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斑块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西药在预防及治疗颈动脉斑块上主要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经常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使许多患者无法坚持长期服药。中医中药从整体观念出发,以痰瘀同病、痰瘀同治为理论基础,既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又能调节脂质代谢,减少颈动脉斑块的个数,缩小颈动脉斑块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痰瘀同治法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1049-1049
痰瘀同治法是为痰瘀同病而设的主要治疗方法。痰瘀同病是指同一病症中痰浊与瘀血共同为病,被广泛用于阐明胸痹、中风、黄疸、积聚、癫痫等疑难重症某些阶段的病机,并为治疗这些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痰瘀均为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并且痰可致瘀,瘀亦可致痰。痰瘀均为津液所化,阴性凝滞,互相影响,胶结难化,故痰瘀必须同治,即治痰必治瘀,瘀去则痰易化,治瘀必治痰,痰化则瘀易除,痰瘀同治则二者均易清除,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痰饮和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是津血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因此,它们之间可以出现相互转化的病理关系。瘀血能转化为痰饮,痰饮亦能转化为瘀血。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形成恶性循环,交结不解,最后形成各种病证。现将痰瘀同病的相关疾病综述如 相似文献
7.
8.
9.
10.
痰瘀同治与温阳利水并治心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痰与瘀的生成,痰瘀同病。心阳虚、心气虚是心衰的根本病机。表达心衰与血瘀、心衰与痰浊、心衰与水泛的相关性,提出痰癖同治与温阳利水井治心衰,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来,应用痰瘀同治法则,治疗痰瘀互结之疑难杂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案例如下:1胸痹(冠心病)刘某某,男,58岁,1996年5月8日就诊。患者心前区闷痛4a,经某县医院诊为冠心病。病情反复发作,日趋加重。1周前因劳累,即觉心前区闷痛不舒,连及左上... 相似文献
12.
13.
痰瘀同治高脂血症48例广西全州县中医院(541500)蒋晓红关键词高脂血症痰瘀同治笔者运用痰瘀同治法治疗高脂血症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0岁以内8例,51~59岁16例,60岁以上24例。凡空... 相似文献
14.
借鉴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阐述和选方用药原则,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提出痰瘀同治之法来治疗中风,同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验. 相似文献
15.
痰瘀同治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晓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4):44-44
痰瘀同治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广西全州县中医院(541500)蒋晓红笔者运用痰瘀同治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0岁以内8例,51~59岁16例,60岁以上24例。凡空腹血... 相似文献
16.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历代医家曾有不少论述,笔者根据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配合西药及针灸治疗中风,获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17.
18.
<正> 津血同源是祖国医学对津与血生理方面的概括。痰饮与瘀血则是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从津血同源来看痰瘀之关系,是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的。 津血同源与痰瘀之关系 《黄帝内经》中,首先在生理上阐明了津血同源的相互关系。《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 相似文献
19.
“痰瘀同治”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为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为津液停滞不行所致。“瘀”指气血瘀滞不行而引起。“痰瘀同源”不论是临床还是实验研究都发现脉络瘀阻多兼有痰浊形成 ,祛痰也兼能化瘀 ,二者互为影响 ,同源相关。1 病理生理“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这是人体的正常水液输布 ,如果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 ,津液停聚则成痰饮。张仲景将痰饮列为四饮之一 ,与悬饮、溢饮、支饮并列 ,是论中痰饮又为四饮统称 ,并提出了治疗总则 ,“当以温药和之”。《类证治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