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正> 近年来,笔者以太冲穴为主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多在25~40岁之间.病程最短3天,最长20年.以2~5年者为多数.左侧疼痛者17例,右侧12例,双侧1例.多数病人针前用过止痛药或针刺治疗. 治疗方法 1.取穴:太冲、阳辅、阿是穴(即头部痛点).一侧痛,针患侧,两侧痛,针双侧.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首选太冲穴,用1.5寸毫针快速进针1寸左右,大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行针3~5分钟后,再依次进针阳辅与阿是穴,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疼痛控制  相似文献   

2.
针刺著骨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组27例,其中男4例,女2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余年。其中上颌支痛14例,下颌支痛13例。治疗采用病痛区内针刺著骨的方法。取穴:1太阳或邻近区域;2上颌支偏后痛取颧弓后段下缘的骨部,上颌支偏前痛者取颧骨前段下缘的骨部;3下颌支偏后段痛者取下颌角和下颌角偏上区域的骨部,下颌支偏前段痛者取下颌骨下颌体颏孔邻近的偏下区域。每段区域可针1~2针。针刺深度以针尖刺在骨上为度,捻转提插时也须著骨,隔10分钟行针1次。疼痛轻者每次留针1~2小时,重者留针3~5小时。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短期疗效以针刺后痛止为显效,…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偏头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多年来运用疏经活络法,针刺治疗偏头痛3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于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治疗前均经神经科或内科检查确诊,曾采用镇静止痛药物而治疗效差者。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疼痛性质呈搏动性者20例,刺痛者15例。治疗方法主穴取太阳、风池、合谷、太冲。配穴: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额痛者加印堂。采取快速进针,之后提插捻转至患者觉局部酸、麻、重、胀感为止。留针20分钟,每5分钟捻转1次,每日针刺1次,连针3~5次  相似文献   

4.
1 一般资料本组59例中,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4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3年。临床症状: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妇科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2 治疗方法2.1 取穴 以双侧三阴交为主穴,实证加血海、太冲;虚证加关元。2.2 针刺方法 于月经前5天开始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0.5h,共针5次。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中强刺激为宜。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 疗效分析3.1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无效:疼痛未见好转。3.2 治疗结果 59例…  相似文献   

5.
自1991年8月始,我们收治眶上神经痛患者30例,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疗效较优,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39岁,一侧痛27例,双侧痛3例,病程1周~5年,随机分组各15例。二、诊断依据多在受凉、感冒后出现一侧或双侧眶上缘及前额部的刺痛或麻痛,病侧眶上切迹压痛明显,病侧眶上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或过敏。本组病例多在眼科及耳鼻  相似文献   

6.
近十余年来 ,笔者对 1 0 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用针刺配合 TDP照射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0 8例中 ,男 70例 ,女 38例 ;年龄最大者 65岁 ,最小者 6岁 ,以 2 0~ 45岁者为多 ;病程 1天~半年 ,多数为 2~ 7天。治疗方法针刺 :取足三里 (双 )、太冲 (双 )、合谷 (双 )为主穴 ,眼睑闭合不全者配太阳 ,口唇歪斜者配地仓透颊车 ,耳后乳突部疼痛者配风池。均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 min。每日针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 3天。同时给 TDP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热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日 1次 ,每次 30 min,1 …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是眼科常见病 ,是以患侧眶上缘及眶上神经分布区为主的疼痛。重者牵扯至患侧头颈部 ,不能抬头、视物不清、流泪、恶心呕吐、夜不能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穴位注射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此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中 ,男 9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2 2岁 ,以 30~ 4 0岁者居多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1a。全部病例均经眼科及神经科检查 ,诊为原发性眶上神经痛。1 2 治疗方法1 2 1 取穴 针刺组取患侧阳白透鱼腰、攒竹、太阳、头维、合谷、内庭…  相似文献   

