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QTc间期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中重度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300例心功能Ⅲ、Ⅳ级心衰患者的QTc和BNP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死亡终点.结果至6个月随访终点,死亡63例,其中心源性猝死30例,泵衰竭死亡27例,其余6例死于非心源性因素.泵衰竭死亡组和心源性猝死组的QTc和BNP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泵衰竭死亡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心源性猝死组(P<0.05).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显示,QTc延长(>440 ms)和血浆BNP水平升高(>330 pg/mL)是中重度心衰患者总死亡和泵衰竭死亡的两项独立预测指标(P<0.001),QTc延长还是这些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P<0.001).结论 QTc延长与血浆BNP水平升高是中重度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两项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QTc间期的关系。方法 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I级32例,Ⅱ级26例,Ⅲ级18例,Ⅳ级12例。根据LVEF水平分为≥50%,41%~49%,≤40%三组,并进行随访,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两组,分别检测各组BNP、QT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AMI患者血清BNP水平逐渐升高,随着LVEF的降低,AMI患者血清BNP水平逐渐升高,QTc间期逐渐延长,且BNP水平与QTc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随访6~12个月,其中发生心血管事件28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60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者的BNP水平,而QTc间期长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MI患者的QTc间期(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水平与QTc呈正相关。通过检测血浆BNP浓度可作为AMI疾病病情监测的一个快速、简便、有效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4月~2004年4月,以“急性左心衰”收住入院的患者77例,经住院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好转出院,随访10~22个月,随访率100%。比较两组不同BNP水平变化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结果高浓度BNP心衰患者较低浓度BNP心衰患者的远期死亡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BNP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指标,是预测死亡的一个良好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改变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92例CHF患者,检测入院及出院BNP水平,评价其与心血管死亡事件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患者BNP水平为692.7(442.5~1167.44)pg/ml,经过标准治疗后,BNP水平下降为466(308~2771)ng/ml(P〈0.01)。其中入院时BNP水平与2年内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显著相关,其风险比和95%可信限为1.17和(1.07~1.310)。另外,患者入院/出院BNP水平比值与其2年内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也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CHF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治疗前BNP水平及治疗前后动态改变对远期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淑华 《当代医学》2011,17(11):57-57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QTc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比较不同BNP浓度CHF患者的QTc和QTd的差异;QTc及QTd与BNP浓度的关系.结果 不同BNP水平QTc及QT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胡斌  周敬群 《广东医学》2012,(21):3233-323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正常水平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CHF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首次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BNP正常组(≤100 pg/mL)和BNP升高组(>100 pg/mL);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对重度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相关性。结果共592例重度CHF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随访2年。BNP正常组和BNP升高组分别为106例(17.91%)和486例(82.09%),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416例(70.27%)和176例(29.73%)。BNP正常组和BNP升高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68.85%和24.91%。存活组与死亡组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发现年龄、心力衰竭病程、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BNP正常患者人数构成比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8项指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正常(OR=2.68,95%CI:2.47~2.84,P<0.01)、心力衰竭病程(OR=1.56,95%CI:1.41~1.68,P<0.01)、心功能分级(OR=1.79,95%CI:1.67~1.91,P<0.01)、LVEF(OR=0.91,95%CI:0.87~0.93,P<0.01)、LVEDd(OR=1.37,95%CI:1.25~1.42,P<0.01)以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OR=0.87,95%CI:0.82~0.94,P<0.01)与重度CHF患者死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重度CHF而言,血浆BNP水平正常患者较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预后差,血浆BNP水平正常是影响重度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例心力衰竭(NYHA Ⅱ、Ⅲ、Ⅳ)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心功能NYHA Ⅲ、Ⅳ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即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BNP较高的患者再住院事件发生率高于BNP正常者.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浆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小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34-13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AMI的患者86例,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浆BNP浓度,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血浆BNP浓度与AMI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AMI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且血浆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BNP水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328例慢性心衰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1、0.55和0.59,P均<0.01)。结论BNP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床旁快速免疫荧光测定法(Biosite Diagnostics)检测31例DHF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水平,并与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17.54±235.65pg/mL vs 77.86±10.30pg/mL,P<0.01),抗心衰治疗后下降(617.54±235.65pg/mL vs 217.43±78.56pg/mL,P<0.05);BNP水平随E/A降低而增高;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BNP水平与E/A(r=-0.52,P<0.01)、LVEF(r=-0.28,P<0.05)呈负相关,与LVMI(r=0.44,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DHF患者血浆BNP水平增高,DHF严重程度与B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生物标志物-血清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观察不同病因的心衰患者血清BNP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100例CHF患者,并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选取100名心功能正常者为实验对照,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罗氏2010型)电化学发光法(E-CLA)测定各组HF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 CHF病人血清BNP为4 745.49±3 698.70 ng/ml,高于对照组66.18±44.30 ng/ml,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也增加;不同病因(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所致的CHF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Ⅲ、Ⅳ级)的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但NYHAⅡ级各病因组间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增高,且随着NYHA分级增加而增加,可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B型钠尿肽(BNP)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方法用ADVIA-Centaur化学发光法测定25例健康体检者和18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BNP浓度。结果CHF组血清BNP值(405.6±126.9)明显高于对照组(28.6±9.7,P<0.001)。若以100pg/ml作为阈值,则BNP测定的临床符合率为90.4%(188/208),诊断灵敏度为89.6%(164/183),诊断特异性为96.0%(24/25)。NYHAⅠ患者(146.4±27.9)与对照组相比以及NYHA各级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BNP的测定对CHF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BNP与CHF分级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22例正常人和29例充血性心衰病人血浆心钠素浓度,其中17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心衰病人心钠素水平(673±205pg/ml)显著高于正常人(105±23pg/ml)(P<0.05),但有14例严重心衰病人心钠素水平降低。血浆心钠素浓度随着心衰改善丽显著下降。动态观察心钠素水平变化对于判断心衰程度和预后及估价治疗反应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磷腺苷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环磷腺苷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探索其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环磷腺苷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环磷腺苷组加用环磷腺苷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左室射血分数(LV...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择1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75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根据NYHA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26例,Ⅱ级43例,Ⅲ级48例,Ⅳ级29例。结果 对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LT、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和CRP,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BNP进行比较,发现Ⅱ(181.19±48.06)、Ⅲ(279.26±49.45)和Ⅳ级(882.34±388.7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显著高于健康人(54.12±25.87),而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BNP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患者(77.14±24.32)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HFEI,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EI显著高于健康人(0.78±0.42),而且对比Ⅰ(1.58±0.89)、Ⅱ(2.64±1.07)、Ⅲ(4.47±1.39)和Ⅳ级(6.33±1.61)患者HFEI,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HFEI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NP和HFE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和HFEI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BNP联合HFEI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结果表明血浆BNP联合HFE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 血浆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期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我科住院的56例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地高辛、螺内酯、他汀类等药物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1周;而治疗组则给予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3、7 d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NT-proBNP、尿量、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治疗期间每日监测治疗组的尿素氮(BUN)、肌酐(Cr)、血管收缩压(SBP)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功能改善、尿量增加、心脏负荷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血压虽有轻度下降,但不影响重要器官的灌注。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