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脑静脉系统血栓(CVT)的脑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Doppler超声对患者进行脑静脉血流动力学前瞻性研究,测定51例患者(分3组)脑基底静脉(BVR)及其属支大脑中深静脉(DMCV)的最大平均血流速度(Vmax)。第一组为33例CVT,除诊断性探测外,对其中12例经过溶栓治疗者进行动态监测;第二组为11例存在颅内压增高而无CVT者;第3组为6例脑静脉窦结构变异而无CVT者。对3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证实诊断。结果第一组BVR和DMCV流速分别为( 64 6±22 9 )cm/s和( 70 7±28 6 )cm/s,明显高于正常值(P<0 01),但不受颅内压变化的影响(r=0 06, P>0 05),经溶栓治疗两静脉流速明显下降(P<0 01);第二组两静脉流速分别为(11 4±2 7)cm/s和(10 2±2 8 )cm/s,均在正常范围(P>0 05 ),不受颅内压变化的影响(r=0 053,P>0 05 );第三组两静脉流速分别为(12 0±4 6)cm/s和(11 1±6 8)cm/s,均在正常范围(P>0 05)。结论脑静脉血流动力学研究发现,BVR或DMCV血流速度代偿性增高是CVT特征性表现,不受颅内压增高及脑静脉窦结构变异的影响,可为CVT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无创和经济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23例确诊为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经降颅压、抗炎及抗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后,19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须行MRL/MRV或DSA检查.早期给予抗凝及溶栓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静脉肝素抗凝与脑介入治疗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介入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和抗凝组(静脉肝素抗凝),每组7例,比较2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管完全再通率、m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脑静脉窦介入组住院时间较抗凝组短,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抗凝组,mRS平均评分低于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可改善CVST患者的转归,疗效优于静脉肝素溶栓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窦血栓的综合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综合应用颈动脉溶栓、静脉窦置管溶栓及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997年7月~2005年6月收治的99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综合血管内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静脉窦置管溶栓合并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方案1),38例患者接受颈动脉溶栓合并静脉窦置管溶栓(方案2),56例患者接受单纯颈动脉溶栓(方案3),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99例患者中有94例颅内压降至300 mm H_2O, 75例患者静脉窦实现再通,93例患者循环时间降至11 s以下。结论综合应用颈动脉溶栓、静脉窦置管溶栓及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等方法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是发生于颅内静脉系统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包括脑深、浅静脉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我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研究了 2 0例未发现病因的CVT患者凝血酶原的基因多态性 ,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 2 0例 ,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平均年龄 31±6岁 (2 0~ 4 8岁 )。所有患者均经腰椎穿剌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25例有发病诱因(包括妊娠或产褥期18例,高热、腹泻5例等),平均年龄(29.7±9.3)岁;多以急性(7例,25.9%)、亚急性(19例,70.4%)起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23例(91.7%),伴呕吐21例,12例出现意识障碍,均出现不同部位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腰穿CSF压力增高21例。血常规检查异常22例(81.5%),凝血功能异常13例(48.2%)。影像学检查[CT、MRI、MR静脉血管成像(MRV)]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受累,其中上矢状窦受累最多(77.8%)。24例采用肝素抗凝治疗,2例用溶栓治疗。17例痊愈,4例好转,6例死亡(其中4例并发出血性梗死,2例伴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CVT继发于循环血液不足及血液高凝状态,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死亡率较高;MRI和MRA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早期肝素抗凝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脑静脉窦血栓血管内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经颈动脉溶栓、静脉窦置管溶栓、静脉窦球囊扩张术和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探讨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单纯经颈动脉溶栓(方案1)、经颈动脉溶栓并静脉窦置管溶栓(方案2)、经颈动脉溶栓并静脉窦置管溶栓、静脉窦球囊扩张术(方案3)及经颈动脉溶栓并静脉窦置管溶栓、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方案4)综合治疗10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观察4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脑循环时间均降至<14s,颅内压由治疗前的(350.29±80.12)mmH2O降至(247.92±75.53)mmH2O,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670,P=0.000)。