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叶皂苷钠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动态观测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评价七叶皂苷钠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A,治疗组B。采用胶原酶VII 0.4IU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是采用不同剂量的七叶皂苷钠,测定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6,24,48,96h脑组织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各脑区的含水量比模型组均有减少,其中绝大部分脑区明显减少(P&;lt;0.05或0.01),而且从5~10mg/(kg&;#183;d),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呈负相关,右侧在6~96h的相关关系为Y=80.658-0.465X(Y代表脑含水量,X代表治疗剂量,R^2=0.217),左侧在24h的相关关系为Y=79.57-0.553X,R^2=0.306。结论:七叶皂苷钠具有明显减轻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再灌注6h、24h、48h、3d、5d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5mg/kg/d,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OX-2的表达,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能显著减少脑组织COX-2的表达,改善神经缺损症状,与各时间点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脑组织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脑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低氧致脑损伤组、七叶皂苷钠干预组.将大鼠放置在模拟海拔6000 m高原环境中,每6 h舱外以20 m/min 运动2 h,重复三次致大鼠脑损伤.脑损伤后干预组给予尾静脉推注5 mg/kg七叶皂苷钠,高原低氧致脑损伤组尾静脉推注5 mg/kg生理盐水,分别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切片、含水量、TNF-α含量和AQP4蛋白在脑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病理切片显示,大鼠高原脑损伤后立即给予七叶皂苷钠干预,脑损伤程度显著减低.免疫组化示,AQP4蛋白主要在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胞浆中呈阳性表达,且干预组较脑损伤组AQP4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脑损伤组12 h脑含水量、TNF-α含量和AQP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干预组12 h脑含水量、12 h TNF-α含量和6、12 h AQP4蛋白表达较脑损伤组显著降低.结论 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TNF-α及下调AQP4表达,从而有效改善高原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减轻脑缺血后的脑水肿,并且可动员内皮前体细胞增加脑缺血区域新生血管生成,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新生血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11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治疗组,48只,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方法:脑出血组与治疗组大鼠采用断尾取自体血方式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经注射点注入生理盐水.造模1 h后,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60 μ g/kg.分别于干预后6 h,12 h,24 h,48 h,72 h,7 d时间点,每组各取8只大鼠,采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组织脑含水量,采用SP、DAB显色法免疫组化检测CD34+血管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脑组织含水量动态变化,CD34+血管免疫组化结果.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t=4.49,P<0.05),在48 h,72 h最明显;各时间点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低于脑出血组(t=6.74,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CD34+血管数明显增加(t=3.42,P<0.05);治疗组CD34+血管数明显多于脑出血组(t=6.07,P<0.05),且在72 h,7 d时差异尤为明显.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于脑出血大鼠后,可减轻脑水肿程度,促进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背景:单纯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受损脑组织的作用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大鼠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胞移植组、七叶皂苷钠+ 细胞移植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细胞培养液、1×1010 L-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尾静脉1×1010 L-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同时经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5 mg/(kg·d),连续5 d.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 周,七叶皂苷钠+细胞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低于细胞移植组及对照组(P < 0.05);七叶皂苷钠+细胞移植组大鼠脑梗死周围组织AQP9 及AQP4 mRNA 的表达低于细胞移植组,却高于对照组(P < 0.05);七叶皂苷钠+细胞移植组CM-Dil 阳性细胞和神经元数量多于细胞移植组及对照组(P < 0.05).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大鼠脑梗死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国内外研究报道,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动员骨髓干细胞向脑梗死病损部位迁徙,减轻脑缺血后的脑水肿和脑损伤,但是,国内关于该类药物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报道鲜见.观察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肿周边区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11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实验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体质量(300±20)g,由泸州医学院动物科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治疗组,48只/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参照Yang的方法,采用断尾取自体血方式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自体血,其余条件与脑出血组一致.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0μg/kg.③实验评估: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144只大鼠中共有16只大鼠脱落,其中7只大鼠术后模型评价为0级,9只死亡.均在实验过程中予以补足.①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脑出血组含水量在造模后48,72 h最明显,且与造模后6 h、12 h、24 h、7 d相比差异显著(P < 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 (P < 0.05).②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在造模后48 h、72 h最明显,且与6 h、12 h、24 h 、7 d相比差异显著(P < 0.05).治疗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低于脑出血组(P < 0.05).结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能下调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后脑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和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新途径。方法 135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15只,120只制成脑出血模型,其中40只不做任何处理为脑出血组,40只在造模后6h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5mg/kg治疗为阿托伐他汀A组,40只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kg治疗为阿托伐他汀B组。各组留10只分别在术后3d和7d测定脑含水量;分别检测各组12h、24h、48h、72h、5d和7dMMP-9和TIMP-1积分光密度值变化。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脑含水量增加(P0.05),不同时间点可见MMP-9及TIMP-1免疫阳性表达。(2)与脑出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能降低脑含水量(P0.05),能显著降低MMP-9及提高TIMP-1水平(P0.05),且在实验选取干预剂量中,10mg/kg比5mg/kg调节作用强(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MMP-9水平,提高TIMP-1水平,减轻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降低脑含水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0mg/kg阿托伐他汀比5mg/kg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含0.4 U细菌胶原酶的生理盐水2 μl以诱导脑出血;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从麻醉清醒后1 h开始,模型组大鼠每日给蒸馏水8 ml灌胃;治疗组给70 kg成人剂量6倍的脑脉Ⅱ号口服液灌胃.术后4、24、48和72 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72 h取材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脑血肿大小、脑含水量以及Na 和伊文思蓝(EB)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内无血肿形成,脑组织结构无异常,也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大鼠可见脑内血肿形成,呈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含水量、Na 和EB含量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脑血肿明显缩小,脑含水量、Na 和E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也明显改善.结论:脑脉Ⅱ号口服液通过促进脑血肿吸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减轻脑水肿,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含0.4 U细菌胶原酶的生理盐水2 μl以诱导脑出血;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从麻醉清醒后1 h开始,模型组大鼠每日给蒸馏水8 ml灌胃;治疗组给70 kg成人剂量6倍的脑脉Ⅱ号口服液灌胃.术后4、24、48和72 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72 h取材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脑血肿大小、脑含水量以及Na 和伊文思蓝(EB)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内无血肿形成,脑组织结构无异常,也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大鼠可见脑内血肿形成,呈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含水量、Na 和EB含量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脑血肿明显缩小,脑含水量、Na 和E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也明显改善.结论:脑脉Ⅱ号口服液通过促进脑血肿吸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减轻脑水肿,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红蛋白在实验性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科和神经中心实验室完成。6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6只,脑出血组30只和假手术组30只。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再根据动物模型建立后1,6,24,48和72h5个时间点随机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内脑红蛋白的表达。结果:脑出血组有3只大鼠术后死亡,有4只大鼠术后模型制备失败,均予以剔除并随机补充,66只大鼠最终纳入分析。Westernblot结果显示脑出血组术后1h血肿周围脑组织内脑红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开始增高(0.45±0.03),48h达到高峰(0.83±0.05),72h开始下降(0.55±0.11),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31±0.06,0.31±0.01,0.33±0.04)和正常对照组(0.32±0.0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血肿周围脑红蛋白表达比其他脑区明显增多。结论:脑出血后脑内脑红蛋白表达上调,提示脑红蛋白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