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挂针刺为主治疗面肌痉挛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面肌痉挛,祖国医学属于面风、面瞤范畴。多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临床上常因无有效治疗方法,以至长期不愈,笔者自1999年开始采取以挂针刺为主,配以辨证取穴,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87例中,男35例,女5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2.8岁;病程20天~2年;轻度37例(仅见患侧眼角或口角处抽动),重度50例(整个患侧表情肌肉抽搐,影响患者说话、吃饭等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在于介绍透穴针法对面肌痉挛的治疗及临床疗效观察,强调刺法应以按面部肌纤维方向进行穴位透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26例,女21例,左侧28例,右侧19例;发病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天。中医辨证为血虚生风型15例,心脾两虚型12例,肝风内动型20例。1.2治疗方法:取穴,患侧阳白、丝竹空、太阳、颧、颊车、地仓、水沟、合谷。其中眼睑抽搐以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口角抽搐以水沟透地仓;面颊抽搐以地仓透颧耀、颊车透大迎,根据具体病情选用2~4组。血虚生风者加足三里,…  相似文献   

3.
刘广兰  陈惠海 《中国针灸》1998,18(10):584-584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部分患者有严重的后遗症。近几年来,笔者用头针和体针治疗重型乙脑后遗症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3~5岁19例,6~16岁6例;病程最短的7天,最长的2年。右上下肢瘫痪、失明、失语、面部和四肢有癫痫样抽搐者4例,3~7天不能吞咽食物、口吐白沫、四肢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者5例,四肢瘫痪、痴呆、语言不清者3例,左侧瘫痪者6例,右侧瘫痪者7例。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 取穴:头针和体针同时应用。上肢取患侧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患侧环跳、阳陵…  相似文献   

4.
所治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24岁~30岁18例,31~40岁9例,41岁以上3例;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7天。2诊断标准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病侧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露气。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面肌痉挛2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通常局限于眼睑、或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一般多发于一侧,两侧发病者少见。属针灸门诊常见病。目前针灸治疗该病证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1临床资料 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72岁;病程6个月~5年。均为一侧面部发病。2治疗方法2.1取穴攒竹、丝竹空、太阳、下关、颧 、迎香、听宫、合谷。2.2操作上述腧穴针刺得气后,加用电针,接于面部肌肉明显抽动的腧穴,缓慢调至针刺部位出现节律收缩并在患者耐受限度内。留针20…  相似文献   

6.
笔者 1992年以来用针灸为主 ,配合自我按摩、贴压耳穴等综合疗法治疗面瘫 35例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35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2 2例。最大年龄 6 0岁 ,最小年龄 30岁 ,病程最短是 10天 ,最长达6个月。发病较急 ,多在晨起时发现一侧眼睑不能闭合和嘴歪。症见患侧面部麻木 ,上下眼睑活动不灵 ,咀嚼食物有时留于患侧 ,漱口患侧口角流水。患侧额纹消失 ,眉不能抬举 ,眼睑不能闭合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歪向健侧 ,口不能鼓腮、吹哨。2 治疗方法面部属阳明、少阳二经分布。因此 ,治疗周围性面瘫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以手足阳…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面肌痉挛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的抽搐 ,局限于眼睑、口角、颊部 ,亦有的牵拉整侧面部。自1992年至 1995年 3月 ,采用针刺加按摩法治疗 18例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中 ,男 6例 ,女 12例 ;年龄 19岁~ 51岁之间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4年。2 治疗方法取穴 :印堂、阳白、瞳子、四白、经验穴 (鼻翼外缘中点至地仓穴连线之中点 )、翳风、颊车。配穴 :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列缺、百会。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或坐位 ,直刺得气即可 ,轻巧捻转面部针穴。心烦者针足三里、神门 ;脑枕顶痛针百会、脑穴 ,抽搐频繁者针列缺、太冲用泻…  相似文献   

8.
独取健侧针刺治疗面肌痉挛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一般表现为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的抽搐,常局限于眼睑、口角,严重时可波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见,因其病因复杂,治疗也相当困难。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采用独取健侧穴和在患侧加灸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8岁;病程2小时~15天。临床表现患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流口水、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健侧、鼓腮漏气,不能蹙额抬眉,耳后完骨穴处压痛。其中1周内来诊治者93例,1周后来诊治者67例。2治疗方法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面部穴位治疗。穴位注射(药用确炎舒  相似文献   