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预后,0级71例(68.27%),1级26例(25.00%),2级6例(5.77%),3级1例(0.96%),4级0例,5级0例,4种治疗方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150,P=0.06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的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经颈动脉溶栓与静脉窦置管溶栓、静脉窦球囊扩张术及静脉窦支架植入术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慢性、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9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例CV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临床表现:头痛(77%)、癫样抽搐(66%)、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66%)、视乳头水肿(44%)、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2%)。②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1例头颅CT示弥漫性脑水肿,蛛网膜下隙出血合并多发出血性脑梗死,因颅内压持续增高,予外科手术行去骨板减压术,见大脑表面浅静脉怒张呈绳索状并多数点片状出血灶。8例行头颅MRI和MRV,显示直接征像8例、间接征像6例。其中2例同时行DSA,均显示多个静脉和静脉窦充盈缺损。静脉血栓部位:上矢状窦合并浅静脉血栓1例,上矢状窦合并侧窦及多处静脉受累7例,直窦血栓1例。7例行肝素抗凝等对症治疗、1例行血管内局部溶栓、1例行矢状窦手术取栓并抗凝治疗。症状缓解至痊愈7例,病死2例。结论:首诊时诊断不明确,可先作头颅CT,排除颅内非CVT性病变,临床已拟诊CVT时,应首选MRI+MRV,进行综合判断是目前诊断和随访CVT的最好方法,婴幼儿CVT常表现为癫发作起病,提示CVT是婴幼儿重要的未被识别的性发作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发和多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短期预后. 方法 总结分析136例CVT患者的血栓部位及受累静脉窦/静脉数目,依受累颅内静脉窦/静脉数目将患者分为单发CVT组和多发CVT组,采用单变量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结果 单发CVT组44例,多发CVT组92例(其中累及2个部位45例,3个部位35例,4个部位9例,5个部位3例).最常受累的静脉窦/静脉为横窦/乙状窦(86.8%),其后依次为上矢状窦(58.1%)、直窦(18.4%)、大脑深静脉系统(7.4%)和皮层静脉系统(2.9%).单变量分析显示单发CV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多发CVT组,但短期预后好于多发CV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CVT组患者出现颅内实质病变及合并颅外静脉血栓的几率高于单发CVT组,同时治疗前颅内压≥300mm H2O的患者比例高于单发CV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VT中以多发CVT所占比例较高,最容易受累的部位为横窦/乙状窦和上矢状窦.与单发CVT相比,多发CVT患者颅内压较高,多合并颅外静脉血栓,出现静脉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几率较高,临床病情重,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改良溶栓方案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48小时微量溶栓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9例采用经典方法治疗,13例患者(9例随机分配患者及4例经典方法禁忌的患者)采用改良方法(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持续48h微量溶栓术)治疗。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2.1月。结果:经典方法组: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静脉窦均获得再通,其中1例植入支架1枚,2例并发脑出血(1例在右侧顶叶,1例在左侧小脑),并发脑出血的1例患者遗留面瘫,NIHSS评分1分,其余8例0分,预后良好。改良方法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含相对禁忌证病例1例,禁忌证病例3例),脑静脉窦均获得再通,无一例并发或加重脑出血,病程超过3个月的1例患者术后1个月残留语言功能障碍NIHSS评分1分,其余12例0分,预后良好。结论:经典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脑静脉窦狭窄及血栓形成,但并发脑出血的风险较大,改良方法"脑静脉窦48h微量溶栓术"有效规避了大量应用溶栓药物的问题,在达到同样疗效情况下更为安全,拓展了血管内途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螺旋C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对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临床怀疑或随诊CVT行SCT检查,并与MRV、脑静脉DSA对照分析.结果 SCT对中大脑静脉窦显示较好,显示率达90%以上.结论 SCT是诊断CVT可靠、有效和快捷的检查方法,尤其对急性或慢性CVT诊断、CVT治疗后随访以及脑水肿、脑出血等脑实质并发症的显示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及诱发因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异,易被误诊或漏诊。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如何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和影像学表现分为轻症和重症组,分别接受全身抗凝联合静脉溶栓、血管内溶栓或锥颅上矢状窦溶栓治疗,同时辅助华法林口服6~12个月。术后通过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术观察静脉窦形态。结果轻症组27例患者接受全身抗凝药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14例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重症组25例患者中22例经全身抗凝药物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后18例痊愈、3例好转、1例死亡,余3例行锥颅上矢状窦溶栓治疗,均痊愈。共随访6~60个月(平均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针对临床分型选择不同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溶栓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2例,采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静脉窦接触性溶栓抗凝与颈内动脉抗凝溶栓联合治疗。