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气海”与“三阴交”对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调整作用机理。方法:选取50例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取双侧三阴交穴针刺治疗;治疗组(2)25例,取气海穴针刺治疗,以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内分泌激素(FSH,LH,E2,T,LH/FSH)、空腹胰岛素(FNS)、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组(1)针刺前后如、T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2)针刺前后E2有显著差异(P〈0.01),LH、LH/FSH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1)与治疗组(2)针刺后比较岛、LH、T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Ns)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气海”与“三阴交”对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调整作用不完全相同,且仅对性腺轴激素调节不能达到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健康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作用规律。方法:正常健康育龄女性28名,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针刺对外周血中FSH、LH、E2、T、P等水平的影响。结果:针刺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卵巢性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P<0.01)。结论: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46例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23例,取双侧胰俞穴针刺治疗:治疗组B,23例,取双侧三阴交穴针刺治疗,以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排卵率、内分泌激素(FSH,LH,T,LH/FSH)、空腹胰岛素(FNI)、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组A针刺前后的排卵率、LH/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B针刺前后LH,LH/FSH有明显差异(P〈0.05)。排卵率、睾酮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A与治疗组B针刺后睾酮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排卵率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LH/FSH、体重指数(BMI)变化无明显差异(F〉0.05)。结论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防止胰岛素抵抗对非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少弱精子症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门诊治疗的少弱精子症患者80例,给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精液水平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精液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中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雌二醇(E2)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够改善精液常规水平,促进下丘脑-垂体-睾丸轴释放FSH和LH,提高T浓度,改善性腺轴功能紊乱,促进精子产生、成熟,达到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目的,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对地塞米松 (DXM )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 (OP)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大鼠生长激素 (GH)、黄体生成素(LH)、卵胞生成素 (FSH)、雌二醇 (E2 )、孕酮 (P)、睾酮 (T)和泌乳素 (PRL)的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三组大鼠卵巢、子宫分别称湿重和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病理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GH、LH、FSH、E2和P的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子宫和卵巢重量减轻 (P <0 0 5)。中药治疗组与病理对照组相比GH、LH、FSH、E2 和P的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5) ,子宫和卵巢重量增加 (P <0 0 5)。各组间T和PRL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补肾中药能明显改善病理状态下大鼠卵巢和子宫的形态结构。结论 :补肾中药能提高大鼠体内GH、LH、FSH、E2 和P的水平 ,使子宫、卵巢重量增加 ,组织形态改善。说明补肾中药对DXM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俞配穴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原俞配穴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原俞配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40例.原俞配穴组针刺太溪、太冲、太白、三阴交、肾俞、肝俞、脾俞、关元;常规针刺组针刺百会、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水平变化.结果:原俞配穴组总有效率92.5%,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原俞配穴组(24.85±8.35)较常规针刺组(35.38±9.83)明显降低(P<0.05);原俞配穴组血清E2、FSH、LH含量明显改善,且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原俞配穴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血清E2、FSH、LH有良性调节作用,对Kupperman评分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针药结合对绝经后女性生存质量及生殖内分泌水平影响.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针药组,针刺组23例,针药组24例,3个月为一观察疗程.采用简明SF-36中文版问卷方式,对各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同时,采用放免技术,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总体比较差异显著,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0.01);针药组E2含量提高较针刺组显著(P<0.05),FSH、LH含量变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针药皆能改善绝经后女性的生存质量及提高患者明显低下的E2含量水平,针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E2含量提高较针刺治疗显著,提示针刺、针药皆能改善绝经后女性的症状、体征及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殖内分泌环境,针药结合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拟用补肾疏肝方口服治疗6个月,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LH/FSH、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脱氢表雄酮及硫酸酯(DHEAS)的变化。结果:45例中有32例为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后有7例妊娠,妊娠率为21.87%。治疗前后血清E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PRL、LH、FSH、LH/FSH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SHBG、DHEAS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双变量相关分析,LH与T值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补肾疏肝方能提高PCOS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PRL、LH、LH/FSH水平,提高血清FSH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药对对阴虚内热肺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肾上腺皮质醇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5例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青蒿—鳖甲药对。治疗2个化疗周期之后观察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NES)、肾上腺皮质醇(Cor)及性激素(T、E2、FSH、L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CEA、CA125、CYFRA21、NES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ortisol及E2、FSH明显下降而T、LH则上升(P0.05),对照组Cor明显下降(P0.05)而性激素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同期两组Cor及E2、FSH、T、L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鳖甲药对具有抑制肿瘤标志物表达、调节内分泌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阮豪骥  吴昆仑 《陕西中医》2010,31(7):797-798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前后血清E2、FSH、LH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滋阴补肾疗法治疗肾阴虚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与血清E2、FSH、LH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治疗前、后空腹外周血清E2、FSH、LH;比较病人治疗前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和血清E2、FSH、LH的变化并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7.4%。