8.
张辉  高岚 《河南中医》2004,24(1):62-63
足跟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 ,我们采用针刺加灸治疗本病 5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8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2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 39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1 0a;单足痛 4 0例 ,双足痛 1 8例 ;痛点部位 :足跟内侧痛 1 8例 ,足跟外侧痛 1 0例 ,足跟正中、下部痛 30例。全部病例拍X线足跟部侧位片 ,其中跟骨骨质增生 4 2例 ,其余跟骨未见异常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取穴 :足跟内侧疼痛、压痛者取神门 ;足跟外侧疼痛、压痛者取养老 ;足跟正中、下部疼痛、压痛者取足跟痛点 (大陵穴下 0 .8寸 )…  相似文献   

9.
例1 鱼腰穴透眶上孔治疗眶上神经痛针刺方法取25mm 毫针从鱼腰穴进针,用手指引导朝眶上神经孔方向透刺,用雀啄法寻找最佳针感(即有触电感向前额放散)。留针15分钟,中间行针2次。病例介绍刘×,女,34岁,于1993年9月4日初诊。右眼眶连及前额部疼痛2天,痛时如刀割,且伴有流泪,眼睛不适等症状。神经内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诊为右眼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经用上述方法针治1次后诉疼痛及流泪等症状明显减轻,继针治5次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按本病发作突然,疼痛剧烈,采用针眶  相似文献   

10.
舌咽神经痛是临床少见病,笔者多年来应用针灸治疗4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6~62岁;病程1个月~2年;右侧3例,左侧1例。临床症状:舌根部、咽部一侧发作性疼痛,呈针刺样、闪电样或刀割样剧痛,痛起突然,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短暂,难忍受,可放射至同侧耳道深部、下颌处、颈部,反复吞咽、说话过多、舌运动、进食或咳嗽可引发疼痛,痛时患者常用手掌托住患侧下颌处。咽部可见轻度慢性充血,1%地卡因喷痛侧咽部疼痛可减轻。2治疗方法取穴:颊车、大迎、中渚、太冲、颈部阿是穴(颈侧痛点,按压之可缓解舌咽部疼痛)…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脂肪垫劳损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多发生于青壮年人 ,其临床多表现为以膝部疼痛为主 ,尤以膝关节伸直时痛剧 ,可伴有窝或小腿后部至足跟放射痛 ,但无明显的关节活动障碍。自 2 0 0 0年以来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激光治疗本病 5 9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 5 9例均为门诊病人 ,女 30例 ,男 2 9例 ;年龄最大者 4 9岁 ,最小者 2 2岁 ;病程最长者 1年 ,最短者 5天。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  (1)取穴 :患侧膝眼穴 (双 )、阳陵泉穴。 (2 )操作 :先将三穴常规消毒后 ,选取 31~ 35号针具 ,阳陵泉穴按常规针法 ,垂直进…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上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祖国医学称为“眉棱骨痛”,严重者引起头痛、眼胀痛、恶心呕吐等。该病常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我院采用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男15例,女37例;双眼发病32例,单眼发病2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3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2天。患者均于发作时就诊,查视力、眼底、眼压,排除眼部疾患。大多发作比较频繁,疼痛时间不等,眶上疼痛性质多为跳痛、胀痛或刺痛,多与情绪、月经、受风、劳累等有关。2 治疗方法 取穴:取阳…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9年以来 ,笔者采用电针配合药物、推拿治疗面瘫 4 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 8例中 ,男性 14例 ,女性 34例 ;年龄最小者 2岁 ,最大者 6 0岁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2年。临床表现 :单侧口眼歪斜 ,感觉迟钝 ,同侧面颊或耳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2 治疗方法(1)电针取穴 :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牵正、迎香、风池、太阳 ,健侧合谷。耳后疼痛者加翳风 ,面颊痛者加四白。用G6 80 5 - 1型针灸治疗仪 ,针刺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留针 30分钟。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2 )外用药物及制法 :黄芪、桂枝、…  相似文献   

14.
火针为主治疗腰椎骨质增生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顺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31-431
以 X线或 CT报告为依据 ,以痛为腧 ,取腰椎阿是穴。针时取中等火针 ,将针体用 95 %酒精点燃烧红 ,痛点局部严格消毒后迅速刺入。针体烧红烧透、速进速出是火针针刺要点。隔天 1次。此外又选穴治疗 ,不伴有坐骨神经受压症状者 ,取夹脊、委中 ,腰两侧痛加肾俞 ;伴坐骨神经受压症状者 ,取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束骨 ;均留针 30分钟 ,每天 1次 ,10天为 1疗程。以此治疗 95例 ,其中男 32例 ,女 6 3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8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3月。均见腰椎部疼痛 ,或有腰痛 ,或有腰骶部、臀部后侧及腿部、脚面外侧疼痛、麻木等坐…  相似文献   