结果2例病人临床症状全部缓解,闭塞静脉窦开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介入溶栓抗凝治疗可能是治疗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评价局部溶栓与机械碎栓治疗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资料与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静脉窦血栓病人经股静脉穿刺,将微导管选择性插入已闭塞的静脉窦内。6例行静脉窦局部灌注尿激酶或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1例采用球囊机械碎栓术;3例伴脑皮质或深部静脉血栓者同时经颈动脉给予溶栓药。结果造影示6例已闭塞的静脉窦部分再通,1例无明显再通;3例侧支静脉回流增多。1例溶栓后原有脑内血肿增大,导致偏瘫加重;1例术后发生无症状出血性静脉梗死。随访10个月~3年,6例mRankin评分0~1分,1例mRankin评分2分。结论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静脉窦血栓,静脉窦完全再通率低,但血管部分再通及侧支静脉回流增多,可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替罗非斑血管内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尿激酶联合替罗非斑经微导管选择性静脉窦内溶栓、机械性碎栓治疗9例重症CVST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疗效. 结果 出院前8例患者脑脊液(CSF)压力正常,DSA检查显示7例患者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1例部分再通,皮层静脉部分代偿.术中和术后未发生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出院时8例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其中头痛消失7例,遗留轻度头痛1例.1例死亡. 结论 尿激酶联合替罗非斑经微导管选择性静脉窦内溶栓治疗是CVST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特点与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特点和经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9例以顽固性头痛、头闷和颅内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采用头部MR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立诊断,并施行经颈内动脉、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或静脉窦内支架血管成形术并协同长期抗凝治疗。结果治疗前MR检查显示颅内出血和静脉(窦)内血栓形成;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脑静脉明显扩张、瘀滞,脑动脉至静脉窦间的血液循环时间显著延长(>11s),尤其静脉期(>5s)。治疗后130例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治疗有效率达93.5%(130/139);并发症发生率0.7%(1/139);病死率2.2%(3/139)。对92例患者随访3个月~7年,1例死亡,91例疗效稳定,无明显复发。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表现为静脉回流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可确定诊断;连续应用纤溶药物和长期抗凝治疗可获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侧支回流在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病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9例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病人采用经颈动脉溶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连续溶栓等治疗方法,同时辅以全身抗凝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侧支循环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DSA示残留静脉窦有回流63例,海绵窦代偿性引流75例,椎静脉丛引流35例,头皮静脉代偿引流14例。结论血管内溶栓和抗凝是治疗脑静脉血栓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方法:静脉侧支回流的建立和加强对于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血栓形成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指发生在脑皮层静脉、脑深部静脉和(或)颅内静脉窦部位的血栓,由于部位不一,程度各异,其临床表现远不如动脉血栓形成相对具有定位表现,又因发病率较低,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虽因其特殊的病理机制使抗凝溶栓治疗顾虑较多,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溶栓药物的使用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其中2例联合机械性破栓术治疗,2例联合静脉窦内支架置入术治疗,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结果除1例患者出现脑内血肿,留有一侧肢体轻瘫外,其余7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出院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由术前平均11分恢复到15分,原有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100%),闭塞的静脉窦均再通。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血栓再形成和新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段是有效的,对溶栓药物的使用、提高治疗安全性等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超选择窦内碎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2例重症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行静脉窦超选择碎栓、溶栓治疗。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11例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重症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通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碎栓、溶栓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的变化,合理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严密监测凝血指标,做好动脉导管鞘的护理,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