血清E2、FSH变化显著,其中E2明显上升、FSH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LH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血清E2下降、FSH上升是其肾阴虚证的表现,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并且血清E2、FSH较用药前变化明显(P<0.05),说明血清E2、FSH的变化水平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不孕症的古代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古代针灸处方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大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为检索对象,从经脉、腧穴、刺灸方法3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检索到98条文献记录,涉及29个穴位,124穴次;提及刺灸方法的有45条。结论:任脉是针灸治疗不孕症最常选用的经脉;腧穴以中极、关元、然谷、水道、三阴交、子宫、阴廉、商丘、阴交、石门最为常用,腧穴的选取倾向于腹部和下肢穴位;刺灸方法以灸法为主,强调单纯针刺的疗效不及灸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 (NIDDM)大鼠模型下丘脑弓状核 (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和针刺对它的影响 ,探讨针刺治疗NIDDM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霉素 (STZ)结合高热量饮食制造NIDDM大鼠模型 ,应用神经细胞微电极记录方法和脑立体定位技术观察NIDDM大鼠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的变化 ,并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庭”、“胰俞”(治疗 4周 )对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为 3 .9± 0 .8Hz(正常组为 1 1 .2± 2 .8Hz) ,治疗后为 1 3 .1± 3 .3Hz,治疗前后比较 ,P <0 .0 0 1。结论 :针刺对NIDDM大鼠ARC的良性作用可能是其取效的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30 余年针灸治疗崩漏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探究其穴位经络应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崩漏提供参考。方法:以检索到的针灸为主要手段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针灸治疗崩漏常用的针灸方法、所选经络腧穴及取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共有65 篇文献纳入研究,常用针灸方法以针刺、艾灸、耳穴为最多,常用经络有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耳穴等。所选穴位多与肝脾肾有关且多为交会穴,耳穴选穴多辨病辩证相结合。常用穴位聚类分析后聚为四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针灸治疗崩漏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崩漏以针刺为主,重视肝脾肾,配穴往往健脾,补肾、补气血、疏肝为治疗大法。这些选穴、配穴规律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针不同经穴对不同性周期雌鼠黑质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经穴的镇痛作用及针刺镇痛中多巴胺(DA)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在去卵巢(OVX)大鼠和OVX加注雌二醇(OVX+E2)大鼠黑质(S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几种刺激的诱发反应之后,分别电针“肾俞”或“三阴交”两穴,以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上述反应的影响。结果电针“三阴交”后,两组自发放电均趋抑制;而电针“肾俞”后,两组放电均有不同程度激活。结论经、穴对同一SN单位的不同作用表明经、穴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经、穴分别产生不同的调节机制;针刺在镇痛过程中可能对体内的激素水平、镇痛系统和递质系统产生了复杂的综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对部分切断背根猫备用背根节c fos表达的影响 ,为了解c fos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取成年健康雄性猫 10只 ,随机分 2组 :手术 7d组及针刺备用根 7d组 ,每组 5只动物。取各组术侧L6 背根节于 -2 0℃恒冷切片机上连续切片 ,片厚 2 0 μm ,分别用兔抗c fos( 1∶10 0 0 )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并测量各组背根节中c fos蛋白的分布和单位面积c fos阳性神经元数。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 :针刺备用根后 ,备用背根节中的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与手术组比显著增加 (P <0 .0 5)。结论 :针刺备用根后c fos在备用背根节表达增加 ,提示c fos可能在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脐周八穴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代谢水平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肥胖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96例,针刺组56例行针刺脐周八穴治疗,来曲唑组40例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针刺组自月经第5天开始隔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来曲唑组自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来曲唑,每日2.5 ...  相似文献   

17.
姚红  陈健雄  张子谦  潘娱  郑婕  童娟 《针刺研究》2012,37(6):497-501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安慰组42例。试验组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并配合梁丘(双)、足三里(单)、阴陵泉(单)进行针刺,隔日1次,共治疗12次;安慰组采用假针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热量摄入、胃液体残存率、食欲情况VAS量表分值及3个月后回访BMI及热量摄入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BMI较安慰组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0.5h、1h胃液体残存率均较安慰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进食欲望、饥饿感、意愿进食数量的分值都较安慰组有明显改善(P<0.05)。3个月后随访中显示,试验组BMI较安慰组仍有明显改善(P<0.01),且摄入热量较安慰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并减慢胃排空,降低患者食欲,控制其摄食行为,达到减重及控制体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8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加贴耳穴治疗,每次行经前1 d或经期疼痛时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2 mL分别注射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腧穴调经止痛,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等耳穴,调理冲任、胞宫气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42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女生原发性痛经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经穴和大脑皮层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人体穴位时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兴奋的现象,探讨经穴、经络和大脑皮层的联系。方法:分别针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光明6例、阳陵泉6例和足阳明胃经穴位伏兔6例、足三里6例,均为健康人。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时大脑的功能状态。结果:针刺足少阳胆经光明穴和阳陵泉穴,对侧枕叶视皮层均有明显兴奋,其中5例受试者(光明穴3例、阳陵泉穴2例)双侧枕叶视皮层都有明显的兴奋区;针刺后枕叶视皮层的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的水平为(3.31±1.2)%。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和伏兔穴可以引起下丘脑、海马回、额回的神经兴奋,平均BOLD信号强度增加(4.28±1.5)%。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引起大脑相应区域的神经兴奋,同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引起大脑兴奋的区域相同。提示经穴、经络和大脑皮层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体穴与耳穴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琳  汪振宇 《中国针灸》2006,26(3):173-176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最佳针刺方案。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以及减肥心理指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体穴组加针刺治疗,取三阴交、天枢、足三里等穴;耳穴组加耳针治疗,取饥点、皮质下、神门等穴,70天之后观察疗效及血脂变化,并随访1个月。结果:体穴组总有效率69·23%,耳穴组65·52%,对照组26·67%,体穴组、耳穴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体穴组、耳穴组之间的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体穴均对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有显著疗效,对血脂有一定干预作用。耳穴简便易行,患者依从性更好,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