10.
眼睑抽搐系指上眼睑或下眼睑或上下眼睑呈阵发性的不规则的局限性的抽动而言,俗称眼皮跳。若是偶然发生,勿须治疗,但跳动过频,则需调治。近几年内,笔者采用硫酸镁和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6例中,男7例,女1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以7~30天居多,单眼睑抽搐24例,双眼睑抽搐2例;上眼睑抽搐4例,下眼睑抽搐5例,上下眼睑抽搐17例。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鱼腰、丝竹空(上眼睑抽搐者);瞳子髎、承泣(下眼睑抽搐者)。配穴:足三里(脾胃虚弱者);太冲(肝风内动者)。操作:令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穴位皮肤消毒,用5ml注射器6号针头,将25%硫酸镁和2%利多卡因各2ml混合注射液吸入,分别注入上述穴位内,每穴注射0.2~0.4ml(足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华佗再造丸并面部推拿治疗面瘫 36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2 0~50岁 ;病程 1天~ 6个月 ;右侧瘫者 1 7例 ,左侧者1 9例。其中 1 0例曾经膏药、针灸、中药等治疗 ,余均为初患者。患者均有受寒风侵袭的病史 ,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面部歪向健侧 ,患侧不能皱眉闭眼 ,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且歪向健侧 ,作吹口哨动作时漏气等。治疗方法每日早晚口服华佗再造丸各 8g,连服 1 0天。同时每日作面部推拿一次。其方法为 :患者仰卧 ,术者站于患者床右 ,先施一指禅推法于印堂…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87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87例,疗效极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7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年龄在18~65岁之间,尤以中年人居多;其中男性3 8例,女性49例;左侧面肌痉挛者41例,右侧面肌痉挛者46例;病程最长者3 0年,最短者2个月。2 治疗方法主穴取翳风、风池二穴,配穴取健侧合谷。眼睑抽搐加太阳、四白,面颊抽搐加颧、迎香;口角抽搐加地仓、颊车。所加各穴均取患侧,交替使用。取1~1 5寸毫针进针后,接G 680 5治疗仪,采用断续波,小强度电流,高频率,通电3 0min左右。1次/d ,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3 治疗结果87例患者,痊愈(症…  相似文献   

13.
自1970年以来,笔者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9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6例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的7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4个月。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起病突然,发现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眉,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漏风,口角流涎,食物常嵌在患侧齿颊间,笑时患侧表情消失。  相似文献   

14.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局限于眼睑、口角,病侧眼裂变小,嘴歪口斜,并可引起功能性残废运动。笔者近年来采用"三部配穴法"治疗面肌痉挛5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3例面肌痉挛患者均为我们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4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15.
面神经炎是常见的颅神经疾患,笔者用蚣防牵正汤治疗本病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0例,女9例;年龄3~10岁者5例,15~45岁者31例,45岁以上者3例;病灶在右侧28例,在左侧1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12天。本病多有面部受凉或吹风史,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等症,均排除中枢性面瘫及其他类型面瘫。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蚣防牵正汤治疗。基本方:蜈蚣1条,防风12g,白附子、全蝎各3g,僵蚕、白芷、赤芍各10g,川芎6g。小儿…  相似文献   

16.
<正> 1990~1992年笔者在尼日尔援外工作期间,采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效果较好,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8例中尼日尔籍36人,阿拉伯人2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1岁,其中,10岁内4例,10~20岁9例,30~40岁8例,40~60岁10例;病程最长12周,最短2天。 2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初期见耳后疼痛,继见面部表情肌发紧,纵缓不收,致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平坦,嘴角向健侧歪斜,口角流涎。部份病人有耳后颜面部疼痛,味觉减退,听力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辛卓萍 《西部中医药》2004,17(12):33-34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20-30岁青壮年多见。本病发病急骤,临床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类,本篇仅叙述周围性面瘫,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不适、麻木、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鼓腮等动作,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部分忠者初期又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  相似文献   

18.
董彩兰 《河北中医》2003,25(7):544-544
20 0 0 0 8~ 2 0 0 2 1 0 ,我院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穴位注射、针刺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 ,其中男 48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2 8岁。均为一侧患病 ,患侧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 ,前额无皱纹 ,眼睑不能闭合 ,口角下垂 ,鼻唇沟变浅 ,口斜偏向健侧。发病1周内称急性期 ,1周后称恢复期。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发病后 1~ 2周。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 :穴位注射维生素B12 后行针刺治疗 (穴位为患侧的睛明、阳白…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23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交替针刺健侧及患侧面部,配合患侧面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门诊病人,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67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年;其中6例病人有高血压病史,3例病人为第2次患病。以上患者均做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84年12月~1988年12月用透穴加火罐疗法治疗面瘫10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05例中,男56例,女49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8岁,其中20岁~45岁者58例(占55.2%);左侧面瘫47例,右侧58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下眼睑闭合不全和不自主流泪;病程最短者1天8例,最长者3月零5天1例,其中多数在发病后10天内就诊;全部患者均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2 治疗方法2.1 取穴第一组:夹承浆透大迎、巨髎透承泣、瞳子髎透太阳、合谷;第二组:地仓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