四诊信息等指标,并进行中医危险因素及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水湿、湿热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治疗组第4、8周时证候积分减少、TC升高、血HCY下降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第8周时ALB水平上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第8周与第4周时相比Hb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患者TG、Hs-CRP8周内均无明显变化。研究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生存率治疗组为45.45%,对照组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通络方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血浆ALB、Hb,降低HCY水平及心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丽翔  张磊  闫少庆  柳国斌 《中医杂志》2011,52(15):1283-1285
目的观察解毒通脉散联合煨脓长肉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口服解毒通脉散、外用煨脓长肉膏,对照组给予口服免煎安慰颗粒、外用金三联(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生长总显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血白细胞计数、CRP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计数、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脉散联合煨脓长肉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探讨凉润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共分为凉润通络组、西沙必利组、模型组、正常组,每组又分3个治疗阶段,即预防阶段、早期治疗阶段、治疗阶段.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不予降糖药控制血糖,分别饲养6周、12周和18周后,各组再给予灌胃治疗.灌胃6周后检测血浆中的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血糖、体重.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不同阶段血浆中的MOT和CCK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SS血浆含量和体重则逐渐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凉润通络方组在3个阶段对MOT、CCK、SS及体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西沙必利组对SS及后两个阶段的体重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各阶段对血糖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凉润通络方在改善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方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47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47眼)、光凝组30例(49眼)和联合组30例(51眼),中药组采用活血利水方治疗,光凝组采用单纯激光治疗,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光凝治疗,3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3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74.51%)优于中药组(51.06%)和光凝组(6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3个月视力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6个月后视力较治疗前无提高(P>0.05);光凝组与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较治疗前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减小(P>0.05);光凝组和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均较治疗前视网膜厚度减小(P<0.05)。视力及视网膜厚度方面光凝组和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与中药组同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均优于同时间光凝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肯定,优于单纯中药或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徐利芬  吴勤烽 《新中医》2020,52(6):61-64
目的:观察糖脉通络汤联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3级预防措施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5 d、不用药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加用糖脉通络汤内服,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量踝肱指数(ABI),检测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记录无痛行走距离(PWD)和最大行走距离(MWD),评定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BI均较治疗前升高,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BI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PWD和MW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PWD和MWD均多于对照组(P<0.01)。2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均较治疗前扩大,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脉通络汤内服,可减轻LEAD的临床症状,改善下肢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现代医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