15.
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因臀部深层肌肉梨状肌的损伤而造成的坐骨神经痛的病例比较常见,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内服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 5例,女1 1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 8岁,年龄在40岁左右占多数;病程半月至半年,平均2个月;有外伤史者1 6例,感受寒湿者1 0例,无明显诱因者1 0例。1 2 症状体征:多为单侧腰腿部疼痛,臀部疼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向患侧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放射,患肢屈伸困难,行走不便。舌质淡,苔薄,脉弦。检查臀部,可触及紧张的梨…  相似文献   

16.
电针治疗偏头痛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多从眶后部或额颞部开始,逐渐加剧,并迅速扩展至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为刺痛、胀痛、钻痛,搏动性疼痛,或头角抽掣性疼痛,反复发作,病史较长.本院通过针刺,辨证配穴治疗偏头痛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痛为腧长留针治疗偏头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病程均>2年,反复发作,每年均>5次,并逐渐加重。已排除高血压及颅内占位病变等其它因素所致的头痛。治疗方法主穴:以痛为腧,以患者疼痛部位为主穴,若疼痛呈线形,采用接针刺,若疼痛呈片状,采用围刺。辅穴:风池、列缺、神门;有恶心者加内关,情绪急躁者加太冲。刺法:常规消毒后以30号1寸~1.5寸针向头后侧斜刺,角度15~30°,得气后快速捻转1~2min,每分钟60~70次,长留针1~3小时,留针期间行针2~3次。症状缓解后可缩短留针时间。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18.
竹针点刺足部反射区加按摩治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 《中国针灸》2001,21(3):190
治法 :取足部反射区的脑 (含垂体 )、三叉神经、肝、肾区为基本方 ,并视头痛部位酌增相应区、穴 ,偏头痛加眼、耳区 ;前额痛加额窦、解溪穴 ;巅顶痛加太冲穴 ;后头痛加颈椎区。除单脏器外 ,均取双侧。选坚韧竹枝削成竹针 ,分别点刺上述区、穴 ,单针或多针集束使用 ,刺激强度依辨证、年龄和足部皮肤厚薄而定 ,点刺后即以指腹揉按之。每日治疗 1次。结果 :治疗 40例 ,其中男 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4岁。均为内伤头痛 ,包括偏头痛、高血压头痛、经期头痛等。经治 1~ 3次 ,疼痛消失 33例 ,占 82 5 % ;疼痛明显减轻 5例 ,占 12 …  相似文献   

19.
本院门诊收治的 10例面瘫患者 ,排除中枢性面瘫 ,以针刺为主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0例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最大者 6 7岁 ,最小者4 2岁。病位在左侧者 6例 ,在右侧者 4例。病程最长 5天 ,最短 1天。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太冲、合谷、翳风、风池、地仓、颊车 ;配穴 :阳白、颧、太阳、牵正。除合谷、太冲取双侧外 ,余穴均取患侧。每次选取 3~ 5穴 ,主配穴交替使用。2 .2 操作方法 :病初浅刺 ,5天后上电针 10分钟。手法 :面部穴以平补平泻为主 ,远端穴以泻法为主 ,留针30分钟。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中药 :白…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面肌痉挛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的抽搐 ,局限于眼睑、口角、颊部 ,亦有的牵拉整侧面部。自1992年至 1995年 3月 ,采用针刺加按摩法治疗 18例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中 ,男 6例 ,女 12例 ;年龄 19岁~ 51岁之间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4年。2 治疗方法取穴 :印堂、阳白、瞳子、四白、经验穴 (鼻翼外缘中点至地仓穴连线之中点 )、翳风、颊车。配穴 :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列缺、百会。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或坐位 ,直刺得气即可 ,轻巧捻转面部针穴。心烦者针足三里、神门 ;脑枕顶痛针百会、脑穴 ,抽搐频繁者针列缺、太冲用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